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市县

泰州姜堰:做好“双减”“四则运算”

作者:高 杰 发布时间:2021-10-13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双减”政策落地以后,泰州市姜堰区从区情实际出发,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在学生作业、课后服务、学校教育质量、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家校合作等方面周密部署、务实行动,为“双减”落地生根提供了区域经验。

  做减法——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新中国成立72周年了,这次国庆假期的语文作业就请大家围绕‘爱国爱家、孝亲敬长’这个主题,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家国情怀。”国庆长假前夕,姜堰区娄庄中心小学教师汪国葆布置了一道开放性的自主作业。学生小严正好要参加学校“三省讲堂”的演讲活动,于是他准备了一篇爱国主题的演讲稿。班级的其他学生,有的画了手抄报,有的写电影《长津湖》观后感,还有的写“孝行日记”。娄庄中心小学精心设置的“作业超市”,给了不同学力的学生更多的选择,作业不再是“一个标准、一套流程”,学生量力而行,自由选择。

  娄庄中心小学的“作业超市”,是姜堰区实施“弹性作业”的缩影。自2018年以来,姜堰区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弹性作业”实践,“双减”推进以来,该区结合实际对原有工作进行优化。在作业设计方面,各学科工作室成员分学段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研究、指导,建立基础保底性和拓展选择性两类作业题库,供教师选择使用。各校结合本校学生实际,设置校本化作业、班本化作业,确保学生既能“吃饱”,又能“吃好”。

  在关注作业质量的同时,该区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明确提出“作业强制叫停”制度,由班主任统筹控制作业总量,确保各学科每天作业用时基本均衡。“我的作业基本能在学校完成,回家以后可以自主阅读,还有空做一些锻炼,每天早早地就上床睡觉了。”王石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许梦涵高兴地说。

  做加法——

  发挥课后服务育人作用

  下午5:20,全国课后服务试点单位之一的姜堰区东桥小学东板桥校区,操场上的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正练习投篮。教室里,有的孩子在自主完成作业,有的在教师的带领下练习书法、舞蹈,有的制作纸浆画、看电影,不同年龄的学生结合兴趣爱好和自身实际,选择不同类型的课后托管服务。

  早在2016年,姜堰区就在泰州市率先推行小学阶段“弹性放学”,确保孩子的放学时间与家长的下班时间同步。该区教育局专门组织力量,在充分考虑城乡、学段、个体等要素的基础上,精心设置“强基固本”“品味经典”“张扬个性”等三大模块45个项目的“课后服务套餐”供学生选择。各校从校情出发,结合地域、办学特色、师资力量等因素,制订完善学校课后服务方案。

  为了更全面、细致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姜堰区专门制订“课后服务”风险处理预案以及安全风险预警提示,同时按照“政府投入一点、家长补贴一点、教师奉献一点”原则,由区政府每年拨付500万元专项经费,根据《泰州市姜堰区学校课后服务补贴考核发放暂行办法(试行)》实施细则,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教师差别化发放。目前,该区100%的义务教育学校提供托管服务,100%的学生参加课后服务。

  做乘法——

  向课堂教学要足效率

  “‘双减’政策实施效果怎么样,主要看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增’得怎么样。”9月下旬召开的姜堰区小学校长工作例会上,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潘双林如是说。作为秋学期的第一次工作例会,会议主题就是“双减”。

  姜堰区第二实验小学康华校区教师花宏在语文课上,针对统编版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三单元中的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等语文要素,设计题为“我们的民间故事会”的学科学习活动,学生们一起研讨故事情节、撰写故事文本,打磨讲故事的技巧。这是该校“项目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场景。课堂上,教师更加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科要素、关注学的活动度,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课堂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解读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姜堰区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双减”重要着力点,不仅优化和充实各个学科名师工作室,还深入实施骨干教师“领航”计划、后备干部“领雁”计划、校级干部“领军”计划,通过精准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各校从实际出发,在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课堂教学的灵动性、课程开发的丰富性等方面加强培训,确保广大教师“站稳”三尺讲台。

  做除法——

  不断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9月23日,“姜堰新父母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关于家庭教育的公益讲座信息,不到一个小时,50个上课名额就被一“抢”而空。学生家长赵军在听完课后,直呼“收获颇丰”。除了为家长提供公益辅导外,姜堰区新父母学校联合相关社区和学校,组织优秀教师志愿者开设阅读指导、写作、口才、思维拓展等公益课程,解决不少家庭“没人辅导”“不会辅导”的问题。

  同时,为缓解和消除教育焦虑,该区按下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的“停止键”,杜绝不少家长盲目将孩子送进培训机构的现象。该区对校外培训机构办学场所、办学条件、师资、安全管理等方面严格把关,严禁“超纲、超前、超范围”违规办学,严禁培训机构未经审批擅自变更办学内容,同时加大节假日等时段的督查力度。仅暑期以来,就对全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全覆盖巡查6次。10月1日上午,由教育、卫健、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组成的专项联合督查组,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实地督查,当场对一家“打擦边球”的培训机构提出整改要求。

  “接下来,我们还将围绕‘双减’要求,结合‘教育立区’战略,进一步创新举措、提炼经验,为全市乃至全省‘双减’工作提供更多的‘姜堰方法’‘姜堰路径’。”姜堰区教育局局长单平宏表示。

 

责任编辑:周灵

泰州姜堰:做好“双减”“四则运算”
发布时间:2021-10-13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高 杰

  “双减”政策落地以后,泰州市姜堰区从区情实际出发,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在学生作业、课后服务、学校教育质量、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家校合作等方面周密部署、务实行动,为“双减”落地生根提供了区域经验。

  做减法——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新中国成立72周年了,这次国庆假期的语文作业就请大家围绕‘爱国爱家、孝亲敬长’这个主题,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家国情怀。”国庆长假前夕,姜堰区娄庄中心小学教师汪国葆布置了一道开放性的自主作业。学生小严正好要参加学校“三省讲堂”的演讲活动,于是他准备了一篇爱国主题的演讲稿。班级的其他学生,有的画了手抄报,有的写电影《长津湖》观后感,还有的写“孝行日记”。娄庄中心小学精心设置的“作业超市”,给了不同学力的学生更多的选择,作业不再是“一个标准、一套流程”,学生量力而行,自由选择。

  娄庄中心小学的“作业超市”,是姜堰区实施“弹性作业”的缩影。自2018年以来,姜堰区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弹性作业”实践,“双减”推进以来,该区结合实际对原有工作进行优化。在作业设计方面,各学科工作室成员分学段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研究、指导,建立基础保底性和拓展选择性两类作业题库,供教师选择使用。各校结合本校学生实际,设置校本化作业、班本化作业,确保学生既能“吃饱”,又能“吃好”。

  在关注作业质量的同时,该区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明确提出“作业强制叫停”制度,由班主任统筹控制作业总量,确保各学科每天作业用时基本均衡。“我的作业基本能在学校完成,回家以后可以自主阅读,还有空做一些锻炼,每天早早地就上床睡觉了。”王石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许梦涵高兴地说。

  做加法——

  发挥课后服务育人作用

  下午5:20,全国课后服务试点单位之一的姜堰区东桥小学东板桥校区,操场上的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正练习投篮。教室里,有的孩子在自主完成作业,有的在教师的带领下练习书法、舞蹈,有的制作纸浆画、看电影,不同年龄的学生结合兴趣爱好和自身实际,选择不同类型的课后托管服务。

  早在2016年,姜堰区就在泰州市率先推行小学阶段“弹性放学”,确保孩子的放学时间与家长的下班时间同步。该区教育局专门组织力量,在充分考虑城乡、学段、个体等要素的基础上,精心设置“强基固本”“品味经典”“张扬个性”等三大模块45个项目的“课后服务套餐”供学生选择。各校从校情出发,结合地域、办学特色、师资力量等因素,制订完善学校课后服务方案。

  为了更全面、细致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姜堰区专门制订“课后服务”风险处理预案以及安全风险预警提示,同时按照“政府投入一点、家长补贴一点、教师奉献一点”原则,由区政府每年拨付500万元专项经费,根据《泰州市姜堰区学校课后服务补贴考核发放暂行办法(试行)》实施细则,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教师差别化发放。目前,该区100%的义务教育学校提供托管服务,100%的学生参加课后服务。

  做乘法——

  向课堂教学要足效率

  “‘双减’政策实施效果怎么样,主要看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增’得怎么样。”9月下旬召开的姜堰区小学校长工作例会上,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潘双林如是说。作为秋学期的第一次工作例会,会议主题就是“双减”。

  姜堰区第二实验小学康华校区教师花宏在语文课上,针对统编版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三单元中的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等语文要素,设计题为“我们的民间故事会”的学科学习活动,学生们一起研讨故事情节、撰写故事文本,打磨讲故事的技巧。这是该校“项目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场景。课堂上,教师更加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科要素、关注学的活动度,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课堂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解读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姜堰区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双减”重要着力点,不仅优化和充实各个学科名师工作室,还深入实施骨干教师“领航”计划、后备干部“领雁”计划、校级干部“领军”计划,通过精准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各校从实际出发,在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课堂教学的灵动性、课程开发的丰富性等方面加强培训,确保广大教师“站稳”三尺讲台。

  做除法——

  不断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9月23日,“姜堰新父母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关于家庭教育的公益讲座信息,不到一个小时,50个上课名额就被一“抢”而空。学生家长赵军在听完课后,直呼“收获颇丰”。除了为家长提供公益辅导外,姜堰区新父母学校联合相关社区和学校,组织优秀教师志愿者开设阅读指导、写作、口才、思维拓展等公益课程,解决不少家庭“没人辅导”“不会辅导”的问题。

  同时,为缓解和消除教育焦虑,该区按下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的“停止键”,杜绝不少家长盲目将孩子送进培训机构的现象。该区对校外培训机构办学场所、办学条件、师资、安全管理等方面严格把关,严禁“超纲、超前、超范围”违规办学,严禁培训机构未经审批擅自变更办学内容,同时加大节假日等时段的督查力度。仅暑期以来,就对全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全覆盖巡查6次。10月1日上午,由教育、卫健、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组成的专项联合督查组,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实地督查,当场对一家“打擦边球”的培训机构提出整改要求。

  “接下来,我们还将围绕‘双减’要求,结合‘教育立区’战略,进一步创新举措、提炼经验,为全市乃至全省‘双减’工作提供更多的‘姜堰方法’‘姜堰路径’。”姜堰区教育局局长单平宏表示。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