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大家论道 > 正文

阙明坤:强扭的体育考试不甜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1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新学期伊始,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正式实施。根据规定,中学生和大学生必须测长跑,初中以上男生必测引体向上。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体育测试达不到50分,将拿不到毕业证,也没有资格参加评优和评奖。

无需回避,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已连续多年下滑,很多孩子“手无缚鸡之力”,放眼望去,教室里坐的都是“小胖墩”、“小眼镜”,许多男生无法完成一个引体向上,有的甚至两手都握不住单杠,许多大学生的体质甚至不如中学生。这一状况着实令人担忧。

其实,学生体质下滑是教育痼疾的表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此早已警醒,指出体育是德育、智育的物质基础,只有身体好,才有德智的存在。他号召学生每天做到“四问”,“第一问”就是“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他批判传统教育不提倡体育,学生“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此语至今仍振聋发聩。难怪张伯苓曾言:“不懂体育者,不可以当校长。”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影响,我国学校教育往往“重智育轻体育”,试卷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哪一门课程分数占比大,学生就重点学哪一门。据此思维模式,学校和学生均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考试与书本之中,对社会实践、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等“副科”,则完全简单应付或干脆放弃。体育沦为一种应试的手段,不仅没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团队精神、磨砺坚强品质的目的,反倒让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逆反情绪,能躲就躲。

针对学生体质下滑,将体育测试成绩与毕业证挂钩,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指挥棒,给体育教学打了一剂“强心针”,凸显了体育的权重。但是,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增加课时、列入考试科目、与毕业挂钩等等举措,看似提高了体育的地位,但也并非救世“万灵丹”。因为强扭的瓜不甜,在以分数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未改变之前,类似举措只能起到改良作用,并不能从源头上破解困局,君不见学生体育课混学分、找替考、改成绩现象比比皆是。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健康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体育归根到底是一项运动,只有当改变招生考试方式、人才评价方式,摈弃功利主义,体育不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回归到轻松愉悦的生活本质时,学生才会真正爱上体育,爱上运动,那时候体育锻炼将成为一种习惯,学生体质提升就指日可待。

(作者简介:阙明坤,无锡太湖学院宣传处处长、高教研究所所长。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政协报》、《工人日报》、《中国改革报》、《环球》等报刊上发表评论、论文300余篇。)

编辑:李月昭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