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执教感悟

汉画像石赋能文化育人的校本化实践

作者:秦晓华 发布时间:2020-12-23 来源: 江苏教育报

  ■秦晓华

  如果说,育人还是育分是区别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显著标志的话,我以为,文化育人还是知识育人则是新旧时代学校教育的分水岭。

  有人说,除了文化,学校一无所有。这话有一定道理,学校的产生本来就是为了传承文化,赓续文明的。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张中行先生在《红楼点滴》中这样评价自己的母校:“进门以后,并没有很多混混过去的自由,因为有无形又不成文的大法管辖着,这就是学术空气。”这里的来者可亲、去者不追的学术空气,就是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独特的学校文化。

  学校肩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文化育人帮助学生确立文化自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校充分利用徐州作为汉文化三大发祥地之一的本土资源优势,于2013年创建了江苏省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基地。当时我的想法是,课程基地一定要好看、好玩、好想去。7年过去了,我们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15块不同题材的原石,1000多幅不同类型的拓片,7大颇具颜值的功能室,的确“好看”,甚至让人流连忘返。依托基地开发的10多门校本课程,30多个研究性课题,5个学生社团,精心打造的汉画像石欣赏—拓片制作—拓片题跋—拓片装裱等完整的课程链,让学生乐在其中,而且还有类似“烙馍上的汉画”这样美术与美食混搭的课程,的确“好玩”。我们用来建设汉画像石课程基地的场域原来是堆放杂物的地方,终日不见阳光,被学生戏称为“恐怖角”,有的学生吐槽说:这是一个去过一次就再也不想去的地方。现在,这里每天都有学生光顾,或临观,或阅读,或讨论。此外,它已面向社会开放,周边学校学生经常前来参观游学,这里已成为学生“好想去”的地方。

  7年实践,我们有收获,也有困惑。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地建设显然不能停留在好看、好玩、好想去的层次,必须探索走深、走实、走创意的新路,让课程基地释放更大能量,让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涵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如何走深?我的思考是,要在两个维度上有突破。一是新,二是专。所谓新,就是采用新工具、新方法,发掘新材料、新表达,对汉画像石进行新解读、新研究。读《武梁祠》和《被统治的艺术》时我深受启发:《武梁祠》使用图像学这一崭新的美术工具进行历史研究,于是便有了新的发现;《被统治的艺术》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收集了大量家谱、地方志等第一手民间资料,也有了新的发现。现在,不少人讨论深度学习的问题,我以为很多议论未能切中肯綮。深度学习需要价值引领,其目的是改造现实、变革方法,而不是承认现实、因循守旧,这才是研究深度学习的基本前提。

  所谓专,就是不求广度,但求深度,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可能片面,但一定深刻。我们正在筹建伏羲女娲馆,目的就是以此为专题,聚焦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深入探究其文化意义;正在打造汉文化主题校园,目的是实现汉文化元素全域化,体现汉画像石的时代感。

  如何走实?我的想法是要实现课程转型。我们原有的课程主要是体验型的,缺少研究含量。我认为,高中生已具备了相当的理性自觉和研究能力。如果不能在现实和理想之中找到差距,并努力探索走向可能性路径的话,那么,学习的意义就殊可怀疑了。所以,我认为,动手做是必要的,而用脑想则更为重要。

  未来,我们将增设两类课程。一类是专题研究课程,另一类是文创课程。专题研究课程侧重在“知”的维度,引导学生运用新方法、新思维进行深度学理分析或实践研究。比如,伏羲女娲专题课程将围绕“不同的形象就是不同文化的表达”主题深入探究:汉画像石、汉砖、布帛、文献里描绘或记载的伏羲女娲形象各异,即使同为汉画像石、汉砖、布帛、文献,其描绘或记载也大相径庭,为什么?伏羲女娲的传说几经变异,反映了古代社会与文化怎样的变迁?这些问题的研究,将衍生出3-4门课程。文创课程侧重在“行”的维度,引导学生运用新方法、新材料进行深度加工的活化创意研究。比如,我们引进了版画创作设备和师资,帮助学生们在拓片制作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汉画元素进行自由创作。基于汉画的版画制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

  如何走创意?我的主张是,打通学校和社会的高墙,加强学生和生活的联系。汉画像石是一种历史文化产物,如何服务于当下的生活?如何使其具有现实价值?转化与活化是必然选择。必须借助社会力量,走出一条校企结合的新路。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学生作品商品化的工作,借助企业力量,利用市场机制,架设学生与生活联通的桥梁,努力寻找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最佳契合点。当然,困难和问题也不少:什么样的汉画文创产品为社会所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平衡?学校和企业的价值关切如何协调?学生的财商如何培养?学业和创业如何兼顾?这些问题同时也是机遇,为完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窗口期。我们已开始优化学生银行的体制机制建设,同时已着手创业类课程的开发。

  (作者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徐州高级中学校长、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陈路

汉画像石赋能文化育人的校本化实践
发布时间:2020-12-23   
来       源:江苏教育报  

  ■秦晓华

  如果说,育人还是育分是区别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显著标志的话,我以为,文化育人还是知识育人则是新旧时代学校教育的分水岭。

  有人说,除了文化,学校一无所有。这话有一定道理,学校的产生本来就是为了传承文化,赓续文明的。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张中行先生在《红楼点滴》中这样评价自己的母校:“进门以后,并没有很多混混过去的自由,因为有无形又不成文的大法管辖着,这就是学术空气。”这里的来者可亲、去者不追的学术空气,就是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独特的学校文化。

  学校肩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文化育人帮助学生确立文化自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校充分利用徐州作为汉文化三大发祥地之一的本土资源优势,于2013年创建了江苏省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基地。当时我的想法是,课程基地一定要好看、好玩、好想去。7年过去了,我们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15块不同题材的原石,1000多幅不同类型的拓片,7大颇具颜值的功能室,的确“好看”,甚至让人流连忘返。依托基地开发的10多门校本课程,30多个研究性课题,5个学生社团,精心打造的汉画像石欣赏—拓片制作—拓片题跋—拓片装裱等完整的课程链,让学生乐在其中,而且还有类似“烙馍上的汉画”这样美术与美食混搭的课程,的确“好玩”。我们用来建设汉画像石课程基地的场域原来是堆放杂物的地方,终日不见阳光,被学生戏称为“恐怖角”,有的学生吐槽说:这是一个去过一次就再也不想去的地方。现在,这里每天都有学生光顾,或临观,或阅读,或讨论。此外,它已面向社会开放,周边学校学生经常前来参观游学,这里已成为学生“好想去”的地方。

  7年实践,我们有收获,也有困惑。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地建设显然不能停留在好看、好玩、好想去的层次,必须探索走深、走实、走创意的新路,让课程基地释放更大能量,让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涵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如何走深?我的思考是,要在两个维度上有突破。一是新,二是专。所谓新,就是采用新工具、新方法,发掘新材料、新表达,对汉画像石进行新解读、新研究。读《武梁祠》和《被统治的艺术》时我深受启发:《武梁祠》使用图像学这一崭新的美术工具进行历史研究,于是便有了新的发现;《被统治的艺术》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收集了大量家谱、地方志等第一手民间资料,也有了新的发现。现在,不少人讨论深度学习的问题,我以为很多议论未能切中肯綮。深度学习需要价值引领,其目的是改造现实、变革方法,而不是承认现实、因循守旧,这才是研究深度学习的基本前提。

  所谓专,就是不求广度,但求深度,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可能片面,但一定深刻。我们正在筹建伏羲女娲馆,目的就是以此为专题,聚焦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深入探究其文化意义;正在打造汉文化主题校园,目的是实现汉文化元素全域化,体现汉画像石的时代感。

  如何走实?我的想法是要实现课程转型。我们原有的课程主要是体验型的,缺少研究含量。我认为,高中生已具备了相当的理性自觉和研究能力。如果不能在现实和理想之中找到差距,并努力探索走向可能性路径的话,那么,学习的意义就殊可怀疑了。所以,我认为,动手做是必要的,而用脑想则更为重要。

  未来,我们将增设两类课程。一类是专题研究课程,另一类是文创课程。专题研究课程侧重在“知”的维度,引导学生运用新方法、新思维进行深度学理分析或实践研究。比如,伏羲女娲专题课程将围绕“不同的形象就是不同文化的表达”主题深入探究:汉画像石、汉砖、布帛、文献里描绘或记载的伏羲女娲形象各异,即使同为汉画像石、汉砖、布帛、文献,其描绘或记载也大相径庭,为什么?伏羲女娲的传说几经变异,反映了古代社会与文化怎样的变迁?这些问题的研究,将衍生出3-4门课程。文创课程侧重在“行”的维度,引导学生运用新方法、新材料进行深度加工的活化创意研究。比如,我们引进了版画创作设备和师资,帮助学生们在拓片制作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汉画元素进行自由创作。基于汉画的版画制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

  如何走创意?我的主张是,打通学校和社会的高墙,加强学生和生活的联系。汉画像石是一种历史文化产物,如何服务于当下的生活?如何使其具有现实价值?转化与活化是必然选择。必须借助社会力量,走出一条校企结合的新路。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学生作品商品化的工作,借助企业力量,利用市场机制,架设学生与生活联通的桥梁,努力寻找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最佳契合点。当然,困难和问题也不少:什么样的汉画文创产品为社会所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平衡?学校和企业的价值关切如何协调?学生的财商如何培养?学业和创业如何兼顾?这些问题同时也是机遇,为完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窗口期。我们已开始优化学生银行的体制机制建设,同时已着手创业类课程的开发。

  (作者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徐州高级中学校长、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