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以高质量师资,引领高质量教育

作者:杨 丽 发布时间:2018-03-20 来源: 《新华日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怎样才能使教育公平而有质量?记者专访了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江苏教育现代化研究院首席专家王仁雷教授。

  记者:您认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关键是什么?

  王仁雷: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特别是近五年来的跨越式全面发展,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转变,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追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以及解决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都离不开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教师质量的提高。

  当前教师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在有的地方对教师工作重视不够,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有的地方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地位待遇有待提高;有的地方教师城乡结构、学科结构分布不尽合理;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等。

  记者:当前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王仁雷:教师地位待遇不高,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从而导致师范院校尤其是专科层次师范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下降,直接影响到未来教师的培养质量。有优质的生源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教师,教师教育应当是培养未来教师的精英教育。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标志着教师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战略地位正在深入落实,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意见》明确指出:“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明确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突显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相信通过采取这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完善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一定会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记者:如何补齐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幼师这块“短板”?

  王仁雷:幼师师资力量总体不足,师生比远未达标;幼师素质参差不齐,学历水平不高,无证上岗的现象依然存在。2016年,全国幼儿园师生比约为1:12,而标准的比例应该为1:5至1:7,这就意味着,全国幼教教职工缺口达240多万人。补齐学前教育师资这块“短板”,最关键的是要从落实幼儿教师编制、人员性质、工资待遇等方面入手,增强幼师职业吸引力,从根本上解决幼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待遇偏低的问题。

  记者:如何解决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乡村教师这一“弱项”?

  王仁雷:解决这一弱项,最根本的是要“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关心乡村教师生活”。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除了完善待遇保障和激励机制外,还必须改进培养方式。乡村教师要实行属地化、本土化培养,才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记者:师范院校应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王仁雷:师范院校应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深化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培养过程。

  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因此,师范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新师德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师教育的全过程,为师范生成长发展提供价值引领,为将来成为“四有”好老师奠定坚实基础。要坚持师范主业,提高培养质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意见》中指出,要确保师范院校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业。要坚持协同育人,创新培养形态。探索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满足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学校对小学、幼儿园师资的需求。充分调动政府、学校、中小学幼儿园的积极性,形成“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机制。目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占比达70%以上,坚持在研究教师教育中培养教师,在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中振兴教师教育,逐步形成了“职前职后融通、教育科研引领、实践取向鲜明”的办学特色。

  总之,师范学院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关键,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抓手,努力为新时代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贡献力量。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丽

责任编辑:陈路

以高质量师资,引领高质量教育
发布时间:2018-03-20   
来       源:《新华日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怎样才能使教育公平而有质量?记者专访了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江苏教育现代化研究院首席专家王仁雷教授。

  记者:您认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关键是什么?

  王仁雷: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特别是近五年来的跨越式全面发展,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转变,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追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以及解决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都离不开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教师质量的提高。

  当前教师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在有的地方对教师工作重视不够,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有的地方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地位待遇有待提高;有的地方教师城乡结构、学科结构分布不尽合理;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等。

  记者:当前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王仁雷:教师地位待遇不高,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从而导致师范院校尤其是专科层次师范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下降,直接影响到未来教师的培养质量。有优质的生源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教师,教师教育应当是培养未来教师的精英教育。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标志着教师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战略地位正在深入落实,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意见》明确指出:“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明确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突显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相信通过采取这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完善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一定会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记者:如何补齐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幼师这块“短板”?

  王仁雷:幼师师资力量总体不足,师生比远未达标;幼师素质参差不齐,学历水平不高,无证上岗的现象依然存在。2016年,全国幼儿园师生比约为1:12,而标准的比例应该为1:5至1:7,这就意味着,全国幼教教职工缺口达240多万人。补齐学前教育师资这块“短板”,最关键的是要从落实幼儿教师编制、人员性质、工资待遇等方面入手,增强幼师职业吸引力,从根本上解决幼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待遇偏低的问题。

  记者:如何解决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乡村教师这一“弱项”?

  王仁雷:解决这一弱项,最根本的是要“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关心乡村教师生活”。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除了完善待遇保障和激励机制外,还必须改进培养方式。乡村教师要实行属地化、本土化培养,才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记者:师范院校应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王仁雷:师范院校应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深化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培养过程。

  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因此,师范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新师德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师教育的全过程,为师范生成长发展提供价值引领,为将来成为“四有”好老师奠定坚实基础。要坚持师范主业,提高培养质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意见》中指出,要确保师范院校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业。要坚持协同育人,创新培养形态。探索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满足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学校对小学、幼儿园师资的需求。充分调动政府、学校、中小学幼儿园的积极性,形成“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机制。目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占比达70%以上,坚持在研究教师教育中培养教师,在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中振兴教师教育,逐步形成了“职前职后融通、教育科研引领、实践取向鲜明”的办学特色。

  总之,师范学院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关键,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抓手,努力为新时代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贡献力量。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丽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