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朱征:“敬业爱生”的传承与诠释

作者:潘玉娇 发布时间:2023-12-29 来源: 江苏教育报

  个人档案

  朱征,南京市中华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获评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南京市“青年五四奖章”、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等。获全国化学优质课观摩评比高中组特等奖、江苏省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受聘为南京大学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行业导师,南京晓庄学院客座教授。主持多项省级课题(项目),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出版专著1本,发表论文数十篇。

  11:10,上午最后一节课开始上课。这是一节化学实验课,实验内容是“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学生们手持试管,观察自己选择添加的试剂所产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兴奋和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南京市中华中学校长、化学教师朱征穿梭于各小组之间,为孩子们解惑答疑、补充试剂、调整排气设备……忙得不亦乐乎。这种有些闹腾的实验课,其实是朱征最喜欢的课,“因为孩子们都很专注,没有一个会游离于课堂之外”。

  朱征的教育生涯不可谓不丰富。他是江苏省中学化学特级教师,在专业领域获得诸多省级、国家级奖项与荣誉;也教过盲校的视障学生,被邀请参与全国盲校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以及化学教材的编写。他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探索“STEM+”教育实践多年,成果丰硕;也曾前往淮安地区创建新校,努力为当地孩子送去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从教23年来,看似“割裂”的经历,指向的是他一成不变的教育初心。

  “你的课,让孩子掌握了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朱征出生于教育世家,外婆是著名教育家斯霞,父辈与同辈中有多人从教。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在高中毕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保送苏州大学化学教育专业,立志将来成为一名化学教师。2000年大学毕业,朱征奔波于南京多所中学应聘试讲,他亲切自然、娓娓道来的授课方式获得了几乎所有学校的认可。其中,南京外国语学校最先向他抛出橄榄枝,他就此开启了自己的教育生涯。

  刚入校的朱征遇到了一个好师父——江苏省化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时任南京外国语学校副校长的邹正。当时两人同教初三年级,只要有机会,朱征就到邹正的班里听课。时间长了,班上的化学课代表跟朱征熟悉了起来,每次都搬个凳子放在教室后面,为他“预留座位”。入职第一年的际遇,对于一个教师未来成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朱征说,这段经历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师父的课永远不会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与生活、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化学”的学科真谛。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征的课堂教学也从入职第一年对照教案的“独白式”讲授,慢慢转变为“对话式”教学。他喜欢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表达,他欢迎学生在课堂上随时举手提问甚至质疑老师的观点,因为这是他们独立发表见解、提升思维能力的好机会。

  2005年,朱征被派往英国友好学校开展为期4个月的学习,钻研“双语教学”。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此次学习给他的最大启发,却是英国在化学课堂中对于实验的重视。“我们的化学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学生往往已经了解了结论知识,再通过化学实验去验证;但英国孩子的实验完全是探索性的,他们在实验前完全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尝试。”朱征说,这样的教学模式看似低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但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了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这些能力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现在回想起来,朱征对于化学实验的格外重视,与那次英国之行密不可分。回国后,他结合学情校情,将这样的理念有意识地融入日常教学之中。一次,一个全国性的课改观摩活动在南外举行,年轻的朱征挑起大梁,现场授课。他改变传统的授课思路,大胆融入自己的理念,执教《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一课,其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活跃的课堂氛围赢得满场好评。课后有专家评论:“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记住实验结论,记住几个化学方程式,但你的课让孩子们掌握了研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此后的朱征一路向前,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2009年,他再次执教《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一课,获得江苏省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10年,执教《电解池的原理及应用》一课,获全国化学优质课评比高中组特等奖。

  就在朱征潜心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之时,2012年,组织任命其担任南京市盲人学校党总支书记。消息来得有些突然,服从组织安排的同时,朱征心里不免有点儿“打鼓”——到了盲校,我还能继续上化学课吗?

  视障学生也能学好化学

  后来的事实证明,在盲校,不但能上好化学课,还能上得精彩。

  南京盲校开设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部课程,朱征至今清晰地记得,他的第一节化学课,只有3个学生。这反倒让朱征可以更好地开展精细化教学。从书本到实践,从洗衣洗碗中的化学知识,到航空航天里的科技前沿。此后的朱征一边认真学习盲文,一边用心琢磨如何让视障学生学好化学。元素周期表可以记、化学方程式可以背——但对于视障学生来说,最难的莫过于视觉功能的缺失,导致其无法对物质、对实验进行充分观察与分析。为此,朱征用心学习特殊教育中的缺陷补偿理论,充分挖掘视障学生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的潜力,创设更多引导学生手摸、耳听、鼻嗅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感官地去观察、体验。

  例如,孩子们吃零食打开包装袋时,往往会摸到一小包干燥剂。朱征以孩子们熟悉的干燥剂为主题,开设了一节探究课,帮助孩子们理解生石灰的特性,以及与此相关的酸、碱、盐的知识。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可以隔着外包装触摸干燥剂,描述它的性状;通过触摸试管底部,体验生石灰遇水发生反应后温度的变化;还可以将耳朵靠近试管倾听变质失效的生石灰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声音。

  得益于优异的化学教学业绩,2014年至2016年,朱征作为全国盲校3位一线化学教师代表之一,被教育部选调参加全国盲校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全程参与化学课程标准的研讨、修改、送审、答辩和解读等工作。随后,他又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邀请,作为副主编参加了全国盲校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上、下册)的编写,该教材已于2017年9月在全国盲校中使用。用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回归理论——以化学为媒,朱征开启了专业领域的另一片天地,也走进了视障学生的内心世界。

  与普通中学相比,身为盲校的管理者和教师,更需懂得“爱的教育”。而从小深受外婆言行影响的朱征,对此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务实的做法。他努力协调各方资源,为视障学生搭建优质的学习、升学、实习和工作平台;策划“教育大家谈”系列活动,邀请南京名师名校长前来讲学,促进特教教师专业发展;多次调研走访,为视障学生免费提供助视设备、放大版教材,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策划盲校学生全市手工艺术作品展、“奋斗之声”艺术巡演、义务推拿志愿服务,引导视障学生走到“台前”,展示自己的风采。

  以“STEM+”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

  2015年,朱征的事业再次迎来转折点。在盲校工作3年半后,他回归南京外国语学校,担任副校长,而已是南外校长的师父邹正则交给了他一个重要和新颖的任务——探索实践“STEM+”教育。

  彼时“STEM+”教育在我国刚刚兴起,如何在中学开展“STEM+”教育,朱征其实处于摸石头过河的探索状态,“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融合’”。

  首当其冲的是师资问题。在接触“STEM+”教育之前,学校的教师几乎都是单科培养出来的,想要引领“STEM+”融合课题,教师信心和能力都有欠缺。面对困境,朱征大胆向学校建议通过教师自愿加入的方式,组建一支“STEM+”教师团队,并开始“特殊训练”。这支队伍会定期举行主题沙龙,朱征鼓励每一位教师走上前台,分享自己的学术专长和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这支队伍会走出校园观看各类主题的展览,南外包容的氛围给予了教师最大限度的自由空间,大家甚至集体调课,匀出宝贵时间外出“取经”;这支队伍还会常常聆听高规格的讲座,每当高校教授、专家来校作科普讲座时,朱征都会通知团队成员和学生一起听,拓展专业视野。

  如今,南外来自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历史、政治等学科的30多位教师,共同组成了“STEM+”教师团队。近年来,该团队成员领衔了多个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和课程基地,带动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加入“STEM+”教育的相关研究实践当中。

  随着探索的深入,该团队着力打造了“STEM+”教育相关课程群,包括聚焦学术型科学素养和科学家潜质培养的“奥赛场”,聚焦应用型科学素养和科学视角培养的“科学营”,以及聚焦实践型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创客间”等。

  朱征带领大家竭尽全力丰富“STEM+”教育社会资源,2020年,他们和省科协、南京大学等一起组建了南京外国语学校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育中心,统筹校内的课程基地以及五大学科竞赛。他们还和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在宁知名高校合作开展了“走向大师”工程,并以此为引领,探索高中高校“双高协同”、联合育人的新模式。此外,南外与南京科技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院等一系列场馆的合作愈加频繁,比如与南京博物院合作开发的《长江下游文明“STEM+”考古探究》课程等。

  从事“STEM+”教育多年,朱征最看重的,是它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孩子思维体系的构建,“很多孩子的知识体系是零碎的,他们擅长于传统学习,但当遇到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时,容易束手无策,不知道怎样将所学知识融合运用,而‘STEM+’教育正是基于真实的问题或任务,学习跨学科的知识技能,培养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为师生提供更多成就自我的平台

  2018年,南京外国语学校淮安分校投入使用,朱征被任命为该校“掌门人”。“白手起家”的朱征,在校园周边的政府办公楼里借用了一个办公室,一个个接待前来应聘的“准教师”,以及上门咨询的学生和家长。

  异地办校,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吸引优秀的应届师范毕业生到淮安工作比在南京困难。朱征重点考察了应聘者的品格、对教育的理解与热爱等。他努力为所有教师营造一种宽松、积极的工作氛围,悉心教导自己的“徒弟”,为每个人设计合理的发展路径,倾听他们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至今,朱征依然记得第一届所有教师的名字,而他们取得了成绩,也会第一时间与朱征分享。

  南外淮安分校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本部的教学氛围,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信息课全部开齐开足,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选修课同样红红火火,只要有学生想学,哪怕只有一个人,学校也会开课。曾有家长质疑在学业紧张的初中,这种做法是否合适?但3年后学生的优秀表现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淮安分校的品牌也一炮打响。一位家长曾和朱征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自己临近中考的孩子,每天早上哼着小曲对镜梳洗,再开开心心地去学校上学,“孩子这样的状态让我很放心,相信他在学校,能学得好,更能过得开心”。

  2021年8月,朱征回南京兼任南外方山分校校长。不管工作怎样忙碌、职位如何调动,朱征始终坚持带班上课,在三尺讲台的方寸之地,引导学生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即便是在淮安工作的那几年,两地奔波的他依然克服重重困难,带了一个班的化学课。只要第二天有课,他也一定会将早已熟透于心的PPT拿出来再翻一翻、改一改,“因为每届学生、每个班的学生都不一样”。

  2023年5月,朱征调任中华中学校长。这所以批判性思维培养作为办学特色之一的百年老校,有着与南京外国语学校大不一样的校情和学情。面对新的起点,朱征一方面努力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平台,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交流互动,互相启迪教育智慧,促进学科深度融合;一方面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内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对外强化资源融合,继续推动“双高协同”“校馆合作”“校企合作”等,让学生在社会大学堂中拓展视野,提升思维能力。

  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园里,有一座斯霞塑像,下刻“敬业爱生”4个字,这是斯霞的教育信条。时至今日,朱征对这句话有着自己最朴素的理解:敬业,首先是敬畏课堂,努力让每一节课都充满教育的智慧和生命的灵动;爱生,必须要尊重学生,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适合的教育和个性的发展。无论是做化学教师还是学校管理者,朱征的努力始终在继续。

  对话 

  记者:能否以化学学科为例,介绍一下怎样在“STEM+”教育中实现课程融合?

  朱征:以《“STEM+”化学创新实验》这门课为例,化学组的教师用一年时间教会学生使用红外光谱仪、热重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六大类分析仪器,将新技术应用于对食品、药品、材料等的分析研究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南外还有很多教师开展了跨学科课程合作,化学组的丁捷老师和生物组的李萍老师共同执教一节示范课,主题为《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初探》,将生物和化学完美融合到了一起。这样的课程还有很多,比如生物与技术融合的《生物创新实验课程》,物理与语言融合的《青年物理学家辩论课程》,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数字书画课程》等。

  记者:“STEM+”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注重科技创新教育,更要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结合?

  朱征:比如南外化学组李静雯老师将高一化学关于纯碱碳酸钠知识的学习设计成《制碱工业的前世今生》一课,将化学与历史、化学与工程相融合,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开展“双高”合作,邀请火炸药专家王泽山院士、“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王欣然教授等来校开设讲座,讲述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经历。学校组织学生走进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实地参观,体验最新研究成果,树立科技自信。教师瞄准环境、能源、食品、材料等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开展项目研究,鼓励他们关注社会。总之,我们一直努力促进两者相互滋养、相互促进,并在整合行动中不断思考、探索与创新。

  记者:作为学校管理者,您对中华中学未来发展有何设想?

  朱征:中华中学有全省唯一一家“批判性思维课程基地”,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点与此前我在南外开展的“STEM+”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处。我打算进一步将高中学生的思维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然而,不管是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还是精品课程的开发实施,最根本的还要靠优秀的教师队伍。中华中学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这块儿做得很好,下了很大的功夫,尤其是网格教研有特色、有实效。我将努力给他们创设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获得更快更好的专业成长。

  另眼看他 

  在我这个导师的眼里,朱征是一个“四有”好学生。

  他有淳朴初心。庄子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为专一,素为纯粹。从教20多年来,朱征坚定执着,孜孜以求,始终保持满格的教育情怀。担任化学教师时,他诲人不倦,润物无声。担任学校领导,教学和管理双肩挑时,他冰心玉壶,乐于奉献。在一个浮躁的时代能保持淳朴的初心,安教乐道,勤恳耕耘,实乃人之大美。

  他有若谷虚怀。谦恭自守是人生的大智慧,也是走向卓越的保障。朱征出身教育世家,秉承了敬业爱生、默默奉献的忠厚家风。不管是与同事相处还是与同门相伴,教学科研中抑或学校管理中,都是用心做事,低调做人。从一个教坛新手到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从一名普通的学校管理者到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变化的是身份和业绩,不变的是他始终如一的不矜不伐和明月入怀。

  他有铁肩担当。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十多年前,朱征开始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与以前单纯的教书育人工作相比,管理者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但他勇挑重担、踔厉奋发,面对一个个新的岗位、新的考验,担责不推,担难不怯。有时人并不需要那么多过人之处,能担当就是才华横溢。朱征就是一个勇担责、善攻坚的管理者,能扛事的责任意识让他有高瞻远瞩的从容和推陈出新的卓越。

  他有昂扬精神。马克斯·韦伯说: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须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人只有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奋进姿态和接续奋斗的顽强韧劲,才能在以学促干中推进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朱征在南京大学求学期间面临着在职攻读的重重困难,薄弱的专业基础、有限的学业时间,初始阶段的常态是“满头大汗”、手忙脚乱,但他没退缩,以昂扬精神勇毅前行,吃脑力的苦、吃自律的苦,终于练就攻坚之力和学习之力,不仅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多篇论文持续发表,亦先后被评为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和“苏教名家”培养对象。正可谓“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汪霞

责任编辑:朱璐

朱征:“敬业爱生”的传承与诠释
发布时间:2023-12-29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潘玉娇

  个人档案

  朱征,南京市中华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获评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南京市“青年五四奖章”、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等。获全国化学优质课观摩评比高中组特等奖、江苏省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受聘为南京大学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行业导师,南京晓庄学院客座教授。主持多项省级课题(项目),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出版专著1本,发表论文数十篇。

  11:10,上午最后一节课开始上课。这是一节化学实验课,实验内容是“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学生们手持试管,观察自己选择添加的试剂所产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兴奋和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南京市中华中学校长、化学教师朱征穿梭于各小组之间,为孩子们解惑答疑、补充试剂、调整排气设备……忙得不亦乐乎。这种有些闹腾的实验课,其实是朱征最喜欢的课,“因为孩子们都很专注,没有一个会游离于课堂之外”。

  朱征的教育生涯不可谓不丰富。他是江苏省中学化学特级教师,在专业领域获得诸多省级、国家级奖项与荣誉;也教过盲校的视障学生,被邀请参与全国盲校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以及化学教材的编写。他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探索“STEM+”教育实践多年,成果丰硕;也曾前往淮安地区创建新校,努力为当地孩子送去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从教23年来,看似“割裂”的经历,指向的是他一成不变的教育初心。

  “你的课,让孩子掌握了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朱征出生于教育世家,外婆是著名教育家斯霞,父辈与同辈中有多人从教。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在高中毕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保送苏州大学化学教育专业,立志将来成为一名化学教师。2000年大学毕业,朱征奔波于南京多所中学应聘试讲,他亲切自然、娓娓道来的授课方式获得了几乎所有学校的认可。其中,南京外国语学校最先向他抛出橄榄枝,他就此开启了自己的教育生涯。

  刚入校的朱征遇到了一个好师父——江苏省化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时任南京外国语学校副校长的邹正。当时两人同教初三年级,只要有机会,朱征就到邹正的班里听课。时间长了,班上的化学课代表跟朱征熟悉了起来,每次都搬个凳子放在教室后面,为他“预留座位”。入职第一年的际遇,对于一个教师未来成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朱征说,这段经历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师父的课永远不会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与生活、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化学”的学科真谛。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征的课堂教学也从入职第一年对照教案的“独白式”讲授,慢慢转变为“对话式”教学。他喜欢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表达,他欢迎学生在课堂上随时举手提问甚至质疑老师的观点,因为这是他们独立发表见解、提升思维能力的好机会。

  2005年,朱征被派往英国友好学校开展为期4个月的学习,钻研“双语教学”。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此次学习给他的最大启发,却是英国在化学课堂中对于实验的重视。“我们的化学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学生往往已经了解了结论知识,再通过化学实验去验证;但英国孩子的实验完全是探索性的,他们在实验前完全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尝试。”朱征说,这样的教学模式看似低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但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了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这些能力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现在回想起来,朱征对于化学实验的格外重视,与那次英国之行密不可分。回国后,他结合学情校情,将这样的理念有意识地融入日常教学之中。一次,一个全国性的课改观摩活动在南外举行,年轻的朱征挑起大梁,现场授课。他改变传统的授课思路,大胆融入自己的理念,执教《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一课,其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活跃的课堂氛围赢得满场好评。课后有专家评论:“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记住实验结论,记住几个化学方程式,但你的课让孩子们掌握了研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此后的朱征一路向前,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2009年,他再次执教《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一课,获得江苏省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10年,执教《电解池的原理及应用》一课,获全国化学优质课评比高中组特等奖。

  就在朱征潜心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之时,2012年,组织任命其担任南京市盲人学校党总支书记。消息来得有些突然,服从组织安排的同时,朱征心里不免有点儿“打鼓”——到了盲校,我还能继续上化学课吗?

  视障学生也能学好化学

  后来的事实证明,在盲校,不但能上好化学课,还能上得精彩。

  南京盲校开设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部课程,朱征至今清晰地记得,他的第一节化学课,只有3个学生。这反倒让朱征可以更好地开展精细化教学。从书本到实践,从洗衣洗碗中的化学知识,到航空航天里的科技前沿。此后的朱征一边认真学习盲文,一边用心琢磨如何让视障学生学好化学。元素周期表可以记、化学方程式可以背——但对于视障学生来说,最难的莫过于视觉功能的缺失,导致其无法对物质、对实验进行充分观察与分析。为此,朱征用心学习特殊教育中的缺陷补偿理论,充分挖掘视障学生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的潜力,创设更多引导学生手摸、耳听、鼻嗅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感官地去观察、体验。

  例如,孩子们吃零食打开包装袋时,往往会摸到一小包干燥剂。朱征以孩子们熟悉的干燥剂为主题,开设了一节探究课,帮助孩子们理解生石灰的特性,以及与此相关的酸、碱、盐的知识。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可以隔着外包装触摸干燥剂,描述它的性状;通过触摸试管底部,体验生石灰遇水发生反应后温度的变化;还可以将耳朵靠近试管倾听变质失效的生石灰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声音。

  得益于优异的化学教学业绩,2014年至2016年,朱征作为全国盲校3位一线化学教师代表之一,被教育部选调参加全国盲校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全程参与化学课程标准的研讨、修改、送审、答辩和解读等工作。随后,他又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邀请,作为副主编参加了全国盲校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上、下册)的编写,该教材已于2017年9月在全国盲校中使用。用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回归理论——以化学为媒,朱征开启了专业领域的另一片天地,也走进了视障学生的内心世界。

  与普通中学相比,身为盲校的管理者和教师,更需懂得“爱的教育”。而从小深受外婆言行影响的朱征,对此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务实的做法。他努力协调各方资源,为视障学生搭建优质的学习、升学、实习和工作平台;策划“教育大家谈”系列活动,邀请南京名师名校长前来讲学,促进特教教师专业发展;多次调研走访,为视障学生免费提供助视设备、放大版教材,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策划盲校学生全市手工艺术作品展、“奋斗之声”艺术巡演、义务推拿志愿服务,引导视障学生走到“台前”,展示自己的风采。

  以“STEM+”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

  2015年,朱征的事业再次迎来转折点。在盲校工作3年半后,他回归南京外国语学校,担任副校长,而已是南外校长的师父邹正则交给了他一个重要和新颖的任务——探索实践“STEM+”教育。

  彼时“STEM+”教育在我国刚刚兴起,如何在中学开展“STEM+”教育,朱征其实处于摸石头过河的探索状态,“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融合’”。

  首当其冲的是师资问题。在接触“STEM+”教育之前,学校的教师几乎都是单科培养出来的,想要引领“STEM+”融合课题,教师信心和能力都有欠缺。面对困境,朱征大胆向学校建议通过教师自愿加入的方式,组建一支“STEM+”教师团队,并开始“特殊训练”。这支队伍会定期举行主题沙龙,朱征鼓励每一位教师走上前台,分享自己的学术专长和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这支队伍会走出校园观看各类主题的展览,南外包容的氛围给予了教师最大限度的自由空间,大家甚至集体调课,匀出宝贵时间外出“取经”;这支队伍还会常常聆听高规格的讲座,每当高校教授、专家来校作科普讲座时,朱征都会通知团队成员和学生一起听,拓展专业视野。

  如今,南外来自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历史、政治等学科的30多位教师,共同组成了“STEM+”教师团队。近年来,该团队成员领衔了多个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和课程基地,带动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加入“STEM+”教育的相关研究实践当中。

  随着探索的深入,该团队着力打造了“STEM+”教育相关课程群,包括聚焦学术型科学素养和科学家潜质培养的“奥赛场”,聚焦应用型科学素养和科学视角培养的“科学营”,以及聚焦实践型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创客间”等。

  朱征带领大家竭尽全力丰富“STEM+”教育社会资源,2020年,他们和省科协、南京大学等一起组建了南京外国语学校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育中心,统筹校内的课程基地以及五大学科竞赛。他们还和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在宁知名高校合作开展了“走向大师”工程,并以此为引领,探索高中高校“双高协同”、联合育人的新模式。此外,南外与南京科技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院等一系列场馆的合作愈加频繁,比如与南京博物院合作开发的《长江下游文明“STEM+”考古探究》课程等。

  从事“STEM+”教育多年,朱征最看重的,是它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孩子思维体系的构建,“很多孩子的知识体系是零碎的,他们擅长于传统学习,但当遇到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时,容易束手无策,不知道怎样将所学知识融合运用,而‘STEM+’教育正是基于真实的问题或任务,学习跨学科的知识技能,培养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为师生提供更多成就自我的平台

  2018年,南京外国语学校淮安分校投入使用,朱征被任命为该校“掌门人”。“白手起家”的朱征,在校园周边的政府办公楼里借用了一个办公室,一个个接待前来应聘的“准教师”,以及上门咨询的学生和家长。

  异地办校,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吸引优秀的应届师范毕业生到淮安工作比在南京困难。朱征重点考察了应聘者的品格、对教育的理解与热爱等。他努力为所有教师营造一种宽松、积极的工作氛围,悉心教导自己的“徒弟”,为每个人设计合理的发展路径,倾听他们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至今,朱征依然记得第一届所有教师的名字,而他们取得了成绩,也会第一时间与朱征分享。

  南外淮安分校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本部的教学氛围,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信息课全部开齐开足,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选修课同样红红火火,只要有学生想学,哪怕只有一个人,学校也会开课。曾有家长质疑在学业紧张的初中,这种做法是否合适?但3年后学生的优秀表现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淮安分校的品牌也一炮打响。一位家长曾和朱征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自己临近中考的孩子,每天早上哼着小曲对镜梳洗,再开开心心地去学校上学,“孩子这样的状态让我很放心,相信他在学校,能学得好,更能过得开心”。

  2021年8月,朱征回南京兼任南外方山分校校长。不管工作怎样忙碌、职位如何调动,朱征始终坚持带班上课,在三尺讲台的方寸之地,引导学生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即便是在淮安工作的那几年,两地奔波的他依然克服重重困难,带了一个班的化学课。只要第二天有课,他也一定会将早已熟透于心的PPT拿出来再翻一翻、改一改,“因为每届学生、每个班的学生都不一样”。

  2023年5月,朱征调任中华中学校长。这所以批判性思维培养作为办学特色之一的百年老校,有着与南京外国语学校大不一样的校情和学情。面对新的起点,朱征一方面努力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平台,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交流互动,互相启迪教育智慧,促进学科深度融合;一方面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内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对外强化资源融合,继续推动“双高协同”“校馆合作”“校企合作”等,让学生在社会大学堂中拓展视野,提升思维能力。

  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园里,有一座斯霞塑像,下刻“敬业爱生”4个字,这是斯霞的教育信条。时至今日,朱征对这句话有着自己最朴素的理解:敬业,首先是敬畏课堂,努力让每一节课都充满教育的智慧和生命的灵动;爱生,必须要尊重学生,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适合的教育和个性的发展。无论是做化学教师还是学校管理者,朱征的努力始终在继续。

  对话 

  记者:能否以化学学科为例,介绍一下怎样在“STEM+”教育中实现课程融合?

  朱征:以《“STEM+”化学创新实验》这门课为例,化学组的教师用一年时间教会学生使用红外光谱仪、热重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六大类分析仪器,将新技术应用于对食品、药品、材料等的分析研究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南外还有很多教师开展了跨学科课程合作,化学组的丁捷老师和生物组的李萍老师共同执教一节示范课,主题为《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初探》,将生物和化学完美融合到了一起。这样的课程还有很多,比如生物与技术融合的《生物创新实验课程》,物理与语言融合的《青年物理学家辩论课程》,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数字书画课程》等。

  记者:“STEM+”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注重科技创新教育,更要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结合?

  朱征:比如南外化学组李静雯老师将高一化学关于纯碱碳酸钠知识的学习设计成《制碱工业的前世今生》一课,将化学与历史、化学与工程相融合,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开展“双高”合作,邀请火炸药专家王泽山院士、“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王欣然教授等来校开设讲座,讲述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经历。学校组织学生走进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实地参观,体验最新研究成果,树立科技自信。教师瞄准环境、能源、食品、材料等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开展项目研究,鼓励他们关注社会。总之,我们一直努力促进两者相互滋养、相互促进,并在整合行动中不断思考、探索与创新。

  记者:作为学校管理者,您对中华中学未来发展有何设想?

  朱征:中华中学有全省唯一一家“批判性思维课程基地”,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点与此前我在南外开展的“STEM+”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处。我打算进一步将高中学生的思维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然而,不管是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还是精品课程的开发实施,最根本的还要靠优秀的教师队伍。中华中学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这块儿做得很好,下了很大的功夫,尤其是网格教研有特色、有实效。我将努力给他们创设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获得更快更好的专业成长。

  另眼看他 

  在我这个导师的眼里,朱征是一个“四有”好学生。

  他有淳朴初心。庄子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为专一,素为纯粹。从教20多年来,朱征坚定执着,孜孜以求,始终保持满格的教育情怀。担任化学教师时,他诲人不倦,润物无声。担任学校领导,教学和管理双肩挑时,他冰心玉壶,乐于奉献。在一个浮躁的时代能保持淳朴的初心,安教乐道,勤恳耕耘,实乃人之大美。

  他有若谷虚怀。谦恭自守是人生的大智慧,也是走向卓越的保障。朱征出身教育世家,秉承了敬业爱生、默默奉献的忠厚家风。不管是与同事相处还是与同门相伴,教学科研中抑或学校管理中,都是用心做事,低调做人。从一个教坛新手到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从一名普通的学校管理者到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变化的是身份和业绩,不变的是他始终如一的不矜不伐和明月入怀。

  他有铁肩担当。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十多年前,朱征开始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与以前单纯的教书育人工作相比,管理者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但他勇挑重担、踔厉奋发,面对一个个新的岗位、新的考验,担责不推,担难不怯。有时人并不需要那么多过人之处,能担当就是才华横溢。朱征就是一个勇担责、善攻坚的管理者,能扛事的责任意识让他有高瞻远瞩的从容和推陈出新的卓越。

  他有昂扬精神。马克斯·韦伯说: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须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人只有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奋进姿态和接续奋斗的顽强韧劲,才能在以学促干中推进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朱征在南京大学求学期间面临着在职攻读的重重困难,薄弱的专业基础、有限的学业时间,初始阶段的常态是“满头大汗”、手忙脚乱,但他没退缩,以昂扬精神勇毅前行,吃脑力的苦、吃自律的苦,终于练就攻坚之力和学习之力,不仅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多篇论文持续发表,亦先后被评为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和“苏教名家”培养对象。正可谓“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汪霞

责任编辑: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