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镇江市教育系统引导广大师生——
传承红色基因 当好红色传人
本报特约通讯员 唐守伦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5月14日晚,一首首红色歌曲在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的操场响起,参加“花山之春”合唱节的近千名师生齐声歌唱伟大祖国,歌唱党的百年荣光。如今,这种通过演唱歌曲、讲故事、创作漫画等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党史学习教育载体的场景在镇江市校园内随处可见。
今年以来,镇江市教育系统上下齐心,争当党史学习教育“排头兵”, 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当好红色传人。
率先垂范,机关干部争当学习“排头兵”
“把学习党史作为一种追求,人人争当党史学习教育的‘排头兵’,这不仅是镇江市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的共同心声,也是大家自觉践行的实际行动。” 镇江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元良表示。
党史学习教育中,镇江市教育局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先学先悟,带头逐条学习、系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创新理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内容,做到入心入脑,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及时分享学习成果。刘元良以《回顾百年征程,感悟百年初心》为题,带头为基层党员干部上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镇江市教育局领导还带领机关干部走进赵亚夫事迹展示馆,与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时代楷模、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赵亚夫交流党史学习教育体会,系统学习赵亚夫扎根基层一线、心系三农的先进事迹,感受其勇于探索、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的精神;参观中共镇江地方史馆(镇江方志馆),感受当地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品质的不断提升,倍添办好人民满意的镇江教育的动力。
从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到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王稼祥故居,再到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镇江市教育局先后组织机关干部、纪检干部、镇江市属学校(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活动,追寻先辈战斗足迹。
携手共进,大中小学生牵手学党史
“五一”前夕,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路的百米长卷在镇江市焦山公园南大门惊艳亮相,令镇江市民和游客们赞叹不已。
当天下午,镇江市教育系统“大手拉小手,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在焦山公园举行。来自全市大中小学的100名青年党员、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用自己饱蘸爱党、爱国、爱家乡情怀的画笔,描绘党的光辉历程、国家的辉煌成就和家乡的发展变化。
早在3月初,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陈梦玲和人文社科学院学生会主席王康妮就围绕“学雷锋”主题,为江苏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附属小学的学生上微党课,拉开了镇江市大中小学生牵手学习党史系列活动的序幕。
江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还联合上述两所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同上党史思政课、同访优秀老党员、同心向党诵诗词、同走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活动中,大学生党员解读诗词中的爱国情怀,中学生团员选读红色家书,小学生少先队员朗诵伟人诗歌,实现优质党史教育学习资源的跨学段共享。“这是对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探索。”江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阚为说。
随后,由镇江在校大学生及青联委员、中学生、小学生共100多人组成的“党”“团”“队”3支分队,沿着“镇江红色地图”3条路线,开展“党团队手拉手,沿着红色教育地图寻访”活动。学生们参观红色场馆、聆听革命故事宣讲、开展“对话党史”朗诵……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党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注重实效,确保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5月中旬,扬中市举办“国歌探秘”主题活动汇报会和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成果展。党史学习教育启动后,该市教育系统开展了“我们的国歌”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27000余名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秘足迹、寻根知源等“国歌探秘”的各项活动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镇江市部分学校成立“亚夫中队”,举办“校村牵手兴农育人,亚夫精神薪火相传”教育实践活动,丹阳市匡亚明小学、句容市袁巷中心小学、镇江市大路实验学校等36家中小学校成为教育实践活动基地,与镇江市农科院专家常年合作,邀请其走进学校,为学生们教授农业知识。
与此同时,镇江教育系统还充分发挥孩子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纽带作用,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学习实效。该市江南学校成立“红领巾少年党史小小讲师团”,走进焦山古炮台为游客讲党史;崇实女子中学广播站开设的“红色故事”节目已成为校园名牌节目,还吸引附近居民准点“蹭听”;在镇江中学打造的“品位课堂”上,历史老师带领学生复习百年党史发展历程,政治老师指导学生从哲学角度思考发展规律,双师融合课程让所有学生耳目一新。
为了促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镇江市教育系统在党员中开展“学亚夫、做亚夫——把成绩写在大地上”先锋行动,每个党支部都组建“学亚夫、做亚夫”先锋小组,每个先锋小组结对至少2名困难师生或1个社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此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镇江市教育系统深化领导干部“一人一重点、领办解难题”机制,明确每人至少确定1个切口小、关注度高、贴近师生需求、群众可观可感的领办难题,并把领办难题解决情况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必考题”,确保把难题解到群众的心坎上,交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