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高校

3年110项专利 南医走出“医学界爱迪生”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2-2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陆培华1999年进入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从南医大硕士毕业。目前就职于无锡市人民医院。近三年,这位“80后”在手术器械改进、肿瘤化疗新药等方面获得了110项国家专利,并成功转化专利近30项,很多产品已在全国各大医院使用。 

  他是怎么做到的? 

  有“一点之见”的“有心人” 

  “都是源自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陆培华说:“仅PICC器械的改进,我就申请了7项专利。” 

  “他做事很认真,平时在手术中遇到疑难病例,他会特别留意,拍摄并记录病情。术后回访,他会抢着自己做,及时了解反馈信息。”同事说。2007年工作后,陆培华陆续发表了60多篇论文,其中40SCI,还以第一作者身份拿到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 

  “但在2012年,医院科教处的领导对我说,小陆啊,国家现在日益重视转化医学,光写文章是不够的。我记住了这句话。”陆培华的意识很敏锐,20128月,他开始着手专利研究和转化。 

  “做有心人,有‘一点之见’。这一点,写文章和做专利是相通的。”所谓“一点之见”,就是从每件事中寻找一点自己的新看法。点点滴滴地记录下来,整理和开发。 

  胃管引起患者恶心、呛咳,甚至影响治疗,怎么办? 

  他增加了一条“伴行”的给药管,可在置入同时,缓慢、均匀、持续地释放局麻药,实施咽喉部表面麻醉,减少刺激。 

  腹腔镜手术中的打结剪线后,留下的“线尾巴”长短不一——太短会导致线结松开,太长则吸收时间长。怎么办? 

  他在圈套器上设置“铡刀”,可操作刀口闭合来切断线体,且确保“尾巴”长度。  

  

  同时,他也不甘心只让这些专利“睡大觉”。周六周日,他常奔波在去各大厂家的路上,不知打了多少电话,跑了多少地方……现在,广州艾默克、常州洛克曼、江苏康进、南京宁创、常州久虹……都是他的专利合作伙伴。 

  “我比较执着。”陆培华说,一般医院每年都会有一两百项专利,如果得不到转化,非常可惜。 

  “科研成果不能只躺在实验室内,而是应该为患者带来福音。” 

    打造“金手指” 破解“创新窘境” 

  在这一过程中,陆培华积累下了写专利和专利转化的丰富经验。 

  不少临床医生向他请教:“我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各种医疗器械有使用不便或需要改进的问题,但我只有idea,不知道如何变成专利、发明创造。”  

  

  如何破解? 

  盲人摸象原理、曲突徒新原理、李代桃僵原理、鱼目混珠原理、物美价廉原理……陆培华目前正在编写一本名为《医学行为创造学》的书。书中收集了他摸索出来的创新的36种方法,用36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加以概括。 

  “套圈线收结剪线装置,我采用的是‘先斩后奏’原理;智能手机引导PICC头端定位,利用声学系统、光学系统、电磁学系统或者感官刺激的方式替代机械系统——则是用了‘李代桃僵’原理。” 

  “我想借此开一门专讲科研创新的课。” 

  除了编写专门的教材,陆培华着手还创建了“医创星”平台,创办创新学院、开辟专利孵化服务、政策解读和经验分享宣传功能。 

  “我就是要改变这种‘创新窘境’,帮助他们了解创新原理,掌握创新实践技能,熟悉创新成果转化全流程中的相关知识,切实提升临床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传播创新“秘笈” 让“富矿”出产“金子” 

  任晓敏是无锡市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在陆培华的指导协助下,她也在着手一项专利:长期静脉输液管置入病人体内时,需要做心脏定位,一般采用观察心电图进行置管的方式,但庞大的仪器体积,数万元的价格,功能的不全面,都带来诸多不便。 

  “我们对系统进行改造,将心电图检测程序置入智能手机模块。通过手机,即可实时观察和操作,而且能导出数据进行精确计算。更加稳定、可靠,成本只要几百元。”目前已为1000名患者使用了这种方法。 

  “全国那么多医务工作者,是一个产生医疗器械和药物发明的‘富矿’。单纯依靠厂家的力量是不够的,要鼓励医务人员创新,发掘富矿。” 

  渐渐小有名气后,“筑梦飞翔”项目找到他,为全国30家重点三甲医院的精英医师进行培训,旨在提高临床科研能力。听课的医生包括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华西医院、广州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专家们,个个资历都比陆培华深,甚至还有不少博导,而当时的陆培华只是一名主治医生。 

  “一开始我有点紧张。”陆培华说,而现在的他已经为全国100多家三甲医院开展了临床科研培训。在他眼里,处处都能产生发明,关键在于要用专业知识,总结出转化技巧,提炼出专利。 

  “我希望能够用我的方法,帮助广大的临床医生们把各种点子变成现实,造福更多的患者。” 

  201610月国家卫计委、科技部等五部委发文指出:对临床医生的评价,主要是看创新对病人的治疗和防治的效果。”他说,如果每个医生都能这样做,这股创造创新的“合力”将是无穷无尽的。 

医疗器械厂家向他诉苦:“我们生产的器械不完美,但我只接触到一部分医生,而且他们往往不愿意跟我们说产品需如何改进。有时看到医生有一些不错的专利,想把它孵化成产品,但医生往往不信任我们……”
 
这些“神器”,都出自陆培华之手。 

责任编辑:李月昭

3年110项专利 南医走出“医学界爱迪生”
发布时间:2017-02-23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陆培华1999年进入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从南医大硕士毕业。目前就职于无锡市人民医院。近三年,这位“80后”在手术器械改进、肿瘤化疗新药等方面获得了110项国家专利,并成功转化专利近30项,很多产品已在全国各大医院使用。 

  他是怎么做到的? 

  有“一点之见”的“有心人” 

  “都是源自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陆培华说:“仅PICC器械的改进,我就申请了7项专利。” 

  “他做事很认真,平时在手术中遇到疑难病例,他会特别留意,拍摄并记录病情。术后回访,他会抢着自己做,及时了解反馈信息。”同事说。2007年工作后,陆培华陆续发表了60多篇论文,其中40SCI,还以第一作者身份拿到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 

  “但在2012年,医院科教处的领导对我说,小陆啊,国家现在日益重视转化医学,光写文章是不够的。我记住了这句话。”陆培华的意识很敏锐,20128月,他开始着手专利研究和转化。 

  “做有心人,有‘一点之见’。这一点,写文章和做专利是相通的。”所谓“一点之见”,就是从每件事中寻找一点自己的新看法。点点滴滴地记录下来,整理和开发。 

  胃管引起患者恶心、呛咳,甚至影响治疗,怎么办? 

  他增加了一条“伴行”的给药管,可在置入同时,缓慢、均匀、持续地释放局麻药,实施咽喉部表面麻醉,减少刺激。 

  腹腔镜手术中的打结剪线后,留下的“线尾巴”长短不一——太短会导致线结松开,太长则吸收时间长。怎么办? 

  他在圈套器上设置“铡刀”,可操作刀口闭合来切断线体,且确保“尾巴”长度。  

  

  同时,他也不甘心只让这些专利“睡大觉”。周六周日,他常奔波在去各大厂家的路上,不知打了多少电话,跑了多少地方……现在,广州艾默克、常州洛克曼、江苏康进、南京宁创、常州久虹……都是他的专利合作伙伴。 

  “我比较执着。”陆培华说,一般医院每年都会有一两百项专利,如果得不到转化,非常可惜。 

  “科研成果不能只躺在实验室内,而是应该为患者带来福音。” 

    打造“金手指” 破解“创新窘境” 

  在这一过程中,陆培华积累下了写专利和专利转化的丰富经验。 

  不少临床医生向他请教:“我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各种医疗器械有使用不便或需要改进的问题,但我只有idea,不知道如何变成专利、发明创造。”  

  

  如何破解? 

  盲人摸象原理、曲突徒新原理、李代桃僵原理、鱼目混珠原理、物美价廉原理……陆培华目前正在编写一本名为《医学行为创造学》的书。书中收集了他摸索出来的创新的36种方法,用36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加以概括。 

  “套圈线收结剪线装置,我采用的是‘先斩后奏’原理;智能手机引导PICC头端定位,利用声学系统、光学系统、电磁学系统或者感官刺激的方式替代机械系统——则是用了‘李代桃僵’原理。” 

  “我想借此开一门专讲科研创新的课。” 

  除了编写专门的教材,陆培华着手还创建了“医创星”平台,创办创新学院、开辟专利孵化服务、政策解读和经验分享宣传功能。 

  “我就是要改变这种‘创新窘境’,帮助他们了解创新原理,掌握创新实践技能,熟悉创新成果转化全流程中的相关知识,切实提升临床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传播创新“秘笈” 让“富矿”出产“金子” 

  任晓敏是无锡市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在陆培华的指导协助下,她也在着手一项专利:长期静脉输液管置入病人体内时,需要做心脏定位,一般采用观察心电图进行置管的方式,但庞大的仪器体积,数万元的价格,功能的不全面,都带来诸多不便。 

  “我们对系统进行改造,将心电图检测程序置入智能手机模块。通过手机,即可实时观察和操作,而且能导出数据进行精确计算。更加稳定、可靠,成本只要几百元。”目前已为1000名患者使用了这种方法。 

  “全国那么多医务工作者,是一个产生医疗器械和药物发明的‘富矿’。单纯依靠厂家的力量是不够的,要鼓励医务人员创新,发掘富矿。” 

  渐渐小有名气后,“筑梦飞翔”项目找到他,为全国30家重点三甲医院的精英医师进行培训,旨在提高临床科研能力。听课的医生包括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华西医院、广州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专家们,个个资历都比陆培华深,甚至还有不少博导,而当时的陆培华只是一名主治医生。 

  “一开始我有点紧张。”陆培华说,而现在的他已经为全国100多家三甲医院开展了临床科研培训。在他眼里,处处都能产生发明,关键在于要用专业知识,总结出转化技巧,提炼出专利。 

  “我希望能够用我的方法,帮助广大的临床医生们把各种点子变成现实,造福更多的患者。” 

  201610月国家卫计委、科技部等五部委发文指出:对临床医生的评价,主要是看创新对病人的治疗和防治的效果。”他说,如果每个医生都能这样做,这股创造创新的“合力”将是无穷无尽的。 

医疗器械厂家向他诉苦:“我们生产的器械不完美,但我只接触到一部分医生,而且他们往往不愿意跟我们说产品需如何改进。有时看到医生有一些不错的专利,想把它孵化成产品,但医生往往不信任我们……”
 
这些“神器”,都出自陆培华之手。 

责任编辑:李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