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对键 点对点 心贴心
盐师辅导员做防疫“大管家”思政“先锋员”
■本报记者 王艳芳 通讯员 李荣庆 李新华
“我从东北老家返校,刚下飞机就收到了返校检测、隔离的消息,心里立马被不安情绪占据。”盐城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大三学生刘华说,让他没想到的是,辅导员的电话随之而来。辅导员不仅为他讲解防控要求,还“云”指导他的毕业论文写作,传达就业招聘方面利好消息……很快,刘华的不安消失了,“在老师的鼓励和关心下,我度过了一个十分充实的隔离期。”
一场疫情,一次考验,一堂大课,盐师辅导员化危机为契机,牢记立德树人初心使命,坚持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以防控疫情的重大责任为担当,“谈”奏出一曲育人交响乐。
“老师,我想去做防疫志愿者!”即使隔着屏幕,盐师文学院辅导员臧雪源还是感受到了学生内心的激动。尽管臧雪源的第一反应是“拒绝”,但几秒后,她依然在屏幕上发出“好的”回应,“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每晚到家后及时跟我说,不论多晚老师都等你。”
自疫情发生之日起,臧雪源就和学校其他辅导员们一起,进入“战时”状态,对全校2万多名学生全面开展精准排查,与近千名重点关注对象逐一电话沟通,核实情况,为防疫期间学生健康状况动态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支持。
“谈得勤些,发现的问题就多了,最重要的是能帮同学们解决困难。”辅导员张强、任礼姝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发现,有些偏远地区的同学家中没有安装宽带,面临着上网课流量不够用、易限速的实际困难。在他们的建议下,学校和盐城移动公司合作推出“高校助学流量”活动,为有需要的学生发放每月60G的免费流量卡。
毕业班学生王萌报名参加了家乡的教师招聘考试,但就业推荐表落在了学校的宿舍;毕业班学生贾铮申请国外研究生时,缺少一份盖有学校公章的成绩单……此时,辅导员成了学生的“跑腿员”,帮他们邮寄成绩单、就业推荐表、三方协议等资料。
盐师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桂华说:“辅导员就是学生的‘大管家’,从健康、学习到生活,事无巨细,都得管。同时,在琐碎的工作里,也要理出思想政治教育这条主线。”为提升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该校党委学工部先后组织辅导员线上沙龙、疫情防控线上专题培训、知识测试等,集中为教师“加油充电”。
“我们是离学生最近的人,要在抗疫战场上当好思政‘先锋员’。”疫情防控期间,盐师辅导员发挥党团工作优势,思政工作一直“在线”。辅导员陈翩开展了“‘疫’鼓作气,静候佳音”云宣讲党日活动,辅导员王寅组织开展“我与祖国共成长,初心不变再出发”线上主题团日活动,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辅导员则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追梦不负青春,奋斗不负时代”线上有声文字大赛等。结合学生情感关切和专业特点,辅导员们在键对键、点与点的沟通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让学生在聚力抗疫实践中感悟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