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简称“市长奖”)于日前揭晓。2月25日,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无锡一直以来极力呵护青少年的科技梦,一项又一项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的典型科技创新成果从孩子们的手中诞生。
热爱发明创造的他们
争当“爱迪生”
获得无锡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的李烨、姚宗昊、杨立之、王东杨、赵小扬五位学生,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和职校等教育阶段。
天一中学的毕业生杨立之已经进入加州伯克利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开启了他科技创新的另一番天地。小学时,在一次活动中杨立之成功申请了他人生中第一个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从此对科技创新着了迷。在天一中学求学期间,他有一次在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时,发现排队等待时间长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游玩体验,回去后他提出了在一定时间里玩最多游戏项目的研究课题。经过一年的研究,他建立了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项目优化选择数学模型并开发了APP软件。这一研究项目还获得了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锡山高级中学高二学生李烨从小酷爱创新发明,去年她在省锡中老师胡晓军、南京大学李家璜博士以及江南大学周楠迪教授的共同指导下,确立了《基于荧光法的肉制品抗生素检测方法研究》的课题并开展研究。研究抗生素检测方法,源于李烨对食品安全这一民生热点问题的关注。在动物养殖中诸如卡那霉素等抗生素被滥用无法得到有效遏制,但她关注到市场上却没有十分简便且有效的检测方法。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李烨建立了一种具有较高灵敏度、操作简便、在短时间内就能测出卡那霉素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在抗生素检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防止抗生素滥用、保障人类健康、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有积极作用。
采访中不难发现,这些小“发明家”们都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生活中善于思考。“学校教育我们要做有梦想、有责任、有担当、有正义仁爱之心的精神高贵的人。我希望自己喜欢做的创新发明能帮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李烨说。他们在生活中如何发现问题并进行创新研究?杨立之答道:“要想在科创方面有所成就,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我们生活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很多,我会留意身边的各种事情,发现问题时会思考能否简化流程?重复性工作是否有其共性?哪些地方如果加了一些监测设备能否使得流程更易于控制?”
创设良好环境
助力他们实现科技梦
无锡在培养孩子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发挥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从来不遗余力。采访中,学子们无不提到学校为他们科技创新搭建了优良的平台,不仅有高水平的科技创新的实验室还有一批富有经验的辅导老师。
谁能想到,一所乡村中学中也能孕育出一批又一批科技创新能力超群的孩子?华士实验中学此次获得包括无锡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创新教育摇篮奖”在内的三个奖项。该校毕业生赵小扬荣获无锡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该校老师常建强荣获科技辅导奖。常老师介绍,学校自2004年起就确定了“就地取材,因陋就简,争取支持,良性循环”的指导思想,决定走一条以低成本发明创造为核心的科技特色建设之路。多年来,学校一直把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培养未来合格公民的重要工作,自编了《数学发明法》的教材,把数学建模思想引入发明领域,开发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创新思维工具,指导学生开展发明创新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采访中了解到,华士实验中学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知识产权权利意识、尊重意识、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价值观。对学生发明的有价值的作品,老师鼓励他们申请专利,推荐参加比赛。在美术课以及假期里,学校鼓励学生尝试为家乡品牌设计商标,增强他们的知识产权意识。“发明在我身边”“创意因我而精彩”“创新使生活更美好”等一系列有意思的假期作业,还有开学后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都是激发孩子们发明创造的动力。
在如此热烈的氛围之下,学生满怀热情,以各种奇思妙想的创意,开展丰富有趣的创新发明活动。该校提供的一组数据让人惊叹:他们自走科技特色道路以来,学生累计产生的有价值的发明设想5000多个,获得国家专利400多项,有800多项学生的发明获得国际、国家、省及市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