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杏坛星光

袁灿兴:从三尺讲台走上央视讲坛(图)

作者:魏 鼎 发布时间:2019-03-0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人物背景】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袁灿兴最近比较“火”,受邀在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开讲《军机处重案》,已出版的几部通俗历史作品大受欢迎,今年将继续到央视录制新节目。从教师到学者,他刻苦钻研,笔耕不辍;从热爱到痴迷,“研究历史”是他多年不变的方向。作为无锡青年学者中的翘楚,近年来,袁灿兴深入挖掘无锡历史这座富矿,积极传播江南吴文化,为地方文化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数年磨一剑,无锡本土学者首登央视讲坛

  2018年12月底,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法律讲堂》栏目连续五天播出的《军机处重案》让主讲人袁灿兴“一夜爆红”,凭借扎实的内容和通俗的讲解,节目播出之后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虽然题材来源于他自己的著作《军机处二百年》,但作为首位在央视讲坛开讲的无锡本土学者,袁灿兴依然为此耗费了数年的时间和精力。

  2015年春节期间,正在家里过年的袁灿兴忽然接到央视导演的电话,谈录制节目的事情,“我当时还惊讶了一下”。前期是打磨文稿,一遍遍地写,一遍遍地改,文稿写好了,再开始试镜。此后数年间,袁灿兴每年都要去几次央视,不断试镜。一遍遍对着镜头讲,被导演挑出各种毛病,再回家对镜子苦练,再去试镜……从试镜到录制,再到播出,前后长达三年。对于袁灿兴而言,录制节目也是一种学习提升。

  最终,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广泛关注。“张廷玉说错话怎样痛失配享太庙的荣光;讷亲指挥战争失败为什么引来杀身之祸;于敏中打探皇帝隐私招来怎样的灾祸;军机章京泄密,纪晓岚如何通风报信;和珅重拳查贪之后又怎样变成巨贪……”军机大臣、清朝重案在袁灿兴口中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其著作《军机处二百年》在各大图书销售平台热卖,广受好评,在同类题材图书的销售与好评率排名中均靠前。

  除了走上央视讲坛,近年来,袁灿兴多次受知名院校与学术团体邀请进行讲学,接受主流媒体专访。他曾受中国人民大学邀请开展“乡贤与社会治理”专题讲座,受湖南日报社邀请开展“社会主义新乡贤”讲座,同时受东林书院、江南书院、苏州慢书房等邀请讲学交流;其撰写的文章多次被澎湃新闻网转载;受《无锡日报》《南方都市报》等专访,并获邀在《无锡日报》开设专栏“湖畔史话”,专栏以历史小典故为主,讲述生动故事,阐释古人思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服务地方,做坚定的吴文化传播者

  即使走上央视讲坛,袁灿兴依然不忘讲述无锡故事。军机处是清王朝重要的中枢权力机构,对于这样一个题材,他需要找到一个抓人眼球的突破口,“这样的内容可能比较枯燥,于是我选择从人物的角度切入,比如军机处中有两个军机大臣是无锡人。”从人物出发娓娓道来,“军机处”的神秘面纱被层层揭开。

  袁灿兴多年来一直在从事社会史的研究,而无锡本土的历史在他眼中是一座文化的富矿,值得深入的挖掘。2018年12月,首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举行期间,袁灿兴接受了媒体专访。在他看来,无锡的古镇、山水之间,书院、义庄、祠堂之中,处处可见历史的印迹、文化的传承。

  近年来,袁灿兴对无锡义庄颇有研究。无锡是义庄的繁盛之地,如号称“江南第一义庄”的华氏义庄,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由义庄,可以看到传统社会之中,如何依靠绅士阶层维持秩序,宗族力量如何凝聚族人,教化如何在经济补助中推行,传统慈善机构如何进行运作等内核。华氏义庄之中,蕴含了传统文化中的孝、义、自强、勤奋、爱国、修齐治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诸多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与当下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共同之处。

  又如袁灿兴在著作《中国乡贤》中展示的中国历代乡贤人物在慈善、公益、文化、教育、治安、建设等各个领域的积极作用,对新的时代背景下,地方能人志士应当如何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打造社会主义新乡贤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已经实现经济领跑的无锡,文化也要领跑,袁灿兴认为,无锡地方历史文化还有一系列的课题值得深入研究,有一系列的文化内涵可以去发挥、去推广,2019年,袁灿兴将继续走上央视讲坛,把更多无锡的相关选题带给观众。

  兴趣为师,深耕历史笔耕不辍

  袁灿兴生于1979年,儿时成长的环境是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农村没有通电,书籍很少。所幸的是,父亲出去当过几年兵,带回来了一箱子书。只要是书,他不管能否读懂,拿来就读,很早就读过莎士比亚、鲁迅,也读过通俗历史书,如蔡东藩、唐人。

  在书籍缺乏的时代,一本好书能在同学中传来传去。上世纪90年代初期,邻村开了个废纸收购站,同学们都去“淘”书,袁灿兴也跟着去,买了很多文史类的书。少年时代,阅读匮乏,突然凭空得了这么多的书,带来的阅读享受感可想而知。

  也许是成长时的经历影响,袁灿兴开始对文史感兴趣,慢慢走上了历史研究的道路。历史研究在很多人看来是枯燥的,而对袁灿兴而言却意义非凡,“它可以让我们有一种人文关怀,可以让我们修身养性,更通达。”过去一些年来,在做学术研究之外,他也写了一些通俗的历史作品,如《军机处二百年》《大清内务府》《晚晴裱糊史》《明人的率性生活》《北洋战史》《中国乡贤》等。在学术研究上,则比较偏向于无锡本地,如最近这些年做了无锡义庄研究、无锡地方教育史研究等。

  作为历史学者,同时作为教师。袁灿兴对历史学习也有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现在的历史教育,应当打破死记硬背的壁垒,给学生们更高的自由度,让学生自由地阅读,往往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产生研究的热情,为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颠覆传统,让“历史”与“旅游”跨界融合

  袁灿兴早年学习的专业是旅游管理,痴迷于历史研究的他经过努力考上苏州大学,师从池子华教授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博士学位,多年来对历史研究的热情不减。“历史”和“旅游”,在旁人看来是跨界,而在袁灿兴看来是融合。“旅游,是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一个好的旅游从业者,必须要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功底,这两者之间不可或缺。”本着这样的理念,袁灿兴自2007年进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任教以来,立志于将更丰富的历史知识带给学生,为他们将来从事旅游行业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我写作和学习的成果可以利用到教学中,融入到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沟通中去。”袁灿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古板,通常是历史学者给人的固有印象,而袁灿兴颠覆了这种形象。把严肃的历史讲得生动有趣,是袁灿兴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能力。袁灿兴在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已11年有余,其主讲的《旅游资源(民俗专题)》《旅游资源(宗教专题)》《旅游资源(传统文化专题)》等课程深受学生们喜爱。在学生眼中,袁灿兴是个幽默风趣的老师,在他的课上永远不乏令人捧腹的“段子”,多年历史学研究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案例,一些小的历史事件都能做出精彩的文章,深深吸引着学生们。课下,爱玩“绝地求生”,着迷《权利的游戏》……“接地气”的兴趣爱好让袁灿兴与“00”后学生们零距离。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陈路

袁灿兴:从三尺讲台走上央视讲坛(图)
发布时间:2019-03-01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人物背景】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袁灿兴最近比较“火”,受邀在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开讲《军机处重案》,已出版的几部通俗历史作品大受欢迎,今年将继续到央视录制新节目。从教师到学者,他刻苦钻研,笔耕不辍;从热爱到痴迷,“研究历史”是他多年不变的方向。作为无锡青年学者中的翘楚,近年来,袁灿兴深入挖掘无锡历史这座富矿,积极传播江南吴文化,为地方文化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数年磨一剑,无锡本土学者首登央视讲坛

  2018年12月底,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法律讲堂》栏目连续五天播出的《军机处重案》让主讲人袁灿兴“一夜爆红”,凭借扎实的内容和通俗的讲解,节目播出之后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虽然题材来源于他自己的著作《军机处二百年》,但作为首位在央视讲坛开讲的无锡本土学者,袁灿兴依然为此耗费了数年的时间和精力。

  2015年春节期间,正在家里过年的袁灿兴忽然接到央视导演的电话,谈录制节目的事情,“我当时还惊讶了一下”。前期是打磨文稿,一遍遍地写,一遍遍地改,文稿写好了,再开始试镜。此后数年间,袁灿兴每年都要去几次央视,不断试镜。一遍遍对着镜头讲,被导演挑出各种毛病,再回家对镜子苦练,再去试镜……从试镜到录制,再到播出,前后长达三年。对于袁灿兴而言,录制节目也是一种学习提升。

  最终,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广泛关注。“张廷玉说错话怎样痛失配享太庙的荣光;讷亲指挥战争失败为什么引来杀身之祸;于敏中打探皇帝隐私招来怎样的灾祸;军机章京泄密,纪晓岚如何通风报信;和珅重拳查贪之后又怎样变成巨贪……”军机大臣、清朝重案在袁灿兴口中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其著作《军机处二百年》在各大图书销售平台热卖,广受好评,在同类题材图书的销售与好评率排名中均靠前。

  除了走上央视讲坛,近年来,袁灿兴多次受知名院校与学术团体邀请进行讲学,接受主流媒体专访。他曾受中国人民大学邀请开展“乡贤与社会治理”专题讲座,受湖南日报社邀请开展“社会主义新乡贤”讲座,同时受东林书院、江南书院、苏州慢书房等邀请讲学交流;其撰写的文章多次被澎湃新闻网转载;受《无锡日报》《南方都市报》等专访,并获邀在《无锡日报》开设专栏“湖畔史话”,专栏以历史小典故为主,讲述生动故事,阐释古人思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服务地方,做坚定的吴文化传播者

  即使走上央视讲坛,袁灿兴依然不忘讲述无锡故事。军机处是清王朝重要的中枢权力机构,对于这样一个题材,他需要找到一个抓人眼球的突破口,“这样的内容可能比较枯燥,于是我选择从人物的角度切入,比如军机处中有两个军机大臣是无锡人。”从人物出发娓娓道来,“军机处”的神秘面纱被层层揭开。

  袁灿兴多年来一直在从事社会史的研究,而无锡本土的历史在他眼中是一座文化的富矿,值得深入的挖掘。2018年12月,首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举行期间,袁灿兴接受了媒体专访。在他看来,无锡的古镇、山水之间,书院、义庄、祠堂之中,处处可见历史的印迹、文化的传承。

  近年来,袁灿兴对无锡义庄颇有研究。无锡是义庄的繁盛之地,如号称“江南第一义庄”的华氏义庄,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由义庄,可以看到传统社会之中,如何依靠绅士阶层维持秩序,宗族力量如何凝聚族人,教化如何在经济补助中推行,传统慈善机构如何进行运作等内核。华氏义庄之中,蕴含了传统文化中的孝、义、自强、勤奋、爱国、修齐治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诸多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与当下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共同之处。

  又如袁灿兴在著作《中国乡贤》中展示的中国历代乡贤人物在慈善、公益、文化、教育、治安、建设等各个领域的积极作用,对新的时代背景下,地方能人志士应当如何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打造社会主义新乡贤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已经实现经济领跑的无锡,文化也要领跑,袁灿兴认为,无锡地方历史文化还有一系列的课题值得深入研究,有一系列的文化内涵可以去发挥、去推广,2019年,袁灿兴将继续走上央视讲坛,把更多无锡的相关选题带给观众。

  兴趣为师,深耕历史笔耕不辍

  袁灿兴生于1979年,儿时成长的环境是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农村没有通电,书籍很少。所幸的是,父亲出去当过几年兵,带回来了一箱子书。只要是书,他不管能否读懂,拿来就读,很早就读过莎士比亚、鲁迅,也读过通俗历史书,如蔡东藩、唐人。

  在书籍缺乏的时代,一本好书能在同学中传来传去。上世纪90年代初期,邻村开了个废纸收购站,同学们都去“淘”书,袁灿兴也跟着去,买了很多文史类的书。少年时代,阅读匮乏,突然凭空得了这么多的书,带来的阅读享受感可想而知。

  也许是成长时的经历影响,袁灿兴开始对文史感兴趣,慢慢走上了历史研究的道路。历史研究在很多人看来是枯燥的,而对袁灿兴而言却意义非凡,“它可以让我们有一种人文关怀,可以让我们修身养性,更通达。”过去一些年来,在做学术研究之外,他也写了一些通俗的历史作品,如《军机处二百年》《大清内务府》《晚晴裱糊史》《明人的率性生活》《北洋战史》《中国乡贤》等。在学术研究上,则比较偏向于无锡本地,如最近这些年做了无锡义庄研究、无锡地方教育史研究等。

  作为历史学者,同时作为教师。袁灿兴对历史学习也有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现在的历史教育,应当打破死记硬背的壁垒,给学生们更高的自由度,让学生自由地阅读,往往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产生研究的热情,为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颠覆传统,让“历史”与“旅游”跨界融合

  袁灿兴早年学习的专业是旅游管理,痴迷于历史研究的他经过努力考上苏州大学,师从池子华教授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博士学位,多年来对历史研究的热情不减。“历史”和“旅游”,在旁人看来是跨界,而在袁灿兴看来是融合。“旅游,是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一个好的旅游从业者,必须要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功底,这两者之间不可或缺。”本着这样的理念,袁灿兴自2007年进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任教以来,立志于将更丰富的历史知识带给学生,为他们将来从事旅游行业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我写作和学习的成果可以利用到教学中,融入到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沟通中去。”袁灿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古板,通常是历史学者给人的固有印象,而袁灿兴颠覆了这种形象。把严肃的历史讲得生动有趣,是袁灿兴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能力。袁灿兴在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已11年有余,其主讲的《旅游资源(民俗专题)》《旅游资源(宗教专题)》《旅游资源(传统文化专题)》等课程深受学生们喜爱。在学生眼中,袁灿兴是个幽默风趣的老师,在他的课上永远不乏令人捧腹的“段子”,多年历史学研究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案例,一些小的历史事件都能做出精彩的文章,深深吸引着学生们。课下,爱玩“绝地求生”,着迷《权利的游戏》……“接地气”的兴趣爱好让袁灿兴与“00”后学生们零距离。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