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阿姨好,这是我做的小黄鸡面塑钥匙链,请您收下。”……近日,在兴化市景范学校,记者见到了这样一幕,这里正在举行该市中小学生素养提升五项工程推进会,该校四(2)班师生展示了一堂精彩纷呈的综合实践课程汇报课——《我是非遗小传人——兴化面塑》。
据了解,从2018年春学期起,该市全面实施学生素养提升“五项工程”,即规范书写、深度阅读、课堂演讲、阳光体艺、实验实践,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落实课时保障
“战国末期,秦国进军燕国。为此,燕太子丹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期扭转局势……”在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五(3)班的语文课上,该班学生邹雨凡正在向同学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上下五千年》中的故事,声音稚嫩却充满自信。按照要求,该班学生要在课后自行阅读《史记》《上下五千年》,然后按序在每节语文课正式开课前,挑选一则故事上台演讲。不光语文课,其他学科也要求学生定期参与课堂演讲。
翻开二实小的课表,记者发现,除课堂演讲外,课表内还有各式综合实践课程,丰富多彩的校级、年级社团供学生选择。“每天下午2点到2点20是我们固定的练字时间,老师会用这段时间教我们写字技巧,爸妈都觉得我的字越来越好看了”。采访中,孩子们骄傲地展示着自己的习字册。
2018年初,该市教育局印发《中小学常规重点工作实施要点》,要求各校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将“五项工程”纳入课程计划中,保障课时。“我们要在落实国家规定课程要求的同时,利用‘五项工程’,引领学生提升思维品质、锤炼表达能力、提升体质气质、培养探究精神,提高综合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更扎实的根基。”该市教育局副局长滕艳说。
强化师资队伍
“我是如何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的”“我怎样上20分钟的习字课”……在兴化市张郭中心校周例会的保留环节——“五项工程之我见”论坛上,该校教师纷纷就如何保障“五项工程”落地的话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每月检查评比教师备课笔记、展示优秀作品,学期末评选“优秀书写指导老师”也成为该校常态。
“师资是‘五项工程’进校园的关键保障。在此过程中,我市各校努力充实‘五项工程’专兼职教师队伍,抓好全体教师普通话、书写基本功的训练和兼职体艺教师的技能培训。”滕艳介绍说,如兴化市实验小学多次邀请“五项工程”中心教研组专家到校指导教师上“学科+综合实践课”,鼓励教师进行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兴化市开发区中心校邀请市电视台主播开展演讲技能、体态方面的讲座培训;兴化市戴窑中心小学常态化举行青年教师“三字”竞赛,聘请知名书法家进校指导,举行写字专题研讨活动……
除各校的自选动作外,该市市级层面也高度重视专家引领。如去年9月,该市邀请了省写字教材编者作专题讲座;今年1月,该市举办了市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建设专题培训,邀请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研究员等作专题讲座……
为给教师提供教研支撑与专业指导,该市教育局还成立了5大中心教研组。如在“规范书写”方面,分10个学区进行语文教师写字能力测试,并确定70余名教师参加培训,配备教研组成员担任导师,跟踪指导。针对“深度阅读”工程,该市以当地“青年教师读书班”为依托,着力培养一批爱读书、会读书的种子教师。
搭建活动载体
身着和服、头戴樱花的“日本代表队”;手捧足球、戴着世界杯围巾的“阿根廷代表队”;身着五四学生装、戴着红围巾的“中国代表队”……在兴化市实验小学“我能、我行、我很棒”体育嘉年华开幕式上,各班学生身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服装依次列队展示,表演特色节目,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久久回荡在校园。
“在开幕式表演准备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们共同了解本班所代表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准备服装、表演节目,每个孩子都收获颇多。我们还分年级进行体育比赛,让全校师生都享受到了体育带来的乐趣。”该校教导处主任孙秀娟说,“体育嘉年华在提升学生体艺素养的同时,也让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体育精神得到了培养。”
该市将“五项工程”与学校德育、文化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开发举办了科技周、推普周、读书节等多姿多彩的活动。如兴化市周庄初级中学举办以“记录幸福时刻,展示学生风采”为主题的“课堂演讲”视频大赛;兴化市沙沟中心校开设有根少儿文学社、导游社、映像社、民间工艺团、书画院、娃娃科学院等18个校级社团、18个班级特色社团;兴化市戴泽初级中学“阳光体艺”项目组推出体育节、艺术节、书画展等活动……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指导、补齐短板,努力形成各校‘五项工程’的鲜明特色。通过定期开展展示交流活动,促进‘五项工程’向纵深发展。”该市教育局局长张大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