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镇江心湖高级中学化学教师因实验室临时缺少供学生实验的危险化学品,担心影响学生做教学实验,镇江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装备中心”)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将闲置在其他学校实验室的危化品及时调剂运送过来,保证了该校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镇江市教育部门为何能如此迅速、周到地做好危化品的调配使用工作?该市装备中心主任李振表示:“我们建立了中小学实验室危化品智能化和信息化分级管理系统,使各学校的危化品管理和使用情况处于全程管控之中,哪里有需要就服务到哪里。”据了解,镇江市教育部门近年来积极探索管理中小学危化品的有效途径,严把采购、保管、使用、销毁等关键环节,筑牢管理和使用危化品的“安全防护网”。
合理调配,让闲置的危化品派上用场
危化品一旦处置不当,就会成为学校的安全隐患。为此,镇江市教育部门一直与镇江市公安部门密切合作,加强学校危化品管理工作,实现从计划购买到入库、使用、注销的全过程管理。
镇江市教育部门一方面邀请镇江市公安部门到学校开展危化品相关责任人的专业知识培训,组织编写《镇江市中小学实验室管理简明手册》,引导师生认识危化品的标识,掌握化学实验的操作规范,学习实验室事故与急救知识;一方面邀请镇江市公安部门联合开展督导检查,按照“全覆盖、零容忍”的要求,全方位开展危化品安全隐患排查,摸清全市中小学危化品存量和需处置量的底数,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列出清单,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一些学校闲置的危化品派不上用场,而一些学校又缺少此类危化品的问题,镇江市教育部门经过科学论证,决定将学校闲置的危化品进行集中调剂处理,让闲置的危化品流动起来,充分发挥危化品的使用效益。
在镇江市公安部门大力支持下,镇江市教育部门先后将6个学校30多个品种、重达80多千克的危化品,安全地调剂转移到需要使用的学校。看到闲置的危化品调剂转移到位后,镇江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危险物品管理大队副大队长邓升感慨地说:“将长期不用的危化品转移到需要使用的学校,不仅使危化品得到了有效利用,也维护了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治安秩序。”
防患于未然,集中销毁废弃的危化品
能使用的危化品被调剂转移后,学校实验室里废弃的危化品怎么办?在校际调剂转移的基础上,镇江市装备中心委托镇江新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对部分学校实验室废弃危化品进行无害化处置,进一步做好全市中小学实验室危化品管理工作,缓解学校危化品管理难度和压力,确保学校危化品管理和使用安全。
在废弃的危化品处置前,镇江市教育部门与相关学校签订《实验室废弃危化品安全处置责任状》;镇江市装备中心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逐校检查待处置危化品打包情况,仔细验核待处置危化品的品种、数量,并聘请专业的危化品运输人员,使用专用车辆,将待销毁的废弃危化品转移出去。
在镇江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交通警察支队等部门大力支持和协助下,镇江市教育部门成功地将涉及7所学校,共计43个品种、重达87.6公斤的废弃危化品,全部作了无害化处理。江苏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蔡承明深有感触地说:“将学校废弃的危化品作无害化处理,是防患于未然、促进危化品科学管理的有力举措,有利于规范学校实验室危化品的管理工作。”
积极探索,创新危化品管理新模式
在调剂转移、销毁废弃危化品的基础上,镇江市教育局先后出台了《镇江市中小学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改进、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用危化品管理的通知》《镇江市中小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全市中小学危化品管理工作,并将学校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所辖市、区教育督政和学校党政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一票否决”,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全面做好危化品综合治理工作。
镇江市教育部门还采购了危化品专用柜,加强、完善监控设备设施,严把危化品采购、登记、保管、领取、使用、回收、处置关。各地各校在提高预案的科学性、专业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上下功夫,同时,开展危化品安全应急演练,确保事故发生时可根据预案妥善、快速、高效处置。
为了更加及时、有效地发现、解决危化品管理的新问题,镇江市教育部门加快推进危化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镇江市装备中心建立危化品信息数据库,对集中整治发现的问题进行大数据分析,提升安全治理能力。同时启动“中小学实验室危化品智能化和信息化分级管理系统研究”,实现危化品从计划购买、入库、使用到注销全过程智能化、信息化、分级、闭环管理,实现对学校实验室危化品的全程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