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大家论道 > 正文

陈文艳:教材 从“桥梁”走向“跳板”

作者:陈文艳 发布时间:2015-10-19 来源: 《江苏教育》

从目前来看,至少存在两种教材观:一种是把教材当作“桥梁”,一种是把教材当作“起跳板”。“桥梁观”认为,教材呈现的是人类经典的知识,是连接人类历史和儿童未来的“桥梁”。“跳板观”则认为,教材是人类经验的总结,是儿童走向社会的起点,儿童借助教材的“弹力”将会“跃”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两种教材观都重视教材的“通达”功能,而后者更重视儿童的参与、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鼓舞。我赞赏把教材当作“起跳板”的认识与理解。因为,跳水运动员在起跳的一瞬间,不仅要充分调用自身的力量,更要完美地借助跳板的力量让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留空时间。“跳板观”更显示出教育者关注儿童经验和教材自身的一种融合,更关注给予儿童一种前瞻的目光和高远的情怀,更关注儿童自身力量在课堂上的显现,而这些,无疑就是“大教材观”所倡导的。

当我们回到“如果只有课程标准……”这样一个假设的情境,我们该如何开发教材?如何融合儿童的生活和课堂的实践?这时候,我们对教材的理解与认识才愈发显示出其重要性,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教育目标的理解,关系到我们对教育实践的践行,更关系到教育对象——儿童的成长。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如何回应这样的一种期待?如何才能够建构起这样的“大教材观”呢?

第一,“教材”应与“儿童”深度关联。教材需要儿童。离开了教师的教材,儿童一样可以在自然中学习之;但离开了儿童,教材则失去了最自然的生命元素,也就失去了最核心的教育意义。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教材不重要,而是强调教材应具“儿童性”。在学习过程中,和教材相比,儿童才是学习的本质和教育的本源。所以,教材应该回归儿童的生活,回归儿童的天性,回归到儿童的情感深处。好的教材应该能够激发起儿童与生俱来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凭借教材“跳”得更高、更远、更轻盈。

第二,“教材”应与“课标”深度结合。教材不是课程标准的投影,而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创造。课标呈现的是一个完美的学科世界,是一幅美好的学科教育的蓝图,而教材则是实现这蓝图的设计图。因而,教材必须与课程标准深度结合,才能达成目标。无论是语文学科的“以主题式单元架构教材框架”“以开放式视野选编学习内容”“以综合式课程组织教学流程”,还是数学学科的以“大任务单”为载体创编有别于传统教材的班本化学材,都是教材与课程标准深度结合的尝试与探索,本质上都是为儿童提供更适合的、更具弹性的“跳板”。

第三,“教师”应与“儿童”深度相长。教材不只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凭借,也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凭借。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如果你们看到某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忠实地复述教科书,那就可以断定,这位教师距离教育工作的高度素养的境界还相差甚远。”我们都知道,教师成长与儿童成长之间存在着深度关联,而这种关联往往是以教材为中介的,教师实际上也是教材的一部分,是儿童的“起跳板”最前端的那一块“板”。难道在儿童起跳的那一瞬间,教师不应该全力以赴给予其最大可能的帮助吗?

要建立这样的“起跳板”教材观,学校首先要具有使儿童能够“跳起来”的生态,即学校应当奋力走出“让儿童成为固有的知识容器”的泥沼,而去着力于营造适合儿童发展与创造的环境;其次,教师要有激发儿童“跳起来”的意识,即教师要具备赋予教材一种生长特质的意识与行动,自觉完成从知识“搬运工”到该特质“创造者”的角色的转换;最后,教育者要帮助儿童积蓄“跳起来”的能力,即要使儿童在教育现场中不断加深与现实世界的联结与互动,不断累积将想象变为现实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摆脱被动吸纳“扁平”知识的困境,而成为自主建构“立体”自我的自由生命。这种蓄积是儿童自身的生命体验,同时也是在教育者始终密切关注与激发下的生命成长过程。

从“桥梁”走向“跳板”,与其说是一个对教材的认识与理解的转变过程,不如说是一个对教育的探索与思考的实践过程。

(作者为扬州市梅岭小学校长)

编辑:李月昭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