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视点

“停课不停学”的联合答卷

作者:黄 浩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

  “停课不停学”,既是抗疫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教育”的成果检阅。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关于“停课不停学”的热议不断,可以预见,“停课不停学”必将对中国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我们特别梳理“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学校和一线教师如何“答好这道题”——

  谁也不曾想到,一场疫情让“网课、花式直播、钉钉直播”等关键词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占据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这场学生、教师及家长集体参与的“在家学习”,一时间让许多家庭有了“应接不暇”之感。许多教师第一次拿起麦克风当起了“主播”,许多学生也第一次新奇地看见教师在手机里出现使出浑身解数来讲解一道题。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大背景下,为了维护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出台了延期开学并开展线上教育“停课不停学”政策,一个月来,有关“停课不停学”的讨论热度不减。

  “停课不停学”,注定要成为2020年“超长寒假”的注脚之一,也将成为1000多万教师和无数家庭难以磨灭的记忆。

  特殊时期的“非常举措”——“停课不停学”“教师总动员”

  春节过后,疫情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在减少人员流动、各地停产停工的大背景下,延迟开学也成为必然之举。

  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积极作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党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月2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明确提出“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学校春季学期开学时间,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地方党委和政府统一部署确定”.随后,许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均表示,2月中旬前不开学;此后,开学日期一再延后。

  学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中性活动。各培训机构也按要求取消各类线下课程。延期开学后,孩子的学习怎么办?这个大大的问号,一直在无数家长和孩子头上盘旋。

  延期开学的通知下发两天后,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不能面对面课堂上课,我们就搭建云课堂,让孩子们在家也能开展学习”.该负责人介绍,教育部正在统筹整合国家、有关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可供选择、覆盖各地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全力保障教师在网上教、孩子们在网上学。

  也正是在此时,一场声势浩大的“上网课”开始兴起。许多教师被动员起来,用手机、电脑在家为孩子们讲起了网课。这一番尝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学生的焦虑情绪,但由于现实条件所限,加上准备不足,不少教师仍然措手不及。

  武汉一中学教师利用QQ电话给400多名学生授课,但网络承载不了这么多人同时在线,不时出现的卡顿、掉线等问题,让教师、学生都对上好一堂课充满“畏惧”.对于家长来说,没有无线网络可能是另一个痛点——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无论对教室还是学生而言,利用手机流量上网课是一项不小的支出。

  更令人忧心的是,部分地区在执行“停课不停学”指导意见时产生了偏差,有的学校“顶风作案”让学生上新课,教师陷入了比上班更忙碌的状态;还有的学校对教师要求颇高,除了备课、做PPT、录制,甚至还要剪辑、配上相应动画等,对于从未接触过网课的教师来说,普通教师感受到了“难以承受之重”。

  一位教师就向《中国教师报》表示,“每天备课、上课、批作业,怕网络不好还要录课、做微课,这个工作量比平时多了不是一星半点儿。家有4岁和7个月的俩娃儿,白天简直一言难尽;晚上娃睡了就开始疯狂工作,工作到凌晨一两点变成了日常,两周过去感觉视力明显下降……”

  教师不堪重负,部分学生也被“补课”绑架,甚至有学生既要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还要完成父母给报的网上“免费培训班”.

  这些有悖政策初衷的走偏行为让教师茫然失措,也给仍处于假期中的学生增加了额外负担,导致新的“教育焦虑”.《人民日报》2月11日发表文章称,面对延长的假期,应尽快明确“停课不停学”的科学内涵,杜绝乱象,确保“停课不停学”好经不被念歪已成当务之急。

  打出政策“组合拳”——确保“停课不停学”不走偏

  其实,针对“停课不停学”过程中产生的部分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直在不断“纠偏”.

  了解到有些地方利用网络平台提前教学,2月4日教育部第一时间发出提醒,要求各地原计划正式开学前不要提前开始新学期课程网上教学,并提醒广大家长,在防控疫情严峻形势下,把孩子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珍惜宝贵假期,不过度施加压力,科学、适度安排孩子学习、生活和锻炼。

  不让提前上新课,遏制了一些地方借上网课“抢跑”的现象,不少教师在网上留言“举双手赞成”.

  2月11日教育部专门召开发布会,就中小学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有关问题答记者问。这场“及时雨”回应了当下关于“停课不停学”的若干疑问,为各地正确稳妥开展“停课不停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意见。

  教育部指出,“停课不停学”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网上上课,也不只是学校课程的学习,而是一种广义的学习,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可以的。要坚持国家课程学习与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特别注重疫情防护知识普及,加强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关于众多教师关心的“网上上直播课”的问题,教育部同样给出了令人宽心的回复。教育部指出,开展“停课不停学”、做好网上教学工作没有必要普遍要求教师去录播课程。如果强行要求所有教师进行录播,不仅质量上难以保障,而且也会增加教师负担,并且造成资源浪费,这种现象必须予以制止。

  “这条信息太及时了。我们3月份开学,学校还要求录课、直播,让老师提前备20节直播课。我们在农村,确实难以达成要求……”一名教师在看到消息后高兴地说。

  2月12日教育部、工信部更进一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让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教育部提出,为支持各地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帮助学生居家学习,教育部整合国家、有关省市和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在延期开学期间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免费供各地自主选择使用。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教育部将各中小学教材编写出版单位提供的免费电子版教材链接统一公布,同时对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停课不停学”有关学习资源做了分工调整,由中国教育电视台4频道于2月17日起播出小学生学习内容,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只提供中学生学习资源,不代替学校正常课堂教学,仅供复习或预习使用。学生在家上课有了资源保障。

  2月16日,教育部发布《给全国中小学生家长在疫情防控期间指导孩子居家学习生活的建议》和《给全国中小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学习生活的建议》,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度一段有意义的亲子时光,并借助疫情给孩子上一堂生动的社会生活课。

  “面对长时间的居家相处,家庭比社会和学校更能够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家长应当把握好分寸,教给孩子感受爱和付出爱的能力,远比教会做对几道题重要得多。”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教师郭简说。

  根据疫情发展情况,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2月27日会议明确要求大中小学、幼儿园等开学开园时间原则上继续推迟。3月6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做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的通知》,就有序、有效、深入开展“停课不停学”工作再次提出指导意见,总结推广了各地前一阶段“停课不停学”的典型经验做法;要求各地分析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地克服线上“隔空”教学存在的不足。

  不论从何种角度来看,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出台,都正在将各种偏离轨道的“停课不停学”行径拉回正轨。

  避免简单化与形式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担当

  教育部关于“停课不停学”的相关政策、意见出台后,地方实际执行时会不会走偏?这个令教师担心的问题还真存在。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博士后傅王倩在调研后表示,“停课不停学”的实施对教师群体提出了新的挑战,部分地方和学校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偏离政策要求的做法,如把“停课不停学”变成教师“线上满堂灌”.一些教师则反映,线上上课使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比如,要求教师每天督促学生上网打卡,要求教师上传学生的各种学习、生活、劳动视频等,都是形式主义的做法。

  为了及时止住“停课不停学”过程中的乱象,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一一出台细则。

  2月9日,贵州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阳光校园·空中黔课”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明确指出,除承担课程录播的学校及教师外,其他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在线学习。不得额外增加教师负担,不得要求每名教师都录课并开展线上教学,不得额外增加学习内容,不得额外布置作业。坚决杜绝网络教学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针对网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河南省教育厅进行了详细梳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校网上教学工作的补充通知》,其中表示,不得要求学生每天必须打卡,不得要求必须每天上传相关的学习视频。对小学低年级网上学习不作统一的硬性要求,家长和学生自愿选择。

  北京市教委则提出,“停课不停学”绝不是简单给学生一套网课,对着屏幕从早看到晚,而是提倡本校老师、本班班主任结合自己学生学习特点,筛选学习资源,指导学习内容,建议教师借助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努力尝试线下的自主学习。

  为满足广大师生居家学习和在线教育需要,上海市中小学将同时提供数字教材和纸质教材。在线教育的课表中,每节录播课时间约20分钟,学生在线的总时长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以小学为例,小学生的线上教学每节录播课时长20分钟,比传统课堂教学短15分钟,这是根据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设定的;平均每天排课5-6节,这样每个学生每天需要收看的总时长基本不超过2小时。

  凡此种种,各地都竭力避免了“停课不停学”落地过程中的形式化、简单化,也为学校具体落实“停课不停学”提供了重要指导。

  学什么、怎么学——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答卷”

  “停课不停学”到底学什么、怎么学?一场全民大讨论在网上展开。

  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当此疫情期间更重要的是坚守教育的根本,反思教育的目的。

  “比起落下几个月的功课更为重要的是,面对疫情,我们要用什么来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能不能把疫情当作教材,把危机变成机遇,真正地重新构建我们的教育?”朱永新说。

  在众多一线教育者不断发声中,这样的观点也逐渐成为广大教育人的共识。

  “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宅家不出的日子无疑是‘难耐’的。因此,学校的任务是化疫情危机为教育契机,可以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学科特点分类分层进行,包括阅读、实践、探究、锻炼、表演等。” 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校长陈姗表示,比如语文教师推荐阅读书目,制订学生居家读书计划;体育教师给孩子安排适合的亲子运动项目;家政课教师加强劳动教育,指导学生做手工、做家务;科学教师结合疫情安排小主题探究……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奚亚英在给教师的信中写道,“我们应该给自己和孩子补一堂应时应景的生命教育——围绕‘生命与安全’去关联每一个空间中的隐性危机;通过‘生命与健康’去了解身体之外的机能反应;基于‘生命与养成’去把丢弃的习惯和素养重新温习;聚焦‘生命与交往’去了解每一种沟通对话的仪式感;审视‘生命与价值’去反思应尽的责任以及超越生死的理解”.

  总之,除了“上网课”学知识,大多数教育者都认为,疫情是一本生动鲜活的教材,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疫情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公德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帮助学生学会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直面人性、牢记担当。一些学校也将疫情作为资源设计了相应的课程。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面对疫情设计了“非常5+1”项目学习方案,其内容涉及认识影响人类的各种病毒、病毒为什么会威胁人类、面对病毒人们如何选择、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我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等五大主题,并要求孩子最终编制一本防控手册。这样的学习以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实现与自然、与他人、与自我的三重对话,以更好地成长和发展自我。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晨光小学学生利用网络、电视、学习强国等资源,搜集信息、确定内容,创作一本本属于他们自己的“战疫情,迎春来”绘本。学校则根据学生的绘本,编著了一本属于晨光小学全体师生、家长的电子绘本——《静待春天》。这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不仅让孩子缓解了恐惧情绪,更让他们懂得生命的重要,并深切地感受疫情面前逆行者的勇敢与奉献精神。

  更多的学校也在“停课不停学”中渗透相关教育常识,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人本意识。

  可以预判,“停课不停学”带来的影响将极为深远。仅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特殊时期在线教育大爆发,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在线教育将凭借其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泛在化的学习方式及智能便捷的技术手段,在未来对传统的教学及学习方式带来深刻的改变。

  从更广义的角度而言,“停课不停学”所倡导的提高学生自主性,将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锻炼、自主劳动、自主探究等诸多方面对孩子产生持久的影响。

  当然,教师们更期待着,疫情散去的那一天,他们在教室里,等着可爱的孩子们平安归来;在三尺讲台,他们再叙说这一段日子对彼此的挂念。

  作者:本报记者 黄浩

  《中国教师报》2020年03月11日第2版 版名:新闻

责任编辑:陈路

“停课不停学”的联合答卷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       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  

  “停课不停学”,既是抗疫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教育”的成果检阅。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关于“停课不停学”的热议不断,可以预见,“停课不停学”必将对中国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我们特别梳理“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学校和一线教师如何“答好这道题”——

  谁也不曾想到,一场疫情让“网课、花式直播、钉钉直播”等关键词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占据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这场学生、教师及家长集体参与的“在家学习”,一时间让许多家庭有了“应接不暇”之感。许多教师第一次拿起麦克风当起了“主播”,许多学生也第一次新奇地看见教师在手机里出现使出浑身解数来讲解一道题。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大背景下,为了维护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出台了延期开学并开展线上教育“停课不停学”政策,一个月来,有关“停课不停学”的讨论热度不减。

  “停课不停学”,注定要成为2020年“超长寒假”的注脚之一,也将成为1000多万教师和无数家庭难以磨灭的记忆。

  特殊时期的“非常举措”——“停课不停学”“教师总动员”

  春节过后,疫情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在减少人员流动、各地停产停工的大背景下,延迟开学也成为必然之举。

  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积极作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党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月2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明确提出“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学校春季学期开学时间,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地方党委和政府统一部署确定”.随后,许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均表示,2月中旬前不开学;此后,开学日期一再延后。

  学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中性活动。各培训机构也按要求取消各类线下课程。延期开学后,孩子的学习怎么办?这个大大的问号,一直在无数家长和孩子头上盘旋。

  延期开学的通知下发两天后,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不能面对面课堂上课,我们就搭建云课堂,让孩子们在家也能开展学习”.该负责人介绍,教育部正在统筹整合国家、有关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可供选择、覆盖各地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全力保障教师在网上教、孩子们在网上学。

  也正是在此时,一场声势浩大的“上网课”开始兴起。许多教师被动员起来,用手机、电脑在家为孩子们讲起了网课。这一番尝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学生的焦虑情绪,但由于现实条件所限,加上准备不足,不少教师仍然措手不及。

  武汉一中学教师利用QQ电话给400多名学生授课,但网络承载不了这么多人同时在线,不时出现的卡顿、掉线等问题,让教师、学生都对上好一堂课充满“畏惧”.对于家长来说,没有无线网络可能是另一个痛点——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无论对教室还是学生而言,利用手机流量上网课是一项不小的支出。

  更令人忧心的是,部分地区在执行“停课不停学”指导意见时产生了偏差,有的学校“顶风作案”让学生上新课,教师陷入了比上班更忙碌的状态;还有的学校对教师要求颇高,除了备课、做PPT、录制,甚至还要剪辑、配上相应动画等,对于从未接触过网课的教师来说,普通教师感受到了“难以承受之重”。

  一位教师就向《中国教师报》表示,“每天备课、上课、批作业,怕网络不好还要录课、做微课,这个工作量比平时多了不是一星半点儿。家有4岁和7个月的俩娃儿,白天简直一言难尽;晚上娃睡了就开始疯狂工作,工作到凌晨一两点变成了日常,两周过去感觉视力明显下降……”

  教师不堪重负,部分学生也被“补课”绑架,甚至有学生既要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还要完成父母给报的网上“免费培训班”.

  这些有悖政策初衷的走偏行为让教师茫然失措,也给仍处于假期中的学生增加了额外负担,导致新的“教育焦虑”.《人民日报》2月11日发表文章称,面对延长的假期,应尽快明确“停课不停学”的科学内涵,杜绝乱象,确保“停课不停学”好经不被念歪已成当务之急。

  打出政策“组合拳”——确保“停课不停学”不走偏

  其实,针对“停课不停学”过程中产生的部分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直在不断“纠偏”.

  了解到有些地方利用网络平台提前教学,2月4日教育部第一时间发出提醒,要求各地原计划正式开学前不要提前开始新学期课程网上教学,并提醒广大家长,在防控疫情严峻形势下,把孩子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珍惜宝贵假期,不过度施加压力,科学、适度安排孩子学习、生活和锻炼。

  不让提前上新课,遏制了一些地方借上网课“抢跑”的现象,不少教师在网上留言“举双手赞成”.

  2月11日教育部专门召开发布会,就中小学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有关问题答记者问。这场“及时雨”回应了当下关于“停课不停学”的若干疑问,为各地正确稳妥开展“停课不停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意见。

  教育部指出,“停课不停学”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网上上课,也不只是学校课程的学习,而是一种广义的学习,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可以的。要坚持国家课程学习与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特别注重疫情防护知识普及,加强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关于众多教师关心的“网上上直播课”的问题,教育部同样给出了令人宽心的回复。教育部指出,开展“停课不停学”、做好网上教学工作没有必要普遍要求教师去录播课程。如果强行要求所有教师进行录播,不仅质量上难以保障,而且也会增加教师负担,并且造成资源浪费,这种现象必须予以制止。

  “这条信息太及时了。我们3月份开学,学校还要求录课、直播,让老师提前备20节直播课。我们在农村,确实难以达成要求……”一名教师在看到消息后高兴地说。

  2月12日教育部、工信部更进一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让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教育部提出,为支持各地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帮助学生居家学习,教育部整合国家、有关省市和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在延期开学期间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免费供各地自主选择使用。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教育部将各中小学教材编写出版单位提供的免费电子版教材链接统一公布,同时对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停课不停学”有关学习资源做了分工调整,由中国教育电视台4频道于2月17日起播出小学生学习内容,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只提供中学生学习资源,不代替学校正常课堂教学,仅供复习或预习使用。学生在家上课有了资源保障。

  2月16日,教育部发布《给全国中小学生家长在疫情防控期间指导孩子居家学习生活的建议》和《给全国中小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学习生活的建议》,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度一段有意义的亲子时光,并借助疫情给孩子上一堂生动的社会生活课。

  “面对长时间的居家相处,家庭比社会和学校更能够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家长应当把握好分寸,教给孩子感受爱和付出爱的能力,远比教会做对几道题重要得多。”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教师郭简说。

  根据疫情发展情况,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2月27日会议明确要求大中小学、幼儿园等开学开园时间原则上继续推迟。3月6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做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的通知》,就有序、有效、深入开展“停课不停学”工作再次提出指导意见,总结推广了各地前一阶段“停课不停学”的典型经验做法;要求各地分析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地克服线上“隔空”教学存在的不足。

  不论从何种角度来看,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出台,都正在将各种偏离轨道的“停课不停学”行径拉回正轨。

  避免简单化与形式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担当

  教育部关于“停课不停学”的相关政策、意见出台后,地方实际执行时会不会走偏?这个令教师担心的问题还真存在。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博士后傅王倩在调研后表示,“停课不停学”的实施对教师群体提出了新的挑战,部分地方和学校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偏离政策要求的做法,如把“停课不停学”变成教师“线上满堂灌”.一些教师则反映,线上上课使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比如,要求教师每天督促学生上网打卡,要求教师上传学生的各种学习、生活、劳动视频等,都是形式主义的做法。

  为了及时止住“停课不停学”过程中的乱象,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一一出台细则。

  2月9日,贵州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阳光校园·空中黔课”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明确指出,除承担课程录播的学校及教师外,其他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在线学习。不得额外增加教师负担,不得要求每名教师都录课并开展线上教学,不得额外增加学习内容,不得额外布置作业。坚决杜绝网络教学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针对网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河南省教育厅进行了详细梳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校网上教学工作的补充通知》,其中表示,不得要求学生每天必须打卡,不得要求必须每天上传相关的学习视频。对小学低年级网上学习不作统一的硬性要求,家长和学生自愿选择。

  北京市教委则提出,“停课不停学”绝不是简单给学生一套网课,对着屏幕从早看到晚,而是提倡本校老师、本班班主任结合自己学生学习特点,筛选学习资源,指导学习内容,建议教师借助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努力尝试线下的自主学习。

  为满足广大师生居家学习和在线教育需要,上海市中小学将同时提供数字教材和纸质教材。在线教育的课表中,每节录播课时间约20分钟,学生在线的总时长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以小学为例,小学生的线上教学每节录播课时长20分钟,比传统课堂教学短15分钟,这是根据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设定的;平均每天排课5-6节,这样每个学生每天需要收看的总时长基本不超过2小时。

  凡此种种,各地都竭力避免了“停课不停学”落地过程中的形式化、简单化,也为学校具体落实“停课不停学”提供了重要指导。

  学什么、怎么学——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答卷”

  “停课不停学”到底学什么、怎么学?一场全民大讨论在网上展开。

  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当此疫情期间更重要的是坚守教育的根本,反思教育的目的。

  “比起落下几个月的功课更为重要的是,面对疫情,我们要用什么来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能不能把疫情当作教材,把危机变成机遇,真正地重新构建我们的教育?”朱永新说。

  在众多一线教育者不断发声中,这样的观点也逐渐成为广大教育人的共识。

  “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宅家不出的日子无疑是‘难耐’的。因此,学校的任务是化疫情危机为教育契机,可以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学科特点分类分层进行,包括阅读、实践、探究、锻炼、表演等。” 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校长陈姗表示,比如语文教师推荐阅读书目,制订学生居家读书计划;体育教师给孩子安排适合的亲子运动项目;家政课教师加强劳动教育,指导学生做手工、做家务;科学教师结合疫情安排小主题探究……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奚亚英在给教师的信中写道,“我们应该给自己和孩子补一堂应时应景的生命教育——围绕‘生命与安全’去关联每一个空间中的隐性危机;通过‘生命与健康’去了解身体之外的机能反应;基于‘生命与养成’去把丢弃的习惯和素养重新温习;聚焦‘生命与交往’去了解每一种沟通对话的仪式感;审视‘生命与价值’去反思应尽的责任以及超越生死的理解”.

  总之,除了“上网课”学知识,大多数教育者都认为,疫情是一本生动鲜活的教材,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疫情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公德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帮助学生学会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直面人性、牢记担当。一些学校也将疫情作为资源设计了相应的课程。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面对疫情设计了“非常5+1”项目学习方案,其内容涉及认识影响人类的各种病毒、病毒为什么会威胁人类、面对病毒人们如何选择、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我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等五大主题,并要求孩子最终编制一本防控手册。这样的学习以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实现与自然、与他人、与自我的三重对话,以更好地成长和发展自我。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晨光小学学生利用网络、电视、学习强国等资源,搜集信息、确定内容,创作一本本属于他们自己的“战疫情,迎春来”绘本。学校则根据学生的绘本,编著了一本属于晨光小学全体师生、家长的电子绘本——《静待春天》。这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不仅让孩子缓解了恐惧情绪,更让他们懂得生命的重要,并深切地感受疫情面前逆行者的勇敢与奉献精神。

  更多的学校也在“停课不停学”中渗透相关教育常识,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人本意识。

  可以预判,“停课不停学”带来的影响将极为深远。仅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特殊时期在线教育大爆发,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在线教育将凭借其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泛在化的学习方式及智能便捷的技术手段,在未来对传统的教学及学习方式带来深刻的改变。

  从更广义的角度而言,“停课不停学”所倡导的提高学生自主性,将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锻炼、自主劳动、自主探究等诸多方面对孩子产生持久的影响。

  当然,教师们更期待着,疫情散去的那一天,他们在教室里,等着可爱的孩子们平安归来;在三尺讲台,他们再叙说这一段日子对彼此的挂念。

  作者:本报记者 黄浩

  《中国教师报》2020年03月11日第2版 版名:新闻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