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执教感悟

恩师董其茂

作者:蔡 飞 发布时间:2019-06-19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蔡飞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先在本村小学戴帽子初中上初一,第二学期转到公社中心小学戴帽子初中部。初二时,父亲为了我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将我转到区镇所在地的东安中学。在此我度过了两年中学时光,有幸遇到一批安贫乐道、坚持在偏僻乡村教书育人的好老师,结识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同学,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董其茂老师。

  董老师教语文,据说是50年代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毕业生。他身材颀长,腰板挺直,面容清癯,鼻梁高挺,略呈鹰钩,双目炯炯有神,常穿一件立领、对襟、盘扣青布褂子,穿一双黑色圆口布鞋,颇有中国传统读书人严谨而又潇洒的风度。他说话不疾不徐,有一种不怒自威的庄严。每当他夹着书本走进教室,端立讲台,双目一扫,教室瞬间从喧闹中安静下来。他很少发怒,偶尔生起气来,额上青筋暴起,脸色铁青,但绝不声嘶力竭。那时,我常常想象董老师穿上青布长衫的样子。

  刚转到东安中学,我第一次数学考试就考了个不及格,被数学老师当众劈头盖脸骂了一顿,有些灰心丧气。董老师却安慰我说:“不要紧的,一次考试说明不了什么,可能还没有适应,不要灰心!”董老师的鼓励,给了我莫大的信心,第二次就考了个满分,以后历次数学考试都名列前茅。亲其师,信其道,喜欢老师,就喜欢他教的科目,这恐怕是学生的普遍心理。我特别喜欢董老师的语文课,尤其是他上的古文课,喜欢他朗声诵读古文时抑扬顿挫的声调,喜欢他沉醉于文章意境时的陶醉神态。

  董老师知道我喜欢看书,特意安排我当宣传委员,因为宣传委员有个任务,就是每天拿班级所订的报刊。董老师让我承担这个任务,其实是给了我一个特权,我可以先睹为快。《少年文艺》《儿童文学》《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我读到了王安忆的《雨,沙沙沙》,读到了黄蓓佳的《小船,小船》,广泛的阅读,激发起我对文学的强烈兴趣,少年的心中,萌发了成为作家的梦想。在《少年文艺》一篇湖南籍少女(可惜已忘其名)的文章里,我第一次读到《诗经》中质朴的诗句——“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括”,我惊异于这些诗句直指人心、令人颤栗的美,这不就是我每天经历的乡村生活的场景吗?自此以后,单调的乡村生活在我心中开始别具一种诗意。我开始喜欢伫立在我家西山头开满绚丽花朵的合欢树下,看通红的夕阳渐渐下沉,看满天的晚霞由绚烂归于平淡;我开始喜欢向远方呼喊,倾听悠远的回声;我开始喜欢看农人荷锄晚归,听他们沉重而悠远的劳动号子……后来,父亲不知从哪里弄到一本启东中学自编的油印《古诗选》,里面有50首古诗,第一首就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第二首是《大风歌》,第三首是“敕勒川,阴山下,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种大气,那种苍茫,那种想象中的辽阔,让我心驰神往,心灵震撼。我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将这50首古诗背了个烂熟。直到今天,这些诗句还一直印刻在我心中,而后来背诵的许多诗句,都渐渐地淡忘了。

  董老师育人,并不拘泥于刻板的规则,而是因材施教。记得有一次,我因在午睡时间看书而被政教处批评,但董老师非但没有批评我,还让我中午到他宿舍去看书。除了书报之外,他还特许我任意翻阅他书架上的书,给了我莫大的心灵自由。因此,我才会在当时文化资源匮乏的乡村中学,有较为丰富的阅读体验,那段经历影响了我一生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

  回想起这种种经历,不禁深深感谢董老师,只是没有什么能够作为回报。只记得我80年代中期在启东实验小学工作时,董老师到县城开会,顺便来看我,我只请他在学校食堂吃了一顿便饭;后来读研究生时,和几位初中同学到董老师家里去看望,在董老师家的院子里,在炎夏的星空下,师生几个其乐融融,吃了一顿饭,还是董老师请的我们,告别的时候,董老师一直把我们送到大路上。后来工作了,虽然时时回想起老师的恩泽,也经常打算去看望老师,但却一直拖延,没有真正采取行动。前年,听一位老同学说,董老师已然仙逝,真是不胜歉疚,心生惆怅,我再也无法回报恩师了……

责任编辑:陈路

恩师董其茂
发布时间:2019-06-19   
来       源:《江苏教育报》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蔡飞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先在本村小学戴帽子初中上初一,第二学期转到公社中心小学戴帽子初中部。初二时,父亲为了我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将我转到区镇所在地的东安中学。在此我度过了两年中学时光,有幸遇到一批安贫乐道、坚持在偏僻乡村教书育人的好老师,结识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同学,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董其茂老师。

  董老师教语文,据说是50年代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毕业生。他身材颀长,腰板挺直,面容清癯,鼻梁高挺,略呈鹰钩,双目炯炯有神,常穿一件立领、对襟、盘扣青布褂子,穿一双黑色圆口布鞋,颇有中国传统读书人严谨而又潇洒的风度。他说话不疾不徐,有一种不怒自威的庄严。每当他夹着书本走进教室,端立讲台,双目一扫,教室瞬间从喧闹中安静下来。他很少发怒,偶尔生起气来,额上青筋暴起,脸色铁青,但绝不声嘶力竭。那时,我常常想象董老师穿上青布长衫的样子。

  刚转到东安中学,我第一次数学考试就考了个不及格,被数学老师当众劈头盖脸骂了一顿,有些灰心丧气。董老师却安慰我说:“不要紧的,一次考试说明不了什么,可能还没有适应,不要灰心!”董老师的鼓励,给了我莫大的信心,第二次就考了个满分,以后历次数学考试都名列前茅。亲其师,信其道,喜欢老师,就喜欢他教的科目,这恐怕是学生的普遍心理。我特别喜欢董老师的语文课,尤其是他上的古文课,喜欢他朗声诵读古文时抑扬顿挫的声调,喜欢他沉醉于文章意境时的陶醉神态。

  董老师知道我喜欢看书,特意安排我当宣传委员,因为宣传委员有个任务,就是每天拿班级所订的报刊。董老师让我承担这个任务,其实是给了我一个特权,我可以先睹为快。《少年文艺》《儿童文学》《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我读到了王安忆的《雨,沙沙沙》,读到了黄蓓佳的《小船,小船》,广泛的阅读,激发起我对文学的强烈兴趣,少年的心中,萌发了成为作家的梦想。在《少年文艺》一篇湖南籍少女(可惜已忘其名)的文章里,我第一次读到《诗经》中质朴的诗句——“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括”,我惊异于这些诗句直指人心、令人颤栗的美,这不就是我每天经历的乡村生活的场景吗?自此以后,单调的乡村生活在我心中开始别具一种诗意。我开始喜欢伫立在我家西山头开满绚丽花朵的合欢树下,看通红的夕阳渐渐下沉,看满天的晚霞由绚烂归于平淡;我开始喜欢向远方呼喊,倾听悠远的回声;我开始喜欢看农人荷锄晚归,听他们沉重而悠远的劳动号子……后来,父亲不知从哪里弄到一本启东中学自编的油印《古诗选》,里面有50首古诗,第一首就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第二首是《大风歌》,第三首是“敕勒川,阴山下,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种大气,那种苍茫,那种想象中的辽阔,让我心驰神往,心灵震撼。我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将这50首古诗背了个烂熟。直到今天,这些诗句还一直印刻在我心中,而后来背诵的许多诗句,都渐渐地淡忘了。

  董老师育人,并不拘泥于刻板的规则,而是因材施教。记得有一次,我因在午睡时间看书而被政教处批评,但董老师非但没有批评我,还让我中午到他宿舍去看书。除了书报之外,他还特许我任意翻阅他书架上的书,给了我莫大的心灵自由。因此,我才会在当时文化资源匮乏的乡村中学,有较为丰富的阅读体验,那段经历影响了我一生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

  回想起这种种经历,不禁深深感谢董老师,只是没有什么能够作为回报。只记得我80年代中期在启东实验小学工作时,董老师到县城开会,顺便来看我,我只请他在学校食堂吃了一顿便饭;后来读研究生时,和几位初中同学到董老师家里去看望,在董老师家的院子里,在炎夏的星空下,师生几个其乐融融,吃了一顿饭,还是董老师请的我们,告别的时候,董老师一直把我们送到大路上。后来工作了,虽然时时回想起老师的恩泽,也经常打算去看望老师,但却一直拖延,没有真正采取行动。前年,听一位老同学说,董老师已然仙逝,真是不胜歉疚,心生惆怅,我再也无法回报恩师了……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