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执教感悟

愿做扎根田地的“永动机”

作者:张瑞宏 发布时间:2021-09-08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扬州大学  张瑞宏

  1960年,我出生于扬州的农村,恰逢自然灾害期间,农业生产停滞不前。“靠天吃饭”的年代里,我的父母每天起早贪黑、辛苦耕作,但全家依旧吃不饱。这一幕幕场景,深深刺痛了我。

  1977年恢复高考,我考入江苏农学院(扬州大学前身),选择了农业机械化专业。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农业机械厂。几年后,我被提拔为副厂长。因工作原因,我时常需要查阅国外的技术资料。那时,我意识到,我国农机发展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农机人才极为紧缺。

  1987年,我辞职并考取了江苏农学院农业机械化硕士研究生。1990年毕业后,我留校任教,开启了农业机械教学科研的生涯。多年的学习工作经历让我明白,只有不断提升能力水平,才有可能为国家在突破农业机械技术壁垒、培养优秀农机人才方面贡献力量。2002年,我再度求学深造,考入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方向博士研究生。2006年,在婉拒了各方的“青睐”后,我再度回到扬州大学。一路走来,我从乡村少年,成长为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

  上大学后,第一次看见能插秧的机器,第一次看见在田里行走的收割机,我深受震撼,也更加热爱农机专业。因为这些看似笨重的机器,将把和我父母一样的劳动人民从繁重的农活中解放出来。

  自1982年大学毕业至今,我在农机行业摸爬滚打了近40年,要说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经验,我想,一是要做农民、下田地,二是要听党话、跟党走。学农机专业,就得先学当农民,得常常往田间地头跑,田地就是我们的工作室。忙的时候,我一天要去3个基地,从早到晚,行程超过600公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多年来,我喜欢随身携带记事本,把在田里冒出的各种想法随时记下来,利用赶路的时间思考记下的问题。

  2013年到2019年间,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担任江苏省科技特派员,负责考察南京、泰州和扬州邵伯镇的农田。在泰州农业开发区,我带领团队建立了万亩智能高效优质稻米示范区,在原有传统种植模式中应用团队研发的科技成果,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实现精准施肥,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控作物生长等。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我们的团队在内蒙古推广旱播水稻,在新疆开辟试验田,在越南、乌干达等地建立试验田,把我们的论文写到更广阔的大地上。

  悉心耕耘农机人才的“田地”,是为师之本。开学初为新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学业中带着学生下农田进车间,毕业季为毕业生联系就业单位、引导他们适应工作环境……我连续20年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生作品在全国“挑战杯”大赛中先后获奖10次。乘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我带领团队尝试将农机研究项目进行转化,指导学生将专业成果转型创业,先后有2个项目获评江苏省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件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创青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

  回望40年,如果说我在农业机械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一点点成绩,那就是成为了青年学生喜爱的“张老师”,成为了农民朋友们喜爱的“泥腿子”教授,他们的认可是我最大的精神财富,也是我扎根田地、永续奋斗的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陈路

愿做扎根田地的“永动机”
发布时间:2021-09-08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张瑞宏

  ■扬州大学  张瑞宏

  1960年,我出生于扬州的农村,恰逢自然灾害期间,农业生产停滞不前。“靠天吃饭”的年代里,我的父母每天起早贪黑、辛苦耕作,但全家依旧吃不饱。这一幕幕场景,深深刺痛了我。

  1977年恢复高考,我考入江苏农学院(扬州大学前身),选择了农业机械化专业。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农业机械厂。几年后,我被提拔为副厂长。因工作原因,我时常需要查阅国外的技术资料。那时,我意识到,我国农机发展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农机人才极为紧缺。

  1987年,我辞职并考取了江苏农学院农业机械化硕士研究生。1990年毕业后,我留校任教,开启了农业机械教学科研的生涯。多年的学习工作经历让我明白,只有不断提升能力水平,才有可能为国家在突破农业机械技术壁垒、培养优秀农机人才方面贡献力量。2002年,我再度求学深造,考入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方向博士研究生。2006年,在婉拒了各方的“青睐”后,我再度回到扬州大学。一路走来,我从乡村少年,成长为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

  上大学后,第一次看见能插秧的机器,第一次看见在田里行走的收割机,我深受震撼,也更加热爱农机专业。因为这些看似笨重的机器,将把和我父母一样的劳动人民从繁重的农活中解放出来。

  自1982年大学毕业至今,我在农机行业摸爬滚打了近40年,要说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经验,我想,一是要做农民、下田地,二是要听党话、跟党走。学农机专业,就得先学当农民,得常常往田间地头跑,田地就是我们的工作室。忙的时候,我一天要去3个基地,从早到晚,行程超过600公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多年来,我喜欢随身携带记事本,把在田里冒出的各种想法随时记下来,利用赶路的时间思考记下的问题。

  2013年到2019年间,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担任江苏省科技特派员,负责考察南京、泰州和扬州邵伯镇的农田。在泰州农业开发区,我带领团队建立了万亩智能高效优质稻米示范区,在原有传统种植模式中应用团队研发的科技成果,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实现精准施肥,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控作物生长等。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我们的团队在内蒙古推广旱播水稻,在新疆开辟试验田,在越南、乌干达等地建立试验田,把我们的论文写到更广阔的大地上。

  悉心耕耘农机人才的“田地”,是为师之本。开学初为新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学业中带着学生下农田进车间,毕业季为毕业生联系就业单位、引导他们适应工作环境……我连续20年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生作品在全国“挑战杯”大赛中先后获奖10次。乘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我带领团队尝试将农机研究项目进行转化,指导学生将专业成果转型创业,先后有2个项目获评江苏省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件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创青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

  回望40年,如果说我在农业机械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一点点成绩,那就是成为了青年学生喜爱的“张老师”,成为了农民朋友们喜爱的“泥腿子”教授,他们的认可是我最大的精神财富,也是我扎根田地、永续奋斗的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