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为铜 于长青)今年以来,仪征教育系统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不断激发教育活力、提升文明素养、凝聚奋进力量,致力于将校园建设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培养时代新人的阵地、厚植文明之花的沃土。全市现有仪征市级文明校园25所、扬州市级文明校园12所、省级文明校园6所、国家级文明校园1所。
营造浓厚氛围。运用横幅标语、电子屏幕、橱窗板报、文化墙壁等载体,借助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台等媒介,利用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等契机,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宣传阵地,在全市教育系统形成“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良好局面。
培育核心价值。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机制。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将思想政治建设贯穿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进课堂,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
坚持五育并举。以“五个一百工程”为依托,持续推进经典诵读进校园,组织开展“童心里的诗篇”征文竞赛,获评扬州市一、二等奖50个。积极建设和完善劳动教育课程,深度挖掘劳动教育资源,评出全市首批劳动教育示范校3所、劳动教育示范基地9个。不断推动体育特色项目学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创建,获评 “扬州市首批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8所。暑假期间,广泛开展纯洁语言文字“啄木鸟”行动,累计收集不规范的汉字、标点符号、读音以及有句法错误的语句122个。
保护未成年人。对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家庭学生实施定额补助,2022年累计发放补助45.59万元,受益学生301人;发放助学金239.675万元,受益学生3631人。在全市29所园镇学校开展留守儿童“菜单式”选课服务,为398个留守儿童家庭解决后顾之忧。暑期,动员336名教师志愿者,打造“一中心多站点”托管服务模式,累计开设课程2700余节,惠及学生2576人。
关注安全健康。印发安全教育宣传资料4万余份,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培训300余场次。建立完善以公安、值班负责同志、值班教师、保安、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护学队伍。全市学校门卫值班室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100%安装到位,视频监控系统100%完成高清升级并接入公安监控平台。持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开好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2021年投入资金80万元改善学校心理咨询室软硬件条件,仪征中学、实验中学东区校、实验小学等3所学校创成扬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提升师德修养。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平时督查+学期检查+假期巡查”师德师风预警机制,重拳整治从事有偿家教、违规征订教辅、侮辱体罚学生、代办商业保险等违规违纪行为。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教育志愿服务分队平台,吸纳4675名教育工作者,打造12个教育服务站、85支优质化服务团队,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次。2022年1月,被市文明委评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