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头条新闻

南京秦淮二实小:用丰富的课程留下每个随迁子女(图)

作者:汤雯 发布时间:2015-10-1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教育规划纲要5周年 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江苏行之三】

秦淮第二实验小学:用丰富的课程留下每个随迁子女

课间,学生们在操场上表演足球韵律操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记者 汤雯)9月24日下午,教育规划纲要5周年采访团来到南京市秦淮第二实验小学,该学校是秦淮区经济适用房小区——汇景家园配套小学。学校目前共有804名学生,其中有500名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比62.2%。

走进校园,八百多名孩子们表演的足球韵律操让记者们连声惊叹。精心打造的操场、高品位的绿化园林、百兆校园网络、数字化教室、智能广播系统、全天候Ecology实时录像系统……校园处处蕴涵着教育现代化气息。“学校虽然是周边经济适用房的配套学校,但是条件却和隔壁高档小区的配套学校一样好,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一样优质!”这一点是让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庄芸都感到自豪的,连连挂在嘴边。

校长告诉记者,学校不仅仅硬件配置上高规格,在师资力量上的配置也是高规格的。一直以来区教育局都高度关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在区里抽调精兵强将支援学校,一方面将每年招聘的新教师中的佼佼者输送到学校。目前学校在职教师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29名,占总数的54.7%。其中有市优秀青年教师29名,区学科带头人5名,区优秀青年教师12名。

见到记者们,家长有说不完的“心得”

老家在四川的雷宁娜家长告诉记者,他们搬来南京已经三年了,这里条件比老家好了很多,教育也是。学校的“快乐周三”有很多的活动:美术、合唱、做中国结、科学、足球、机器人、赛车等等,“女儿感兴趣的太多了,都报不过来!”听到这里,张同馨学生的家长连连表示赞同,她表示,小孩的上学问题她跟爱人也讨论了很久,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个学校,第一眼就很舒适,事实证明没有选错。有时候开玩笑的问孩子要不要回老家上学,孩子都严肃的回答:“不,我要在这儿上学!”在家长们看来,一个班级不仅仅是学生们的集体,所有的家长也齐心协力,也是一个集体。

四年级一班的谈承阳是江西南昌人,他报了合唱和武术兴趣班。“学校让我比以前在奶奶家学到的多了,有好多活动,有春秋游,还有中秋晚会。”谁能看出这个在记者面前侃侃而谈的小男孩,曾经在老家是个特别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呢?

真爱梦想课堂上,学生们踊跃举手发言

尽管参观时间有限,但记者们还是禁不住好奇心,走进了茶艺课堂、科学实验课堂、真爱梦想课堂、星空教育课堂……

茶道课堂上,同学们专业的身姿、细致的动作,让《光明日报》的记者直呼羡慕,要不是时间有限,真想亲身品一品茶,悟一悟茶道,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经过科学实验课堂,老师讲解的有关月球的知识不仅深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从嫦娥到桂花树到月球表面,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让记者们也深刻体会到了实验课堂的魅力。“这些课程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除了需要学习课本知识以外,还要学习一些其他的技能,发展他们兴趣爱好。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能够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有模有样的未来“茶艺师”们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刘北洋

南京秦淮二实小:用丰富的课程留下每个随迁子女(图)
发布时间:2015-10-19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汤雯

【教育规划纲要5周年 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江苏行之三】

秦淮第二实验小学:用丰富的课程留下每个随迁子女

课间,学生们在操场上表演足球韵律操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记者 汤雯)9月24日下午,教育规划纲要5周年采访团来到南京市秦淮第二实验小学,该学校是秦淮区经济适用房小区——汇景家园配套小学。学校目前共有804名学生,其中有500名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比62.2%。

走进校园,八百多名孩子们表演的足球韵律操让记者们连声惊叹。精心打造的操场、高品位的绿化园林、百兆校园网络、数字化教室、智能广播系统、全天候Ecology实时录像系统……校园处处蕴涵着教育现代化气息。“学校虽然是周边经济适用房的配套学校,但是条件却和隔壁高档小区的配套学校一样好,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一样优质!”这一点是让秦淮区教育局副局长庄芸都感到自豪的,连连挂在嘴边。

校长告诉记者,学校不仅仅硬件配置上高规格,在师资力量上的配置也是高规格的。一直以来区教育局都高度关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在区里抽调精兵强将支援学校,一方面将每年招聘的新教师中的佼佼者输送到学校。目前学校在职教师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29名,占总数的54.7%。其中有市优秀青年教师29名,区学科带头人5名,区优秀青年教师12名。

见到记者们,家长有说不完的“心得”

老家在四川的雷宁娜家长告诉记者,他们搬来南京已经三年了,这里条件比老家好了很多,教育也是。学校的“快乐周三”有很多的活动:美术、合唱、做中国结、科学、足球、机器人、赛车等等,“女儿感兴趣的太多了,都报不过来!”听到这里,张同馨学生的家长连连表示赞同,她表示,小孩的上学问题她跟爱人也讨论了很久,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个学校,第一眼就很舒适,事实证明没有选错。有时候开玩笑的问孩子要不要回老家上学,孩子都严肃的回答:“不,我要在这儿上学!”在家长们看来,一个班级不仅仅是学生们的集体,所有的家长也齐心协力,也是一个集体。

四年级一班的谈承阳是江西南昌人,他报了合唱和武术兴趣班。“学校让我比以前在奶奶家学到的多了,有好多活动,有春秋游,还有中秋晚会。”谁能看出这个在记者面前侃侃而谈的小男孩,曾经在老家是个特别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呢?

真爱梦想课堂上,学生们踊跃举手发言

尽管参观时间有限,但记者们还是禁不住好奇心,走进了茶艺课堂、科学实验课堂、真爱梦想课堂、星空教育课堂……

茶道课堂上,同学们专业的身姿、细致的动作,让《光明日报》的记者直呼羡慕,要不是时间有限,真想亲身品一品茶,悟一悟茶道,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经过科学实验课堂,老师讲解的有关月球的知识不仅深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从嫦娥到桂花树到月球表面,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让记者们也深刻体会到了实验课堂的魅力。“这些课程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除了需要学习课本知识以外,还要学习一些其他的技能,发展他们兴趣爱好。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能够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有模有样的未来“茶艺师”们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刘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