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上好“云”端的人生大课(图)

作者:潘玉娇 任素梅 吕玉婷 万娟 发布时间:2020-03-05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开学延期,学校如何用好教育资源,有效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我省各地各校通过线上教学,为学生开启丰富多彩的教育体验——

上好“云”端的人生大课

  近日,东海县实验中学党支部负责人和班主任走访慰问该校初一学生刘宇祥,并进行了课业辅导。据悉,刘宇祥的妈妈黄杰玉主动请缨援鄂,是东海县9名援鄂医护人员之一。

刘泊 戴中华 摄

  ■本报记者 潘玉娇 任素梅 吕玉婷 万娟

  2020年的“加长版”寒假,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注定是一场不同寻常的经历。自2月10日以来,线上教学工作已经开展了近一个月,除了常规学科教学,全省广大学校和教师纷纷利用这一契机,通过各种方式,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人生大课”。

  落实课程思政,弘扬爱国情怀

  黎镓辉是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专业的大三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他曾是一名退伍军人。2月初,全国抗疫形势严峻,他主动向西北某部队请缨,协助执行运输医疗用品和生活物资的任务。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他在这一过程中也常与辅导员缪云伟联系,“连续多日赶路,每天休息四五个小时,有时到凌晨还没吃到晚饭,但我们按时完成了任务,特别有成就感。”黎镓辉说。

  在了解到黎镓辉的经历后,缪云伟特别感动。他迅速将黎镓辉的故事整理成文字和图片,通过班级QQ群推送给全体同学,立刻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他的经历让我深受鼓舞,我觉得自己也应该行动起来。”学生赵鹏涛说。很快,赵鹏涛也报名参加了社区的志愿者队伍,在小区门口登记来往车辆,为出入人员测量体温,帮助分发蔬菜和生活用品。

  “自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更接地气。现在是特殊时期,抗疫过程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缪云伟告诉记者,这些天,他精选了一些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推送给学生们,并在QQ群组织了专题讨论,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参与热情,群里时常聊得热火朝天。“很多同学表示自己要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我想,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才入脑入心。”

  特殊时期里,如何在线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抗疫典型案例融入教学,激发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此,各地各校做出了积极尝试。

  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的刘嘉慧、李红等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灾难中的情怀和素养》课题研究。“我校校友明蕾蕾作为南通首批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从她身上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越是危难时刻,越是能够感受‘中国’二字的力量,你该如何向国际友人介绍我国上下凝心聚力抗击疫情的经过?”“灾难发生后,你能否设计心理辅导和健康锻炼方案,帮助别人恢复心理和思想平静?”……参加研究的学生可以从教师列出的一系列话题中自由选择开展研究。

  高二(2)班的严佳乐同学是此次课题研究的小组长之一,接到任务后,她迅速在网上招募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建立QQ群,彼此分工合作,信息共享。“目前我们还处在调研阶段,正在网上搜集各种材料,”严佳乐说,“我们希望最后以论文或者专题网页的形式,把研究成果展示出来。”

  在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孩子们在居家之余已经习惯了“万老师小喇叭”的温馨陪伴。《永远的白衣战士》《愿今天发生的一切,成为你人生的疫苗》……只要在手机上点开“喜马拉雅”APP,搜索“读给孩子们听的防疫故事”,便可听见万银洁老师将一个个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树立崇高理想是比掌握学科知识更重要的事,”万银洁说,“眼下发生的一切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导他们热爱祖国、敬畏自然。”目前,“读给孩子们听的防疫故事”已经播出了30期,选用的大多是抗疫前线的感人故事或者与抗疫有关的科普故事,因为内容符合儿童口味、表达生动有趣而颇受学生欢迎。

  倡导敬畏自然,探寻生命意义

  “孩子们,我们关注生命,不仅仅是关注生与死,更重要的是要探寻生命的意义。”日前,仪征市真州小学四(7)班线上教学直播间迎来一位特殊的老师——该班学生武佳乘的妈妈、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周玉仙。作为仪征市首批进驻发热隔离观察病房的医护人员,周玉仙已经在抗疫一线奋战了很长时间。这次,她用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照片和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给孩子们上了一节难忘的生命教育课。“我们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面对疫情,我们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最好的教育往往来自经历和体验。在当前的环境下,孩子们会拥有更加深刻的生命体验,这是一次很好的启迪生命智慧、思考生命意义的机会。”四(7)班班主任许芳告诉记者,直播课结束后,孩子们还特别制作了手工玫瑰花,录制了手势舞《听我说谢谢你》短视频,献给所有坚守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以表敬意与感谢。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人们带来威胁和灾难的同时,也促使我省各地中小学抓住时机,利用在线课堂,教育孩子们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正确理解生命的真谛。前不久,靖江市斜桥中学的教师们积极备课,通过线上研讨,设计了“至善”生命教育系列课程。该课第一讲——《明死生之大,守大爱初心》由该校政治教师、二级心理咨询师邹银主讲,“危机,也是契机;生活,就是教育;经历,就是学习。(上接第1版)一场疫情对同学们来说,就是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希望大家都能在疫情中觉醒,从疫情中学习,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邹银告诉记者,本节课从选择、计划、坚持、使命4个方面引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以一种更健康、更挺拔的生命姿态存活于天地间。该校所有学生、部分家长同步收看了邹老师的课,一些学生还用文字记录下心得体会。

  我省许多高校也充分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的育人元素,引导大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关注生命价值,提升生命格局。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以一封信的形式,讲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意识,引导他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自觉保护野生动物。该校在微信公众号推出《南理工泰科院全体思政课教师给泰科学生的一封信》,作为新学期思政第一课的开篇,在“疫”境中讲好生命教育课,师生们收获满满。该校2018级机电专业学生丁倩听完课后说:“我为中国人民的团结而感动,也为自己不能直接为这场阻击战做贡献而感到遗憾。”对此,该校教师刘清华指出:“所有挺身而出、默默奉献的担当,铸就了民族的脊梁。作为大学生,虽不能上前线救人民于水火,但并不渺小,只要带着社会责任感,在擅长的领域不断完善自我,就是这个民族未来的脊梁!”

  开展心理辅导,携手并肩同行

  “在这场‘战疫’中,我们要保持理性平和、自尊自信、亲善友爱……大家一起努力,积极面对,共克时艰!”2月14日下午,泰兴市洋思中学全体学生通过空中直播课堂,收看了由该校心理教师孙玉兰主讲的“抗疫心理健康辅导”专题课《守护心灵,携手抗疫,众志成城》。

  面对疫情,不少学生的心理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虽然不是人人都奋战在抗疫一线,但每个人都必须在另一个隐形的战场——心理战场上顽强战斗。为帮助师生、家长们增强心理免疫力,我省教育系统涌现出一大批“心理疗伤者”,他们用倾听、共情,给师生、家长们上了一堂堂特殊的心理课。

  “我接到过一名家长的咨询,说自己7岁的孩子这段时间变得格外黏人,睡觉都要把头蒙在被子里,害怕病毒进来。”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师郗浩丽是一名心理服务志愿者,她参加了江苏省心理学会组织发起的疫情防控心理志愿服务,通过电波,为那些焦虑的求助者带去温暖的支持和有益的引导。

  “1月30日起,我们就开始面向全社会招募心理服务志愿者。”省心理学会秘书长陈星星说,团队组建得很快,来自全省各高校、研究机构、中小学的数十位心理咨询师火速集结起来,组成3个团队,于2 月 3 日起每天9点至21点值守热线,解决人们在应对疫情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全省各地教育系统也都在默默地努力着:南通市教育局联合该市文明办根据学生居家学习生活特点,组织心理教师录制了20节心理微课,引导学生们以阳光的心态抗击疫情、充实生活。溧阳市教育局成立了疫情防控心理危机干预小组,招募了近30名拥有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的教师志愿者,于2月2日开通了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为学生、家长以及市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面向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盐城市教育局特别开通“爱心专线”,明确专人及时解决孩子们因远离父母可能导致的心理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爱。

  与此同时,全省60余所高校纷纷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及网络服务辅导。扬州大学20余名专兼职心理教师组成“扬老师”在线心理辅导团队,在为本校师生及社会大众提供心理援助的同时,创作“用‘心’防疫”系列心理科普文章。该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兼学生处副处长侯燕告诉记者,目前“扬老师”已经发布了19篇心理科普网文,累计浏览量22万余次,很受大家欢迎。

  作为面向全省、全国中小学生的心理援助热线之一,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的“陶老师热线”在疫情期间做到24小时不断线。2月23日,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系统公布了首批31条“专业可靠的中国心理热线”,“陶老师热线”名列其中。该校陶勑恒、任其平两位教授还领衔录制10节“金陵微校”心理健康讲座,对南京市中小学生开放。

  1月31日,省教育厅依托南京医科大学正式开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支持热线,同时全天候开放网络辅导系统,以“1+1”模式,即每次咨询都有一位心理专家和一位医学专家,面向全省高校师生和社会大众开展心理服务和医学科普。

  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研究中心也在省教育厅的委托下,组织省内外专家精心编制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手册》,通过线上平台广泛推广。“这本手册不仅介绍了相关医学知识、疫情压力下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和自我调节技术,还对25种应激情境给出了详细分析与应对策略,能够为大学生‘抗疫、护心、复学’提供精准支持。”该中心执行主任蔡智勇说。

  提供丰富体验,品味精彩生活

  刚吃过早饭,南京金陵高职校2017级烹饪专业学生武佳妮开启了新一天的线上学习课。揉面团、发面、做窝、包入豆沙、搓球、上蒸锅……按照“智老师的招招鲜”视频课程的要求,半天时间不到,一只只可爱的“老鼠包”便出现在武佳妮的掌心。

  在“超长版”的假期里,如何让广大学生在学习之余拥有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许多学校纷纷开动脑筋,为学生提供有滋有味的“宅家”之道。“智老师的招招鲜”由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联合南京相关职业学校开发,旨在满足职教及普教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该视频开发遵循普职融通、体现职教特色的原则,以职业技能传授为内容,计划开发手工制作、面塑、导游、配音、简笔画、音美、表演等内容,每个微视频长3—5分钟,每3—5个微视频组成一个单元。目前,已经开发并即将上线的内容包括厨艺类的《学做“老鼠包”》、导游类的《“云”端赏梅》、艺术类的《跟我学听古筝曲》等。

  居家的日子里,体育锻炼也很重要。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疫情期间,通过官方微信、微博推出由体育部专业教师拍摄的“居家健身小课堂”系列,为学生们打开居家运动的正确方式。而作为一位运动和养生达人,苏州市吴门教育集团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教师沈绮筠,利用自己的特长,制定了适合居家锻炼的“健康配方”——五禽戏,号召学生、家长在家一起动起来。

  幼儿园的小朋友虽然没有学业压力,但老师们在准备线上课程方面一点儿也不含糊。在无锡市滨湖区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在对全区幼儿园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发展特点和地方特色,设计出了“宅家小行动”系列视频,通过“无锡滨湖教育”“滨湖学前教育”公众号等推送给每一个家庭,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玩转寒假”。滨湖区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祝晓燕介绍说,“宅家小行动”包括“宅家小游戏”“宅家小建议”,前者主要向家长介绍各种寓教于乐的小游戏,后者是和家长们共同分享一些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家长在后台的留言,我们也会及时反馈,帮助家长和小朋友们把‘宅家’的日子过得更加有滋有味。”

责任编辑:陈路

上好“云”端的人生大课(图)
发布时间:2020-03-05   
来       源:《江苏教育报》  

  开学延期,学校如何用好教育资源,有效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我省各地各校通过线上教学,为学生开启丰富多彩的教育体验——

上好“云”端的人生大课

  近日,东海县实验中学党支部负责人和班主任走访慰问该校初一学生刘宇祥,并进行了课业辅导。据悉,刘宇祥的妈妈黄杰玉主动请缨援鄂,是东海县9名援鄂医护人员之一。

刘泊 戴中华 摄

  ■本报记者 潘玉娇 任素梅 吕玉婷 万娟

  2020年的“加长版”寒假,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注定是一场不同寻常的经历。自2月10日以来,线上教学工作已经开展了近一个月,除了常规学科教学,全省广大学校和教师纷纷利用这一契机,通过各种方式,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人生大课”。

  落实课程思政,弘扬爱国情怀

  黎镓辉是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专业的大三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他曾是一名退伍军人。2月初,全国抗疫形势严峻,他主动向西北某部队请缨,协助执行运输医疗用品和生活物资的任务。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他在这一过程中也常与辅导员缪云伟联系,“连续多日赶路,每天休息四五个小时,有时到凌晨还没吃到晚饭,但我们按时完成了任务,特别有成就感。”黎镓辉说。

  在了解到黎镓辉的经历后,缪云伟特别感动。他迅速将黎镓辉的故事整理成文字和图片,通过班级QQ群推送给全体同学,立刻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他的经历让我深受鼓舞,我觉得自己也应该行动起来。”学生赵鹏涛说。很快,赵鹏涛也报名参加了社区的志愿者队伍,在小区门口登记来往车辆,为出入人员测量体温,帮助分发蔬菜和生活用品。

  “自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更接地气。现在是特殊时期,抗疫过程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缪云伟告诉记者,这些天,他精选了一些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推送给学生们,并在QQ群组织了专题讨论,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参与热情,群里时常聊得热火朝天。“很多同学表示自己要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我想,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才入脑入心。”

  特殊时期里,如何在线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抗疫典型案例融入教学,激发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此,各地各校做出了积极尝试。

  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的刘嘉慧、李红等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灾难中的情怀和素养》课题研究。“我校校友明蕾蕾作为南通首批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从她身上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越是危难时刻,越是能够感受‘中国’二字的力量,你该如何向国际友人介绍我国上下凝心聚力抗击疫情的经过?”“灾难发生后,你能否设计心理辅导和健康锻炼方案,帮助别人恢复心理和思想平静?”……参加研究的学生可以从教师列出的一系列话题中自由选择开展研究。

  高二(2)班的严佳乐同学是此次课题研究的小组长之一,接到任务后,她迅速在网上招募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建立QQ群,彼此分工合作,信息共享。“目前我们还处在调研阶段,正在网上搜集各种材料,”严佳乐说,“我们希望最后以论文或者专题网页的形式,把研究成果展示出来。”

  在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孩子们在居家之余已经习惯了“万老师小喇叭”的温馨陪伴。《永远的白衣战士》《愿今天发生的一切,成为你人生的疫苗》……只要在手机上点开“喜马拉雅”APP,搜索“读给孩子们听的防疫故事”,便可听见万银洁老师将一个个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树立崇高理想是比掌握学科知识更重要的事,”万银洁说,“眼下发生的一切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导他们热爱祖国、敬畏自然。”目前,“读给孩子们听的防疫故事”已经播出了30期,选用的大多是抗疫前线的感人故事或者与抗疫有关的科普故事,因为内容符合儿童口味、表达生动有趣而颇受学生欢迎。

  倡导敬畏自然,探寻生命意义

  “孩子们,我们关注生命,不仅仅是关注生与死,更重要的是要探寻生命的意义。”日前,仪征市真州小学四(7)班线上教学直播间迎来一位特殊的老师——该班学生武佳乘的妈妈、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周玉仙。作为仪征市首批进驻发热隔离观察病房的医护人员,周玉仙已经在抗疫一线奋战了很长时间。这次,她用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照片和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给孩子们上了一节难忘的生命教育课。“我们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面对疫情,我们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最好的教育往往来自经历和体验。在当前的环境下,孩子们会拥有更加深刻的生命体验,这是一次很好的启迪生命智慧、思考生命意义的机会。”四(7)班班主任许芳告诉记者,直播课结束后,孩子们还特别制作了手工玫瑰花,录制了手势舞《听我说谢谢你》短视频,献给所有坚守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以表敬意与感谢。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人们带来威胁和灾难的同时,也促使我省各地中小学抓住时机,利用在线课堂,教育孩子们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正确理解生命的真谛。前不久,靖江市斜桥中学的教师们积极备课,通过线上研讨,设计了“至善”生命教育系列课程。该课第一讲——《明死生之大,守大爱初心》由该校政治教师、二级心理咨询师邹银主讲,“危机,也是契机;生活,就是教育;经历,就是学习。(上接第1版)一场疫情对同学们来说,就是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希望大家都能在疫情中觉醒,从疫情中学习,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邹银告诉记者,本节课从选择、计划、坚持、使命4个方面引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以一种更健康、更挺拔的生命姿态存活于天地间。该校所有学生、部分家长同步收看了邹老师的课,一些学生还用文字记录下心得体会。

  我省许多高校也充分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的育人元素,引导大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关注生命价值,提升生命格局。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以一封信的形式,讲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意识,引导他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自觉保护野生动物。该校在微信公众号推出《南理工泰科院全体思政课教师给泰科学生的一封信》,作为新学期思政第一课的开篇,在“疫”境中讲好生命教育课,师生们收获满满。该校2018级机电专业学生丁倩听完课后说:“我为中国人民的团结而感动,也为自己不能直接为这场阻击战做贡献而感到遗憾。”对此,该校教师刘清华指出:“所有挺身而出、默默奉献的担当,铸就了民族的脊梁。作为大学生,虽不能上前线救人民于水火,但并不渺小,只要带着社会责任感,在擅长的领域不断完善自我,就是这个民族未来的脊梁!”

  开展心理辅导,携手并肩同行

  “在这场‘战疫’中,我们要保持理性平和、自尊自信、亲善友爱……大家一起努力,积极面对,共克时艰!”2月14日下午,泰兴市洋思中学全体学生通过空中直播课堂,收看了由该校心理教师孙玉兰主讲的“抗疫心理健康辅导”专题课《守护心灵,携手抗疫,众志成城》。

  面对疫情,不少学生的心理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虽然不是人人都奋战在抗疫一线,但每个人都必须在另一个隐形的战场——心理战场上顽强战斗。为帮助师生、家长们增强心理免疫力,我省教育系统涌现出一大批“心理疗伤者”,他们用倾听、共情,给师生、家长们上了一堂堂特殊的心理课。

  “我接到过一名家长的咨询,说自己7岁的孩子这段时间变得格外黏人,睡觉都要把头蒙在被子里,害怕病毒进来。”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师郗浩丽是一名心理服务志愿者,她参加了江苏省心理学会组织发起的疫情防控心理志愿服务,通过电波,为那些焦虑的求助者带去温暖的支持和有益的引导。

  “1月30日起,我们就开始面向全社会招募心理服务志愿者。”省心理学会秘书长陈星星说,团队组建得很快,来自全省各高校、研究机构、中小学的数十位心理咨询师火速集结起来,组成3个团队,于2 月 3 日起每天9点至21点值守热线,解决人们在应对疫情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全省各地教育系统也都在默默地努力着:南通市教育局联合该市文明办根据学生居家学习生活特点,组织心理教师录制了20节心理微课,引导学生们以阳光的心态抗击疫情、充实生活。溧阳市教育局成立了疫情防控心理危机干预小组,招募了近30名拥有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的教师志愿者,于2月2日开通了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为学生、家长以及市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面向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盐城市教育局特别开通“爱心专线”,明确专人及时解决孩子们因远离父母可能导致的心理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爱。

  与此同时,全省60余所高校纷纷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及网络服务辅导。扬州大学20余名专兼职心理教师组成“扬老师”在线心理辅导团队,在为本校师生及社会大众提供心理援助的同时,创作“用‘心’防疫”系列心理科普文章。该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兼学生处副处长侯燕告诉记者,目前“扬老师”已经发布了19篇心理科普网文,累计浏览量22万余次,很受大家欢迎。

  作为面向全省、全国中小学生的心理援助热线之一,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的“陶老师热线”在疫情期间做到24小时不断线。2月23日,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系统公布了首批31条“专业可靠的中国心理热线”,“陶老师热线”名列其中。该校陶勑恒、任其平两位教授还领衔录制10节“金陵微校”心理健康讲座,对南京市中小学生开放。

  1月31日,省教育厅依托南京医科大学正式开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支持热线,同时全天候开放网络辅导系统,以“1+1”模式,即每次咨询都有一位心理专家和一位医学专家,面向全省高校师生和社会大众开展心理服务和医学科普。

  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研究中心也在省教育厅的委托下,组织省内外专家精心编制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手册》,通过线上平台广泛推广。“这本手册不仅介绍了相关医学知识、疫情压力下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和自我调节技术,还对25种应激情境给出了详细分析与应对策略,能够为大学生‘抗疫、护心、复学’提供精准支持。”该中心执行主任蔡智勇说。

  提供丰富体验,品味精彩生活

  刚吃过早饭,南京金陵高职校2017级烹饪专业学生武佳妮开启了新一天的线上学习课。揉面团、发面、做窝、包入豆沙、搓球、上蒸锅……按照“智老师的招招鲜”视频课程的要求,半天时间不到,一只只可爱的“老鼠包”便出现在武佳妮的掌心。

  在“超长版”的假期里,如何让广大学生在学习之余拥有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许多学校纷纷开动脑筋,为学生提供有滋有味的“宅家”之道。“智老师的招招鲜”由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联合南京相关职业学校开发,旨在满足职教及普教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该视频开发遵循普职融通、体现职教特色的原则,以职业技能传授为内容,计划开发手工制作、面塑、导游、配音、简笔画、音美、表演等内容,每个微视频长3—5分钟,每3—5个微视频组成一个单元。目前,已经开发并即将上线的内容包括厨艺类的《学做“老鼠包”》、导游类的《“云”端赏梅》、艺术类的《跟我学听古筝曲》等。

  居家的日子里,体育锻炼也很重要。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疫情期间,通过官方微信、微博推出由体育部专业教师拍摄的“居家健身小课堂”系列,为学生们打开居家运动的正确方式。而作为一位运动和养生达人,苏州市吴门教育集团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教师沈绮筠,利用自己的特长,制定了适合居家锻炼的“健康配方”——五禽戏,号召学生、家长在家一起动起来。

  幼儿园的小朋友虽然没有学业压力,但老师们在准备线上课程方面一点儿也不含糊。在无锡市滨湖区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在对全区幼儿园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发展特点和地方特色,设计出了“宅家小行动”系列视频,通过“无锡滨湖教育”“滨湖学前教育”公众号等推送给每一个家庭,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玩转寒假”。滨湖区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祝晓燕介绍说,“宅家小行动”包括“宅家小游戏”“宅家小建议”,前者主要向家长介绍各种寓教于乐的小游戏,后者是和家长们共同分享一些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家长在后台的留言,我们也会及时反馈,帮助家长和小朋友们把‘宅家’的日子过得更加有滋有味。”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