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市县

镇江京口特殊教育开展“残健融合社团活动”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02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娴特)提到融合教育,我们想到最多的是特殊孩子走进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附设特教班学习,但在镇江市京口区,教育主管部门支持特殊教育中心向全区普通学校开放,让普通孩子常态化地走进特教学校,与特殊孩子一起参与共同喜欢的“面点烘焙”“花卉园艺”“手工串珠”“特奥运动”“葫芦丝演奏”“食用菌种植”等社团活动,得到普特学校师生家长的热烈追捧,成为区域实施融合教育的示范。近日,来自镇江市各特殊教育学校的同仁见证与分享了京口区特殊教育中心开展“社团活动促进残健融合的实践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镇江市京口区特殊教育中心从2013年开始就与普通幼儿园、中小学携手推进普特教育融合发展。京口区特殊教育中心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适应性评估,并与普通学校一起设计可行的残健融合教育方案,构建社团交互的残健融合教育模式。2015年起,就有名校中山路小学、红旗小学等学校安排学生每周三下午走进特殊教育中心,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与特殊学生互学互助。一段时间下来,普特学生均发生了积极变化。特殊学生从最初的胆怯、害羞、拘谨到勇敢、大方、自信,从羞于表达到积极沟通,从被动的小帮手到主动的小老师,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充分地发挥,视野得到拓宽,劳动技能得到提升,封闭的世界也由此打开。普通学生对特殊学生从陌生到熟悉,从拒绝到接纳,从害怕到尊重,甚至还有佩服,激发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助残扶弱的种子默默地埋在了心里。随着残健融合社团活动影响的扩大,镇江市实验小学、香江花城小学、敏成小学、贺家弄幼儿园等也纷纷加入进来,京口区融合教育一时风生水起。

  镇江市特殊教育专职教研员赵庆老师认为,京口区特殊教育中心开展的“社团活动促进残健融合的实践研究”是“因时而变、因需而变、因生而变”,课题聚焦融合教育,探索普特融合多样化途径,是全纳教育实践的区域范例。赵庆老师建议“社团活动促进残健融合的实践研究”要把普特融合社团活动当作课程来打造,赋予更多的内涵和价值,设计开放、多元、灵活的活动方案,有效保障活动实施过程的“尽可能包融”,提升残健融合社团活动成效,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上海市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夏峰主任认为,京口区特殊教育中心开展的“社团活动促进残健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从实践到研究,再用研究成果来指导实践,持续扎实地推进融合教育,成效显著。普通学校把每周半天的时间安排出来,让学生常态化地到特教学校,与特殊学生一起参与融合社团活动,意义重大,是江苏实施以融合教育为主旨的特殊教育发展道路的积极探索,打破了特教学校封闭隔离的状态,使特殊教育走向开放。普通孩子、普通孩子家长走近残障孩子,了解残障孩子,对残障孩子的社会化融合作用不可估量。京口区残健融合社团活动充分整合了教育资源、社会资源、乡土资源,为融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镇江市京口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周灵

镇江京口特殊教育开展“残健融合社团活动”
发布时间:2018-04-02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娴特)提到融合教育,我们想到最多的是特殊孩子走进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附设特教班学习,但在镇江市京口区,教育主管部门支持特殊教育中心向全区普通学校开放,让普通孩子常态化地走进特教学校,与特殊孩子一起参与共同喜欢的“面点烘焙”“花卉园艺”“手工串珠”“特奥运动”“葫芦丝演奏”“食用菌种植”等社团活动,得到普特学校师生家长的热烈追捧,成为区域实施融合教育的示范。近日,来自镇江市各特殊教育学校的同仁见证与分享了京口区特殊教育中心开展“社团活动促进残健融合的实践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镇江市京口区特殊教育中心从2013年开始就与普通幼儿园、中小学携手推进普特教育融合发展。京口区特殊教育中心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适应性评估,并与普通学校一起设计可行的残健融合教育方案,构建社团交互的残健融合教育模式。2015年起,就有名校中山路小学、红旗小学等学校安排学生每周三下午走进特殊教育中心,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与特殊学生互学互助。一段时间下来,普特学生均发生了积极变化。特殊学生从最初的胆怯、害羞、拘谨到勇敢、大方、自信,从羞于表达到积极沟通,从被动的小帮手到主动的小老师,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充分地发挥,视野得到拓宽,劳动技能得到提升,封闭的世界也由此打开。普通学生对特殊学生从陌生到熟悉,从拒绝到接纳,从害怕到尊重,甚至还有佩服,激发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助残扶弱的种子默默地埋在了心里。随着残健融合社团活动影响的扩大,镇江市实验小学、香江花城小学、敏成小学、贺家弄幼儿园等也纷纷加入进来,京口区融合教育一时风生水起。

  镇江市特殊教育专职教研员赵庆老师认为,京口区特殊教育中心开展的“社团活动促进残健融合的实践研究”是“因时而变、因需而变、因生而变”,课题聚焦融合教育,探索普特融合多样化途径,是全纳教育实践的区域范例。赵庆老师建议“社团活动促进残健融合的实践研究”要把普特融合社团活动当作课程来打造,赋予更多的内涵和价值,设计开放、多元、灵活的活动方案,有效保障活动实施过程的“尽可能包融”,提升残健融合社团活动成效,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上海市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夏峰主任认为,京口区特殊教育中心开展的“社团活动促进残健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从实践到研究,再用研究成果来指导实践,持续扎实地推进融合教育,成效显著。普通学校把每周半天的时间安排出来,让学生常态化地到特教学校,与特殊学生一起参与融合社团活动,意义重大,是江苏实施以融合教育为主旨的特殊教育发展道路的积极探索,打破了特教学校封闭隔离的状态,使特殊教育走向开放。普通孩子、普通孩子家长走近残障孩子,了解残障孩子,对残障孩子的社会化融合作用不可估量。京口区残健融合社团活动充分整合了教育资源、社会资源、乡土资源,为融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镇江市京口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