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执教感悟

一堂语文课的反思

作者:郑雪梅 发布时间:2020-06-05 来源: 《江苏教育报》

  ■郑雪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颇具代表性的边塞诗,它气势磅礴而又极具艺术感染力。在教学时,我在帮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之后,按照教学计划提出了问题:“同学们,这首边塞诗既描绘了边塞风光,也叙写了送别之情,请说一说作者是如何描绘景物的。”

  这难不倒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都侃侃而谈,说诗人借助比喻手法,写出了雪大、雪厚、雪美和天气奇寒。只是说来说去,学生的回答一直流于表面,我有点不悦,觉得都初三的学生了,阅读怎么还这么肤浅。

  “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不仅通过比喻手法写出了雪下得急,下得大,下得美,而且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如此寒冷的天气,也表现了边疆将士们不畏严寒、坚强乐观的品质。”又一名学生站起来回答。

  终于有人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将景和人和情联系起来了,这才是深入阅读啊,我急忙予以褒奖,只是内心隐隐有点不安,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课堂上面对四五十双眼睛,我来不及思索,继续上完了这堂课。

  后来,校内一位老师开设公开课,她也选择了鉴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在品读时,她的学生亦如我的学生般“肤浅”,围着雪大、雪美、雪急说个不休。

  不过她没有着急,而是调转话锋,对学生说:“作者岑参是个很喜欢梨花的人,在他的诗句中,曾多次写到梨花。”她随即用投影仪点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组描写梨花的诗句:

  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送魏四落第还乡》)

  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梁园歌》)

  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河西春暮忆秦中》)

  自怜蓬鬓改,羞见梨花开。(《春兴思南山旧庐》)

  这些诗句让人在读后自然感受到梨花之美以及岑参对梨花的喜爱。

  她接着问:“作者在这里把雪花比喻成梨花,有什么用意呢?”

  有学生回答:“可以看出他见到雪花的喜爱之情,是一种惊喜之情,从‘忽’字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看到大如梨花的雪花突然而至的惊喜。”

  另一学生补充:“天气如此奇寒,环境如此恶劣,诗人不惧反喜,才写出如此壮美的诗句。”

  之前的不安再次隐现。我不禁思索对于这一问题,我和这位老师的处理方式有何不同。

  她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对诗人的研究,巧妙利用岑参对梨花的喜爱和多次描绘梨花的诗句,让学生明白诗人将雪花比喻成梨花不是巧合。岑参眼中的雪花有梨花的影子,是因为梨花早在岑参心中,所以诗句自然映照出诗人突见大雪的激动。这样以诗解诗,无痕自然,学生沿着其中思路拾级而上,不至于毫无章法可循,又有突然收获的惊喜。而且这样引入诗歌也能拓展学生阅读的视野,走向群文阅读,不再只拘泥于一首诗。

  我呢?让我不安的是什么?是学生看似深入的解读,蒙住了我的眼睛,我惊喜于阅读“结果”的呈现——给出了我最想要的结论,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学生的解读其实已是缺少逻辑的过度解读,我当时应该再追问一句: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如果这一结论,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只是自己尚未厘清,我应该引导他走进文字,思索整理,再力求完整准确地表述出来;如果他是照葫芦画瓢使用套话,那我只能从零开始,培养他对语言的感觉,一点点对语言文字敏感起来。

  今后,我不会再犯这样本末倒置的错误了,不能光注重学生回答得正确与否,而要带领学生真正走进语文的世界里,感受中国语言的无限美好。

责任编辑:陈路

一堂语文课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0-06-05   
来       源:《江苏教育报》  

  ■郑雪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颇具代表性的边塞诗,它气势磅礴而又极具艺术感染力。在教学时,我在帮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之后,按照教学计划提出了问题:“同学们,这首边塞诗既描绘了边塞风光,也叙写了送别之情,请说一说作者是如何描绘景物的。”

  这难不倒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都侃侃而谈,说诗人借助比喻手法,写出了雪大、雪厚、雪美和天气奇寒。只是说来说去,学生的回答一直流于表面,我有点不悦,觉得都初三的学生了,阅读怎么还这么肤浅。

  “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不仅通过比喻手法写出了雪下得急,下得大,下得美,而且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如此寒冷的天气,也表现了边疆将士们不畏严寒、坚强乐观的品质。”又一名学生站起来回答。

  终于有人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将景和人和情联系起来了,这才是深入阅读啊,我急忙予以褒奖,只是内心隐隐有点不安,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课堂上面对四五十双眼睛,我来不及思索,继续上完了这堂课。

  后来,校内一位老师开设公开课,她也选择了鉴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在品读时,她的学生亦如我的学生般“肤浅”,围着雪大、雪美、雪急说个不休。

  不过她没有着急,而是调转话锋,对学生说:“作者岑参是个很喜欢梨花的人,在他的诗句中,曾多次写到梨花。”她随即用投影仪点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组描写梨花的诗句:

  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送魏四落第还乡》)

  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梁园歌》)

  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河西春暮忆秦中》)

  自怜蓬鬓改,羞见梨花开。(《春兴思南山旧庐》)

  这些诗句让人在读后自然感受到梨花之美以及岑参对梨花的喜爱。

  她接着问:“作者在这里把雪花比喻成梨花,有什么用意呢?”

  有学生回答:“可以看出他见到雪花的喜爱之情,是一种惊喜之情,从‘忽’字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看到大如梨花的雪花突然而至的惊喜。”

  另一学生补充:“天气如此奇寒,环境如此恶劣,诗人不惧反喜,才写出如此壮美的诗句。”

  之前的不安再次隐现。我不禁思索对于这一问题,我和这位老师的处理方式有何不同。

  她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对诗人的研究,巧妙利用岑参对梨花的喜爱和多次描绘梨花的诗句,让学生明白诗人将雪花比喻成梨花不是巧合。岑参眼中的雪花有梨花的影子,是因为梨花早在岑参心中,所以诗句自然映照出诗人突见大雪的激动。这样以诗解诗,无痕自然,学生沿着其中思路拾级而上,不至于毫无章法可循,又有突然收获的惊喜。而且这样引入诗歌也能拓展学生阅读的视野,走向群文阅读,不再只拘泥于一首诗。

  我呢?让我不安的是什么?是学生看似深入的解读,蒙住了我的眼睛,我惊喜于阅读“结果”的呈现——给出了我最想要的结论,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学生的解读其实已是缺少逻辑的过度解读,我当时应该再追问一句: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如果这一结论,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只是自己尚未厘清,我应该引导他走进文字,思索整理,再力求完整准确地表述出来;如果他是照葫芦画瓢使用套话,那我只能从零开始,培养他对语言的感觉,一点点对语言文字敏感起来。

  今后,我不会再犯这样本末倒置的错误了,不能光注重学生回答得正确与否,而要带领学生真正走进语文的世界里,感受中国语言的无限美好。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