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风采

往下扎根 向上生长(图)

——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实验小学120年办学侧记

作者:闵荣生 沈丽婧 发布时间:2022-04-20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本报通讯员 闵荣生 沈丽婧

图为该校“赓续红色基因,强我同小少年”第24届体育节现场

  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实验小学坐落在千年历史文化名镇同里,悠久的历史蕴育了璀璨的文化。120年前,金松岑先生怀揣教育救国理想,于1902年4月在家乡创办同川学堂,此为吴江新式学校之始。江南名园——退思园第二代主人任传薪,受金先生爱国思想影响,于1906年2月创办丽则女子学校,开吴江女子教育之先河。

  120年沧桑,120年磨砺,同小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120年传薪,120年奋发,同小人不断弘扬创新学校文化。“诚勤朴爱”同川精神代代相传,新一代同小人在建设现代名校的进程中,不断赋予其新内涵。

  120年同川,追本溯源

  同川学堂后改名为“同川两等工学”,分初、高两部分。高级部是“同川自治学社”,附设理化传习所,由金松岑主持校政,并建立中国教育会同里支部,从属于上海中国教育会。同川学堂强调道德教育、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教育,开设10多门课程,如理数、英语、修身、生理卫生、法文、体操等。曾就读于同川学堂的柳亚子在《五十七年》一文中这样评价:“此时的同里,正是东南人才荟萃之区,风虎云龙,一时会合。”建校10周年,蔡元培撰文、章太炎篆额的纪念碑中对此有详细描述:“先后举卒业礼所成就者,五百四十人。其以学业殊异,贡入北京工科大学,上海复旦、南洋公学,暨直省陆军、法政、商船、实业或师范中学校者八十二人。”

  退思园第二代主人任传薪创建了丽则女校。学校初创时,他将任家住所(退思园)作为校舍,开设图书馆,内藏5万多册书籍,另辟自然实验室、音乐室、小工场等,并在校外建造一个风雨操场。后又开设艺术专修科和师范本科班,为家乡培养女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任传薪不惜出高薪,延聘包括国学大师钱基博在内的名师来校任教。一时间,丽则女校声名鹊起,本地之外的“远方童女,也担簦负笈而来”。

  100多年的历史沿革,同小经历数次更名、合并、搬迁,并于2004年8月异地重建。学校先后获评“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实验小学”等。百余年来,学校培养了许多优秀学生。民主战士柳亚子、民进创始人之一王绍鏊、统计学奠基人金国宝、《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桑蚕专家费达生、著名作家范烟桥、革命烈士费巩、中科院院士冯新德和沈善炯、运动健将金娜和梁懿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初心致远,全面育人

  “犹将肩名教之任,延人道于一线,是吾志也”道明了金松岑先生的教育救国之志。他用拳拳爱国之心兴建学校,培育国之栋梁,救国于危难之际。先生的高瞻远瞩,让同里这片江南土地群英荟萃,人才辈出。同时,为伟大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教育基础,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如今,同小人正循着前人的教育之路,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理念,为国家、为民族培养适应未来挑战和社会发展的现代人而砥砺前行。

  主张教育公平,坚守全员育人。坚持以学生为本,主张教育公平,全面服务学生发展。2007年学校首创“全员育人导师制”,从关注特殊学生开始,让每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导师。通过“一对一”的形式,开展观察谈心、走进家庭、书信交往、共进午餐等系列亲生活动,让教师蹲下身来平等与孩子交流,寻找适合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建立平等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促进所有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同小“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域育人”的做法,在教育部关工委工作会议上交流并得到高度评价。

  尊重学生个体,实现自主管理。尊重学生个体,唤醒每个孩子对美好的理解和追求。学校成立红领巾自管会,班级实施人人岗位制,学生负责不同层面的文明礼仪、校园卫生、食堂就餐等管理工作,实现自我管理。学生精心策划,举办一年一度的“跳蚤节”、班级趣味运动会,自导自演“同川文化艺术节”,既展现了良好的主人翁风貌,也秀出过硬的综合素质。学校围绕百年校训“诚勤朴爱”,评选“诚之星”“勤之星”“朴之星”“爱之星”,制订“同川君”“丽则卿”评比细则,建立自评、互评评价体系,从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转变到关注学生素质的整体和谐发展。

  搭建育人场域,实行环境育人。学校充分利用建筑、景观、图文等元素,全方位展示学校发展史。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文化长廊和校园十景。文化长廊共分三层,分别围绕百年校史、杰出校友和同里人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展开,营造百廿校史文化;校园十景将具有校史基因的雪耻亭、国耻纪念碑、丽则门楼、读书桥、校宇记等植入其中,彰显百年文化底蕴。一景一意,一意一教。同小人置身其中,留痕历史,凝聚精神。

  建立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育人。百年校训“诚勤朴爱”,承载着同小的办学传统和精神追求,是同小文化的根与源,浸润着一代又一代同小人的心灵,成为学校秉持的育人观。跨越两个甲子的校歌始终回荡在校园上空,成为同小教育精神的象征和光辉历史的写照。悠久的校史是一座精神富矿,学校通过深度开采和持续挖掘,用情探寻,用心提炼,用智升华,凝练出“奉献、担当、爱生、合作、豁达”的同川精神,并将其转化为激励师生成长的精神动力,促进学校发展的不竭能源。

  精神赓续,多维成长

  创校之时,金松岑先生便提出“德、智、体、群、美”五育并举的办学思想。他认为,小学主要强调道德教育、军民国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三个方面。同川学堂和丽则女校开设的课程不仅注重学生的通识知识学习,也注重专项技能的习得。今日看来,同样具有前瞻性和丰富性。同小汲取两校精髓,把握课程设计内涵,不断挖掘深化和创新,构建多维的“悦彩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自主合作,打造灵动课堂。金松岑先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互助能力,实行“小先生”制,引导学生开展互助学习,同小当下的“合作学习”理念与其一脉相承。自2013年起,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以课题为依托,深入开展研究。“合作学习”课堂坚持以儿童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面向全体儿童,提倡生教生、生管生、生帮生、生评生,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堂更加愉悦、灵动、高效。

  三项工程,夯实人生底色。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做实“运动健体、阅读养性、习惯立德”三项工程,让学生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阅读的习惯、健全的人格。

  运动健体:学校在规范、有效实施国家规定的体育课程外,开发了足球、篮球、门球、跆拳道和高尔夫等特色体育课程,每学期举办体育节,激发学生运动乐趣。趣味的体育项目加上有凝聚精神的方阵跑步,形成了浓郁的阳光运动氛围。

  阅读养性:书香滋养心灵,阅读润泽人生。学校建造读书桥,设立流动书吧,举办“同川书韵”读书节,或师生共读,或自主阅读,或名家讲座,或读书交流,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了学生读书热情。

  习惯立德:学校挖掘校训“诚勤朴爱”的厚重育人内涵,开展践行校训主题体验活动,创设“同川君”“丽则卿”形象娃,使之成为学生践行校训“诚勤朴爱”的内生需求与立德之本。自编养成教育三字经,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形成浓厚的育人氛围。

  校本课程,着力个性发展。学校先后编辑了《可爱的学校》《可爱的家乡》《可爱的富土》《妙手生花》《悦读》等校本教材,使其成为晨会、班队、综合实践活动、剪纸、阅读等课程的重要资源。同时,积极发掘区域文化及师资优势,开设珠心算、英语俱乐部、经典阅读、文学写作,艺术雅趣类绘画、陶艺、书法、舞蹈,非遗传承类剪纸、锡剧、宣卷,科技创新类金钥匙、电子百拼、3D打印、机器人、无线电,生活体验类小记者、同川小导游等30多个学科拓展类特色课程,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多元平台。

  百廿老校美如画,同里实小焕新颜。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同小人将牢记建校初衷,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坚守教育的本真,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责任编辑:陈路

往下扎根 向上生长(图)
——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实验小学120年办学侧记
发布时间:2022-04-20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闵荣生 沈丽婧

  ■本报通讯员 闵荣生 沈丽婧

图为该校“赓续红色基因,强我同小少年”第24届体育节现场

  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实验小学坐落在千年历史文化名镇同里,悠久的历史蕴育了璀璨的文化。120年前,金松岑先生怀揣教育救国理想,于1902年4月在家乡创办同川学堂,此为吴江新式学校之始。江南名园——退思园第二代主人任传薪,受金先生爱国思想影响,于1906年2月创办丽则女子学校,开吴江女子教育之先河。

  120年沧桑,120年磨砺,同小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120年传薪,120年奋发,同小人不断弘扬创新学校文化。“诚勤朴爱”同川精神代代相传,新一代同小人在建设现代名校的进程中,不断赋予其新内涵。

  120年同川,追本溯源

  同川学堂后改名为“同川两等工学”,分初、高两部分。高级部是“同川自治学社”,附设理化传习所,由金松岑主持校政,并建立中国教育会同里支部,从属于上海中国教育会。同川学堂强调道德教育、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教育,开设10多门课程,如理数、英语、修身、生理卫生、法文、体操等。曾就读于同川学堂的柳亚子在《五十七年》一文中这样评价:“此时的同里,正是东南人才荟萃之区,风虎云龙,一时会合。”建校10周年,蔡元培撰文、章太炎篆额的纪念碑中对此有详细描述:“先后举卒业礼所成就者,五百四十人。其以学业殊异,贡入北京工科大学,上海复旦、南洋公学,暨直省陆军、法政、商船、实业或师范中学校者八十二人。”

  退思园第二代主人任传薪创建了丽则女校。学校初创时,他将任家住所(退思园)作为校舍,开设图书馆,内藏5万多册书籍,另辟自然实验室、音乐室、小工场等,并在校外建造一个风雨操场。后又开设艺术专修科和师范本科班,为家乡培养女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任传薪不惜出高薪,延聘包括国学大师钱基博在内的名师来校任教。一时间,丽则女校声名鹊起,本地之外的“远方童女,也担簦负笈而来”。

  100多年的历史沿革,同小经历数次更名、合并、搬迁,并于2004年8月异地重建。学校先后获评“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实验小学”等。百余年来,学校培养了许多优秀学生。民主战士柳亚子、民进创始人之一王绍鏊、统计学奠基人金国宝、《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桑蚕专家费达生、著名作家范烟桥、革命烈士费巩、中科院院士冯新德和沈善炯、运动健将金娜和梁懿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初心致远,全面育人

  “犹将肩名教之任,延人道于一线,是吾志也”道明了金松岑先生的教育救国之志。他用拳拳爱国之心兴建学校,培育国之栋梁,救国于危难之际。先生的高瞻远瞩,让同里这片江南土地群英荟萃,人才辈出。同时,为伟大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教育基础,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如今,同小人正循着前人的教育之路,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理念,为国家、为民族培养适应未来挑战和社会发展的现代人而砥砺前行。

  主张教育公平,坚守全员育人。坚持以学生为本,主张教育公平,全面服务学生发展。2007年学校首创“全员育人导师制”,从关注特殊学生开始,让每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导师。通过“一对一”的形式,开展观察谈心、走进家庭、书信交往、共进午餐等系列亲生活动,让教师蹲下身来平等与孩子交流,寻找适合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建立平等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促进所有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同小“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域育人”的做法,在教育部关工委工作会议上交流并得到高度评价。

  尊重学生个体,实现自主管理。尊重学生个体,唤醒每个孩子对美好的理解和追求。学校成立红领巾自管会,班级实施人人岗位制,学生负责不同层面的文明礼仪、校园卫生、食堂就餐等管理工作,实现自我管理。学生精心策划,举办一年一度的“跳蚤节”、班级趣味运动会,自导自演“同川文化艺术节”,既展现了良好的主人翁风貌,也秀出过硬的综合素质。学校围绕百年校训“诚勤朴爱”,评选“诚之星”“勤之星”“朴之星”“爱之星”,制订“同川君”“丽则卿”评比细则,建立自评、互评评价体系,从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转变到关注学生素质的整体和谐发展。

  搭建育人场域,实行环境育人。学校充分利用建筑、景观、图文等元素,全方位展示学校发展史。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文化长廊和校园十景。文化长廊共分三层,分别围绕百年校史、杰出校友和同里人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展开,营造百廿校史文化;校园十景将具有校史基因的雪耻亭、国耻纪念碑、丽则门楼、读书桥、校宇记等植入其中,彰显百年文化底蕴。一景一意,一意一教。同小人置身其中,留痕历史,凝聚精神。

  建立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育人。百年校训“诚勤朴爱”,承载着同小的办学传统和精神追求,是同小文化的根与源,浸润着一代又一代同小人的心灵,成为学校秉持的育人观。跨越两个甲子的校歌始终回荡在校园上空,成为同小教育精神的象征和光辉历史的写照。悠久的校史是一座精神富矿,学校通过深度开采和持续挖掘,用情探寻,用心提炼,用智升华,凝练出“奉献、担当、爱生、合作、豁达”的同川精神,并将其转化为激励师生成长的精神动力,促进学校发展的不竭能源。

  精神赓续,多维成长

  创校之时,金松岑先生便提出“德、智、体、群、美”五育并举的办学思想。他认为,小学主要强调道德教育、军民国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三个方面。同川学堂和丽则女校开设的课程不仅注重学生的通识知识学习,也注重专项技能的习得。今日看来,同样具有前瞻性和丰富性。同小汲取两校精髓,把握课程设计内涵,不断挖掘深化和创新,构建多维的“悦彩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自主合作,打造灵动课堂。金松岑先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互助能力,实行“小先生”制,引导学生开展互助学习,同小当下的“合作学习”理念与其一脉相承。自2013年起,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以课题为依托,深入开展研究。“合作学习”课堂坚持以儿童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面向全体儿童,提倡生教生、生管生、生帮生、生评生,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堂更加愉悦、灵动、高效。

  三项工程,夯实人生底色。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做实“运动健体、阅读养性、习惯立德”三项工程,让学生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阅读的习惯、健全的人格。

  运动健体:学校在规范、有效实施国家规定的体育课程外,开发了足球、篮球、门球、跆拳道和高尔夫等特色体育课程,每学期举办体育节,激发学生运动乐趣。趣味的体育项目加上有凝聚精神的方阵跑步,形成了浓郁的阳光运动氛围。

  阅读养性:书香滋养心灵,阅读润泽人生。学校建造读书桥,设立流动书吧,举办“同川书韵”读书节,或师生共读,或自主阅读,或名家讲座,或读书交流,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了学生读书热情。

  习惯立德:学校挖掘校训“诚勤朴爱”的厚重育人内涵,开展践行校训主题体验活动,创设“同川君”“丽则卿”形象娃,使之成为学生践行校训“诚勤朴爱”的内生需求与立德之本。自编养成教育三字经,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形成浓厚的育人氛围。

  校本课程,着力个性发展。学校先后编辑了《可爱的学校》《可爱的家乡》《可爱的富土》《妙手生花》《悦读》等校本教材,使其成为晨会、班队、综合实践活动、剪纸、阅读等课程的重要资源。同时,积极发掘区域文化及师资优势,开设珠心算、英语俱乐部、经典阅读、文学写作,艺术雅趣类绘画、陶艺、书法、舞蹈,非遗传承类剪纸、锡剧、宣卷,科技创新类金钥匙、电子百拼、3D打印、机器人、无线电,生活体验类小记者、同川小导游等30多个学科拓展类特色课程,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多元平台。

  百廿老校美如画,同里实小焕新颜。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同小人将牢记建校初衷,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坚守教育的本真,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