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风采

深挖课程资源,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9-15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江苏省射阳中学:

  深挖课程资源,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报见习记者 迟婉婷 

  图为该校STEM教育课程基地 

  图为该校水火箭制作比赛 

  图为该校桥梁模型创作比赛作品 

  走进江苏省射阳中学,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幢高大的建筑——科技馆。这座建筑面积16800平方米的建筑物见证了学校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创建各美其美教学样态的历程。多年来,江苏省射阳中学持续发力,以课程育人为主线,通过拓展课程内涵、丰富学习样态、提升课程品质,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不断擦亮学校品牌特色,助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利用校内外资源, 

  拓展课程内涵 

  对于射阳中学新生来说,“劳动课”是他们的一门必修课。扫地、拖地、清除校园内杂草……点滴生活中的劳动教育汇成润物无声的涓涓细流,在提升学生劳动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劳动的习惯。

  “学校专门开辟了多处场地作为学生的卫生责任区,每个年级学生负责两处,确保责任到班。”该校学生发展部主任陈国庆说。在设置责任卫生区之外,学校还利用校内的主题园林,如玉晖园、红梅园、海棠园、月季园等,开发了园林绿化与维护、花木嫁接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既丰富了学生的劳动知识,也点燃了学生对于劳动的兴趣。

  开发劳动教育课程是射阳中学探索课程建设的缩影。在开齐、开足和上好国家规定课程之外,该校还“妙招频出”,开设不同类型的校本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德育课程体系中,包含《品格的修炼》《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新四军在盐阜》《礼仪与规范》等20多门课程;智育课程体系中,涵盖了《大语文阅读》《物理竞赛教程》《生物前沿》等学科类课程;学校还充分利用体育馆设施,开设《花式篮球技巧与训练》《乒乓球文化及技巧》等各种球类选修课程;为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走近地方戏——淮剧》《剪纸艺术欣赏与创作》《中国山水画欣赏与创作》等校本课程也出现在学生的“选课菜单”上。

  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的同时,该校积极与校外单位合作,进一步丰富课程内涵。目前,该校已经与包括新四军纪念馆、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等16家单位合作,建设课外德育基地。今年7月,学校开展了以“乡村振兴我先行”为主题的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50余名师生共同前往射阳县洋马镇体验生活。“学生根据瓜农师傅讲解的‘听音辨瓜’的技巧学会了挑选西瓜,在有机菊花规范化种植基地学会了栽种菊苗。”该校副校长杨超说,进一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培育学生的乡土情怀,也是射阳中学为学生准备的“开学第一课”。

  打造课程基地, 

  丰富学习样态 

  “放!”随着一声令下,射阳中学第三届科技节自制降落伞比赛开始了。比赛共分5个小组,每小组将自制的降落伞从教学楼的三楼放下,落到地面时降落伞携带的鸡蛋不碎即为成功。在比赛现场,学生制作的气球降落伞、双层降落伞、塑料袋降落伞、水母降落伞等各式作品纷纷“从天而降”,引起阵阵欢呼。

  近年来,射阳中学以江苏省科学教育与科创实践课程基地为平台,连续举办多届校园科技节,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引导学生积极将成果运用到实践。这一课程基地位于科技馆,包括物理探究馆、信息技术中心、STEM课程基地、现代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馆室,其中7楼的鹤乡湿地生态生命教育课程基地尤有特色。走进其中,仿佛置身于一片湖泊沼泽,耳边传来了一声声鹤鸣。“在这里,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够感受我们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该校信息技术部主任陈玉岭告诉记者,鹤乡湿地生态生命教育课程基地设置了鹤乡地理课程、生态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共三个单元。通过墙壁上的展板,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射阳当地的旅游资源、文化民俗、湿地环境;在“地震小屋”里,可以感受模拟出的不同震级的地震情形。“学校老师会定期带领学生来这里参观体验,作为课本知识的延伸和补充。”陈玉岭说。

  除了通过该基地培养学生的科创精神,该校还建设了江苏省人文体验与浸润课程基地与江苏省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力图形成覆盖自然科学类、人文类与体育类的课程基地群,为学生打造多样的学习场景。

  提升课程品质, 

  让成果“看得见” 

  “近三年,射阳中学社团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有32人获国际竞赛奖项,有240人获国家级奖项,有160人获省级一等奖。”射阳中学副校长周正祥介绍说,学校对课程建设的大力投入,助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全国青年乒乓球锦标赛、第二届“中望杯”全国青少年科创教育成果展示大赛、第33届金钥匙科技竞赛等舞台上,均出现了该校学子的青春身影。

  在推进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师的能力也“更上一层楼”。射阳中学将每年的9月定为“教学问诊月”,每位教师都需要上公开课,大家共同查找存在问题,寻求改进对策;各学科每月集中观看一节省级优秀录像课与专家点评实录;各学科备课组每周推介并学习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近5年来,该校立项或在研的省、市级课题有20余项,其中王克亮等教师申报的项目《指向“四能”:高中数学“四问驱动”教学范式的构建与实践》获评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如今,在学校开设的近百门校本课程中,有多门课程被其他学校采用,如《新四军在盐阜》《高中数学趣味解题与智慧培优》等,为区域教育发展贡献力量。射阳中学在新时期有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下一步,我们将优化原有的课程体系,开发‘丹鹤’系列课程,包括为培养拔尖人才而定制的‘鹤鸣’课程、提升人文素养的‘鹤舞’课程和保障身心健康的‘鹤翔’课程,让课程育人成果更有成效。”周正祥说。

责任编辑:朱璐

深挖课程资源,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9-15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

  江苏省射阳中学:

  深挖课程资源,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报见习记者 迟婉婷 

  图为该校STEM教育课程基地 

  图为该校水火箭制作比赛 

  图为该校桥梁模型创作比赛作品 

  走进江苏省射阳中学,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幢高大的建筑——科技馆。这座建筑面积16800平方米的建筑物见证了学校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创建各美其美教学样态的历程。多年来,江苏省射阳中学持续发力,以课程育人为主线,通过拓展课程内涵、丰富学习样态、提升课程品质,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不断擦亮学校品牌特色,助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利用校内外资源, 

  拓展课程内涵 

  对于射阳中学新生来说,“劳动课”是他们的一门必修课。扫地、拖地、清除校园内杂草……点滴生活中的劳动教育汇成润物无声的涓涓细流,在提升学生劳动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劳动的习惯。

  “学校专门开辟了多处场地作为学生的卫生责任区,每个年级学生负责两处,确保责任到班。”该校学生发展部主任陈国庆说。在设置责任卫生区之外,学校还利用校内的主题园林,如玉晖园、红梅园、海棠园、月季园等,开发了园林绿化与维护、花木嫁接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既丰富了学生的劳动知识,也点燃了学生对于劳动的兴趣。

  开发劳动教育课程是射阳中学探索课程建设的缩影。在开齐、开足和上好国家规定课程之外,该校还“妙招频出”,开设不同类型的校本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德育课程体系中,包含《品格的修炼》《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新四军在盐阜》《礼仪与规范》等20多门课程;智育课程体系中,涵盖了《大语文阅读》《物理竞赛教程》《生物前沿》等学科类课程;学校还充分利用体育馆设施,开设《花式篮球技巧与训练》《乒乓球文化及技巧》等各种球类选修课程;为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走近地方戏——淮剧》《剪纸艺术欣赏与创作》《中国山水画欣赏与创作》等校本课程也出现在学生的“选课菜单”上。

  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的同时,该校积极与校外单位合作,进一步丰富课程内涵。目前,该校已经与包括新四军纪念馆、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等16家单位合作,建设课外德育基地。今年7月,学校开展了以“乡村振兴我先行”为主题的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50余名师生共同前往射阳县洋马镇体验生活。“学生根据瓜农师傅讲解的‘听音辨瓜’的技巧学会了挑选西瓜,在有机菊花规范化种植基地学会了栽种菊苗。”该校副校长杨超说,进一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培育学生的乡土情怀,也是射阳中学为学生准备的“开学第一课”。

  打造课程基地, 

  丰富学习样态 

  “放!”随着一声令下,射阳中学第三届科技节自制降落伞比赛开始了。比赛共分5个小组,每小组将自制的降落伞从教学楼的三楼放下,落到地面时降落伞携带的鸡蛋不碎即为成功。在比赛现场,学生制作的气球降落伞、双层降落伞、塑料袋降落伞、水母降落伞等各式作品纷纷“从天而降”,引起阵阵欢呼。

  近年来,射阳中学以江苏省科学教育与科创实践课程基地为平台,连续举办多届校园科技节,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引导学生积极将成果运用到实践。这一课程基地位于科技馆,包括物理探究馆、信息技术中心、STEM课程基地、现代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馆室,其中7楼的鹤乡湿地生态生命教育课程基地尤有特色。走进其中,仿佛置身于一片湖泊沼泽,耳边传来了一声声鹤鸣。“在这里,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够感受我们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该校信息技术部主任陈玉岭告诉记者,鹤乡湿地生态生命教育课程基地设置了鹤乡地理课程、生态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共三个单元。通过墙壁上的展板,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射阳当地的旅游资源、文化民俗、湿地环境;在“地震小屋”里,可以感受模拟出的不同震级的地震情形。“学校老师会定期带领学生来这里参观体验,作为课本知识的延伸和补充。”陈玉岭说。

  除了通过该基地培养学生的科创精神,该校还建设了江苏省人文体验与浸润课程基地与江苏省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力图形成覆盖自然科学类、人文类与体育类的课程基地群,为学生打造多样的学习场景。

  提升课程品质, 

  让成果“看得见” 

  “近三年,射阳中学社团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有32人获国际竞赛奖项,有240人获国家级奖项,有160人获省级一等奖。”射阳中学副校长周正祥介绍说,学校对课程建设的大力投入,助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全国青年乒乓球锦标赛、第二届“中望杯”全国青少年科创教育成果展示大赛、第33届金钥匙科技竞赛等舞台上,均出现了该校学子的青春身影。

  在推进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师的能力也“更上一层楼”。射阳中学将每年的9月定为“教学问诊月”,每位教师都需要上公开课,大家共同查找存在问题,寻求改进对策;各学科每月集中观看一节省级优秀录像课与专家点评实录;各学科备课组每周推介并学习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近5年来,该校立项或在研的省、市级课题有20余项,其中王克亮等教师申报的项目《指向“四能”:高中数学“四问驱动”教学范式的构建与实践》获评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如今,在学校开设的近百门校本课程中,有多门课程被其他学校采用,如《新四军在盐阜》《高中数学趣味解题与智慧培优》等,为区域教育发展贡献力量。射阳中学在新时期有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下一步,我们将优化原有的课程体系,开发‘丹鹤’系列课程,包括为培养拔尖人才而定制的‘鹤鸣’课程、提升人文素养的‘鹤舞’课程和保障身心健康的‘鹤翔’课程,让课程育人成果更有成效。”周正祥说。

责任编辑: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