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吴玉国:“做好教育那些事”

作者:邢田恬 方欣 发布时间:2024-03-29 来源: 江苏教育报

  个人档案

  吴玉国,南京市五老村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工程指导专家,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坚持探索“结构化教学,整体性育人”的教育规律与学习科学,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省级课题与项目5项,个人获得国家专利1项、省级教学及科研奖6项,出版专著3本、参编2本,参加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与第六届中国教育博览会专题展示。

  图为吴玉国正在上课

  六朝古都、秦淮河畔,坐落着一所底蕴丰厚的学校——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学校始建于1951年,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亲临视察时,曾高度称赞“人人动手,改造家园”的五老村精神。此后,一代又一代五小人继承发扬“人人争当小能手,个个都是小能手”的办学理念,逐步积淀形成了“敬文崇实,正道力行”的学校文化。

  对五老村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吴玉国来说,“动手做实事”是他38年教育人生的朴素信条。2024年春学期开学1个多月来,他在手机备忘录存储了52条随感和心得:“五小经验是什么”“教师培养与发展要科学务实”“名校长工作室培养活动课程方案”“结构化学习指导实践的价值”……这些文字记录着吴玉国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也累积着他对教育教学持续、深入的思考。多年来,他坚持“贴近生活、着力实践”的教育理念,深入推进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研究,用结构化思维深化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实现思维进阶,继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育人水平。探究起来,这背后都是他朴素安静地做的和教育有关的那些事。

  像登梯子一样不断攀登

  1986年,18岁的吴玉国从淮阴师范学校毕业,来到当时的淮阴县实验小学任教数学。“我是走上了教育岗位,但我并不明白我自己是谁,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短暂迷茫后,吴玉国抓紧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小到写粉笔字、练普通话,大到练习备课、参加教研,他如饥似渴地向同事、前辈学习请教,慢慢培养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素养,建立起直面问题的教学意识。

  孜孜不倦的求索带来教学水平的日益精进。工作近10年之际,吴玉国主持了淮阴实小首个淮安市级课题《自查自评自纠》。他在教学中发现,教与学的关系、学业评价模式等对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他提出,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纠错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

  吴玉国在课题中强调“从作业入手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直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结构问题,这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密切相关。“我从‘三自’课题开始,就埋下了结构化的种子。”如今回望,那时的研究已然包含了吴玉国后来对结构化学习课题的直觉式认知。

  此后,吴玉国在这一课题基础上继续思考:教育不是孤立的行动,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否会走向狭隘、片面?课堂教学中,讲台上的教师和身边的同学谁的影响更大?带着这些疑问,2000年,吴玉国参加了教育部启动实施的“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与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交流、共学一整年,他不仅获得扩展视野、提升素养的机会,也实现了教学认知与教育理解的新“跨越”。

  培训期间,他将课题转向同伴交往学习研究,挖掘同伴间交往互动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改善学生学习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伴随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入,吴玉国将自己对“教与学的关系”思考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2007年,吴玉国担任淮阴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首任校长。从零开始造一艘船、成为掌舵者,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但全新的淮师二附小也成为他践行教育梦想、实现育人目标的试验田。吴玉国提出“天天阳光,拔节向上”的理念,将“综合地教,自然地学”牢牢扎根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沉淀在研究课题中关于“建立学校共同体”“构建他人立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思考付诸办学实践。

  2015年,吴玉国入选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培训的日子里,他大量研读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专著,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和谐”理念给了他启发,“我想教育也一样,要追求自然而然,用整体的视野育完全的人”。在导师杨九俊等专家的指导鼓励下,“结构化”这个词高度浓缩了吴玉国长期以来对教育教学的整体性理解。

  此后,他在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的研究上一路前行,逐步构建了学理分析、学情调研、学材开发、学程设计和学评监控“五学”框架结构化学习支持体系,建立“连续—关联—循环”结构化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用“整体关联”的思路进行教与学的开发研究。立项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获批江苏省名校长工作室、在全国各地建立20余所结构化学习基地校……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的影响力日益深远,全国近百所学校加入相关研究行列。

  从关注学生自查自评自纠能力到提出同伴交往学习模式,再到探索结构化学习的思维和理念,3个阶段的课题仿佛坚实阶梯,铺就了吴玉国从青涩走向成熟再迈向优秀的专业成长之路。

  用“结构”探寻万千种可能

  “大家已经知道百、十、个位是依次除以10得到的,那么个位上的数字再除以10应该在什么位上呢?”3月4日下午,在吴玉国课题实验基地之一——浙江省嘉兴市茶园小学三(2)班教室里,吴玉国正讲授《认识小数》一课。在他的引导下,一个男孩大声答道:“是十分位!”“三年级的孩子很难理解小数,他却自己探索出‘十分位’的概念,全场老师和学生都为他的创造力鼓掌。我想,这个时刻他会一直记得。”说起孩子激动的神情,吴玉国眼里笑意盈盈。

  一堂轻松有趣的课背后,是吴玉国“教好每一个孩子”的执着信念和持续探求。为了上好《认识小数》这一课,他反复比对不同版本的教材编排,围绕核心概念从多方面做好学理分析,辨析个位十位百位与“1位”“10位”“100位”给学生带来的不同感知。

  课前,他向孩子们发放表格调查学情,询问“你在哪里见过小数”等情境问题,关联生活经验,为学生进入课堂“搭梯子”。课堂上,他让孩子们将圆片、纸币贴在计数器的不同位置,促进学生理解“元角分的十进关系”,体悟“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层层推进学程。为了及时获得反馈,他巧妙选择难度递进、结构完整的例题和习题,将知识结构性地迁移到生活实践中,为学生打开数学新世界的“窗户”。

  “要想上出好的课,只能慢慢来、安静做,用心研究每一节课。”吴玉国说。课堂上,吴玉国使用的小教具看似普通,却是他为学生准备的探秘“钥匙”。有时为了开发适宜的学材,他要思考好几个星期。就这样,循着“五学”框架,用“搭梯子—找钥匙—开窗户”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的融合融通、循环上升。

  为“教”服务的策略和框架,如何走向学生结构化的“学”,再走向结构化“教育”?

  “将‘教’与‘学’合在一起考虑,你就会明白‘教’的落点在‘学’上。”吴玉国认为,教师的结构化教学,可以先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知识,接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维,最终落实在学生的整体发展。

  “结构化学习实际上是带领学生从奇妙的学科世界出发,最终走向广阔的生活世界。”吴玉国说。2019年调任五老村小学副校长后,五小注重实践的理念启发了他,同时,他也尝试以结构化思维培养“小能手”。自此,“五小”和“吴校”都以各自的方式彼此靠近、双向奔赴。

  有一次,吴玉国在课堂讨论时注意到班上一个孩子综合能力很强,但回答问题不像其他孩子那么迅速,要用笔验算后才会举手。吴玉国由此思考:他的能力是否与其冷静的性格特征有关?之后,他让各班评选综合评价较高的5名期末考评免试生,并走进班级,分析总结他们的共同点。“以这些闪光点为灯塔,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知识生发的全过程,找到教书育人的方向,让更多孩子生成优秀的品质和能力。”吴玉国说。

  以数学学科为引领,吴玉国逐步突破学科边界,助力学生探索世界的万千可能。五小的电影特色课程积淀深厚,来到五小后,吴玉国发现电影艺术在智育、美育、德育、心育等方面对儿童的持久影响,遂带领教师以结构化思路整合原有的电影特色课程,逐步完善“理论—课程—活动”的电影育人模式。

  2020年,他与教师们一起将五小的电影节升级成电影嘉年华,成立五老村小学“少儿电影学校”,融合以电影为媒介的STEM教学特色,为学生搭建创造力、交际力、美学力的展示平台。体验电影拍摄技能,分享“我和我的电影世界”,观看影片《南极大冒险》后开展“是否冒险搭救被困雪橇犬”的辩论……孩子们在“电影”中“读生活”“懂世界”“创未来”。

  在“村里”创设好风景

  采访当天,记者旁听了五老村小学青年教师王佳执教的三年级数学《面和面积》一课。从与“面”有关的词语出发,她带领学生在“说一说”“涂一涂”“比一比”中学习相关知识,课堂妙趣横生,学生热情高涨。下课后,王佳告诉记者,这已是第4次试课了,除了课程内容由她自主设计,数学教师陈博文和教导处副主任陆小蓓一直帮她打磨指导,不断完善结构和细节。

  王佳2018年来到五小工作,是吴玉国名师工作室的年轻成员。她清楚记得,2019年秋学期开学第二天,在给学生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时,吴玉国推门进来旁听。下课后,他叮嘱王佳赶紧准备几段彩纸条作为教具,下节课他要在另一个班再上一遍。这让初入教坛的王佳既惊讶又惊喜:“没想到,校长为了帮我这样的年轻教师重构教学思路,特意抽出时间上一节示范课。”

  “与孩子一起成长,与教师一同进步”,这是吴玉国始终践行的一句话,“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搭梯子’,作为教育管理者,也有责任为教师‘搭平台’”。

  尽管结构化学习研究已有多年积累,但要让教师们认可、掌握、运用,并非易事。在五小的头两年,吴玉国手把手带领教师了解结构化学习的原理和内涵,通过现场展示与播放录音录像、个人推送与集中研讨、理论学习与主题确立等方法,构建“研、备、教、学、省”结构化学习共同体研训模式,培养教师素养与能力。此后,他又带领教师构建“五学”框架和“3×3”备课模型,基于大单元结构梳理出52节节点课并加以完善,编写“一课一本书”结构化教学指导丛书,力求从理念到实践锻造教师“一课通,百课通”的专业能力。

  陆小蓓在五老村小学工作了17年,从接触结构化理念到模仿备课,再到自主设计课程,她见证了结构化学习为教师带来的自信从容,“现在我们再去备课,不管是否教过,老师们都不会局限这一节课,而是沿着知识的脉络体系整体性思考这节课应该呈现出什么样子。我们也不会再过多地去看别人的课例、模仿别人怎么上课,而是努力寻找教学通法,用科学的理念支撑一节课的生成。”

  带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希冀,多年来,吴玉国和团队坚持深入边远地区学校开展送教帮扶活动,通过名师工作室、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及项目研究结对学校等开展校际研究与指导,足迹遍布多个省市。团队建构了“2+1”结构化学习共同体研修模式,根据研修学校的教学需要选定课题、形成共同教案、现场教学研讨,帮助教师有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以五老村小学为原点,吴玉国将结构化的“种子”播撒到全国各地,与天南海北的教师共同创造专业成长的“不老村”。

  2023年9月,由吴玉国主持的《小学教师结构化教学能力的生成机制与培育策略研究》立项教育部重点规划课题。“结构化学习还要走向哪里?我认为,下一步要指向教师结构化思维和能力的提升。”在吴玉国看来,结构化学习围绕课堂教学为教师提供了一条从专业理解走向专业创造的成长路径,能够引导教师在教育发展、个人成长、教学研究中找到平衡,成为理论的实践者和实践的研究者。

  “五老村小学是一个朴实的小‘村落’,身体好、思想好、传承文化好、尊重理解好、团结一心好……这些都是‘村子里的好风景’。”在这片自在宁静的村落里,还有更多未知的风景等待师生一起发现。目前,吴玉国和教师们正着手用结构化思维做好顶层设计,通过配备领衔名师、建立课堂模型、开展主题研究、完善评价体系等方式推进教研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综合素养。他们日积跬步,聚沙成塔,用日复一日的耐心与坚持,持续做好与教育相关的朴素事情。

  观点摘要

  “结构化学习”——

  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建立在学生生活数学经验上的真实情境之中,基于数学知识的整体理解学习“连接”,准确理解小学数学内容的知识本质,发现核心元素及关系,还有与之相联系的框架原理与模型,以此促进与学生学习经验、已有技能技术相“碰撞”,发挥教师的专业创造能力开发学材,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努力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精心设计综合性、项目化的学习历程和不同阶段目标的评价与监控,促使结构化学习全程有序、层级展开,并回到实际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元认知水平,其实际问题指向广阔的、熟悉的、关联的、综合的学生生活结构化学习,提升以高阶思维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发展。

  “五学”框架——

  “五学”即包括学理分析、学情调研、学材开发、学程设计和学评监控5个方面。学理分析,教师要在理解课标与梳理教材的基础上明晰教材结构与目标要求,找出儿童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与方法结构,掌握儿童数学学习的原理。学情调查,从学生真实生活的角度去理解数学,从学生熟悉的、关联的、综合的知识经验出发,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和研究。学材开发,基于知识内容,认知过程和学生学习之间整体、关联、发展的关系,从整体到细节对课程进行适合的、个性化的挖掘、重组,构建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材料资源。学程设计,展开结构化学习教学指导“3×3”活动设计,即连续、关联、循环与情境、活动、评价的结构化活动组织,在结构化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匹配发展学生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学评监控,将课堂学习的时段目标与单元学习的阶段目标以及学科学习的整体目标有机贯通,侧重思维的迁移应用和元认知反思,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理性精神的同步进阶。

  另眼看他

  吴玉国老师对结构化学习的研究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从主题的确立,到框架内容的研讨,再到教学模型的建立,每一步他都站在学生、教师与学校发展的立场上,立足于对社会生活、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的观察与理解。他能从数学本质、数学学习、数学情意、数学素养的学科教学出发,立足课堂实践,将自己学习的书房、实验的课堂以及生活的日常融通起来,长时间专注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每次与吴玉国老师交流,从他新近研究的问题就能看出他一直在思考与实践。他的理解与实践、改革与创新,扎扎实实,拾级而上,每个阶段都有目标,每个阶段的成果又都是下个阶段研究的开始。他引导团队研究不断走向专业化,而他越来越像一个给大家探路、组织指挥及鼓掌加油的人。小学数学结构化研究成就着学生,成就着团队,成就着自我。成就是人们幸福感受的重要源头,也是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我相信,玉国的研究能够自然润泽师生蓬勃生长,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会有更加广阔的美好前景。

  ——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杨九俊

  在一次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上,我见到了吴玉国老师,听了他关于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主张。后来又在吴老师和他团队发表的文章中、课堂教学研讨中看到他们对结构化教学的解读和实践研究。由于对数学结构化教学有着共同的兴趣,吴老师身边聚拢了一批爱教书、爱研究、勇于实践的教师。这些教师在结构化教学的探索中逐渐发展了对儿童的分析能力、教材的解析能力、学材的开发能力、评价的修正能力。“十年磨一剑”地做好数学结构化教学,让数学教学走向结构化的教、走向结构化的学,吴玉国老师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坚持做,坚持研究,坚持实践探索。我们期待吴老师带领他的团队继续带来更多更好的结构化教学的作品,期待大家一起思考、探讨和争鸣,一起开发适合儿童的更好的数学教育。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吴正宪

责任编辑:朱璐

吴玉国:“做好教育那些事”
发布时间:2024-03-29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邢田恬 方欣

  个人档案

  吴玉国,南京市五老村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工程指导专家,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坚持探索“结构化教学,整体性育人”的教育规律与学习科学,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省级课题与项目5项,个人获得国家专利1项、省级教学及科研奖6项,出版专著3本、参编2本,参加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与第六届中国教育博览会专题展示。

  图为吴玉国正在上课

  六朝古都、秦淮河畔,坐落着一所底蕴丰厚的学校——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学校始建于1951年,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亲临视察时,曾高度称赞“人人动手,改造家园”的五老村精神。此后,一代又一代五小人继承发扬“人人争当小能手,个个都是小能手”的办学理念,逐步积淀形成了“敬文崇实,正道力行”的学校文化。

  对五老村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吴玉国来说,“动手做实事”是他38年教育人生的朴素信条。2024年春学期开学1个多月来,他在手机备忘录存储了52条随感和心得:“五小经验是什么”“教师培养与发展要科学务实”“名校长工作室培养活动课程方案”“结构化学习指导实践的价值”……这些文字记录着吴玉国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也累积着他对教育教学持续、深入的思考。多年来,他坚持“贴近生活、着力实践”的教育理念,深入推进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研究,用结构化思维深化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实现思维进阶,继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育人水平。探究起来,这背后都是他朴素安静地做的和教育有关的那些事。

  像登梯子一样不断攀登

  1986年,18岁的吴玉国从淮阴师范学校毕业,来到当时的淮阴县实验小学任教数学。“我是走上了教育岗位,但我并不明白我自己是谁,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短暂迷茫后,吴玉国抓紧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小到写粉笔字、练普通话,大到练习备课、参加教研,他如饥似渴地向同事、前辈学习请教,慢慢培养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素养,建立起直面问题的教学意识。

  孜孜不倦的求索带来教学水平的日益精进。工作近10年之际,吴玉国主持了淮阴实小首个淮安市级课题《自查自评自纠》。他在教学中发现,教与学的关系、学业评价模式等对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他提出,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纠错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

  吴玉国在课题中强调“从作业入手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直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结构问题,这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密切相关。“我从‘三自’课题开始,就埋下了结构化的种子。”如今回望,那时的研究已然包含了吴玉国后来对结构化学习课题的直觉式认知。

  此后,吴玉国在这一课题基础上继续思考:教育不是孤立的行动,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否会走向狭隘、片面?课堂教学中,讲台上的教师和身边的同学谁的影响更大?带着这些疑问,2000年,吴玉国参加了教育部启动实施的“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与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交流、共学一整年,他不仅获得扩展视野、提升素养的机会,也实现了教学认知与教育理解的新“跨越”。

  培训期间,他将课题转向同伴交往学习研究,挖掘同伴间交往互动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改善学生学习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伴随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入,吴玉国将自己对“教与学的关系”思考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2007年,吴玉国担任淮阴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首任校长。从零开始造一艘船、成为掌舵者,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但全新的淮师二附小也成为他践行教育梦想、实现育人目标的试验田。吴玉国提出“天天阳光,拔节向上”的理念,将“综合地教,自然地学”牢牢扎根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沉淀在研究课题中关于“建立学校共同体”“构建他人立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思考付诸办学实践。

  2015年,吴玉国入选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培训的日子里,他大量研读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专著,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和谐”理念给了他启发,“我想教育也一样,要追求自然而然,用整体的视野育完全的人”。在导师杨九俊等专家的指导鼓励下,“结构化”这个词高度浓缩了吴玉国长期以来对教育教学的整体性理解。

  此后,他在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的研究上一路前行,逐步构建了学理分析、学情调研、学材开发、学程设计和学评监控“五学”框架结构化学习支持体系,建立“连续—关联—循环”结构化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用“整体关联”的思路进行教与学的开发研究。立项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获批江苏省名校长工作室、在全国各地建立20余所结构化学习基地校……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的影响力日益深远,全国近百所学校加入相关研究行列。

  从关注学生自查自评自纠能力到提出同伴交往学习模式,再到探索结构化学习的思维和理念,3个阶段的课题仿佛坚实阶梯,铺就了吴玉国从青涩走向成熟再迈向优秀的专业成长之路。

  用“结构”探寻万千种可能

  “大家已经知道百、十、个位是依次除以10得到的,那么个位上的数字再除以10应该在什么位上呢?”3月4日下午,在吴玉国课题实验基地之一——浙江省嘉兴市茶园小学三(2)班教室里,吴玉国正讲授《认识小数》一课。在他的引导下,一个男孩大声答道:“是十分位!”“三年级的孩子很难理解小数,他却自己探索出‘十分位’的概念,全场老师和学生都为他的创造力鼓掌。我想,这个时刻他会一直记得。”说起孩子激动的神情,吴玉国眼里笑意盈盈。

  一堂轻松有趣的课背后,是吴玉国“教好每一个孩子”的执着信念和持续探求。为了上好《认识小数》这一课,他反复比对不同版本的教材编排,围绕核心概念从多方面做好学理分析,辨析个位十位百位与“1位”“10位”“100位”给学生带来的不同感知。

  课前,他向孩子们发放表格调查学情,询问“你在哪里见过小数”等情境问题,关联生活经验,为学生进入课堂“搭梯子”。课堂上,他让孩子们将圆片、纸币贴在计数器的不同位置,促进学生理解“元角分的十进关系”,体悟“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层层推进学程。为了及时获得反馈,他巧妙选择难度递进、结构完整的例题和习题,将知识结构性地迁移到生活实践中,为学生打开数学新世界的“窗户”。

  “要想上出好的课,只能慢慢来、安静做,用心研究每一节课。”吴玉国说。课堂上,吴玉国使用的小教具看似普通,却是他为学生准备的探秘“钥匙”。有时为了开发适宜的学材,他要思考好几个星期。就这样,循着“五学”框架,用“搭梯子—找钥匙—开窗户”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的融合融通、循环上升。

  为“教”服务的策略和框架,如何走向学生结构化的“学”,再走向结构化“教育”?

  “将‘教’与‘学’合在一起考虑,你就会明白‘教’的落点在‘学’上。”吴玉国认为,教师的结构化教学,可以先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知识,接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维,最终落实在学生的整体发展。

  “结构化学习实际上是带领学生从奇妙的学科世界出发,最终走向广阔的生活世界。”吴玉国说。2019年调任五老村小学副校长后,五小注重实践的理念启发了他,同时,他也尝试以结构化思维培养“小能手”。自此,“五小”和“吴校”都以各自的方式彼此靠近、双向奔赴。

  有一次,吴玉国在课堂讨论时注意到班上一个孩子综合能力很强,但回答问题不像其他孩子那么迅速,要用笔验算后才会举手。吴玉国由此思考:他的能力是否与其冷静的性格特征有关?之后,他让各班评选综合评价较高的5名期末考评免试生,并走进班级,分析总结他们的共同点。“以这些闪光点为灯塔,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知识生发的全过程,找到教书育人的方向,让更多孩子生成优秀的品质和能力。”吴玉国说。

  以数学学科为引领,吴玉国逐步突破学科边界,助力学生探索世界的万千可能。五小的电影特色课程积淀深厚,来到五小后,吴玉国发现电影艺术在智育、美育、德育、心育等方面对儿童的持久影响,遂带领教师以结构化思路整合原有的电影特色课程,逐步完善“理论—课程—活动”的电影育人模式。

  2020年,他与教师们一起将五小的电影节升级成电影嘉年华,成立五老村小学“少儿电影学校”,融合以电影为媒介的STEM教学特色,为学生搭建创造力、交际力、美学力的展示平台。体验电影拍摄技能,分享“我和我的电影世界”,观看影片《南极大冒险》后开展“是否冒险搭救被困雪橇犬”的辩论……孩子们在“电影”中“读生活”“懂世界”“创未来”。

  在“村里”创设好风景

  采访当天,记者旁听了五老村小学青年教师王佳执教的三年级数学《面和面积》一课。从与“面”有关的词语出发,她带领学生在“说一说”“涂一涂”“比一比”中学习相关知识,课堂妙趣横生,学生热情高涨。下课后,王佳告诉记者,这已是第4次试课了,除了课程内容由她自主设计,数学教师陈博文和教导处副主任陆小蓓一直帮她打磨指导,不断完善结构和细节。

  王佳2018年来到五小工作,是吴玉国名师工作室的年轻成员。她清楚记得,2019年秋学期开学第二天,在给学生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时,吴玉国推门进来旁听。下课后,他叮嘱王佳赶紧准备几段彩纸条作为教具,下节课他要在另一个班再上一遍。这让初入教坛的王佳既惊讶又惊喜:“没想到,校长为了帮我这样的年轻教师重构教学思路,特意抽出时间上一节示范课。”

  “与孩子一起成长,与教师一同进步”,这是吴玉国始终践行的一句话,“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搭梯子’,作为教育管理者,也有责任为教师‘搭平台’”。

  尽管结构化学习研究已有多年积累,但要让教师们认可、掌握、运用,并非易事。在五小的头两年,吴玉国手把手带领教师了解结构化学习的原理和内涵,通过现场展示与播放录音录像、个人推送与集中研讨、理论学习与主题确立等方法,构建“研、备、教、学、省”结构化学习共同体研训模式,培养教师素养与能力。此后,他又带领教师构建“五学”框架和“3×3”备课模型,基于大单元结构梳理出52节节点课并加以完善,编写“一课一本书”结构化教学指导丛书,力求从理念到实践锻造教师“一课通,百课通”的专业能力。

  陆小蓓在五老村小学工作了17年,从接触结构化理念到模仿备课,再到自主设计课程,她见证了结构化学习为教师带来的自信从容,“现在我们再去备课,不管是否教过,老师们都不会局限这一节课,而是沿着知识的脉络体系整体性思考这节课应该呈现出什么样子。我们也不会再过多地去看别人的课例、模仿别人怎么上课,而是努力寻找教学通法,用科学的理念支撑一节课的生成。”

  带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希冀,多年来,吴玉国和团队坚持深入边远地区学校开展送教帮扶活动,通过名师工作室、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及项目研究结对学校等开展校际研究与指导,足迹遍布多个省市。团队建构了“2+1”结构化学习共同体研修模式,根据研修学校的教学需要选定课题、形成共同教案、现场教学研讨,帮助教师有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以五老村小学为原点,吴玉国将结构化的“种子”播撒到全国各地,与天南海北的教师共同创造专业成长的“不老村”。

  2023年9月,由吴玉国主持的《小学教师结构化教学能力的生成机制与培育策略研究》立项教育部重点规划课题。“结构化学习还要走向哪里?我认为,下一步要指向教师结构化思维和能力的提升。”在吴玉国看来,结构化学习围绕课堂教学为教师提供了一条从专业理解走向专业创造的成长路径,能够引导教师在教育发展、个人成长、教学研究中找到平衡,成为理论的实践者和实践的研究者。

  “五老村小学是一个朴实的小‘村落’,身体好、思想好、传承文化好、尊重理解好、团结一心好……这些都是‘村子里的好风景’。”在这片自在宁静的村落里,还有更多未知的风景等待师生一起发现。目前,吴玉国和教师们正着手用结构化思维做好顶层设计,通过配备领衔名师、建立课堂模型、开展主题研究、完善评价体系等方式推进教研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综合素养。他们日积跬步,聚沙成塔,用日复一日的耐心与坚持,持续做好与教育相关的朴素事情。

  观点摘要

  “结构化学习”——

  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建立在学生生活数学经验上的真实情境之中,基于数学知识的整体理解学习“连接”,准确理解小学数学内容的知识本质,发现核心元素及关系,还有与之相联系的框架原理与模型,以此促进与学生学习经验、已有技能技术相“碰撞”,发挥教师的专业创造能力开发学材,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努力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精心设计综合性、项目化的学习历程和不同阶段目标的评价与监控,促使结构化学习全程有序、层级展开,并回到实际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元认知水平,其实际问题指向广阔的、熟悉的、关联的、综合的学生生活结构化学习,提升以高阶思维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发展。

  “五学”框架——

  “五学”即包括学理分析、学情调研、学材开发、学程设计和学评监控5个方面。学理分析,教师要在理解课标与梳理教材的基础上明晰教材结构与目标要求,找出儿童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与方法结构,掌握儿童数学学习的原理。学情调查,从学生真实生活的角度去理解数学,从学生熟悉的、关联的、综合的知识经验出发,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和研究。学材开发,基于知识内容,认知过程和学生学习之间整体、关联、发展的关系,从整体到细节对课程进行适合的、个性化的挖掘、重组,构建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材料资源。学程设计,展开结构化学习教学指导“3×3”活动设计,即连续、关联、循环与情境、活动、评价的结构化活动组织,在结构化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匹配发展学生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学评监控,将课堂学习的时段目标与单元学习的阶段目标以及学科学习的整体目标有机贯通,侧重思维的迁移应用和元认知反思,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理性精神的同步进阶。

  另眼看他

  吴玉国老师对结构化学习的研究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从主题的确立,到框架内容的研讨,再到教学模型的建立,每一步他都站在学生、教师与学校发展的立场上,立足于对社会生活、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的观察与理解。他能从数学本质、数学学习、数学情意、数学素养的学科教学出发,立足课堂实践,将自己学习的书房、实验的课堂以及生活的日常融通起来,长时间专注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每次与吴玉国老师交流,从他新近研究的问题就能看出他一直在思考与实践。他的理解与实践、改革与创新,扎扎实实,拾级而上,每个阶段都有目标,每个阶段的成果又都是下个阶段研究的开始。他引导团队研究不断走向专业化,而他越来越像一个给大家探路、组织指挥及鼓掌加油的人。小学数学结构化研究成就着学生,成就着团队,成就着自我。成就是人们幸福感受的重要源头,也是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我相信,玉国的研究能够自然润泽师生蓬勃生长,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会有更加广阔的美好前景。

  ——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杨九俊

  在一次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上,我见到了吴玉国老师,听了他关于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主张。后来又在吴老师和他团队发表的文章中、课堂教学研讨中看到他们对结构化教学的解读和实践研究。由于对数学结构化教学有着共同的兴趣,吴老师身边聚拢了一批爱教书、爱研究、勇于实践的教师。这些教师在结构化教学的探索中逐渐发展了对儿童的分析能力、教材的解析能力、学材的开发能力、评价的修正能力。“十年磨一剑”地做好数学结构化教学,让数学教学走向结构化的教、走向结构化的学,吴玉国老师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坚持做,坚持研究,坚持实践探索。我们期待吴老师带领他的团队继续带来更多更好的结构化教学的作品,期待大家一起思考、探讨和争鸣,一起开发适合儿童的更好的数学教育。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吴正宪

责任编辑: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