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市县

千里支教援子路 教育帮扶共筑梦

——扬州市江都区两位95后教师圆满完成支教任务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4-1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东升)“如果非要用一种颜色来描述子洲支教日子,那应该是一抹黄色,这是黄土高坡上群山的颜色,更是生命的颜色。”4月11日,刚刚援子归来的范鹏、倪旭文跟他们的同事分享了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的支教生活。

    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对扬州市江都区武坚小学倪旭文、真武小学范鹏两位老师来说是一段特别的时间。为了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人生,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两位95后老师毅然选择奔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开启了支教生活。

    多年的梦想终于如愿以偿

    大学时期的倪旭文,就怀揣着支教梦,想体验一个别样的人生,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偿愿。走上工作岗位一年的他,意外收到学校有一个支教名额的通知,于是他积极争取,终于成为了苏陕协作的一份子,开启了为期半年的支教生活。

 

倪旭文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第三小学支教 

 

倪旭文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第三小学支教 

    他的体育课堂,每次都能给学生带来新奇,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让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上课之余,他还积极参与学校的秋季趣味运动会,志愿加入子洲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给体育组老师和他的学生们讲述他的家乡……

    陕北的冬天格外的冷,看着小朋友穿着薄薄的衣服,在凛冽的寒冬中打着寒颤,倪旭文心生不忍,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于是,他联系自己的好朋友,两人共同努力为孩子们送上了棉衣、文具等“温暖大礼包”,还叮嘱他们要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为教育奉献是值得的

   “扶贫先扶智”,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在支教期间,除完成基本的教学工作以外,来自扬州市江都区真武小学的范鹏老师还积极配合所在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与学校其他老师一起为不方便到校的孩子上门送教。他说,当看到孩子们开心的脸庞、不舍的眼神时,就觉得自己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范鹏老师有个笔记本,专门用来记录陕北生活的点滴和自己的心路历程。他说,这将作为他教师生涯里一笔宝贵的财富,激励着自己,以更高标准更好地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从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到与新同事的真挚友谊,从特色鲜明的陕北文化到辽阔壮丽的黄土高原风光,从充实忙碌的支教生活到身体力行的教学实践……支教旅程虽然暂时结束了,但支教生活的点点滴滴已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两位95后老师深情地说:“支教不仅是你教会他们什么,事实上,他们教会你的东西更多、更深刻!”

    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教育扶贫是全国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和治本之策。两位老师在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使命感、忘我的奉献精神和出色的工作成绩,不仅受到了子洲县当地学校师生、家长及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更是对教育扶贫的一种全新诠释,他们以自己的热情树立了江都区支教教师的良好新形象,与千千万万的支教教师共同谱写着教育扶贫的新篇章。

 

范鹏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第一小学支教 

  (扬州市江都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周灵

千里支教援子路 教育帮扶共筑梦
——扬州市江都区两位95后教师圆满完成支教任务
发布时间:2022-04-14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东升)“如果非要用一种颜色来描述子洲支教日子,那应该是一抹黄色,这是黄土高坡上群山的颜色,更是生命的颜色。”4月11日,刚刚援子归来的范鹏、倪旭文跟他们的同事分享了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的支教生活。

    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对扬州市江都区武坚小学倪旭文、真武小学范鹏两位老师来说是一段特别的时间。为了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人生,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两位95后老师毅然选择奔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开启了支教生活。

    多年的梦想终于如愿以偿

    大学时期的倪旭文,就怀揣着支教梦,想体验一个别样的人生,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偿愿。走上工作岗位一年的他,意外收到学校有一个支教名额的通知,于是他积极争取,终于成为了苏陕协作的一份子,开启了为期半年的支教生活。

 

倪旭文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第三小学支教 

 

倪旭文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第三小学支教 

    他的体育课堂,每次都能给学生带来新奇,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让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上课之余,他还积极参与学校的秋季趣味运动会,志愿加入子洲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给体育组老师和他的学生们讲述他的家乡……

    陕北的冬天格外的冷,看着小朋友穿着薄薄的衣服,在凛冽的寒冬中打着寒颤,倪旭文心生不忍,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于是,他联系自己的好朋友,两人共同努力为孩子们送上了棉衣、文具等“温暖大礼包”,还叮嘱他们要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为教育奉献是值得的

   “扶贫先扶智”,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在支教期间,除完成基本的教学工作以外,来自扬州市江都区真武小学的范鹏老师还积极配合所在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与学校其他老师一起为不方便到校的孩子上门送教。他说,当看到孩子们开心的脸庞、不舍的眼神时,就觉得自己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范鹏老师有个笔记本,专门用来记录陕北生活的点滴和自己的心路历程。他说,这将作为他教师生涯里一笔宝贵的财富,激励着自己,以更高标准更好地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从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到与新同事的真挚友谊,从特色鲜明的陕北文化到辽阔壮丽的黄土高原风光,从充实忙碌的支教生活到身体力行的教学实践……支教旅程虽然暂时结束了,但支教生活的点点滴滴已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两位95后老师深情地说:“支教不仅是你教会他们什么,事实上,他们教会你的东西更多、更深刻!”

    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教育扶贫是全国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和治本之策。两位老师在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使命感、忘我的奉献精神和出色的工作成绩,不仅受到了子洲县当地学校师生、家长及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更是对教育扶贫的一种全新诠释,他们以自己的热情树立了江都区支教教师的良好新形象,与千千万万的支教教师共同谱写着教育扶贫的新篇章。

 

范鹏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第一小学支教 

  (扬州市江都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