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苏派教育

“小薇老师”的诗意课堂

作者:陈志国 发布时间:2024-09-09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我是个年过半百的男教师,高一(10)班的同学却昵称我为“小薇老师”。乍一听,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可想想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便坦然接受了。这事得从我的创新课堂说起。

  2021年9月,我接手高一(10)的语文教学工作,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那便是以吟咏一首小诗开启每一堂课。

  我的诗歌并非随意摘取,而是精心创作,主题始终围绕着一个意象——小薇。春夏秋冬和风花雪月都可成为我笔下的赞歌,每一首赞歌中都有一个我和一个小薇。四季更迭,岁月流转,我对小薇的颂扬始终如一,未曾改变。

  “采束天上月,笑眼看小薇。赤心捧在手,不知献给谁?”这是开学第一课时我献出的第一首小薇诗,调皮的孩子们齐刷刷地伸出双手,笑盈盈地看向我,大约认为小薇非他们莫属,我的赤心当然应该交给他们。

  “枝叶合欢秀成荫,绒花冠出特可人。不要天际芳菲觅,身旁小薇应相亲。”这是一首为合欢树量身定制的小诗,不变的还是那个小薇。学生们读完之后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仍然似懂非懂地投以掌声。

  渐渐地,学生们对这位课堂上的“常驻嘉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私下里对小薇展开种种猜测与八卦。每当我在课堂上吟咏关于小薇的诗句,他们便投来探寻的目光,试图从字句间窥见我私人生活的蛛丝马迹。这样的揣测在学生之间引发了一场场饶有趣味的讨论,使得我的课堂在严谨的知识传授之外,平添了几分生动与趣味。

  在一节阅读质疑课堂上,我决定向学生们揭晓小薇之谜。面对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我先轻轻吟咏一首小诗:“玉兰绣成堆,雏鹰展翅飞。放眼杏林内,个个是小薇。”然后微笑着告诉他们:“我所赞美的小薇,并非特指某一个人,而是象征着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小薇的芬芳代表了知识的馥郁,艳丽的色彩象征着青春的活力,顽强的生命力寓意着不屈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每一朵小薇都独一无二,恰似每一位同学,各有魅力。我对小薇的赞美,其实也是对你们的赞美。”

  学生们恍然大悟,回报我以掌声。自那日起,他们以全新的视角欣赏课堂上的小诗,用心去感受那些蕴含在小薇形象中的深意。我也因此收获了一个亲切的外号——“小薇老师”。

  在“小薇诗”的洗礼与感染下,学生们的思维开始在文字与韵律之间翩翩起舞。原本对诗歌创作望而却步的学生,在我的鼓励下,尝试着以自己的视角去描绘生活中的美好,创作属于他们自己的“小薇诗”。

  为了帮助同学们写好小薇诗,我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歌中对小薇的多元解读,剖析每一首诗的修辞手法、情感寄托以及寓意象征。这种深度解读激发了学生们对诗歌的兴趣,他们意识到,诗歌并非高不可攀的艺术形式,而是表情达意的工具。

  我动员同学们成立了“小薇诗诗社”,让他们创作诗歌。我鼓励他们从生活出发,以校园内的小薇花丛为灵感源泉,从季节变化、光线流转、花瓣质感等不同角度,捕捉富有个性的语言和意象。在这个过程中,我适时提供指导,帮助他们调整结构、打磨语句。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我还举办“小薇诗分享会”,让每个同学都能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自己的作品,接受同伴的点评与建议。这种公开分享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也提升了全体学生的诗歌创作水平和鉴赏水平。

  “唱首红豆曲,献上秋后莲。轻声问小薇,冰心嫌不嫌?”“春风玉林村,户户开兰花。扣扉频相问,小薇是哪家?”周兴岳和黄天宇的小薇诗在校刊《冰清文学》发表后,校内许多学生争相传阅,纷纷要求加入小薇诗社。

  就这样,从最初的欣赏,到亲自创作分享,“小薇诗”成为了学生们开启诗歌世界大门的钥匙。他们开始用诗意的眼光去发现平凡中的非凡,用细腻的笔触去抒发内心的情感。

  每当听到学生们笑盈盈地唤我“小薇老师”,我心中总会涌起无尽的暖意。这个称呼不仅是对我的认可,也让我明白,教育不仅仅要教授学生书本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单位:沭阳县正德中学)  

责任编辑:朱璐

“小薇老师”的诗意课堂
发布时间:2024-09-09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陈志国

  我是个年过半百的男教师,高一(10)班的同学却昵称我为“小薇老师”。乍一听,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可想想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便坦然接受了。这事得从我的创新课堂说起。

  2021年9月,我接手高一(10)的语文教学工作,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那便是以吟咏一首小诗开启每一堂课。

  我的诗歌并非随意摘取,而是精心创作,主题始终围绕着一个意象——小薇。春夏秋冬和风花雪月都可成为我笔下的赞歌,每一首赞歌中都有一个我和一个小薇。四季更迭,岁月流转,我对小薇的颂扬始终如一,未曾改变。

  “采束天上月,笑眼看小薇。赤心捧在手,不知献给谁?”这是开学第一课时我献出的第一首小薇诗,调皮的孩子们齐刷刷地伸出双手,笑盈盈地看向我,大约认为小薇非他们莫属,我的赤心当然应该交给他们。

  “枝叶合欢秀成荫,绒花冠出特可人。不要天际芳菲觅,身旁小薇应相亲。”这是一首为合欢树量身定制的小诗,不变的还是那个小薇。学生们读完之后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仍然似懂非懂地投以掌声。

  渐渐地,学生们对这位课堂上的“常驻嘉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私下里对小薇展开种种猜测与八卦。每当我在课堂上吟咏关于小薇的诗句,他们便投来探寻的目光,试图从字句间窥见我私人生活的蛛丝马迹。这样的揣测在学生之间引发了一场场饶有趣味的讨论,使得我的课堂在严谨的知识传授之外,平添了几分生动与趣味。

  在一节阅读质疑课堂上,我决定向学生们揭晓小薇之谜。面对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我先轻轻吟咏一首小诗:“玉兰绣成堆,雏鹰展翅飞。放眼杏林内,个个是小薇。”然后微笑着告诉他们:“我所赞美的小薇,并非特指某一个人,而是象征着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小薇的芬芳代表了知识的馥郁,艳丽的色彩象征着青春的活力,顽强的生命力寓意着不屈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每一朵小薇都独一无二,恰似每一位同学,各有魅力。我对小薇的赞美,其实也是对你们的赞美。”

  学生们恍然大悟,回报我以掌声。自那日起,他们以全新的视角欣赏课堂上的小诗,用心去感受那些蕴含在小薇形象中的深意。我也因此收获了一个亲切的外号——“小薇老师”。

  在“小薇诗”的洗礼与感染下,学生们的思维开始在文字与韵律之间翩翩起舞。原本对诗歌创作望而却步的学生,在我的鼓励下,尝试着以自己的视角去描绘生活中的美好,创作属于他们自己的“小薇诗”。

  为了帮助同学们写好小薇诗,我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歌中对小薇的多元解读,剖析每一首诗的修辞手法、情感寄托以及寓意象征。这种深度解读激发了学生们对诗歌的兴趣,他们意识到,诗歌并非高不可攀的艺术形式,而是表情达意的工具。

  我动员同学们成立了“小薇诗诗社”,让他们创作诗歌。我鼓励他们从生活出发,以校园内的小薇花丛为灵感源泉,从季节变化、光线流转、花瓣质感等不同角度,捕捉富有个性的语言和意象。在这个过程中,我适时提供指导,帮助他们调整结构、打磨语句。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我还举办“小薇诗分享会”,让每个同学都能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自己的作品,接受同伴的点评与建议。这种公开分享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也提升了全体学生的诗歌创作水平和鉴赏水平。

  “唱首红豆曲,献上秋后莲。轻声问小薇,冰心嫌不嫌?”“春风玉林村,户户开兰花。扣扉频相问,小薇是哪家?”周兴岳和黄天宇的小薇诗在校刊《冰清文学》发表后,校内许多学生争相传阅,纷纷要求加入小薇诗社。

  就这样,从最初的欣赏,到亲自创作分享,“小薇诗”成为了学生们开启诗歌世界大门的钥匙。他们开始用诗意的眼光去发现平凡中的非凡,用细腻的笔触去抒发内心的情感。

  每当听到学生们笑盈盈地唤我“小薇老师”,我心中总会涌起无尽的暖意。这个称呼不仅是对我的认可,也让我明白,教育不仅仅要教授学生书本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单位:沭阳县正德中学)  

责任编辑: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