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头条新闻

绘就高质量发展“同心圆”

作者:赵建春 汪舒蕾 发布时间:2023-09-21 来源: 江苏教育报

近年来,镇江市京口区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动校际合作,以集团化办学为路径,打造全域优质均衡的城区教育——

绘就高质量发展“同心圆”

  ■本报记者 赵建春 汪舒蕾

  日前,记者在镇江市京口区采访时,中山路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陶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时尚的图标“Ai”。她笑着向我们解释:“这是‘爱’的拼音,也是‘爱而雅’的谐音。”推进集团化办学3年多来,中山路小学教育集团依托牵头校“仁章”文化底蕴,融会理事学校劳动教育、艺术教育、综合实践教育特色,提炼出“爱而优雅”教育理念,构建集团校“师资朋友圈”,取得丰硕的教研成果。这个“圈”是京口集团化办学系列“同心圆”中的一环,也是该区以集团化改革全面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的真实写照。

  集团化办学带了好头,京口教育精彩纷呈。3年多来,京口区锚定建设“教育强区”目标,以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为抓手,不断提升片区学校综合实力,有力促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名校集团化到集团化名校,教育优质均衡不再是一句口号。我们将进一步凝聚集团之力探索优质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资源聚集效益,努力让集团办学效益、文化品牌提质增效,打造出京口区集团化办学的样板。”镇江市京口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仲伟表示。

  凝心聚力,促进“抱团发展”

  “无论城市或乡村、本地还是外来的孩子,只要在京口,都应当享有高水平、高质量的义务教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制约京口教育现代化的“瓶颈”日益显现。人民群众不仅希望孩子“有学上”,更盼“好上学”“上好学”。为此,京口区不断回应社会关切,积极破解“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努力让每一位家长放心安心。

  2019年,京口区全面启动集团化办学,全力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京口教育特色的集团化办学之路?该区将其上升到党委、政府层面统筹谋划,重点支持,加速推进。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京口区委、区政府于2019年初出台《关于实施教育集团化办学促进京口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教育集团化办学正式启动,并在全区全面推进。区教育局立即拟订出包括项目实施、考核办法在内的一系列配套文件,并制订教育集团化办学三年行动计划,列入“十四五”教育规划予以部署。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探索集团化办学时并不陌生,而是有着深厚基础。”京口区教育局副局长于德青表示。早在2013年,京口区教育局就对区域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成立6个教育共同体,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考核共进的格局。同年,该区以“名校办分校”模式,在京口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东部地区建成中山路小学大禹山校区,在全市开了先河。目前,中山路小学大禹山校区已成为京口东部地区深受群众信赖的学校之一。

  教育需要因材施教,也要因地制宜。记者采访了解到,京口区直管中学只有两所,在中学实施集团化办学难度较大。“集团化办学并不一定非得一刀切、齐步走。”于德青介绍说,在镇江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区内京口中学加入“镇江市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在全市率先作出跨区域合作办学的尝试。

  据了解,京口根据区内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构建“一体发展型”“共研共训型”“牵手协作型”“跨区域合作型”等办学模式。目前,该区已在小学阶段实现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分别组建中山路小学教育集团、镇江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和红旗小学教育集团。

  引领辐射,推动“互融共进”

  “如果说‘名校办分校’是京口教育集团化的1.0版,组建大集团‘名校’则是集团化办学2.0版。随着集团化办学的发展,眼下已进入3.0时代。”京口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黄涛表示,从“学校人”发展为“集团人”,从“大集团”走向“小组团”,京口集团化办学在有效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迭代升级。

  高质量发展是集团化办学的生命线。京口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蔡艳介绍说,各教育集团成立以来,区教育局组建省内知名专家团队,为每个教育集团配备一名专家顾问,每个教育集团与一所省内优质成熟型教育集团签约合作,并成立集团理事会,构建了立体化的合作网络。

  镇江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在此基础上,组建“五彩石”四大学院:管理学院、学科教师发展学院、班主任学院和家校协同发展学院,打开校际的“人才围栏”,实现人才培养、教师成长深度融合。该校校长袁萃认为,“当大家都有了一个共同的价值理念,集团内就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就能更好地前行,也初步形成特有的集团文化品牌。”

  依托市实小平台,各理事学校先后搭建教师专业成长通道。江滨实小组建“江花佳能汇”、恒顺实小建立“健康教师成长学院”、八小、江大附小有了“教师发展学院”……“自从得到‘名师引路’,我的课堂教学有了极大的提升。面对孩子们,既有信心,更有干劲。”“五彩石”学院学员、八叉巷小学教师韩琳说。

  集团化办学进展顺利、充满活力,同样得益于京口区对“优质人才”的培养。目前,京口区教育系统建立健全了“区域、集团、学校”三级联动名师培养机制,通过考核和评价,进一步推进各级拔尖人才规范化管理,促进骨干教师不断涌现。其中,中山路小学教育集团和红旗小学教育集团分别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和“教师专业成长中心”,开展集团和学校两级研修。

  “集团化办学不是将集团内的优质教育资源稀释,而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使集团内的优质学校在充分发挥辐射作用的同时,再向新的高度攀升。”黄涛表示,在多措并举保证集团校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他们积极发挥集团校各自特色,让优质教育资源迅速转化为提升区域教育水平的强大动力。

  据统计,集团化办学工作启动以来,京口以集团为单位开展8个学科14次单元主题式教学研训;疫情防控期间,组织74名骨干教师录制117节视频课,为“云课堂智教育”平台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线上教学资源,彰显了集团化办学的优势。

  多元文化,催生“满园春色”

  京口中学手球、红旗小学棋类和无线电、京口实小京剧、江滨实小足球、八小乒乓、解小艺术、学府路小学武术、香小泥塑……自2019年始,以“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行动”“中小学生品格提升行动”“特色文化建设行动”和“学科示范引领行动”为龙头,京口区建立起“学校培塑、集团共助、区域提升、市级厚植、省级推动”的学校文化成长通道。

  “对于加入教育集团的分校来说,与身份转变同时发生的,是理念和文化的碰撞。从‘我’到‘我们’,文化认同是总校与分校共同迈出的第一步。”红旗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王旌告诉记者,2021年以来,红旗小学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牵头校的作用,成立“和合”教育管理工作室,坚持尊重各理事学校文化和特色,鼓励学校百花齐放,挖掘各校相似文化元素,相通相融形成集团文化,以文化融合凝聚办学合力。

  在融合发展的同时,发挥各成员校优势、做强办学特色,是京口推进集团化办学的重要一招。各教育集团成立“3+X”项目组,项目化推进教育教学重点工作。比如,内涵发展项目组建立“完善项目管理网络”“优化项目管理模式”“提升项目过程管理”和“强化项目评价机制”清单,保障各集团内涵发展项目落实。截至目前,各校基本形成在集团引领下的“一校一品、一校多特”文化价值追求。

  “规模扩大后,各校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如果仍由集团高度集中决策,生搬硬套办学模式,成员校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陶静说,面对新挑战,中山路小学教育集团总校精准指导、重点帮扶,帮助分校发掘自身特色。比如,通过教师“跨校走课”开设社团课程,或组织学生短期跨校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学习资源,有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在集团化背景下,我们将继续做强、做优特色品牌,更好发挥特色辐射作用,使得这些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集团化办学不是对牵头校的简单复制,更不是牵头校资源的单向输出,而是教育的协同发展,最终走向各具特色的多元优质。”仲伟说,自推进集团化办学以来,京口各校文化相互融合,集团认同感归属感不断增强,人才资源实现共建共享,教师跨校培养成效初显,集团管理运行彰显活力。

  “要把发展教育作为最大民生。”京口区委书记贾敬远表示,聚焦人民群众教育新期待,不断加大办学投入,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为的是让优质教育资源在校际流动,把集团内每一所学校都培育成良性教育要素的孵化器。“我们坚信,只要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京口一定能书写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责任编辑:陈路

绘就高质量发展“同心圆”
发布时间:2023-09-21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赵建春 汪舒蕾

近年来,镇江市京口区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动校际合作,以集团化办学为路径,打造全域优质均衡的城区教育——

绘就高质量发展“同心圆”

  ■本报记者 赵建春 汪舒蕾

  日前,记者在镇江市京口区采访时,中山路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陶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时尚的图标“Ai”。她笑着向我们解释:“这是‘爱’的拼音,也是‘爱而雅’的谐音。”推进集团化办学3年多来,中山路小学教育集团依托牵头校“仁章”文化底蕴,融会理事学校劳动教育、艺术教育、综合实践教育特色,提炼出“爱而优雅”教育理念,构建集团校“师资朋友圈”,取得丰硕的教研成果。这个“圈”是京口集团化办学系列“同心圆”中的一环,也是该区以集团化改革全面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的真实写照。

  集团化办学带了好头,京口教育精彩纷呈。3年多来,京口区锚定建设“教育强区”目标,以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为抓手,不断提升片区学校综合实力,有力促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名校集团化到集团化名校,教育优质均衡不再是一句口号。我们将进一步凝聚集团之力探索优质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资源聚集效益,努力让集团办学效益、文化品牌提质增效,打造出京口区集团化办学的样板。”镇江市京口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仲伟表示。

  凝心聚力,促进“抱团发展”

  “无论城市或乡村、本地还是外来的孩子,只要在京口,都应当享有高水平、高质量的义务教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制约京口教育现代化的“瓶颈”日益显现。人民群众不仅希望孩子“有学上”,更盼“好上学”“上好学”。为此,京口区不断回应社会关切,积极破解“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努力让每一位家长放心安心。

  2019年,京口区全面启动集团化办学,全力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京口教育特色的集团化办学之路?该区将其上升到党委、政府层面统筹谋划,重点支持,加速推进。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京口区委、区政府于2019年初出台《关于实施教育集团化办学促进京口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教育集团化办学正式启动,并在全区全面推进。区教育局立即拟订出包括项目实施、考核办法在内的一系列配套文件,并制订教育集团化办学三年行动计划,列入“十四五”教育规划予以部署。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探索集团化办学时并不陌生,而是有着深厚基础。”京口区教育局副局长于德青表示。早在2013年,京口区教育局就对区域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成立6个教育共同体,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考核共进的格局。同年,该区以“名校办分校”模式,在京口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东部地区建成中山路小学大禹山校区,在全市开了先河。目前,中山路小学大禹山校区已成为京口东部地区深受群众信赖的学校之一。

  教育需要因材施教,也要因地制宜。记者采访了解到,京口区直管中学只有两所,在中学实施集团化办学难度较大。“集团化办学并不一定非得一刀切、齐步走。”于德青介绍说,在镇江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区内京口中学加入“镇江市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在全市率先作出跨区域合作办学的尝试。

  据了解,京口根据区内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构建“一体发展型”“共研共训型”“牵手协作型”“跨区域合作型”等办学模式。目前,该区已在小学阶段实现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分别组建中山路小学教育集团、镇江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和红旗小学教育集团。

  引领辐射,推动“互融共进”

  “如果说‘名校办分校’是京口教育集团化的1.0版,组建大集团‘名校’则是集团化办学2.0版。随着集团化办学的发展,眼下已进入3.0时代。”京口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黄涛表示,从“学校人”发展为“集团人”,从“大集团”走向“小组团”,京口集团化办学在有效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迭代升级。

  高质量发展是集团化办学的生命线。京口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蔡艳介绍说,各教育集团成立以来,区教育局组建省内知名专家团队,为每个教育集团配备一名专家顾问,每个教育集团与一所省内优质成熟型教育集团签约合作,并成立集团理事会,构建了立体化的合作网络。

  镇江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在此基础上,组建“五彩石”四大学院:管理学院、学科教师发展学院、班主任学院和家校协同发展学院,打开校际的“人才围栏”,实现人才培养、教师成长深度融合。该校校长袁萃认为,“当大家都有了一个共同的价值理念,集团内就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就能更好地前行,也初步形成特有的集团文化品牌。”

  依托市实小平台,各理事学校先后搭建教师专业成长通道。江滨实小组建“江花佳能汇”、恒顺实小建立“健康教师成长学院”、八小、江大附小有了“教师发展学院”……“自从得到‘名师引路’,我的课堂教学有了极大的提升。面对孩子们,既有信心,更有干劲。”“五彩石”学院学员、八叉巷小学教师韩琳说。

  集团化办学进展顺利、充满活力,同样得益于京口区对“优质人才”的培养。目前,京口区教育系统建立健全了“区域、集团、学校”三级联动名师培养机制,通过考核和评价,进一步推进各级拔尖人才规范化管理,促进骨干教师不断涌现。其中,中山路小学教育集团和红旗小学教育集团分别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和“教师专业成长中心”,开展集团和学校两级研修。

  “集团化办学不是将集团内的优质教育资源稀释,而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使集团内的优质学校在充分发挥辐射作用的同时,再向新的高度攀升。”黄涛表示,在多措并举保证集团校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他们积极发挥集团校各自特色,让优质教育资源迅速转化为提升区域教育水平的强大动力。

  据统计,集团化办学工作启动以来,京口以集团为单位开展8个学科14次单元主题式教学研训;疫情防控期间,组织74名骨干教师录制117节视频课,为“云课堂智教育”平台提供了大量的优质线上教学资源,彰显了集团化办学的优势。

  多元文化,催生“满园春色”

  京口中学手球、红旗小学棋类和无线电、京口实小京剧、江滨实小足球、八小乒乓、解小艺术、学府路小学武术、香小泥塑……自2019年始,以“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行动”“中小学生品格提升行动”“特色文化建设行动”和“学科示范引领行动”为龙头,京口区建立起“学校培塑、集团共助、区域提升、市级厚植、省级推动”的学校文化成长通道。

  “对于加入教育集团的分校来说,与身份转变同时发生的,是理念和文化的碰撞。从‘我’到‘我们’,文化认同是总校与分校共同迈出的第一步。”红旗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王旌告诉记者,2021年以来,红旗小学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牵头校的作用,成立“和合”教育管理工作室,坚持尊重各理事学校文化和特色,鼓励学校百花齐放,挖掘各校相似文化元素,相通相融形成集团文化,以文化融合凝聚办学合力。

  在融合发展的同时,发挥各成员校优势、做强办学特色,是京口推进集团化办学的重要一招。各教育集团成立“3+X”项目组,项目化推进教育教学重点工作。比如,内涵发展项目组建立“完善项目管理网络”“优化项目管理模式”“提升项目过程管理”和“强化项目评价机制”清单,保障各集团内涵发展项目落实。截至目前,各校基本形成在集团引领下的“一校一品、一校多特”文化价值追求。

  “规模扩大后,各校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如果仍由集团高度集中决策,生搬硬套办学模式,成员校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陶静说,面对新挑战,中山路小学教育集团总校精准指导、重点帮扶,帮助分校发掘自身特色。比如,通过教师“跨校走课”开设社团课程,或组织学生短期跨校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学习资源,有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在集团化背景下,我们将继续做强、做优特色品牌,更好发挥特色辐射作用,使得这些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集团化办学不是对牵头校的简单复制,更不是牵头校资源的单向输出,而是教育的协同发展,最终走向各具特色的多元优质。”仲伟说,自推进集团化办学以来,京口各校文化相互融合,集团认同感归属感不断增强,人才资源实现共建共享,教师跨校培养成效初显,集团管理运行彰显活力。

  “要把发展教育作为最大民生。”京口区委书记贾敬远表示,聚焦人民群众教育新期待,不断加大办学投入,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为的是让优质教育资源在校际流动,把集团内每一所学校都培育成良性教育要素的孵化器。“我们坚信,只要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京口一定能书写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