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头条新闻

“澎湃”第一动力

作者:缪志聪 陈思洋 发布时间:2023-09-15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本报记者 缪志聪 陈思洋

  江苏高校集聚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发展水平——

  “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大使命。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时隔4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又亲临江苏考察,希望江苏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国之大者”就是江苏的“责之重者”。近年来,江苏高校主动扛起责任,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着力点,基础研究能力水平持续攀升,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持续聚集,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江苏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有力的教育支撑。

  “我们始终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坚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努力推动高校真正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高质量创新成果的供给库、一流人才和科学家的蓄水池。”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说。

  站高位——

  奋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

  日前,由东南大学牵头建设的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简称“EDA国创中心”)在南京正式揭牌,成为我国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第一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EDA具有产值体量小但产业影响力大的特点,一旦被‘卡’,将影响芯片设计、制造和封测等全产业链。”东南大学校长、EDA国创中心主任黄如表示,中心将聚焦核心技术攻关,重点突破EDA“卡脖子”难题,打造我国EDA产业的技术发源地、产品示范地和人才汇聚地。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近年来,我省高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国家急需和行业产业重大需求、科学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针对行业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在科研创新与产出、社会服务与贡献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7月1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航空学院郭万林院士团队殷俊教授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A. Geim团队合作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将当前广受关注的二维扭转电子学效应拓展至三维材料体系,为调控块体材料的电子态提供了全新途径。“这是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真实写照。”殷俊说。

  与此同时,江苏深入推进国家“双一流”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和江苏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更加突出扎根中国大地,更加突出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更加突出能力水平建设,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夯实一流大学群体建设基础。

  截至目前,全省有16所高校、4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35所高校、246个学科进入ESI前1%,16所高校、35个学科进入ESI前1‰,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一流大学群的稳步建设带来高水平科研攻关核心竞争力的稳定提升,航空航天、乡村振兴、医药健康、环境保护……多个国家重大行业、关键领域都有江苏高校的攻关助力。

  全球首台中尺度二氧化碳通量探测激光雷达、首次研制成功单光子频率上转换测风激光雷达、首次提出时域色散超快飞秒激光测距技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智能遥感工程研究院实验室内,一项项国际领先的激光雷达技术相继诞生。凭借着高水平科研平台和一流学科建设,今年4月初,南信大夏海云教授团队又研发出新的“世界之最”——最高分辨率多普勒激光雷达。

  “政府和学校为科研人员搭建了多个学术研究、交流研讨与成果展示的创新平台。”夏海云感受到,身处其中,团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目前,团队研发出的激光雷达核心器件不仅做到“完全国产化”,还实现“全课题组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研发的一款气溶胶通量探测激光雷达已在南京市浦口区投入使用,为我省提供长期环境服务贡献了南信大智慧。”

  “江苏始终聚焦科技攻关能力提升,全面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省教育厅副厅长袁靖宇介绍说,江苏获批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居全国第二,获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3个,居全国第一,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76个,成立校级协同创新中心278个,建成国家、省、校三级高校协同创新体系,新增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24096项。

  “我们将持续强化高校各类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高校深度参与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钟山实验室等建设。同时,会同省科技厅加强高校基础研究纵深部署,建设一批江苏省基础科学中心,积极培育原始创新和变革性技术,取得更多‘从0到1’原创性突破。”袁靖宇说。

  破堵点——

  努力营造科技创新“新生态”

  新学期开学,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省部共建实验室的科研助理燕倩从容打开学校“一门式财务智能服务平台”,将假期里实验室各课题组的科研费用一一预审,并通过线上审批功能清晰了解经费使用情况,确保报销单在审批之前完整合规,大大提高了科研经费的报销效率。“自动化线上流转审批打破了时空限制,也避免了跨校区签字以及负责人出差需等候签字的问题。”燕倩说。

  为了给本校科研人员创设良好科研环境,苏州大学积极打通政策执行中的“堵点”,按照“应放尽放”原则落实“放管服”。例如,根据学科和科研成果的不同性质建立科研人员分类考核评价机制,开展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探索等。目前,该校科技成果转化后所得净收益的80%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人,学校还将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移转化收益比例,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完成人的奖励力度。

  近年来,江苏从顶层设计出发,出台“科技创新40条”“科技改革30条”等科技创新的赋能举措,省教育厅及时印发实施细则和指导意见,全省各高校制订或修订本校贯彻落实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政策的配套制度和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推动扩大科研工作自主权、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了良好环境。江苏高校的科研管理体系更加高效,科研评价导向更加明确,科研经费使用更加便捷,引才用才模式更加灵活,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不断优化的创新生态环境,增强了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涌现出一大批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的科研工作者。

  “这一年,我在科研工作中不断加深对回信精神的理解,一步步坚定了拼搏奋斗的方向和决心……”在5月举行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报告会上,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谭海仁教授分享自己一路“追光”,用科技硬实力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服务的故事。

  2018年,谭海仁从海外学成归来,组建南大“能源光电材料与器件”课题组。5年来,他带领团队向着高效稳定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这一前沿和颠覆性低碳技术发起持续冲锋。从假设到验证,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再来……他记不清究竟尝试了多少次,但他始终记得回国的初心:“希望在产业化的大尺寸上将钙钛矿电池效率提到26%—27%,早日见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如何让有限的耕地长出更多豆荚、更大豆粒?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大豆遗传育种学家盖钧镒60余载不断求解的事业。如今,87岁高龄的他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埋首实验室、奔走田间地头,为的就是中国人碗里的“中国粮”。

  “只要中国还未实现‘大豆自由’,我们的奋‘豆’脚步就不能停歇。希望年轻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多跟产业结合,为产业服务,让中国大豆‘傲娇’世界。”盖钧镒说。

  强效能——

  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落地“成金”

  王广基是中国药科大学面向精准治疗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成药转化研究团队负责人。2021年5月,团队牵头与南京江宁高新区共同成立原创药物技术创新研究院,聚焦肿瘤、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在新靶标发现与确证、创新药物一体化研发方面,与天士力、华海制药等大型医药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模式。

  “科研要落地,成果要为民。真正到新药开发终端解决问题、在临床病人身上得到安全疗效,是我们科研的真谛。”据王广基介绍,目前,研究院已设立新药研发项目20余项。其中,团队核心成员、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教授牵头研发的原创双靶标抗前列腺癌药物,已于2022年以1.2亿元成功转化给相关企业。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江苏高校众多,聚集大量尖端科技资源、前沿学术成果和创新要素。利用这一优势,江苏推动产学研用协同攻关,促进教育体系与科技体系、产业体系、社会体系有机衔接,围绕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关键共性问题,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创新力量间的壁垒,释放创新潜能。

  “近年来,江苏不断强化高校科技与地方政府、园区、企业的有效对接,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明显成效。”袁靖宇介绍说,目前,江苏高校共建成国家大学科技园20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5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0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16所、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1个、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0个,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创新要素充分利用,成果转化积极跟上。据统计,2020-2022年,江苏高校专利转让数量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技术交易合同成交数和成交额分别从2017年的18661项、82.3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9920项、135.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6.6%和65.0%,实现量质齐升,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22年,南京工业大学与南京、苏州、南通等地共建11家校地创新平台,总投入超2亿元,孵化企业50余家,有效保障了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贡献度。“为了无缝衔接学校科技创新资源与地方产业发展,走好产学研融合新合作路径,我们联合20余个省、市、地区,共举办线上线下交流会60余场,服务企业1300余家。”该校校长蒋军成表示,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技术优势和机制优势,推进学校所能和社会所需无缝对接,“将论文写在社会发展的蓝图中”。

  “面向未来,我们将深入实施科教人才强省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加快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扎实推动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现代化走在前列,切实把总书记对江苏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和要求落实到实践、贯彻到一线。”江涌说。

责任编辑:陈路

“澎湃”第一动力
发布时间:2023-09-15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缪志聪 陈思洋

  ■本报记者 缪志聪 陈思洋

  江苏高校集聚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发展水平——

  “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大使命。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时隔4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又亲临江苏考察,希望江苏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国之大者”就是江苏的“责之重者”。近年来,江苏高校主动扛起责任,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着力点,基础研究能力水平持续攀升,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持续聚集,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江苏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有力的教育支撑。

  “我们始终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坚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努力推动高校真正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高质量创新成果的供给库、一流人才和科学家的蓄水池。”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说。

  站高位——

  奋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

  日前,由东南大学牵头建设的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简称“EDA国创中心”)在南京正式揭牌,成为我国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第一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EDA具有产值体量小但产业影响力大的特点,一旦被‘卡’,将影响芯片设计、制造和封测等全产业链。”东南大学校长、EDA国创中心主任黄如表示,中心将聚焦核心技术攻关,重点突破EDA“卡脖子”难题,打造我国EDA产业的技术发源地、产品示范地和人才汇聚地。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近年来,我省高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国家急需和行业产业重大需求、科学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针对行业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在科研创新与产出、社会服务与贡献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7月1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航空学院郭万林院士团队殷俊教授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A. Geim团队合作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将当前广受关注的二维扭转电子学效应拓展至三维材料体系,为调控块体材料的电子态提供了全新途径。“这是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真实写照。”殷俊说。

  与此同时,江苏深入推进国家“双一流”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和江苏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更加突出扎根中国大地,更加突出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更加突出能力水平建设,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夯实一流大学群体建设基础。

  截至目前,全省有16所高校、4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35所高校、246个学科进入ESI前1%,16所高校、35个学科进入ESI前1‰,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一流大学群的稳步建设带来高水平科研攻关核心竞争力的稳定提升,航空航天、乡村振兴、医药健康、环境保护……多个国家重大行业、关键领域都有江苏高校的攻关助力。

  全球首台中尺度二氧化碳通量探测激光雷达、首次研制成功单光子频率上转换测风激光雷达、首次提出时域色散超快飞秒激光测距技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智能遥感工程研究院实验室内,一项项国际领先的激光雷达技术相继诞生。凭借着高水平科研平台和一流学科建设,今年4月初,南信大夏海云教授团队又研发出新的“世界之最”——最高分辨率多普勒激光雷达。

  “政府和学校为科研人员搭建了多个学术研究、交流研讨与成果展示的创新平台。”夏海云感受到,身处其中,团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目前,团队研发出的激光雷达核心器件不仅做到“完全国产化”,还实现“全课题组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研发的一款气溶胶通量探测激光雷达已在南京市浦口区投入使用,为我省提供长期环境服务贡献了南信大智慧。”

  “江苏始终聚焦科技攻关能力提升,全面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省教育厅副厅长袁靖宇介绍说,江苏获批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居全国第二,获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3个,居全国第一,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76个,成立校级协同创新中心278个,建成国家、省、校三级高校协同创新体系,新增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24096项。

  “我们将持续强化高校各类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高校深度参与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钟山实验室等建设。同时,会同省科技厅加强高校基础研究纵深部署,建设一批江苏省基础科学中心,积极培育原始创新和变革性技术,取得更多‘从0到1’原创性突破。”袁靖宇说。

  破堵点——

  努力营造科技创新“新生态”

  新学期开学,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省部共建实验室的科研助理燕倩从容打开学校“一门式财务智能服务平台”,将假期里实验室各课题组的科研费用一一预审,并通过线上审批功能清晰了解经费使用情况,确保报销单在审批之前完整合规,大大提高了科研经费的报销效率。“自动化线上流转审批打破了时空限制,也避免了跨校区签字以及负责人出差需等候签字的问题。”燕倩说。

  为了给本校科研人员创设良好科研环境,苏州大学积极打通政策执行中的“堵点”,按照“应放尽放”原则落实“放管服”。例如,根据学科和科研成果的不同性质建立科研人员分类考核评价机制,开展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探索等。目前,该校科技成果转化后所得净收益的80%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人,学校还将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移转化收益比例,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完成人的奖励力度。

  近年来,江苏从顶层设计出发,出台“科技创新40条”“科技改革30条”等科技创新的赋能举措,省教育厅及时印发实施细则和指导意见,全省各高校制订或修订本校贯彻落实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政策的配套制度和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推动扩大科研工作自主权、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了良好环境。江苏高校的科研管理体系更加高效,科研评价导向更加明确,科研经费使用更加便捷,引才用才模式更加灵活,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不断优化的创新生态环境,增强了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涌现出一大批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的科研工作者。

  “这一年,我在科研工作中不断加深对回信精神的理解,一步步坚定了拼搏奋斗的方向和决心……”在5月举行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报告会上,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谭海仁教授分享自己一路“追光”,用科技硬实力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服务的故事。

  2018年,谭海仁从海外学成归来,组建南大“能源光电材料与器件”课题组。5年来,他带领团队向着高效稳定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这一前沿和颠覆性低碳技术发起持续冲锋。从假设到验证,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再来……他记不清究竟尝试了多少次,但他始终记得回国的初心:“希望在产业化的大尺寸上将钙钛矿电池效率提到26%—27%,早日见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如何让有限的耕地长出更多豆荚、更大豆粒?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大豆遗传育种学家盖钧镒60余载不断求解的事业。如今,87岁高龄的他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埋首实验室、奔走田间地头,为的就是中国人碗里的“中国粮”。

  “只要中国还未实现‘大豆自由’,我们的奋‘豆’脚步就不能停歇。希望年轻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多跟产业结合,为产业服务,让中国大豆‘傲娇’世界。”盖钧镒说。

  强效能——

  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落地“成金”

  王广基是中国药科大学面向精准治疗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成药转化研究团队负责人。2021年5月,团队牵头与南京江宁高新区共同成立原创药物技术创新研究院,聚焦肿瘤、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在新靶标发现与确证、创新药物一体化研发方面,与天士力、华海制药等大型医药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模式。

  “科研要落地,成果要为民。真正到新药开发终端解决问题、在临床病人身上得到安全疗效,是我们科研的真谛。”据王广基介绍,目前,研究院已设立新药研发项目20余项。其中,团队核心成员、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教授牵头研发的原创双靶标抗前列腺癌药物,已于2022年以1.2亿元成功转化给相关企业。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江苏高校众多,聚集大量尖端科技资源、前沿学术成果和创新要素。利用这一优势,江苏推动产学研用协同攻关,促进教育体系与科技体系、产业体系、社会体系有机衔接,围绕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关键共性问题,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创新力量间的壁垒,释放创新潜能。

  “近年来,江苏不断强化高校科技与地方政府、园区、企业的有效对接,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明显成效。”袁靖宇介绍说,目前,江苏高校共建成国家大学科技园20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5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0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16所、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1个、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0个,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创新要素充分利用,成果转化积极跟上。据统计,2020-2022年,江苏高校专利转让数量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技术交易合同成交数和成交额分别从2017年的18661项、82.3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9920项、135.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6.6%和65.0%,实现量质齐升,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22年,南京工业大学与南京、苏州、南通等地共建11家校地创新平台,总投入超2亿元,孵化企业50余家,有效保障了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贡献度。“为了无缝衔接学校科技创新资源与地方产业发展,走好产学研融合新合作路径,我们联合20余个省、市、地区,共举办线上线下交流会60余场,服务企业1300余家。”该校校长蒋军成表示,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技术优势和机制优势,推进学校所能和社会所需无缝对接,“将论文写在社会发展的蓝图中”。

  “面向未来,我们将深入实施科教人才强省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加快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扎实推动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现代化走在前列,切实把总书记对江苏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和要求落实到实践、贯彻到一线。”江涌说。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