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师范毕业后,我选择回到家乡的农村小学——连云港市石桥镇大庄小学任教。当时,学校教学设备极其简陋,除了两台老式录音机,再无其他现代化教具。在这所一穷二白的乡村小学里,该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心理特点,自制教具:或为课文配上美丽的图画,或将生活中的实物带到课堂,或穿插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我的课堂妙趣横生,孩子们不仅能带着我亲手制作的头饰兴致勃勃地表演课本剧,还可以听到许许多多精彩纷呈的奇闻趣事。孩子们渐渐喜欢上了语文,喜欢上了我这个老师。
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每节课前,我都会认真钻研教材,挖空心思研读文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每节课后,我都会自我加压,坚持撰写教后反思和心得,不论长短,从不间断,以此查找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日积月累,我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都有了显著进步。我所任教的语文学科在镇素质教育检测中,始终名列前茅。我也因此荣获连云港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素质教育先进个人”等称号。
自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天起,我就担任班主任工作。下乡入户家访、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设置奖励机制是我工作的三大法宝。我尤其注重班级精神、规约、文化等方面的构建,生动灵活、高效新颖的“郑晓燕式”班主任工作法,受到好评。作为市小学班主任教育家型教师共同体、区小学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每学期我都开设和主持市、区级专题研讨活动,引领一大批青年班主任快速成长。
2016年,我被石桥镇政府评选为“当代乡贤”,我本着“来自乡村、服务乡村”的原则和服务家乡、服务社会的意识,用实际行动,弘扬善行义举,在社区生活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疫情导致开学延期,为方便学生在线学习,我主动向学校提出申请,骑着三轮车,挨家挨户把崭新的教材送到孩子们的手中。在平时的生活中,哪家的孩子在学习方面遇到难题,我总会义务为他们答疑解惑,我也因此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和赞扬。
工作之余,我自愿加入“教师爱心志愿者团队”,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在石桥镇党委政府专为留守儿童开设的“爱心驿站”里,向孩子们传“经”送“宝”。我还经常给当地官庄小学、大庄小学等多所完小的女生深入浅出地讲解青春期常识,教会她们正确地保护自己。
由于业绩突出,我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2020江苏教师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讲台写春秋。在我的心中,乡村教育是一棵大树,我甘愿做一片美的叶子,为振兴乡村教育奉献自己的绵力。
(连云港市石桥镇中心小学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