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市县

减负增效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黄科文 发布时间:2021-09-29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减负增效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镇江市教育局副局长 黄科文

  “双减”既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治理工程,也是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更是全体教育人必须应对的一次重大挑战。作为全省“双减”工作试点城市,镇江有如下推进举措。

  以育人方式转变为关键 提高师生发展水平

  推行全员导师制。在现行班级管理基础上,为每一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想启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志趣引导、成长向导和生活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爱指导。开展系列家校合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培训;制定认定标准,开评星级导师,将导师工作情况与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岗位晋升和拔尖人才评选深度挂钩,引导广大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的“四有”好老师,既教书更育人,落实全员育人责任,提高全员育人水平,凝聚全员育人合力。

  推行研学课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作业等教学体系的相关要素进行重构,从而达到提升学科育人水平、提升课堂质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目标。以“专家治学、行政服务、 合作共赢”为工作理念,组建各学段各学科专家团队,研制精品教学资源,全面构建市、区、集团和学校4级教研体系,为校本化教研、教师个性化备课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案和作业。

  推行衔接教育。出台中小学、幼儿园各学段的双向衔接教育工作方案,依据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助教育,帮助儿童实现从低学段到高学段的平稳过渡,引导家长确立适切的教育期望,消除家长担忧、焦虑,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以评价方式改革为抓手 升级学校办学品质

  推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根据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出台具有镇江特色的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方案,形成内容具体、学段衔接、注重发展的评价体系,体现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全面性,把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部纳入评价体系;二是发展性,引导学生与统一标准比,比出努力方向;与自己的目标比,比出进步和信心。将学生评价由学业分数评价改为素质发展评价,学业结果评价改为过程评价,并与高中阶段入学挂钩。

  推行教研组发展性评价。结合“双减”工作要求,出台镇江市教研组发展性评价方案,重点评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学课堂推进、资源建设和使用等方面。开展市、县两级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选,并纳入高品质学校和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岗位晋升、骨干教师评选内容。

  推行高品质学校建设。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义务教育学校质量评价指标和“双减”重点工作等要求,出台《镇江市高品质学校评选标准》(合格校和示范校),聚焦师生发展现状,通过材料评审与实地检查、终结性评估和随机专项性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市、县(市、区)两级高品质中小学校创建,突出立德树人,关注学校常态,引领学校丰厚内涵品质。

  以队伍建设为重点 增强教师保障和关爱

  根据学生规模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筹核定编制,优化师资力量配置,确保教师队伍结构科学合理,确保不同学校同一学科教师整体配置大体相当,确保校际骨干教师有效配置且大体相当。

  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课后服务能力、作业设计能力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表现,作业设计、指导能力等,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

  充分关爱和理解教师,切实减轻教师不合理负担,在双减工作推进中,使全体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获得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责任编辑:周灵

减负增效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9-29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黄科文

减负增效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镇江市教育局副局长 黄科文

  “双减”既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治理工程,也是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更是全体教育人必须应对的一次重大挑战。作为全省“双减”工作试点城市,镇江有如下推进举措。

  以育人方式转变为关键 提高师生发展水平

  推行全员导师制。在现行班级管理基础上,为每一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想启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志趣引导、成长向导和生活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爱指导。开展系列家校合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培训;制定认定标准,开评星级导师,将导师工作情况与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岗位晋升和拔尖人才评选深度挂钩,引导广大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的“四有”好老师,既教书更育人,落实全员育人责任,提高全员育人水平,凝聚全员育人合力。

  推行研学课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作业等教学体系的相关要素进行重构,从而达到提升学科育人水平、提升课堂质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目标。以“专家治学、行政服务、 合作共赢”为工作理念,组建各学段各学科专家团队,研制精品教学资源,全面构建市、区、集团和学校4级教研体系,为校本化教研、教师个性化备课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案和作业。

  推行衔接教育。出台中小学、幼儿园各学段的双向衔接教育工作方案,依据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助教育,帮助儿童实现从低学段到高学段的平稳过渡,引导家长确立适切的教育期望,消除家长担忧、焦虑,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以评价方式改革为抓手 升级学校办学品质

  推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根据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出台具有镇江特色的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方案,形成内容具体、学段衔接、注重发展的评价体系,体现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全面性,把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部纳入评价体系;二是发展性,引导学生与统一标准比,比出努力方向;与自己的目标比,比出进步和信心。将学生评价由学业分数评价改为素质发展评价,学业结果评价改为过程评价,并与高中阶段入学挂钩。

  推行教研组发展性评价。结合“双减”工作要求,出台镇江市教研组发展性评价方案,重点评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学课堂推进、资源建设和使用等方面。开展市、县两级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选,并纳入高品质学校和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岗位晋升、骨干教师评选内容。

  推行高品质学校建设。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义务教育学校质量评价指标和“双减”重点工作等要求,出台《镇江市高品质学校评选标准》(合格校和示范校),聚焦师生发展现状,通过材料评审与实地检查、终结性评估和随机专项性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市、县(市、区)两级高品质中小学校创建,突出立德树人,关注学校常态,引领学校丰厚内涵品质。

  以队伍建设为重点 增强教师保障和关爱

  根据学生规模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筹核定编制,优化师资力量配置,确保教师队伍结构科学合理,确保不同学校同一学科教师整体配置大体相当,确保校际骨干教师有效配置且大体相当。

  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课后服务能力、作业设计能力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表现,作业设计、指导能力等,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

  充分关爱和理解教师,切实减轻教师不合理负担,在双减工作推进中,使全体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获得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