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执教感悟

建一间叫“小豆豆”的阅读教室

作者:张小琴 发布时间:2021-11-04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如东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张小琴

  让每一个生命都在教室里开花,让每一个孩子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让每一个孩子结束一天学习回家时,对教室充满留恋和不舍。我用阅读守护一间教室,我更期待每个孩子能像小豆豆在巴学园一样快乐成长。

  “小豆豆的巴学园”

  2013年9月,当45个孩子怯生生地走进105班时,我想,该给这群孩子怎样的学校生活呢?我一直很向往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笔下的“巴学园”。对,我们就叫“小豆豆”班,让每一个孩子在小豆豆班幸福、快乐地成长就成了我和“小豆豆”班最美的期待,共同的愿景。

  第一次和孩子们听到由《向着明亮那方》改编的歌曲时,便被深深地吸引了。“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这不就是我们这群小豆豆吗?于是《向着明亮那方》便成了小豆豆的共同的心声,我们的班歌。一只单手竖起大拇指的小豆豆成了我们的班级“图腾”。后来,当班诗、班徽、班旗、班服、班报慢慢融入进这间小小的教室后,教师、学生、家长也一同被融入了这间小豆豆的教室里,一起书写这间叫小豆豆教室的生命传奇。

  用阅读丰盈生命

  诵读,用诗歌迎接黎明。晨诵不是为了某一天在试卷上和我们背过的诗相遇,而是为了丰富孩子当下的生命体验,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

  一年级刚入学我们先诵读三个字的儿歌,然后是五个字、七个字,最后才是四个字等字数的童谣。一年级下学期我们尝试了动物篇、知识等主题晨诵。二年级的儿童在语言的发展上进入一个高峰期,他们喜欢有表现力的语言,此时,我们便选择了金波、圣野等优秀儿童诗人的作品。三、四年级则以品悟谢尔大叔、贾尼罗大里等人的诗歌为主。五、六年级,我们与古典诗词相遇,期待用传统文化来为豆班孩子的生命奠基。

  在豆班,有一种诵读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那就是生日诵诗。在每个孩子生日之际,给他送上一首诗的PPT,配上从小到大的照片。当全班所有孩子一起诵读这样一首极具“专属性”的诗歌时,这首生日赠诗便洋溢着独特的生命个性,扎根于孩子的生命成长。

  童书,为心灵建一座房子。对于儿童阅读,我则认为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儿童,阅读就是在内心建一座自己的房子,安放自己的心灵。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书中特别提到“阅读循环圈”,选书是这个“阅读循环圈”中的首要环节。一来,我们建立自己的班级书柜,在小豆豆班,“漂流书包”的作用很大。这是一个印有班名、班徽的小布包,装有3本图书、图书借阅卡,每周二按学号交换。一年时间,“漂流”书包一般可以交换45次,每生则可以读到135本书。“漂流书包”很好地解决了“读什么”的问题。

  解决了读什么的问题,那到底该怎么去读呢?在“阅读循环圈”中,最核心的力量则是——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在小豆豆班有协助能力的大人不仅是教师,还有父母。

  1.“听”读,降低阅读难度。

  朗读大师特雷斯说:学生听得懂的语言,比自己看得懂的语言要丰富,程度要高一些,也就是说儿童听读的能力比眼读能力要强得多。

  一年级的时候,因为识字量的问题,很多孩子的阅读不连贯,读书有困难,自然体会不到阅读带来的兴趣。所以,一二年级我们主要采用听读的方式来初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

  共读《一年级的小豆豆》时,我每天中午读两章,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孩子们一下子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很快地走进了故事中。同时,我们还要求父母每天和孩子共读30分钟,充分调动父母对于儿童阅读的推动力量。

  2.“看”读,激发阅读欲望。

  一年级下学期班级共读《三毛流浪记》之前,我播放了一集《三毛流浪记》动画片,孩子们一下子就被精彩的画面吸引了。就在孩子们要求看第二集时,我拿出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并告诉孩子们动画片就是根据这本书来制作的。就这样,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边读书,边看动画片。当孩子能够在文字与视频中寻找到契合点与不同点时,这样的阅读便已深入儿童的心中了。“看”读,可以在共读前激发兴趣,也可以共读之后与原作比较,让共读走向更深处。

  3.网络共读,深度阅读。

  网络共读,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借助网络视频,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三年级的寒假,“相约星期天”网络共读就正式开始了。

  学生自主报名主持、共读交流,几年来, 在“相约星期天”的班级QQ群中,我们深度阅读了《宝葫芦的秘密 》《木偶奇遇记》等十多本童书。“和皮诺曹相约在寒假——小豆豆班网络共读”被评为如东县十佳阅读创意活动。

  2016年暑假,在“相约星期天”的启发下,我们又开展了“挑战六十天共读”的阅读计划,每天鼓励小豆豆们挑战阅读量,并在微信群或者朋友圈分享签到。一个暑假, 10岁的于邢锐读了190多万字的书籍,最少的孩子也达到20来万字。

  此外,我们还借力新教育“一道共读”等共读活动,借力国内阅读推广名师课堂,利用网络实现了共读共享,构建了豆班的大阅读圈。

  多样评价,推动阅读

  科学的课外阅读评价指的是教师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取各种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对其课外阅读行为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

  根据年段的不同,小豆豆班的阅读评价也有不一样的组合。

  低年段主要是家长每天在阅读存折上记录当天的阅读情况,由家长和教师共同作出评价,每月根据积分评选出“阅读小星星”,颁发表扬信,学期末评选“阅读大太阳”;共读之后的“写绘”则是对文本阅读的拓展延伸,在写绘中或是对故事内容的回顾,或是对故事的创编。

  中高年段,每天课前3分钟推荐“我喜欢的一本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每周一次班级读书会,我们按阅读进程以3种方式来呈现:一是“打开一本书”导读会,二是“走进一本书”推进会,三是“回顾一本书”总结会。

  2018年12月,小豆豆班又举行了“我和阅读来比高”的阅读活动,顾名思义,要求孩子们将3年内读过的书垒在一起与自己的身高相比,此次活动主要是回顾这3年的阅读历程,在美篇制作和文字记录中激发阅读的自豪感,促进阅读。

  是的,一间完美教室,它的阅读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方式,也是全体成员共同的生活方式,更是核心成员深度的精神共建方式、精神交流方式。行走在新教育的岁月中,我们选择缔造一间多彩的阅读教室来丰盈儿童当下的生命,为儿童朝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打开一扇窗。

责任编辑:陈路

建一间叫“小豆豆”的阅读教室
发布时间:2021-11-04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张小琴

  ■如东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张小琴

  让每一个生命都在教室里开花,让每一个孩子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让每一个孩子结束一天学习回家时,对教室充满留恋和不舍。我用阅读守护一间教室,我更期待每个孩子能像小豆豆在巴学园一样快乐成长。

  “小豆豆的巴学园”

  2013年9月,当45个孩子怯生生地走进105班时,我想,该给这群孩子怎样的学校生活呢?我一直很向往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笔下的“巴学园”。对,我们就叫“小豆豆”班,让每一个孩子在小豆豆班幸福、快乐地成长就成了我和“小豆豆”班最美的期待,共同的愿景。

  第一次和孩子们听到由《向着明亮那方》改编的歌曲时,便被深深地吸引了。“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这不就是我们这群小豆豆吗?于是《向着明亮那方》便成了小豆豆的共同的心声,我们的班歌。一只单手竖起大拇指的小豆豆成了我们的班级“图腾”。后来,当班诗、班徽、班旗、班服、班报慢慢融入进这间小小的教室后,教师、学生、家长也一同被融入了这间小豆豆的教室里,一起书写这间叫小豆豆教室的生命传奇。

  用阅读丰盈生命

  诵读,用诗歌迎接黎明。晨诵不是为了某一天在试卷上和我们背过的诗相遇,而是为了丰富孩子当下的生命体验,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

  一年级刚入学我们先诵读三个字的儿歌,然后是五个字、七个字,最后才是四个字等字数的童谣。一年级下学期我们尝试了动物篇、知识等主题晨诵。二年级的儿童在语言的发展上进入一个高峰期,他们喜欢有表现力的语言,此时,我们便选择了金波、圣野等优秀儿童诗人的作品。三、四年级则以品悟谢尔大叔、贾尼罗大里等人的诗歌为主。五、六年级,我们与古典诗词相遇,期待用传统文化来为豆班孩子的生命奠基。

  在豆班,有一种诵读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那就是生日诵诗。在每个孩子生日之际,给他送上一首诗的PPT,配上从小到大的照片。当全班所有孩子一起诵读这样一首极具“专属性”的诗歌时,这首生日赠诗便洋溢着独特的生命个性,扎根于孩子的生命成长。

  童书,为心灵建一座房子。对于儿童阅读,我则认为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儿童,阅读就是在内心建一座自己的房子,安放自己的心灵。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书中特别提到“阅读循环圈”,选书是这个“阅读循环圈”中的首要环节。一来,我们建立自己的班级书柜,在小豆豆班,“漂流书包”的作用很大。这是一个印有班名、班徽的小布包,装有3本图书、图书借阅卡,每周二按学号交换。一年时间,“漂流”书包一般可以交换45次,每生则可以读到135本书。“漂流书包”很好地解决了“读什么”的问题。

  解决了读什么的问题,那到底该怎么去读呢?在“阅读循环圈”中,最核心的力量则是——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在小豆豆班有协助能力的大人不仅是教师,还有父母。

  1.“听”读,降低阅读难度。

  朗读大师特雷斯说:学生听得懂的语言,比自己看得懂的语言要丰富,程度要高一些,也就是说儿童听读的能力比眼读能力要强得多。

  一年级的时候,因为识字量的问题,很多孩子的阅读不连贯,读书有困难,自然体会不到阅读带来的兴趣。所以,一二年级我们主要采用听读的方式来初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

  共读《一年级的小豆豆》时,我每天中午读两章,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孩子们一下子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很快地走进了故事中。同时,我们还要求父母每天和孩子共读30分钟,充分调动父母对于儿童阅读的推动力量。

  2.“看”读,激发阅读欲望。

  一年级下学期班级共读《三毛流浪记》之前,我播放了一集《三毛流浪记》动画片,孩子们一下子就被精彩的画面吸引了。就在孩子们要求看第二集时,我拿出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并告诉孩子们动画片就是根据这本书来制作的。就这样,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边读书,边看动画片。当孩子能够在文字与视频中寻找到契合点与不同点时,这样的阅读便已深入儿童的心中了。“看”读,可以在共读前激发兴趣,也可以共读之后与原作比较,让共读走向更深处。

  3.网络共读,深度阅读。

  网络共读,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借助网络视频,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三年级的寒假,“相约星期天”网络共读就正式开始了。

  学生自主报名主持、共读交流,几年来, 在“相约星期天”的班级QQ群中,我们深度阅读了《宝葫芦的秘密 》《木偶奇遇记》等十多本童书。“和皮诺曹相约在寒假——小豆豆班网络共读”被评为如东县十佳阅读创意活动。

  2016年暑假,在“相约星期天”的启发下,我们又开展了“挑战六十天共读”的阅读计划,每天鼓励小豆豆们挑战阅读量,并在微信群或者朋友圈分享签到。一个暑假, 10岁的于邢锐读了190多万字的书籍,最少的孩子也达到20来万字。

  此外,我们还借力新教育“一道共读”等共读活动,借力国内阅读推广名师课堂,利用网络实现了共读共享,构建了豆班的大阅读圈。

  多样评价,推动阅读

  科学的课外阅读评价指的是教师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取各种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对其课外阅读行为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

  根据年段的不同,小豆豆班的阅读评价也有不一样的组合。

  低年段主要是家长每天在阅读存折上记录当天的阅读情况,由家长和教师共同作出评价,每月根据积分评选出“阅读小星星”,颁发表扬信,学期末评选“阅读大太阳”;共读之后的“写绘”则是对文本阅读的拓展延伸,在写绘中或是对故事内容的回顾,或是对故事的创编。

  中高年段,每天课前3分钟推荐“我喜欢的一本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每周一次班级读书会,我们按阅读进程以3种方式来呈现:一是“打开一本书”导读会,二是“走进一本书”推进会,三是“回顾一本书”总结会。

  2018年12月,小豆豆班又举行了“我和阅读来比高”的阅读活动,顾名思义,要求孩子们将3年内读过的书垒在一起与自己的身高相比,此次活动主要是回顾这3年的阅读历程,在美篇制作和文字记录中激发阅读的自豪感,促进阅读。

  是的,一间完美教室,它的阅读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方式,也是全体成员共同的生活方式,更是核心成员深度的精神共建方式、精神交流方式。行走在新教育的岁月中,我们选择缔造一间多彩的阅读教室来丰盈儿童当下的生命,为儿童朝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打开一扇窗。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