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执教感悟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索

作者:孙云卓 发布时间:2021-12-03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常州市龙锦小学 孙云卓

  任何一门学科都应承载育人的责任,数学学科也是如此。数学不仅能让儿童启迪心智、激发智慧,还能涵育素养与精神。教师应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落实在常态化教学中,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

  在教学目标中找出“思政点”。课程思政首先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中,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的习得、数学能力的发展、数学方法的建构、数学思想的渗透,还要将学科育人的思政元素落实在目标的达成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探寻数学规律,通过严谨的推理深刻地认识数学知识。在教学目标制订中要注重理性精神的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养成勇于发现、质疑和提问的习惯。

  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说:“数学的真善美与中华文化的真善美不谋而合。”数学的外在美与内在美,感性美与理性美,简洁美与抽象美无处不在。教师要在目标的预设中挖掘数学学科的真善美,与学生共享数学美、共创数学美。

  数学教材中通过数学史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通过教学素材融入了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容,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因此教师在数学教材内容解读与情境创设中,要结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激励儿童为国家之振兴、家乡之美好而学习。

  在教材解读中理出“元素线”。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承载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思政元素,将显性的数学知识和隐性的思政力量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在编写习题时充分运用体现国家繁荣、家乡发展、城乡建设的一些数据和资料,在多元的习题表达以及分层的问题探索中渗透爱国、爱家乡的教育,契合时代的脉搏,让儿童领略到鲜活的家国发展的情况,架起数学与生活、数学与未来、数学与时代的桥梁,产生共鸣,激发情感。

  教师需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深度把握数学课程思政的价值与意义,深入挖掘数学符号、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等内容的思政元素,并在常态化课堂中积极实践,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努力在数学学科育人中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习得、能力培育融为一体。

  在学科实践中形成“育人体”。思政教育应该伴随孩子终生,教师要在数学学科育人的实践中分阶段为孩子搭建好思政的阶梯,促进儿童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幸福而完整地成长。

  教师可以借助数学史料激发民族情感。例如笔者在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为学生介绍了《九章算术》中记载的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以及我国古今数学家在推动数学发展中作出的杰出贡献,让学生生出民族自豪感。再比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节能节电节水”“环保生态环境”“农地湿地耕地”等主题的鲜活思政素材开展环保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研究被除数和除数两者变不变化、怎样变化和为什么商不变化这些问题,培养抽象概括能力,感受事物“对立统一”的矛盾性,并在“变与不变”的规律性中渗透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猜想验证、逻辑推理、类化迁移,形成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

  数学源自生活,因此我们应立足生活中的驱动性问题展开数学项目化学习,如“一粒米的旅行”“少年问天航天空间站”“口罩的前世今生”等,通过数学实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实践第一”的思想。如“认识分米和毫米”一课中,笔者抓住抗击疫情的契机,结合生活实际中的“一米线”“口罩型号”等,让学生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通过找一找、画一画、量一量的体验,渗透生命教育,感受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疫情的家国情怀。

  课程思政彰显在每一个学科育人的任务中,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与学习中。我们应把数学文化与课程思政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数学课程教育内容之中,育人于无痕之中。

责任编辑:陈路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索
发布时间:2021-12-03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孙云卓

  ■常州市龙锦小学 孙云卓

  任何一门学科都应承载育人的责任,数学学科也是如此。数学不仅能让儿童启迪心智、激发智慧,还能涵育素养与精神。教师应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落实在常态化教学中,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

  在教学目标中找出“思政点”。课程思政首先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中,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的习得、数学能力的发展、数学方法的建构、数学思想的渗透,还要将学科育人的思政元素落实在目标的达成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探寻数学规律,通过严谨的推理深刻地认识数学知识。在教学目标制订中要注重理性精神的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养成勇于发现、质疑和提问的习惯。

  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说:“数学的真善美与中华文化的真善美不谋而合。”数学的外在美与内在美,感性美与理性美,简洁美与抽象美无处不在。教师要在目标的预设中挖掘数学学科的真善美,与学生共享数学美、共创数学美。

  数学教材中通过数学史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通过教学素材融入了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容,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因此教师在数学教材内容解读与情境创设中,要结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激励儿童为国家之振兴、家乡之美好而学习。

  在教材解读中理出“元素线”。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承载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思政元素,将显性的数学知识和隐性的思政力量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在编写习题时充分运用体现国家繁荣、家乡发展、城乡建设的一些数据和资料,在多元的习题表达以及分层的问题探索中渗透爱国、爱家乡的教育,契合时代的脉搏,让儿童领略到鲜活的家国发展的情况,架起数学与生活、数学与未来、数学与时代的桥梁,产生共鸣,激发情感。

  教师需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深度把握数学课程思政的价值与意义,深入挖掘数学符号、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等内容的思政元素,并在常态化课堂中积极实践,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努力在数学学科育人中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习得、能力培育融为一体。

  在学科实践中形成“育人体”。思政教育应该伴随孩子终生,教师要在数学学科育人的实践中分阶段为孩子搭建好思政的阶梯,促进儿童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幸福而完整地成长。

  教师可以借助数学史料激发民族情感。例如笔者在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为学生介绍了《九章算术》中记载的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以及我国古今数学家在推动数学发展中作出的杰出贡献,让学生生出民族自豪感。再比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节能节电节水”“环保生态环境”“农地湿地耕地”等主题的鲜活思政素材开展环保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研究被除数和除数两者变不变化、怎样变化和为什么商不变化这些问题,培养抽象概括能力,感受事物“对立统一”的矛盾性,并在“变与不变”的规律性中渗透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猜想验证、逻辑推理、类化迁移,形成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

  数学源自生活,因此我们应立足生活中的驱动性问题展开数学项目化学习,如“一粒米的旅行”“少年问天航天空间站”“口罩的前世今生”等,通过数学实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实践第一”的思想。如“认识分米和毫米”一课中,笔者抓住抗击疫情的契机,结合生活实际中的“一米线”“口罩型号”等,让学生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通过找一找、画一画、量一量的体验,渗透生命教育,感受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疫情的家国情怀。

  课程思政彰显在每一个学科育人的任务中,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与学习中。我们应把数学文化与课程思政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数学课程教育内容之中,育人于无痕之中。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