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市县

“智慧”构建教育的别样生态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07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数字赋能教育,技术变革课堂。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以“智慧教育评价改革”为方向,聚焦“立德树人视域下智慧教育评价改革的区域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评价转型的可行路径。当前,全区已初步构建起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学教测评研管”一体化推进的全流程数字化智慧教育评价体系。
  建构多维模型,完善评价体系
  2012年起,园区分阶段推进区域智慧教育平台研发,注册国家级“易加”品牌。在多年探索中,苏州工业园区依托“易加教育”平台,建构了“三段三维式”评价大模型,即数据“采集、分析、应用”3个阶段和“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3个维度,科学研制评价指标,助力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
  健全素质评价指标,创新学生评价模式。全面对接国家SEED平台,将教育部中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与园区学生“小五星评价体系”深度融合,通过多样化的数据采集,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5大维度全方位记录、评价学生的成长。
  健全教师专业能力评价,赋能园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师生涯教育教学履历和成长数据库,通过呈现教师进阶发展的动态过程,勾画成长轨迹,建立教师培养体系,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对所有教师全职业生涯周期进行梳理分析,完善教育人才测评指数,辅助教师队伍建设的决策与规划。
  推动学校发展性评价,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学校绿色发展评价机制,基于“学校发展水平、学生发展水平、教师发展水平、内部满意度、外部满意度”5大维度,形成学校发展“五星评价”,直观反映学校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引导学校自主提升、科学发展。
  推进平台升级,增强评价支撑
  平台功能迭代升级。面向“学教测评研管”全教育业务,园区推进“易加教育”平台多次迭代升级。如推进人工智能赋能行动计划,新增人工智能课堂评价等功能,支撑课堂循证变革;对接国家SEED平台,融通人机交互的定量评价功能,让评价更精准,让成长看得见;升级新服务功能,提高项目化学习、作业管理、教研培训支撑能力,助力教育减负提质。
  应用支撑整体构建。面向新教学与新评价,园区构建“素养导向·教学研评云端一体化”教学范式,以学为中心、评价引领、数据驱动,全学程贯通,助力师生自主高效学习。同时,完善“123456”教学数字化转型生态链,即“1”座资源宝库赋能“学”“2”种备课方式赋能“教”“3”个研训圈子赋能“研”“4”套评价体系赋能“评”,彰显“5”种教学策略,聚集“6”种学习方式,营造多元适切的智慧育人新生态。在此基础上,园区开展全员数字素养培训,进一步拓展智能教育平台的运用。
  治理机制不断优化。依托两个大数据实验室,园区构建“易加教育”平台,汇聚教育全对象、全过程、全业务数据,对学生、教师、学校、区域精准刻画,提升区域教育治理能力;申报苏州市战略性与政策性课题,促进区域教育数据分级分类管理与安全标准化,推进数据核心资产汇聚与融通共享;出台区域教育数据治理方案,全面规范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
  强化结果运用,彰显评价效能
  基于协同推进的共同体建设成效初显。遴选44所智慧教育评价实验校,围绕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人工智能课堂教学评价、学教评研一致性研究等5大研究方向,成立科研协作共同体,供给深化评价的“人才库”;围绕评价关键要素建设师训课程,加强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培训,开展优秀评价案例的征集、培育与示范放样工作,供给优化评价的“资源库”。
  基于减负提质的重点项目成效初显。立项课题“人工智能赋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能力的创新实践研究”,通过智慧驱动,评价赋能,全面提升教师教学与评价能力;着力推进省内涵项目“数字化背景下作业创新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建设,确立23所平台试点校,不断完善新型作业改革工作机制。
  基于评价结果的跟进式改革成效初显。园区充分深化监测评价研究与结果运用,在2023年度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共有46个案例获奖;62个案例获2024年苏州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立项;园区“立德树人视域下智慧教育评价改革的区域实践”入选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行区基地项目;智慧教育评价改革经验多次在长三角教育论坛分享。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周灵

“智慧”构建教育的别样生态
发布时间:2024-06-07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
  数字赋能教育,技术变革课堂。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以“智慧教育评价改革”为方向,聚焦“立德树人视域下智慧教育评价改革的区域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评价转型的可行路径。当前,全区已初步构建起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学教测评研管”一体化推进的全流程数字化智慧教育评价体系。
  建构多维模型,完善评价体系
  2012年起,园区分阶段推进区域智慧教育平台研发,注册国家级“易加”品牌。在多年探索中,苏州工业园区依托“易加教育”平台,建构了“三段三维式”评价大模型,即数据“采集、分析、应用”3个阶段和“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3个维度,科学研制评价指标,助力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
  健全素质评价指标,创新学生评价模式。全面对接国家SEED平台,将教育部中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与园区学生“小五星评价体系”深度融合,通过多样化的数据采集,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5大维度全方位记录、评价学生的成长。
  健全教师专业能力评价,赋能园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师生涯教育教学履历和成长数据库,通过呈现教师进阶发展的动态过程,勾画成长轨迹,建立教师培养体系,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对所有教师全职业生涯周期进行梳理分析,完善教育人才测评指数,辅助教师队伍建设的决策与规划。
  推动学校发展性评价,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学校绿色发展评价机制,基于“学校发展水平、学生发展水平、教师发展水平、内部满意度、外部满意度”5大维度,形成学校发展“五星评价”,直观反映学校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引导学校自主提升、科学发展。
  推进平台升级,增强评价支撑
  平台功能迭代升级。面向“学教测评研管”全教育业务,园区推进“易加教育”平台多次迭代升级。如推进人工智能赋能行动计划,新增人工智能课堂评价等功能,支撑课堂循证变革;对接国家SEED平台,融通人机交互的定量评价功能,让评价更精准,让成长看得见;升级新服务功能,提高项目化学习、作业管理、教研培训支撑能力,助力教育减负提质。
  应用支撑整体构建。面向新教学与新评价,园区构建“素养导向·教学研评云端一体化”教学范式,以学为中心、评价引领、数据驱动,全学程贯通,助力师生自主高效学习。同时,完善“123456”教学数字化转型生态链,即“1”座资源宝库赋能“学”“2”种备课方式赋能“教”“3”个研训圈子赋能“研”“4”套评价体系赋能“评”,彰显“5”种教学策略,聚集“6”种学习方式,营造多元适切的智慧育人新生态。在此基础上,园区开展全员数字素养培训,进一步拓展智能教育平台的运用。
  治理机制不断优化。依托两个大数据实验室,园区构建“易加教育”平台,汇聚教育全对象、全过程、全业务数据,对学生、教师、学校、区域精准刻画,提升区域教育治理能力;申报苏州市战略性与政策性课题,促进区域教育数据分级分类管理与安全标准化,推进数据核心资产汇聚与融通共享;出台区域教育数据治理方案,全面规范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
  强化结果运用,彰显评价效能
  基于协同推进的共同体建设成效初显。遴选44所智慧教育评价实验校,围绕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人工智能课堂教学评价、学教评研一致性研究等5大研究方向,成立科研协作共同体,供给深化评价的“人才库”;围绕评价关键要素建设师训课程,加强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培训,开展优秀评价案例的征集、培育与示范放样工作,供给优化评价的“资源库”。
  基于减负提质的重点项目成效初显。立项课题“人工智能赋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能力的创新实践研究”,通过智慧驱动,评价赋能,全面提升教师教学与评价能力;着力推进省内涵项目“数字化背景下作业创新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建设,确立23所平台试点校,不断完善新型作业改革工作机制。
  基于评价结果的跟进式改革成效初显。园区充分深化监测评价研究与结果运用,在2023年度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共有46个案例获奖;62个案例获2024年苏州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立项;园区“立德树人视域下智慧教育评价改革的区域实践”入选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行区基地项目;智慧教育评价改革经验多次在长三角教育论坛分享。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