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艳芳 陈瑞昌 梅香
个人档案
王笑梅,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曾连续多年担任该校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名校长”“中国好校长”等。在全国小语界率先提出“儿童生命语文”教学主张,课题“儿童生命语文的实践与探索”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她提出“以美成美”教育思想,构建儿童生命美育课程,带领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近百项荣誉。
图为王笑梅与学生一起剪纸
6月13日,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门口,该校党委书记王笑梅一身碎花长裙,长发挽在脑后,笑意盈盈地与记者打招呼,随后带记者参观这所她耕耘了40年的校园。
每次走进通州实小,总会有新的发现。这儿添一片绿地,那里移几棵古樟,中间铺一条石径,一处比一处诗意,一景比一景养眼。在王笑梅的引领下,通州实小已然成了气质高雅的“大家闺秀”,身处其中的师生乃至草木,也有了情绪,有了故事。
成为“美”的教师,成就“美”的童年
父亲是中学校长,母亲是幼儿园教师,王笑梅从小对“做教师”充满向往。受父母影响,初中毕业后,她放弃入读重点高中的机会,坚持选择了南通师范学校。
读师范期间,南通教育园地里“竞相开放”的“五朵金花”(李吉林、杨秀兰等),为南通小学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南通教育,树立了教改先锋与人格榜样,“当时学校邀请她们到校讲学,让我大受震撼,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从此,“名师”在王笑梅心中有了具体的样子。
从一讲话就脸红的小姑娘,一步步锻炼成口若悬河的准教师,从只注重语数外学习的学生,渐渐成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全能手”,在师范就读的3年,王笑梅完成了基础能力构建,积蓄了创造精彩未来的竞争力。
1984年,作为优秀毕业生,王笑梅被通州实小选中,并加入李吉林教改团队。王笑梅回忆道:“在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校园里,李老师带着孩子们边走边聊,‘校园里有绿树有红花还有青青的小草,我们的校园真美呀……’”原来课还能这么上!王笑梅回去也模仿李老师,开展情境教学。学生得以活泼泼地成长,家长们也称赞,“这个老师不一样”。
王笑梅很快崭露头角。工作第一年就上公开课,第二年就在3个不同的比赛中都拿了一等奖。她越发意识到,儿童的语文学习,不应止于课文、识字,而需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识字、阅读、写作,三线并进。从模仿李吉林,到提出自己的想法,王笑梅不断实现自我突破,找寻自己的“名师之路”。
王笑梅认为,“学习一定是由内而外发生的,让孩子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才能真正学好”。学生宋鹏程四年级时转学到王笑梅班上,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同学,和大家有些疏远。王笑梅敏锐发现,小鹏程在理科学习上很有天赋,于是给予了他特别的“偏爱”,对他习作中不时出现的错别字选择“忽略”,放大他大胆求异、思维闪光的部分,一点点捕捉、一次次激励,让他在新伙伴面前找到了自信。
为了帮助小鹏程迅速融入班集体,王笑梅让他主持班级联欢会,和他一起撰写主持词,对他主持时的语气、神态、动作一一指导示范。小鹏程慢慢领略到语言的魅力、文学的魅力,爱上了学习,和同学们的关系也变亲密了。高中毕业那年,宋鹏程被清华大学物理系录取,成了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弟子。
凭借令人瞩目的教学实绩,2005年,王笑梅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次年,南通市推出名师培养工程,她又踊跃报名。很多人对她说:“你已经是校长,又是特级教师,还参加这个干什么?”王笑梅回答说:“校长可以不干,但名师一定要当!”名师资格审核非常严苛,她只能白天上班,晚上读书、写作,像普通教师一样深入教学,发表论文,夜以继日。王笑梅笑言,“那是被导师逼着往前走的几年”。
得益于“名师必须有教学主张”这一要求,2008年,王笑梅在全国小学语文界率先提出“儿童生命语文”的教学主张,构建“儿童生命语文‘我’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怎样启迪学生爱上语文?她以此为课题,提炼多年的教学经验,生成论文,让更多人受益。这项研究先后被列为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立项课题。
其间,王笑梅发表论文200多篇,80多万字,撰写的课题研究论文多次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大赛特等奖、一等奖。她的著作《嬉乐作文让儿童乐并成长着》受到好评,主持的“儿童生命语文的实践与探索”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去年12月,“以美成美”教育思想研讨会暨“王笑梅生命美育研究所”成立大会在南通举行。“期待王笑梅和她的团队,在‘以美成美’教育思想引领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美校园,以‘生命美育’成果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南通市教育学会会长、中小学名师培养导师团团长王笑君对王笑梅满是期许。
在“以美成美”教育思想引领下,通州实小打破学科界限,在课程建构中倡导追寻“有意义感”“有生命感”的课程情境,建构了“竹”“灯”“虫”“鸟”“鱼”等60个“蕊春”主题课程群,让课程走向综合化、情境化、活动化和体验化。
在小处下功夫,往高处办学校
2003年,王笑梅通过竞聘,成为通州实小校长。没想到,上任第二天,办公室就坐满了要债的人——学校陈欠款较多。比负债累累更为严重的是,教师人心不齐,生源外流严重。当年8月13日,王笑梅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她在台上讲,教师们在下面讲,大家似乎对未来失去了信心。
接下来该怎么办?经过一番思考,王笑梅决定首先维护学校稳定,保证正常运转。而维持稳定的第一步,便是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了节省开支,王笑梅请来名校的同学给教师们讲课,用“全国名师进通州”的做法让300余名教师利用假期“充电”。与此同时,她带着全校教师一起开展教科研、阅读、写论文,全员参加“教海探航”征文大赛,以赛促训,效果不俗。
“每学期首次校务会,王校长都会认真准备讲稿,每一次都让我们触动很大。”通州实小副校长黄伟慧说,她记得有一次,王笑梅在会上说:“我们是一所实验小学,要敢于实验,要创新,要有自己的想法。”会后,王笑梅又找来各学科教师,一一谈心。“她当时跟我说,‘我允许你实验有失败,在失败中不断调整,这才是实验小学教师应该做的事情’。”这给了黄伟慧很大鼓舞,她开始做实验、做课程,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在提升办学品质的同时,王笑梅想尽办法,让更多人了解学校。她组建团队,走进学生家中,把家长和孩子请到学校,让幼儿园的孩子提前感受一年级生活……慢慢地,“爸爸妈妈,我要上实小”,成了当地很多孩子的“口头禅”,通州实小成了当地群众非常满意的学校。
“王校长总是一手拿着‘望远镜’,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高站位办学;一手拿‘显微镜’,找到师生和学校的紧密联结点,探索关系,深入开发,不断创新。”通州实小一年级语文教师陈桂萍说。“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的这句话,经王笑梅的示范,已然成为陈桂萍和同事们牢记在心的名言。
王笑梅深知,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因此,她倡导“让儿童立在学校中央,将道德立于儿童中央”,创新开展“指向未来公民核心素养以美育德课程”专题研究,帮助孩子端正信仰,明亮心灵,润泽生命,培塑人格,全力打造“以美育德”教育新范式。她还请来名人讲述学校的老故事,挖掘历史,寻找教育的初心,并将张謇题写的名训“以学愈愚”铭刻在学校门口,让学生时刻感受学习与道德的力量。
如何最大化发挥学校的环境育人作用?在改造学校园林蕊春园的过程中,王笑梅将园子建成了天然生态园、开放校史馆、特色文化苑、灵动生命园,构建儿童与美相遇的“大天地、大课程”。对这座寄托她教育理想的园子,无论来多少拨参观的客人,讲解了多少遍,她都能讲出不同。比如校长来了,她讲如何进一步发挥学校的环境育人作用;一线教师来了,她讲怎么因地制宜开发课程;孩子们来了,她指着一株歪脖子老树说:“这棵紫薇遭雷击却不死,我们也要这样,即便遇到坎坷,也要傲然挺立,做最坚强的自己。”在她的眼里,草会呼吸,花觅知音,树有性格,路引方向,学校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藏着哲理。
如今的通州实小,亭台楼阁,假山池鱼,廊道曲回,气象万千。学校成为立体的画、抒情的诗,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师在校园里流连忘返,纷纷夸赞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校园。剪纸、篆刻、板鹞、木刻年画、蓝印花布等诸多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项目,让来宾美了眼,醉了耳,留了心,点了赞。
在王笑梅的带领下,通州实小先后获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现代技术试点学校、全国少年儿童平安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等近百个荣誉。“当年竞选校长时许下的承诺,目前基本上都实现了。”王笑梅欣慰地说。近年来,她先后在通州城区领衔创办了5个新校区,办一所成功一所,群众满意一所,百年老校的优质资源不断放大。
将“窗儿”打开,让“月亮”进来
优质资源不断放大的同时,通州实小的教师也一茬茬成长起来,跟着王笑梅成长为名师、名校长,独当一面。仅王笑梅工作室,就走出了4名正高级教师、6名江苏省特级教师,被省内外同行誉为教师发展的“通州实小现象”。
陈桂萍是王笑梅的“徒弟”,今年是她到通州实小工作的第19年,上课、做科研、写论文,样样得心应手,“以前可不是这样,我还因为上不好课哭过呢”!当时,王笑梅工作室到广州送教,陈桂萍上《翠鸟》一课,试教了几次都不满意,急得哭了起来。王笑梅得知后,召集工作室成员利用周末集体磨课。“那天王老师就像教孩子一样,一句句给我解说、提炼,从早上一直到中午,连一口水也没喝。”陈桂萍没有辜负师父的付出,送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直到今天,每上一节课,我都会告诉自己,要不断总结、反思、精益求精。”陈桂萍说。
在通州实小教科室主任朱国忠看来,王笑梅像一个会说话的图书馆,特别博学,“举重若轻的背后是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她经常会问教师:“我能为你的成长做什么?”朱国忠认为,这是她带领教师不断向上的“密码”之一。
“王校长心存美好,因而更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该校教师王俊形容自己刚工作时是“愣头青”,偶尔跟王笑梅“唱反调”,但她从不计较,总是笑眯眯的,“像个大姐一样”,关心他的工作、生活。在王笑梅的关心和影响下,王俊一步步成长为该校副校长。后来王俊得了严重的颈椎病,向王笑梅请辞副校长一职,当时,她的鼓励让他至今提起仍热泪盈眶。
“教师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能带领儿童走向美好。”王笑梅深知,每名教师都有独特的个性和优势,她总能根据教师特长分配不同的任务:让熟悉技术的年轻教师研究信息化课题;让副校长级别的教师组织活动,与教学管理结合;让朗诵好的为大家打磨课堂语言;让文笔好的负责指导写文章……顺风而呼的方法让教师成长得很快。
蕊春园里有一片紫竹林,教师们喜欢徜徉其中,通过观其形,悟竹之七德:正直、奋进、虚怀、质朴、卓尔、善群、担当。园里有一座古老的假山,王笑梅引导大家借山悟道:教学要“瘦”,精讲瘦身;要“透”,知识要讲通透;要“露”,为课堂留白;要“皱”,课堂要有起伏。园里长着一棵棵大树,教师们从“叶镶嵌”的现象中悟出了“学校里角色没有主辅,身份没有高低”,无论处于树的哪个位置,每一片叶子都美丽,都能享受阳光雨露,精彩地展示自己。
在王笑梅看来,孩子长大以后,课堂学习的知识或许早就忘掉,但是教师对他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却是永久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在教师培训中,我会注重将生活美学与教育哲学代入,改变我们的教育生态,提升教师教育生活的质态,让童年呈现幸福与美好的样态。”王笑梅说。
于是,王笑梅在蕊春园里布置了“静观鱼读月,笑对鸟谈天”等多副对联,挂出了师生的精品书画,以此养护教师和谐的心境、活泼的生趣、诗意的情愫。她鼓励教师从一花一木、一草一树中找到诗意,从一人一事、一场一景中找到美丽,将平凡的日子过成精彩的诗。
多年来,王笑梅以“发展教师、成就教师、幸福教师”为己任,乐当“教师成长路上的校长”,建立“学术个体”,构建“学术圈”,形成“学术场”,全校200多名教师中,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就有108人。在“教海探航”论文大赛中,通州实小连续10年获优秀团队奖,学校获评省教师发展基地学校。
王笑梅还推动支教工作,发出基础教育的南通好声音。新疆伊宁、陕西咸阳、黑龙江伊春、甘肃兰州、内蒙古乌兰浩特……都留下了她跋涉的脚印。她先后到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20多个省(直辖市)执教公开课、作专题讲座200多节(场),听课者达数十万人次。
汶川地震后,王笑梅到四川绵竹支教。走访中,认识了一个孩子,父亲离世,母亲离家出走,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王笑梅当即为孩子捐款,回来后一直与其保持联系,并定期汇款。受王笑梅影响,如今这个孩子成长为一名幼儿教师,还加入了帮扶弱势群体的队伍。
王笑梅以个人的学术发展带动教师群体共生同长,让一所学校崛起,让一个团队走向卓越,形成一种主张,辐射四面八方,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最美教师”。“我最喜欢的,还是孩子们叫我‘校长姨妈’。”王笑梅淡淡一笑,脸上满是喜悦和自豪。她的这份坦然,好像蕊春园里那片成荫的香樟林,朴实,坚韧不拔,四季常青。
相关链接:
对话
记者: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如何通过美育切实推动德育目标实现?
王笑梅:我们把学校的德育目标加以细化,分别是:“立美达人”,以美育“博爱”之德;“和美亲人”,以美育“和谐”之德;“创美立人”,以美育“乐创”之德。
在实践中,我们采用“以美育德”课程思政模式,充分发挥学校打造的“童声里的中国”品牌效应,科学运用实存情境、艺术本位、关联成长“三统合”机制,建立“依顺欣赏原理,展开‘美丽教学’”“依从缪斯表达,促进‘审美生长’”“依托草木物型,运行‘比德教育’”“依靠真性介入,建立‘关心关系’”四大新理念,确立了走向审美的长线沉浸原则、走向适切的自我选择原则、走向实景的实存生活原则“三走向”基本原则。在以“美”育“德”过程中,我们遵循协同美学、创意美学、感觉美学“三大美学”,采用艺术本位研究教学范式,以文学、音乐、视觉艺术等作为重要的课程研发载体。
记者:请您介绍下学校在打造全省一流的“全人型”教师队伍方面,有哪些校本化的理念开拓和实践创新。
王笑梅:一是重视打造“卫星团队”,形成教师发展完整群落与环绕体系。“卫星团队”分为3个圈层,分别是以主持型教师为主的“核心圈”、以成熟型教师为主的“恒星圈”、以接续型教师为主的“卫星圈”。
二是重视打造品牌活动。近年来我校围绕教师发展创设的主要品牌活动有:铿锵三人行、彩虹磨课、教海引航、趣味引读等,旨在用统整的方式推动教师快速发展。
三是重视建设标签文化。学校充分借助互联网发展态势,发挥青年教师、新入职教师“网络化生存”的优势,尝试引入“标签文化”,以积极正向的标签文化汇聚教师队伍。
四是重视推动“近距吸纳”的有机成长。在这方面,我们的主要思路及做法是激发和运用“群智慧”,通过实行名师领衔、集成备课、异班连体、异质合作、班级联盟、鲇鱼激活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学校领导班子、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学校治理、课程教学与研究等领域的影响力。
另眼看她
在王笑梅的深入思考、精心设计下,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坚守并弘扬“以学愈愚”的校训,以中国美学精神为引领,发挥审美教育的独特价值,形成了“以美育人”的教育主张。该校以“以美育德”为切入点,以“生命语文”实验推动“儿童生命美育课程”开发,积极探索并逐步建构了立德树人的审美范式,创造性地深化了课程改革,树起了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立德树人审美范式,是个极富文化特色和深刻意蕴的育人范式,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王笑梅和她的团队,值得大家关注和研究。
我们不难这么去理解通州实小的以美育德:美、审美是育德的途径、方式,更是育德的境界;以美育德是立德树人的切入口,也是突破口,更是生长点。以美育德,让立德树人具体起来,可以操作;让立德树人鲜活起来,引导学生在审美中生长道德;让立德树人美起来,有温度,有快乐的表情。王笑梅和她的团队是有智慧的。以美育德,是个智慧的战略性选择。
以美育德不是空洞的口号,总得有落脚的地方;立德树人更不是虚泛的理念,也总得有具体实在的载体。无疑,载体应是课程,课程是立德树人、以美育德落脚的地方。王笑梅和她的团队一贯重视学校课程建设,在长期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儿童生命美育课程”。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课改的深化,“儿童生命美育课程”不断丰富和完善,彰显了课程育人的力量,让立德树人越来越鲜明,越来越扎实,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王笑梅和她的团队,不断地让儿童的审美情绪沸腾起来,因而进入最佳的道德与审美相融合、相互提升的境界,为立德树人审美范式提供了课程支撑,提供了美学支撑。
——原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中小学教材审查专家 成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