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不忘初心,独具“匠心”

作者:方欣 发布时间:2023-10-20 来源: 江苏教育报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苏雷立足职业教育,聚焦工匠精神,践行思政育人使命——

  不忘初心,独具“匠心”

  ■本报见习记者 方欣 

  新学期开学,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苏雷一如往常坐在电脑前伏案写作公众号推送文章。“雷哥,关于‘匠心’,我有全新的理解,说给你听听。”他的手机上不时弹出学生的留言。这是苏雷和学生之间的相处模式,学生有了新的想法,都乐意和苏雷一起分享。

  在学生眼中,苏雷不仅仅是辅导员,也是陪伴在身边的“大哥哥”,更是帮助他们不断进步的“苏老大”。16年来,苏雷秉承“工匠精神+思政育人”的工作思路,用心探索思政育人方法,培养出一批批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优秀学子。

  “网络+思政”,做学生喜爱的大哥哥 

  刚走上辅导员岗位时,要走近学生、融入学生对苏雷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想跟学生成为线下朋友,能否先从线上好友开始?”于是,苏雷开始在QQ上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受。学生看到,也会有感而发地回应他。网络世界的互动,让学生们和这位“大哥哥”逐渐亲近了起来。

  进入“双微”时代,苏雷很快跟随潮流创办了微信公众号“纺艺微舞台”“大学生你我他”,从“QQ空间里的大哥哥”变为“微信公众号里的苏老师”。他利用社交平台开展思政教育,通过介绍一本书、一首歌或是一件时事新闻,引导学生从身边发现并体悟工匠精神的内涵。截至目前,他已经撰写推送了119篇、累计30万字的“雷·语”系列文章。苏雷说,“雷·语”这个名字寄托着他对学生们的期望,“希望能够用这些文字给予学生力量,让他们拥有不惧暴风骤雨的勇气。”

  公众号建立后,苏雷逐渐将日常运维工作交给学生,以此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职业技能。苏州经贸职院19级视觉32班学生小陆是“纺艺微舞台”的编辑。面对公众号互动性不够强的问题,苏雷引导小陆从读者角度思考,研究如何运用所学提升栏目创新性。在苏雷指导下,小陆发挥自身艺术类专业优势,将“纺艺微舞台”打造成博物馆型微信公众号,为全校学生提供了全新的美育阵地。

  除了自己的微信平台外,苏雷还担任苏州经贸职院“半湖月”网络思政工作室负责人,推动学校建立完善新媒体矩阵。在他的带领下,全校新媒体平台创建了 120 余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栏目,有力提升了官方平台的亲和力和专业性。

  “辩论+思政”,帮助学生建立表达自信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四个自信’,推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是苏雷一直以来的目标。为此,他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特长,组建了“七十二辩论社”。每一场辩论赛,苏雷都全程参与指导,身体力行帮助学生提升表达能力,同时借辩论主题开展形式丰富的思政教育。

  在一次苏州市高校辩论交流赛前夕,苏雷的手机突然在深夜响起。原来,一名社团学员放不下辩题,在微信群里邀请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一呼百应后,学生们在群里热火朝天地讨论到了凌晨两点,这让苏雷大为惊喜。“有些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不够强,参加辩论赛能够有效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苏雷说,学员在反复训练中磨砺出的各种能力,远远超出了辩论比赛本身。

  为了让学生熟知辩论文化,掌握更多辩论技巧,苏雷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争做语言工匠——教你打辩论》选修课。开设一门新课程并不简单,苏雷在授课时发现,部分学生没有辩论基础,学生之间的学情差异也比较大。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既向零基础的学生普及辩论基本常识,激发学生对辩论的兴趣,同时又对有基础的学生做重点提升指导,启发学生不断打开思维。

  16年来,苏雷坚持担任校辩论队教练,年均点评50场辩论赛,累计时长2500小时,指导社团学员及校内外大学生近万人次。他还出版了作品《辩者为王》,系统阐述辩论技巧、辩论素养培育,帮助学生建立对语言表达的自信。

  “科研+思政”,创新助力学风建设 

  在长期教学和调研中,苏雷发现,约占本校学生数量15%的“专业调剂生”存在学风建设困境。他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技能,更需要深厚的职业素养,需要深刻动人的思想政治教育。

  苏雷将“研究思想政治育人理论和方法”视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探索实践“不忘初心、职业匠心、美育艺心”的工作思路,逐渐形成科研成果“三心”工作法:他与家长一起,帮助学生寻找入学时的初心,实现大学阶段的人生价值;与专业教师和其他辅导员一起,挖掘专业课中具有美育价值的参与点,引导学生发现专业的魅力;与优质企业负责人一起,帮助学生深度了解专业发展历程,树立行业发展目标。“三心”工作法不仅在专业调剂生群体中取得良好育人效果,该校许多艺术类大学生也获益匪浅。

  苏雷还立足职业教育定位和类型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将工匠型人才培养提炼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协同育人三个阶段。“协同育人是工作难点,我一直在尝试将职业教育的‘教’和‘育’融合起来。”为此,他在二级学院打造 “成大”导师论坛,推动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探索艺术类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路径,联合苏州市12所高职院校举办了35场讲座,覆盖500余名辅导员;与区域内中小学联合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把“小小工匠精神”融入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体系中。

  多年来,苏雷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作为思政教育的“主心骨”,他也成为为苏州经贸职院学子赋能的“能量之源”。不久前,苏雷获评2023年江苏“最美高校辅导员”。他表示,他将不断开拓思政教育新模式,聚焦职业技能提升,培养新时代的“大国工匠”。

责任编辑:朱璐

不忘初心,独具“匠心”
发布时间:2023-10-20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方欣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苏雷立足职业教育,聚焦工匠精神,践行思政育人使命——

  不忘初心,独具“匠心”

  ■本报见习记者 方欣 

  新学期开学,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苏雷一如往常坐在电脑前伏案写作公众号推送文章。“雷哥,关于‘匠心’,我有全新的理解,说给你听听。”他的手机上不时弹出学生的留言。这是苏雷和学生之间的相处模式,学生有了新的想法,都乐意和苏雷一起分享。

  在学生眼中,苏雷不仅仅是辅导员,也是陪伴在身边的“大哥哥”,更是帮助他们不断进步的“苏老大”。16年来,苏雷秉承“工匠精神+思政育人”的工作思路,用心探索思政育人方法,培养出一批批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优秀学子。

  “网络+思政”,做学生喜爱的大哥哥 

  刚走上辅导员岗位时,要走近学生、融入学生对苏雷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想跟学生成为线下朋友,能否先从线上好友开始?”于是,苏雷开始在QQ上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受。学生看到,也会有感而发地回应他。网络世界的互动,让学生们和这位“大哥哥”逐渐亲近了起来。

  进入“双微”时代,苏雷很快跟随潮流创办了微信公众号“纺艺微舞台”“大学生你我他”,从“QQ空间里的大哥哥”变为“微信公众号里的苏老师”。他利用社交平台开展思政教育,通过介绍一本书、一首歌或是一件时事新闻,引导学生从身边发现并体悟工匠精神的内涵。截至目前,他已经撰写推送了119篇、累计30万字的“雷·语”系列文章。苏雷说,“雷·语”这个名字寄托着他对学生们的期望,“希望能够用这些文字给予学生力量,让他们拥有不惧暴风骤雨的勇气。”

  公众号建立后,苏雷逐渐将日常运维工作交给学生,以此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职业技能。苏州经贸职院19级视觉32班学生小陆是“纺艺微舞台”的编辑。面对公众号互动性不够强的问题,苏雷引导小陆从读者角度思考,研究如何运用所学提升栏目创新性。在苏雷指导下,小陆发挥自身艺术类专业优势,将“纺艺微舞台”打造成博物馆型微信公众号,为全校学生提供了全新的美育阵地。

  除了自己的微信平台外,苏雷还担任苏州经贸职院“半湖月”网络思政工作室负责人,推动学校建立完善新媒体矩阵。在他的带领下,全校新媒体平台创建了 120 余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栏目,有力提升了官方平台的亲和力和专业性。

  “辩论+思政”,帮助学生建立表达自信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四个自信’,推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是苏雷一直以来的目标。为此,他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特长,组建了“七十二辩论社”。每一场辩论赛,苏雷都全程参与指导,身体力行帮助学生提升表达能力,同时借辩论主题开展形式丰富的思政教育。

  在一次苏州市高校辩论交流赛前夕,苏雷的手机突然在深夜响起。原来,一名社团学员放不下辩题,在微信群里邀请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一呼百应后,学生们在群里热火朝天地讨论到了凌晨两点,这让苏雷大为惊喜。“有些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不够强,参加辩论赛能够有效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苏雷说,学员在反复训练中磨砺出的各种能力,远远超出了辩论比赛本身。

  为了让学生熟知辩论文化,掌握更多辩论技巧,苏雷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争做语言工匠——教你打辩论》选修课。开设一门新课程并不简单,苏雷在授课时发现,部分学生没有辩论基础,学生之间的学情差异也比较大。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既向零基础的学生普及辩论基本常识,激发学生对辩论的兴趣,同时又对有基础的学生做重点提升指导,启发学生不断打开思维。

  16年来,苏雷坚持担任校辩论队教练,年均点评50场辩论赛,累计时长2500小时,指导社团学员及校内外大学生近万人次。他还出版了作品《辩者为王》,系统阐述辩论技巧、辩论素养培育,帮助学生建立对语言表达的自信。

  “科研+思政”,创新助力学风建设 

  在长期教学和调研中,苏雷发现,约占本校学生数量15%的“专业调剂生”存在学风建设困境。他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技能,更需要深厚的职业素养,需要深刻动人的思想政治教育。

  苏雷将“研究思想政治育人理论和方法”视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探索实践“不忘初心、职业匠心、美育艺心”的工作思路,逐渐形成科研成果“三心”工作法:他与家长一起,帮助学生寻找入学时的初心,实现大学阶段的人生价值;与专业教师和其他辅导员一起,挖掘专业课中具有美育价值的参与点,引导学生发现专业的魅力;与优质企业负责人一起,帮助学生深度了解专业发展历程,树立行业发展目标。“三心”工作法不仅在专业调剂生群体中取得良好育人效果,该校许多艺术类大学生也获益匪浅。

  苏雷还立足职业教育定位和类型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将工匠型人才培养提炼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协同育人三个阶段。“协同育人是工作难点,我一直在尝试将职业教育的‘教’和‘育’融合起来。”为此,他在二级学院打造 “成大”导师论坛,推动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探索艺术类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路径,联合苏州市12所高职院校举办了35场讲座,覆盖500余名辅导员;与区域内中小学联合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把“小小工匠精神”融入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体系中。

  多年来,苏雷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作为思政教育的“主心骨”,他也成为为苏州经贸职院学子赋能的“能量之源”。不久前,苏雷获评2023年江苏“最美高校辅导员”。他表示,他将不断开拓思政教育新模式,聚焦职业技能提升,培养新时代的“大国工匠”。

责任编辑: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