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大家论道 > 正文

沈健:以改革为动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作者:沈 健 发布时间:2015-10-19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基础是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改革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坚持以教育现代化统领教育改革,以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是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全局和进程中,江苏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江苏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以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试验区、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为契机,以24个国家教改试点项目为抓手,着力推进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取得了重要进展。截至2013年底,江苏省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7%,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9%。

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教育改革总体思路。江苏先后出台《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文件,明确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成立江苏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和教育咨询委员会,为教育改革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撑。

教育改革必须把握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努力做好“五个统筹”。

一是统筹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挥高等教育改革牵引作用,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改革横向和纵向的有效衔接。

二是统筹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教育管理体制等专项改革,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必须有利于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必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

三是统筹协调政府和社会各方,运用综合改革的方法论,坚持政府统筹、部门协同、社会支持,最大限度地集聚全社会全系统智慧力量,凝心聚力推进教育改革。

四是统筹整体部署与分类指导,对一批正在推进和方向明确、立即可行的教育改革,加大推进力度、抓紧付诸实施;对一批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和省里决策的教育改革,主动加强对接、有序推进;对一批需要创新的制度性建设,深入研究、适时启动。

五是统筹改革发展与维护稳定的关系,把改革力度、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起来。凡重大改革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都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并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打造教育现代化建设升级版,必须加强省级统筹。江苏坚持省、市、县和高校联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由县域拓展到省辖市与全省,由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拓展到高等教育。同时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建立省、市、县(市、区)三级监测体系,每年发布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监测报告。

在推进简政放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方面,江苏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和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取消、下放行政审批项目15项,撤销创建达标项目34项。简化高校进人审批程序,下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改革与建设项目评审权,支持具备条件、办学规范、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高校,在核定的办学规模内自主确定年度招生计划。启动大学章程建设,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

江苏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教育改革发展,颁布实施《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等一批地方教育法规。推进依法行政,出台《江苏省教育系统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试行)》。强化教育督导,实现了江苏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推动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发展。江苏充分发挥优质公办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组建教育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对口帮扶等方式扶持薄弱学校,推进公办学校多形式办学。由省里组织1000所优质中小学与苏北农村学校结对帮扶,组织6所苏南本科院校对口支持6所苏北本科院校。支持社会力量以公办民助、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等方式参与举办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推动公办职业院校依托行业企业办学。

江苏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重点解决非营利性或普惠性民办学校发展中诸如事业法人登记和财政奖补等重要问题。理顺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和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引导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机制。

目前江苏民办高校在校生接近全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1/4。积极支持民办高校改革发展,江苏推动5所独立学院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迁址市县办学,拓展办学空间,服务地方发展。同时建立高校共建机制,江苏省政府先后与教育部、财政部、中石油等国家部委和行业企业共建13所高校,江苏省教育厅与苏州市政府共建苏州大学、常熟理工学院、苏州科技学院,与常州市政府共建常州大学和常州工学院,支持无锡市政府加快太湖学院发展。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基础教育转型发展,要更加注重立德树人和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目前江苏省省、市优质园比例超过60%,在省、市优质园就读幼儿比例超过75%;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要促进高中形成自身文化和教学特色;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开展中高职、本专科贯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构建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江苏实施了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和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省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建设优势学科,在建学科达259个。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近3年省2500多个学科团队与省内近万家企业结对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数达3.2万项,对外签订技术服务合同4.7万项,成交金额达150多亿元;推动继续教育加快发展,江苏开放大学正式成立并招生,62所市、县(市、区)开放大学核准建设,“江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也已经启动。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江苏不断完善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

在基础教育方面,加强学生体验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促进师生互动、学教结合、全面发展,支持184所高中建设高中课程基地,14所普通高中与高校协作实施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试点。

在职业教育方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大力推进“做中学、做中教”,推动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

在高等教育方面,深化学分制改革,推行弹性学制,实施各类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促进科教结合和中外合作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有机衔接。

另外,江苏积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公办普通高中不得跨市招生、四星级普通高中70%以上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所有初中的政策。11所省属高校在省内进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34所高职院校进行单独招生改革试点,57所高职高专院校开展“注册入学”试点。

改革教师管理机制,造就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为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江苏率先开展五年制幼儿师范男生免费教育,力争到2020年为全省每所幼儿园培养一名男教师;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全面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全员培训制度,建设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省级培训规模年均达12万人次;深入实施“青蓝工程”“333工程”“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江苏特聘教授计划”,探索高校与企业人才合作模式,选聘266名科技企业家到高校担任兼职教授;建立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实施“万名大学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另外,江苏改革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启动小学、幼儿园正高级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讲师评聘试点,全面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升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江苏省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79个,占全国总量的14.3%。其中包括支持英国利物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在苏州合作设立西交利物浦大学,美国杜克大学、武汉大学在苏州昆山市合作设立昆山杜克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东南大学在苏州建立联合研究生院,法国巴黎索邦大学等3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苏州建立中法学院。

江苏实施的“茉莉花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计划,外国留学生数量以年均10%的速度递增。江苏先后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建立4个教师海外培训基地,大力开展师生海外学习培训,每年选派2000名中小学、职业学校教师出国进修。通过实施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等项目,每年选派近2500名高校师生赴境外学习。江苏大力拓展教育国际服务,已在海外举办孔子学院29所,分布五大洲11个国家,并在海外建有孔子课堂20个。

健全保障机制,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江苏建立了“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参与和非义务教育家庭合理分担”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实现所有学段全覆盖。继2012年达到中央核定江苏省财政教育支出占比目标后,2013年全省财政教育经费超过15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2014年,江苏调整14年未变的公办高校学费,建立健全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另外,江苏以硬件建设为突破口,开展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创建,98个县(市、区)通过省级评估,深入实施了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加强“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启动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沈健)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