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汤文清
陈滢竹,江苏师范大学金融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生,江苏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10年前,陈滢竹牵着父母的手第一次走进陕西省,与山区的孩子一起生活、学习;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她再次回到陕西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一次,她走上了讲台……
陈滢竹记得,6岁那年的春节,爷爷握着她的手,用毛笔在鲜红的纸上写下一个个行云流水的“福”字。爷爷告诫她,练习书法要“意到笔随,不设成心”。“为人处世好比写字,一旦思路清晰成熟,就要迅速行动;对待他人要诚恳坦率,不贪图回报。”这句劝勉成了陈滢竹的人生格言,也内化为她参与志愿服务的坚定信念。
“小竹老师,毛笔要怎么拿呀?”“写毛笔字,首先要以指尖捏笔,掌心虚空,然后让笔杆垂直于纸面……”在陕西省陇县西大街小学的课堂上,第一次接触书法的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兴奋提问,陈滢竹笑着压了压手,让热闹的课堂安静下来,然后弯腰握住学生的手,逐一帮他们调整握笔姿势。
2023年8月,陈滢竹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的号召,在江苏师范大学召集、组建了“微光青锋队”,并与十几名同学一起来到陕西省陇县西大街小学、秦源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为山里的孩子精心设计了课表,包括诗歌朗诵、书法、绘画等。有着14年书法功底的陈滢竹,第一次以书法老师的身份走上讲台,为孩子们讲解传统书法知识。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陈滢竹细心设置了分梯度的课程内容,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们都很喜爱温柔耐心的“小竹老师”,下课后总围着她问长问短。“每当握着他们的小手,我的心中总会涌上一股暖流。让孩子们多学些知识和本领,亲近和传承传统文化,是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最大的意义。”陈滢竹表示。
这不是陈滢竹第一次来到陕西参加志愿服务活动。10年前的冬天,10岁的陈滢竹跟随参加送教志愿服务活动的父母走进位于山区的陕西省西乡县西河小学。和素不相识的同学一起坐在教室里听母亲讲授《七律·长征》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对于陈滢竹来说,这种体验陌生又奇妙。“当时教室里总共只有20多个孩子,虽然人很少,但朗诵的声音比四五十人的大班还响亮。”全班齐声诵读时,陈滢竹心底的陌生和局促在一种炽烈的情感共鸣中迅速消融。“那一刻,我意识到,不管我们来自哪里、身在何处,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原来一样强烈。”陈滢竹说。
陈滢竹在结对小伙伴小夏的家里住了两周。黄泥夯筑的房子里没有取暖设施,她就和小夏挤在一张硬板床上,盖一条被子。二人还互相加油打气,鼓励对方好好学习,以后考同一所大学。陈滢竹注意到同学们中午就餐时,都要捧着沉重的大瓷碗,年纪小的孩子甚至捧不动碗,她暗暗记在心底。回到海门后,陈滢竹拿出积攒多年的压岁钱,在父母的协助下购买了300多套不锈钢餐具,仔细打包后寄到西河小学。
光阴倏忽而逝,但陈滢竹一刻也没有忘记远在陕西的同学们。她一直和小夏保持联系,还邀请她到海门过暑假。每逢假期,陈滢竹还会为陕西的同学们买书籍、买文具。2022年,陈滢竹考入江苏师范大学,而小夏也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二人在微信里激动地互发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共同许下第二个10年约定:成人成材,回报社会。岁月更迭,曾经那只连笔都握不稳的小手,如今已可以握住更稚嫩的手;曾经那个坐在讲台下的小姑娘,现在也站上了讲台。陈滢竹发现,“我和家人,我和小夏,我和山区的孩子们,都是彼此的光源”。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陈滢竹回到学校,重新把全部精力投入学业中。“要问未来有什么特别想要从事的工作,我暂时还没想好,但我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会停,”陈滢竹眨眨眼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得学好每一门课,迈好当下的每一步,才能给我的学生做好榜样。”
闲暇之余,陈滢竹会和好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大学生特种兵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陈滢竹笑着说,“用脚步丈量的世界肯定和书里所写的不一样。”青海的茶卡盐湖澄澈如镜,千百年来,蔚蓝湖水与昆仑雪山同在,静静诉说着一片盆地的沧桑变化;内蒙古的草原广袤无边,一片青翠,溪流白如丝带,牛羊和毡包点缀其间……陈滢竹去过全国10余个省份,天南海北,风土人情各不相同。而这些旅行的经历也成为她的教学素材,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在山区的孩子们面前。“现在,孩子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看到山外的世界,但从手机里看和亲身体验,感受是完全不同的,”陈滢竹说,“我希望能在他们心里种下追梦的种子,让他们更有走出大山的动力,去拥抱更辽阔的世界。”
此前,陈滢竹读周国平的《各自的朝圣路》,被其中“虔诚的精神和信念”深深打动。“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朝圣路’,这条路也是我们向未来行进的道路,”陈滢竹说,“追求知识,追逐理想,追寻更好的自己,我们其实是追光旅途中的同路人——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