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市县

春风送暖百花开

作者:王 频 发布时间:2018-04-27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2016年以来,宿迁市宿城区教育系统积极打造“阳光驿站”,为辖区留守少年儿童送去关爱——

春风送暖百花开

  ■本报记者 王频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日前,记者走进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和平村党群服务中心,清亮的童声惹人驻足,宿迁市实验学校教师李馥彤正在教村里的留守儿童学唱经典曲目《苔》。这是该区“阳光驿站”——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剪影。

  2016年11月宿城区干部联系农户“三进三帮”工作启动后,该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深入村庄走访调研。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心理健康教育不足、学业辅导欠缺等问题,实现精准帮扶,区教育局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行“阳光驿站”活动,常态化结对,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完善制度设计 惠及更多儿童

  在罗圩乡古路村走访时宿迁市实验小学教师发现,因地少人多,该村许多村民选择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孩子成为他们的后顾之忧。经过详细调研,该校主动与古路村结对,开展村校“阳光驿站”共建活动。一段时间后,宿迁市实验小学校长王东平欣慰地看到:孩子们参加共建活动后拓展了知识面,性格也比以往开朗多了。

  看见喜人的变化,区教育局决定:发挥优势,大力支持、推广市实小的“阳光驿站”活动。说干就干。区内9所城区校的9支志愿者服务团队迅速组建起区“阳光驿站”,9支队伍分别与该区中扬镇唐莫村、龙河镇和平村等15个省定经济薄弱村结对。各校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家庭关爱缺失、社会关注不够等问题,制订具体计划,实施精准帮扶。

  为更好地了解全区经济薄弱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9支党员教师志愿服务队开展“百人大走访”行动,利用休息时间走进村居深入农户,采集留守儿童相关信息,建立了2200多份留守儿童档案。

  9支志愿队伍 打造爱心之城

  摸排到留守儿童的详细信息,9支队伍开展工作有的放矢。由宿城区实验小学200多名教师自发成立的“阳光·雨露”志愿团队,自2017年3月建队以来,各科教师的足迹踏遍了全区数十个教学点。每周六,该校都会派出一名带队教干、4名骨干教师组成的小分队,分赴两个教学点,为留守儿童送去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宿城区古城实验小学“小桔灯”志愿者团队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为孩子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独立生活”“体谅父母”等活动,让留守儿童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点亮孩子们的“心灵明灯”。

  宿迁学院附属学校“九月枫叶”服务团队,利用教师专业特长为留守儿童送去音乐、美术等艺体课程,呼吁学生为留守儿童捐赠书籍、学具及衣物;宿迁市实验学校志愿者们在“陪留守儿童共度一天”活动中,辅导孩子们写作业,陪孩子们洗衣做饭、整理房间、游戏玩耍……9支志愿者队伍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打造了一座温暖的“阳光之城”。

  “9校同频力度大。9个服务队都建立了定期活动机制,不断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开展文艺、体育、科技、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让留守儿童融入集体、感受温暖。”该区教育工委委员王平告诉记者。

  帮扶一个儿童 温暖一个家庭

  来自罗圩乡平楼村的朱栋洋是罗圩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除了照顾4岁的妹妹,他还要帮年迈的奶奶做家务。“有了‘阳光驿站’,每周六我都去上课,老师还带来了许多礼物。回家后我把学到的新东西教给妹妹,妹妹开心,我更开心。”朱栋洋懂事地说。

  “爷爷奶奶年纪大,周末很难教管孩子。自从帮扶教师来了以后,孩子们每周六早上8点半准时到和平村党群服务中心集合,在教师们的辅导下做作业、开展课外活动,家长和孩子们一样期待教师的到来。他们带来了精彩的世界、带来了温暖,也减轻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和平村党支部副书记郭英说。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区共有1000余名留守儿童参加“阳光驿站”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城区校参与教育帮扶留守儿童的党员干部、骨干教师共计2300多人次。

  “1000余名留守儿童背后就是1000多个家庭。我们通过活动,搭建与村组干部、留守儿童、家长沟通交流的平台,使留守儿童学有所教、情有所依、困有所帮。”该区教育局局长卓成金说,今后,该区将持续开展活动,精益求精,在形式上更多样、内容上更丰富、课堂上更精细,让更多的留守儿童成长在爱心的天空下。

责任编辑:陈路

春风送暖百花开
发布时间:2018-04-27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2016年以来,宿迁市宿城区教育系统积极打造“阳光驿站”,为辖区留守少年儿童送去关爱——

春风送暖百花开

  ■本报记者 王频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日前,记者走进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和平村党群服务中心,清亮的童声惹人驻足,宿迁市实验学校教师李馥彤正在教村里的留守儿童学唱经典曲目《苔》。这是该区“阳光驿站”——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剪影。

  2016年11月宿城区干部联系农户“三进三帮”工作启动后,该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深入村庄走访调研。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心理健康教育不足、学业辅导欠缺等问题,实现精准帮扶,区教育局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行“阳光驿站”活动,常态化结对,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完善制度设计 惠及更多儿童

  在罗圩乡古路村走访时宿迁市实验小学教师发现,因地少人多,该村许多村民选择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孩子成为他们的后顾之忧。经过详细调研,该校主动与古路村结对,开展村校“阳光驿站”共建活动。一段时间后,宿迁市实验小学校长王东平欣慰地看到:孩子们参加共建活动后拓展了知识面,性格也比以往开朗多了。

  看见喜人的变化,区教育局决定:发挥优势,大力支持、推广市实小的“阳光驿站”活动。说干就干。区内9所城区校的9支志愿者服务团队迅速组建起区“阳光驿站”,9支队伍分别与该区中扬镇唐莫村、龙河镇和平村等15个省定经济薄弱村结对。各校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家庭关爱缺失、社会关注不够等问题,制订具体计划,实施精准帮扶。

  为更好地了解全区经济薄弱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9支党员教师志愿服务队开展“百人大走访”行动,利用休息时间走进村居深入农户,采集留守儿童相关信息,建立了2200多份留守儿童档案。

  9支志愿队伍 打造爱心之城

  摸排到留守儿童的详细信息,9支队伍开展工作有的放矢。由宿城区实验小学200多名教师自发成立的“阳光·雨露”志愿团队,自2017年3月建队以来,各科教师的足迹踏遍了全区数十个教学点。每周六,该校都会派出一名带队教干、4名骨干教师组成的小分队,分赴两个教学点,为留守儿童送去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宿城区古城实验小学“小桔灯”志愿者团队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为孩子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独立生活”“体谅父母”等活动,让留守儿童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点亮孩子们的“心灵明灯”。

  宿迁学院附属学校“九月枫叶”服务团队,利用教师专业特长为留守儿童送去音乐、美术等艺体课程,呼吁学生为留守儿童捐赠书籍、学具及衣物;宿迁市实验学校志愿者们在“陪留守儿童共度一天”活动中,辅导孩子们写作业,陪孩子们洗衣做饭、整理房间、游戏玩耍……9支志愿者队伍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打造了一座温暖的“阳光之城”。

  “9校同频力度大。9个服务队都建立了定期活动机制,不断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开展文艺、体育、科技、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让留守儿童融入集体、感受温暖。”该区教育工委委员王平告诉记者。

  帮扶一个儿童 温暖一个家庭

  来自罗圩乡平楼村的朱栋洋是罗圩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除了照顾4岁的妹妹,他还要帮年迈的奶奶做家务。“有了‘阳光驿站’,每周六我都去上课,老师还带来了许多礼物。回家后我把学到的新东西教给妹妹,妹妹开心,我更开心。”朱栋洋懂事地说。

  “爷爷奶奶年纪大,周末很难教管孩子。自从帮扶教师来了以后,孩子们每周六早上8点半准时到和平村党群服务中心集合,在教师们的辅导下做作业、开展课外活动,家长和孩子们一样期待教师的到来。他们带来了精彩的世界、带来了温暖,也减轻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和平村党支部副书记郭英说。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区共有1000余名留守儿童参加“阳光驿站”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城区校参与教育帮扶留守儿童的党员干部、骨干教师共计2300多人次。

  “1000余名留守儿童背后就是1000多个家庭。我们通过活动,搭建与村组干部、留守儿童、家长沟通交流的平台,使留守儿童学有所教、情有所依、困有所帮。”该区教育局局长卓成金说,今后,该区将持续开展活动,精益求精,在形式上更多样、内容上更丰富、课堂上更精细,让更多的留守儿童成长在爱心的天空下。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