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陆建军 卞加进 杨林)11月9日,盐城市建湖县高作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同学来到刚建成不久的建湖(高作)智慧农业中心,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心主要功能定位:农业科普基地、智慧农业指挥中心、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
“在距今16000年前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中发现野生稻遗迹。中国先民成功驯化的水稻现在已成为当今世界三大主粮之一,养活了全球60亿的人口……”讲解员在稻麦与人类文明篇章中通过时间脉络向同学们介绍稻麦农业从起源到发展到兴盛的全过程。接着,同学们兴致勃勃地通过二维动画和互动游戏的形式,了解了二十四节气。
农业科普区,大家通过图文、实物、视频、互动游戏等形式,了解了农具发展变迁、粮食提产增效中涉及的各个环节,让同学们对农业生产过程有了一个系统而直观的了解。
在农村板块中,“丁头舍、土木结构农宅、砖木结构农宅和现代化砖混二层农宅”4个实体模型展示了建湖地区四个历史时期的农村住宅形式。特别是现代化砖混二层农宅,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新型农村社区结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同学们无不称叹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成果。
淮剧、杂技、剪纸、棕编、面人、香囊、鱼圆、藕粉圆、红糖果子……非遗传承展区前,同学们被眼前实物模型和画面吸引得挪不开腿。“目前我们建湖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2项、市级20项、县级12项。”讲解员逐项介绍。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大量翔实的图片图表、逼真的实物模型、高科技智能展品和丰富的视频资料。光影交错中,多角度、全景式集中展示了稻麦的前世今生、“三农变迁”和目前高作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如火如荼的生动景象,在智慧农业展区,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同学们用好奇的眼光,展望了未来农业的前景。
一幅幅图片,呈现了高作现代农业生产水平大幅跃升;一个个展品,记录下乡村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一件件实物,展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累累硕果;一帧帧镜头,见证了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参观完智慧农业中心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得到了课本之外的一次有益科普,对现代农业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今后一定要学好知识、掌握技能,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在哪个岗位,都要关注关心关爱“三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尽心尽力。


(盐城市建湖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