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视点

不妨跳出“追赶”的焦虑

——从中小学生“一边输液一边做题”说起

作者:江 东 发布时间:2023-12-05 来源: 新华日报

  这几天,不少孩子在医院“一边输液一边做题”的照片引发热议。有人认为,孩子生病了,还想着要完成作业,这是孩子有上进心、学习自觉的表现。“感冒了还写作业,这种行为不值得鼓励,但这种精神应该点赞。正因为大家都有‘轻伤不下火线’的拼搏精神,我们的发展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也有人认为,孩子生病了还要做作业,更多的是迫于学校和家长的压力,背后折射的是家长的焦虑情绪。“孩子挂吊瓶还要做作业,这说明不仅孩子病了,家长和社会也病了,值得反思。”

  这两种观点犹如镜子的两面,说明了“一边输液一边做题”问题的复杂性。

  小图片折射大问题。近年来,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各级教育部门纷纷出台减负措施,着力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比如,有的地方明确提出,低年级学生不举行期末考试,高年级学生虽然考试但不排名、不公布成绩;有的地方规定,学校不得布置过多作业,学生也不得把作业带回家;有的地方全面清理校外培训机构,全力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运动时间;等等。这些措施,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内课外负担。

  然而,减负举措也遭到一些家长的“梗阻”和“对冲”。一些家长生怕自己孩子落于人后,无视教育教学规律、成长发育规律和孩子自身条件,不停抽鞭子、压担子,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与负担。比如,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被排满各种课程;有的孩子刚上初中就得每天写作业到深夜;有的孩子刚刚走出学校的大门就被接进培训学校的小门……“一边输液一边做题”式“鸡娃”的结果,是孩子负担“减而不轻”,压力越来越大,有的孩子甚至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问题。

  好的教育是家长学校社会共同谱写的协奏曲。诚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需要从根本上深化教育改革,落实各项改革举措。但也要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认识教育、认识未来,理性客观看待竞争,不要让孩子承受不必要的负担。孩子成长有其规律,一味“抢跑”,过度过早开发孩子的能力,容易导致孩子“学习早衰”“后劲不足”“厌学逃学”甚至出现心理问题,这样的教训俯拾皆是。忽视孩子成长的时代环境、实际条件和成长规律,忽视对孩子的人文关怀,结果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适度的焦虑不是什么坏事,但一些家长的教育焦虑显然已超出“合理区间”。有专家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总量、结构的变化,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社会竞争模式和力度等均将发生深刻变化。用过去的经验指导今天的实践、判断未来的走势,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理性,不可盲目“追赶”更无需过度焦虑。

  静待花开,清香自来。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与其透支孩子的生命能量,不如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跳出“追赶”的焦虑,才能多些从容的力量。帮助孩子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潜能,每个孩子都能拥有美好的明天。

  原载:《新华日报》2023年12月5日,版次:5

责任编辑:陈路

不妨跳出“追赶”的焦虑
——从中小学生“一边输液一边做题”说起
发布时间:2023-12-05   
来       源:新华日报  
作       者:江 东
  这几天,不少孩子在医院“一边输液一边做题”的照片引发热议。有人认为,孩子生病了,还想着要完成作业,这是孩子有上进心、学习自觉的表现。“感冒了还写作业,这种行为不值得鼓励,但这种精神应该点赞。正因为大家都有‘轻伤不下火线’的拼搏精神,我们的发展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也有人认为,孩子生病了还要做作业,更多的是迫于学校和家长的压力,背后折射的是家长的焦虑情绪。“孩子挂吊瓶还要做作业,这说明不仅孩子病了,家长和社会也病了,值得反思。”

  这两种观点犹如镜子的两面,说明了“一边输液一边做题”问题的复杂性。

  小图片折射大问题。近年来,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各级教育部门纷纷出台减负措施,着力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比如,有的地方明确提出,低年级学生不举行期末考试,高年级学生虽然考试但不排名、不公布成绩;有的地方规定,学校不得布置过多作业,学生也不得把作业带回家;有的地方全面清理校外培训机构,全力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运动时间;等等。这些措施,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内课外负担。

  然而,减负举措也遭到一些家长的“梗阻”和“对冲”。一些家长生怕自己孩子落于人后,无视教育教学规律、成长发育规律和孩子自身条件,不停抽鞭子、压担子,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与负担。比如,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被排满各种课程;有的孩子刚上初中就得每天写作业到深夜;有的孩子刚刚走出学校的大门就被接进培训学校的小门……“一边输液一边做题”式“鸡娃”的结果,是孩子负担“减而不轻”,压力越来越大,有的孩子甚至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问题。

  好的教育是家长学校社会共同谱写的协奏曲。诚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需要从根本上深化教育改革,落实各项改革举措。但也要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认识教育、认识未来,理性客观看待竞争,不要让孩子承受不必要的负担。孩子成长有其规律,一味“抢跑”,过度过早开发孩子的能力,容易导致孩子“学习早衰”“后劲不足”“厌学逃学”甚至出现心理问题,这样的教训俯拾皆是。忽视孩子成长的时代环境、实际条件和成长规律,忽视对孩子的人文关怀,结果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适度的焦虑不是什么坏事,但一些家长的教育焦虑显然已超出“合理区间”。有专家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总量、结构的变化,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社会竞争模式和力度等均将发生深刻变化。用过去的经验指导今天的实践、判断未来的走势,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理性,不可盲目“追赶”更无需过度焦虑。

  静待花开,清香自来。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与其透支孩子的生命能量,不如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跳出“追赶”的焦虑,才能多些从容的力量。帮助孩子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潜能,每个孩子都能拥有美好的明天。

  原载:《新华日报》2023年12月5日,版次:5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