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一条“刘明炜同学准考证丢失”的消息又传开了,内容如下:“有人捡到一张准考证,考生名字叫刘明炜,考点在一中,请转发,让刘明炜联系133XXXXXXXX,请扩散!千万不要耽误孩子高考。”总有好心人见了立即转发。可江苏警方提醒说,这条消息是近年来“准考证”谣言的翻版,要当心背后的骗局,尤其不要拨打谣言中的电话或链接,以免上当。
每到高考临近,“准考证丢失”谣言总会冒出来,只不过主角换成了杨雷雷、李亚成、孙超,到去年和今年则冒出了一个叫刘明炜的。继续搜索还有更搞笑的发现:这些个叫“白娅倩”“杨雷雷”“刘明炜”的考生,一会儿在江苏就读,一会儿在浙江就读,一会儿在上海就读,一会儿在福建就读,附在消息里的联系电话被频繁地更换,而且这些号码的归属地遍布全国。
江苏警方提醒网友们此消息为虚假信息。据调查,上述“谣言”所留电话多为吸费音讯电话,不少好心人为此中招,少则几元多则几百元的话费莫名其妙地被扣除。“骗子们一般会利用公众的好奇心和同情心,发布诸如丢失准考证等谣言,留下收费电话,一旦有人按电话号码回拨过去,并且按电话提示音操作,则会掉入吸费的陷阱。”江苏警方提醒市民,对网上传播的这类信息要注意辨认,不要以讹传讹,掉入陷阱。延伸
除了“准考证”谣言,还有查分、录取诈骗
提前查分版
高考成绩正式公布前夕,一些钓鱼网站会伪装成高考成绩查询网页,通过聊天软件、短信等方式大面积推广。骗子以“提前查分”为名向考生和家长收取预付金,或者用发送病毒的方式感染考生电脑,盗取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资料,进而盗取考生的网络支付账号实施诈骗。
考题泄露版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渴求高分的心理,通过短信或社交软件,发送类似“出售高考试题”“考题泄露”“专家组押题猜题”等带有链接的虚假信息,诱骗学生和家长购买。警方提示,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材料。高考试题的保管和运送都有严密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考试前,高考试题是不可能被泄露的。
低分高录版
不法分子冒充学校招生人员等特殊身份或假装有“内部关系”来骗取家长信任,随后再谎称可通过交钱换取“内部指标”“特殊待遇”等,实施诈骗。警方对此提醒,高校招生实现网上远程录取后,考生的志愿都是由各省级招办的电脑自动检索,投档线够的考生档案会自动传给学校,“低分高录”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