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头条新闻

交出劳动育人高质量答卷

作者:王子欣 发布时间:2024-05-08 来源: 江苏教育报

近年来,徐州稳步推进大中小幼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突出成效——

交出劳动育人高质量答卷

  ■本报见习记者 王子欣

  做煎饼、磨豆浆、砍木柴、染布料……春日暖阳下,邳州市城关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忙前忙后,享受劳动的乐趣。“我想让孩子们拥有一片可以自由奔跑的户外场地,就像我小时候在田野里一样,帮他们留住乡土记忆。”园长顾绍艳介绍说,该园与社区联动,把毗邻小区南侧一块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20米的自然地,改造成儿童“自然生活、自在生长”的绿城教育自然营地,并创设了“小菜园学农项目”,给孩子们提供参与劳动的场地和机会。

  近日,由省教育厅主办的“教育强国建设江苏在行动”媒体采访活动走进徐州,记者实地感受当地大中小幼推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和突出成效。

  一校一案,深化劳动教育课程实施

  “这里是海底的珊瑚和礁石,上面是鱼儿和螃蟹在游泳。”邳州市占城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魏秀正聚精会神地在葫芦上描绘出海底世界的模样,她告诉记者,除了葫芦绘画,她还亲自参与了葫芦种植的全过程,“看着葫芦苗一点点长大,我十分有成就感。”

  近年来,邳州市占城镇中心小学开发以校园特色——葫芦为主题的“葫芦娃”综合实践课程,将劳动教育与美育相结合。校长汤金龙介绍说,学校依托乡村教育资源,让学生参与育苗移植、除草施肥、采摘收割、去皮加工、晾晒打磨、刻画彩绘等全过程,“小学阶段,我们用劳动教育为学生擦亮生命的底色,以多元化、艺术化、劳动化的活动发展有生命的真教育。”

  学生应该怎样上劳动课?怎样才能让劳动课“上出彩”?徐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石启红表示,徐州统一制定全市中小学生劳动任务清单,分学段突出劳动教育重点,科学设计劳动项目。全市256所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利用资源优势打造了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和课例,572所中小学开辟了专门区域进行种植、养殖等劳动实践。2022年,徐州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从培养时代新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劳动教育实施原则和重点任务,制定劳动任务清单,实现全市学校劳动教育从多点探索走向整体规划、系统实施。

  远远望去,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山坡上,一个个身着藏族服饰的身影格外亮眼,学前教育专业大二学生向巴拉宗正和大家在责任田里种下友谊石榴树,“这寓意着‘石榴籽一家亲’,劳动中我也切实感悟到了教育的意义,对我的专业成长很有帮助。”向巴拉宗说。

  “去年我们盘活土地资源,创设‘青柚’劳动实践责任田,把劳动教育搬进田间地头。”徐州幼专副校长刘芳铭介绍说,“劳动不应当只是体力的付出和消耗,更在于内在价值观的生成和理性思维的提升。”该校实施“五柚”行动计划,通过“红柚”铸魂、“绿柚”润心、“青柚”赋能、“金柚”启航、“橙柚”筑梦等五项特色活动,构建“柚彩纷呈”立体育人空间。

  科技赋能,激发劳动教育创新动力

  “我负责的是‘鱼菜共生系统’,通过虹吸原理将鱼儿粪便输送给植物作为肥料,从而将水产养殖和无土栽培相结合。”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赵泽昊宇已能熟练地说出每个种植机械的运转原理。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四年级开始接触农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现在已经可以独立编写运行代码。

  除了传统的劳动教育,新兴科技的引入更能激发学生兴趣,也更能适应未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为将现代农业科技和劳动教育更好结合,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还打造了“云”生态实验室,在这里,学生可以运用编程知识操作系统,进行人工补光、自动化滴灌、遮阳棚自动开关等操作,实现自动化种植。

  “我们配备了先进的监控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学生们可以种植、观察和了解作物的生长过程,运用C++的编程代码实现自动化种植。通过系统科学的课程实施,大家既能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又能了解现代农业的技术和原理。”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校长陶勇介绍说。用科技提升劳动教育的“生命力”,引领学生不断学习新技能,已经成为徐州各学段学校的共识。

  徐州产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为实施劳动教育提供了良好条件,也使得劳动课程的实践环节日益丰富。如何利用好产业资源聚集的优势,探索劳动教育与新兴科技有机融合的实施路径?走进中国矿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学生们正跟着教师进行金工实训课的观摩学习,站在庞大复杂的仪器面前,大家不禁被我国先进的制造工艺所震撼。“通过接触最前沿的工艺技术,我的国家自豪感更强烈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一学生刁泰鸣说,他们还在这里学习“精密雕铣”“3D打印”等课程,在实践活动中强化手脑并用,发展工程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解决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形成良好的技术理性和个性品质。

  “小学的劳动教育更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到大学则要掌握高水平专业技能的劳动。”中国矿大教务部部长张绍良介绍说,劳动教育的实效离不开深度的实践指导,该校自2020级本科生开始设置32学时的“劳动教育与实践”必修课程,并写入培养方案,贯穿学生在校4年的学习生涯。同时,结合矿大专业特色,推出了“双碳科技”“矿大地质行”“矿大林一树一码”等劳动教育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

  协同育人,盘活劳动教育校外资源

  “这是我亲手做的老婆饼,从油酥、面团到馅料都是独立完成,下课后我想带回家和爸妈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徐州市西苑中学七年级学生徐梓怡说。在徐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的烘焙课上,大家系上围裙,戴好袖套,纷纷化身“小小烘焙家”。授课教师张文莉说:“劳动教育应该是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通过开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劳动技能课,能增强孩子们的服务能力和感恩意识。”基地将劳动与生活日常、思政教育、体育健康、非遗传承、科技创新等结合,实施“走进学生心灵深处的教育”。

  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延伸了校园教育的空间,也为劳动教育创造了更多可能。徐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负责人杨倩介绍说,基地建成了厨艺工坊、生态农业体验中心等20多间专用教室,联合非遗传承人、技能大师、专家学者等社会资源,打造了马庄香包制作、万通传统酿造等多个非遗、中华老字号劳动教育特色项目。通过挖掘地域特色,基地创设涵盖革命传统、体育健康、非遗传承、自然生态、科技创新教育等领域的“五色”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已有22个模块、268个项目,以每年上万人次的接待量,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常态化开展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徐州全力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区校两级统筹协调、校内外协同、社会多方参与的劳动教育实施机制。据悉,该市推进劳动基地整合共享,建立学生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开发全链条实践课程,打造中小学素质教育劳动实践基地10家,可同时容纳1万余人参加劳动实践,打造课后服务校外教育基地125个,其中丰县志坚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睢宁县松鼠咔咔劳动教育基地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中小学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优秀基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全市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积极发挥地方优势资源培育劳动教育新亮点,着力挖掘劳动育人价值,深化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为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石启红说。

责任编辑:陈路

交出劳动育人高质量答卷
发布时间:2024-05-08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王子欣

近年来,徐州稳步推进大中小幼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突出成效——

交出劳动育人高质量答卷

  ■本报见习记者 王子欣

  做煎饼、磨豆浆、砍木柴、染布料……春日暖阳下,邳州市城关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忙前忙后,享受劳动的乐趣。“我想让孩子们拥有一片可以自由奔跑的户外场地,就像我小时候在田野里一样,帮他们留住乡土记忆。”园长顾绍艳介绍说,该园与社区联动,把毗邻小区南侧一块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20米的自然地,改造成儿童“自然生活、自在生长”的绿城教育自然营地,并创设了“小菜园学农项目”,给孩子们提供参与劳动的场地和机会。

  近日,由省教育厅主办的“教育强国建设江苏在行动”媒体采访活动走进徐州,记者实地感受当地大中小幼推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和突出成效。

  一校一案,深化劳动教育课程实施

  “这里是海底的珊瑚和礁石,上面是鱼儿和螃蟹在游泳。”邳州市占城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魏秀正聚精会神地在葫芦上描绘出海底世界的模样,她告诉记者,除了葫芦绘画,她还亲自参与了葫芦种植的全过程,“看着葫芦苗一点点长大,我十分有成就感。”

  近年来,邳州市占城镇中心小学开发以校园特色——葫芦为主题的“葫芦娃”综合实践课程,将劳动教育与美育相结合。校长汤金龙介绍说,学校依托乡村教育资源,让学生参与育苗移植、除草施肥、采摘收割、去皮加工、晾晒打磨、刻画彩绘等全过程,“小学阶段,我们用劳动教育为学生擦亮生命的底色,以多元化、艺术化、劳动化的活动发展有生命的真教育。”

  学生应该怎样上劳动课?怎样才能让劳动课“上出彩”?徐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石启红表示,徐州统一制定全市中小学生劳动任务清单,分学段突出劳动教育重点,科学设计劳动项目。全市256所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利用资源优势打造了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和课例,572所中小学开辟了专门区域进行种植、养殖等劳动实践。2022年,徐州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从培养时代新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劳动教育实施原则和重点任务,制定劳动任务清单,实现全市学校劳动教育从多点探索走向整体规划、系统实施。

  远远望去,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山坡上,一个个身着藏族服饰的身影格外亮眼,学前教育专业大二学生向巴拉宗正和大家在责任田里种下友谊石榴树,“这寓意着‘石榴籽一家亲’,劳动中我也切实感悟到了教育的意义,对我的专业成长很有帮助。”向巴拉宗说。

  “去年我们盘活土地资源,创设‘青柚’劳动实践责任田,把劳动教育搬进田间地头。”徐州幼专副校长刘芳铭介绍说,“劳动不应当只是体力的付出和消耗,更在于内在价值观的生成和理性思维的提升。”该校实施“五柚”行动计划,通过“红柚”铸魂、“绿柚”润心、“青柚”赋能、“金柚”启航、“橙柚”筑梦等五项特色活动,构建“柚彩纷呈”立体育人空间。

  科技赋能,激发劳动教育创新动力

  “我负责的是‘鱼菜共生系统’,通过虹吸原理将鱼儿粪便输送给植物作为肥料,从而将水产养殖和无土栽培相结合。”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赵泽昊宇已能熟练地说出每个种植机械的运转原理。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四年级开始接触农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现在已经可以独立编写运行代码。

  除了传统的劳动教育,新兴科技的引入更能激发学生兴趣,也更能适应未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为将现代农业科技和劳动教育更好结合,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还打造了“云”生态实验室,在这里,学生可以运用编程知识操作系统,进行人工补光、自动化滴灌、遮阳棚自动开关等操作,实现自动化种植。

  “我们配备了先进的监控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学生们可以种植、观察和了解作物的生长过程,运用C++的编程代码实现自动化种植。通过系统科学的课程实施,大家既能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又能了解现代农业的技术和原理。”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校长陶勇介绍说。用科技提升劳动教育的“生命力”,引领学生不断学习新技能,已经成为徐州各学段学校的共识。

  徐州产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为实施劳动教育提供了良好条件,也使得劳动课程的实践环节日益丰富。如何利用好产业资源聚集的优势,探索劳动教育与新兴科技有机融合的实施路径?走进中国矿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学生们正跟着教师进行金工实训课的观摩学习,站在庞大复杂的仪器面前,大家不禁被我国先进的制造工艺所震撼。“通过接触最前沿的工艺技术,我的国家自豪感更强烈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一学生刁泰鸣说,他们还在这里学习“精密雕铣”“3D打印”等课程,在实践活动中强化手脑并用,发展工程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解决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形成良好的技术理性和个性品质。

  “小学的劳动教育更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到大学则要掌握高水平专业技能的劳动。”中国矿大教务部部长张绍良介绍说,劳动教育的实效离不开深度的实践指导,该校自2020级本科生开始设置32学时的“劳动教育与实践”必修课程,并写入培养方案,贯穿学生在校4年的学习生涯。同时,结合矿大专业特色,推出了“双碳科技”“矿大地质行”“矿大林一树一码”等劳动教育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

  协同育人,盘活劳动教育校外资源

  “这是我亲手做的老婆饼,从油酥、面团到馅料都是独立完成,下课后我想带回家和爸妈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徐州市西苑中学七年级学生徐梓怡说。在徐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的烘焙课上,大家系上围裙,戴好袖套,纷纷化身“小小烘焙家”。授课教师张文莉说:“劳动教育应该是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通过开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劳动技能课,能增强孩子们的服务能力和感恩意识。”基地将劳动与生活日常、思政教育、体育健康、非遗传承、科技创新等结合,实施“走进学生心灵深处的教育”。

  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延伸了校园教育的空间,也为劳动教育创造了更多可能。徐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负责人杨倩介绍说,基地建成了厨艺工坊、生态农业体验中心等20多间专用教室,联合非遗传承人、技能大师、专家学者等社会资源,打造了马庄香包制作、万通传统酿造等多个非遗、中华老字号劳动教育特色项目。通过挖掘地域特色,基地创设涵盖革命传统、体育健康、非遗传承、自然生态、科技创新教育等领域的“五色”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已有22个模块、268个项目,以每年上万人次的接待量,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常态化开展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徐州全力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区校两级统筹协调、校内外协同、社会多方参与的劳动教育实施机制。据悉,该市推进劳动基地整合共享,建立学生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开发全链条实践课程,打造中小学素质教育劳动实践基地10家,可同时容纳1万余人参加劳动实践,打造课后服务校外教育基地125个,其中丰县志坚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睢宁县松鼠咔咔劳动教育基地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中小学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优秀基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全市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积极发挥地方优势资源培育劳动教育新亮点,着力挖掘劳动育人价值,深化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为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石启红说。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