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助力企业全力以“复”

作者:缪志聪 任素梅等 发布时间:2020-05-07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战“疫”期间,我省高校师生充分发挥科研和人才优势,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助力企业全力以“复”

  ■本报记者 缪志聪 任素梅 通讯员 吴锡平 吴奕 高留才 王琳 陈晓艳

  “企业的场所没消毒、体温检测不落实、个人防护不到位,怎么办?”“厂门一关,无法对场内疫情防控措施进行有效监督,怎么办?”……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外地员工返岗人数激增,如何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最近,江苏科技大学校友余暑安及其团队研发的“战疫宝”APP上线,为企业搭建全面、精准、高效的疫情防控网络,受到企业好评。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我省高校主动承担起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技术组团驰援企事业单位,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从技术指导到决策参考,从科技服务到产品研发,发挥智力优势,破解企业难题,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

  “这台智能施肥‘神器’,可帮了我的大忙!”眼下正是小麦除草、施药、施肥的关键期,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韩村种粮大户韩宝龙看着麦田里正在作业的除草施肥机,喜笑颜开。这台施肥机由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的科研团队研制,依托北斗卫星大数据,通过远程网络技术服务平台,能够精准完成对行施药、施肥等,解决种粮户田间管理的难题。

  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两大主题。扬大充分发挥农业领域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和“农科教结合”的传统特色,组织由院士领衔,耕作、兽医、蔬菜种植、特种养殖、农业机械等12个专业涉农学科专家、教授、博硕士生“集团出击”,开展线上线下服务,为春耕备耕提供科学、精准的指导和服务。

  疫情期间,我省除了涉农高校精锐出击,助力春耕备耕之外,还有一些高校深入工厂车间,为企业排忧解难。

  “企业耽误生产,损失太大。能帮助企业解决机床修复的难题,耽误吃午饭算不上什么。”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密工程系党员教师、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勇顾不上吃中饭,一鼓作气,为苏州绿的协波有限公司排除了机床故障。这是苏州企业获批复工以来,他为第5家企业提供排障维修服务。

  受疫情影响,一些机床厂家的客服维修人员尚未返苏,这让企业在复工时遇到了不少困难。收到企业发来的求助信息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密制造工程系的党员技术服务团队积极发挥专业优势,进入工厂车间,通过线下排障维修、线上技术支持等方式,为企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从技术指导到决策参考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对企业发展造成冲击,对此,我省高校高度重视,在做好学校防控工作的同时,鼓励师生从技术指导到决策参考,用科技创新的实际行动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恢复生产、提质增效。

  疫情期间,国家电网连云港供电公司部分工程建设受到影响。为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复工复产后,由江苏海洋大学副教授宗钟凌率领的科研团队,通过视频会议、现场指导、校企联盟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指导,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采用了新型的微型桩技术,实现了快速施工,按下复产复工“加速键”。

  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的刘国亮博士多年来一直瞄准纺织、环保、医药等行业的关键技术潜心研发,在纺纱、织造、过滤材料和设备等技术领域,申请专利167件,得到授权100件,87件专利已在26家企业得到应用。疫情来临,刘国亮为帮助一家企业生产新型“无着感”系列医用防护口罩,克服诸多困难,多次深入企业指导工程建设、无尘车间的设备改造、口罩机的安装调试等工作。此外,该企业因受疫情影响还面临原材料紧缺、物流不通等诸多困难,刘国亮则利用中国纺织标准委员会委员的身份,根据企业实际,为企业复产提供决策参考,帮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

  为确保经济稳步恢复、助力复工复产,我省高校智库迅速反应,主动组织专家,围绕疫情时期的服务业发展、乡村振兴等现实问题,科学分析、合理研判。目前,南京财经大学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张为付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已向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等决策部门报送决策咨询报告30余份,涉及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助力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建议及对策。

  从科技服务到产品研发

  近日,为配合国家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做好科技服务,江苏大学流体中心承担的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水北送段阚疃南站水泵装置模型试验研究成果顺利通过验收。

  “受疫情影响,验收会采用现场试验与远程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该成果负责人、江苏大学副研究员李彦军介绍,该研究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此,流体中心开辟绿色通道,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试验条件,该项目也成为江苏大学在疫情期间审批的第一个大型试验项目。

  疫情暴发后,我省高校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科研主战场,科技服务有情怀,科学研究有高度,科研对策有力度,推动了一批科技成果落地,助力企业全力以“复”。

  淮阴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秉持立足淮安谋发展,扎根淮安办大学的理念,在助力淮安崛起的大地上书写担当。该校立足地方企业需求,组织专家教授到企业上门服务;根据地方医院防疫消毒物资面临短缺的实际需求,积极组织生物医用材料团队与地方企业加速科研攻关,加快成果转化落地,研发出杀菌抗病毒高分子防雾医用涂层的产品,成功解决了一线医护人员护目镜防雾难题。

  “疫情之下,方显高校担当,家门口的高校在服务地方上真接地气。”陈胜是淮安某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企业复工时遇到了不少难题,他在向淮阴工学院发出诉求后及时得到了反馈,令他感动不已。

 

责任编辑:陈路

助力企业全力以“复”
发布时间:2020-05-07   
来       源:《江苏教育报》  

  战“疫”期间,我省高校师生充分发挥科研和人才优势,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助力企业全力以“复”

  ■本报记者 缪志聪 任素梅 通讯员 吴锡平 吴奕 高留才 王琳 陈晓艳

  “企业的场所没消毒、体温检测不落实、个人防护不到位,怎么办?”“厂门一关,无法对场内疫情防控措施进行有效监督,怎么办?”……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外地员工返岗人数激增,如何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最近,江苏科技大学校友余暑安及其团队研发的“战疫宝”APP上线,为企业搭建全面、精准、高效的疫情防控网络,受到企业好评。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我省高校主动承担起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技术组团驰援企事业单位,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从技术指导到决策参考,从科技服务到产品研发,发挥智力优势,破解企业难题,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

  “这台智能施肥‘神器’,可帮了我的大忙!”眼下正是小麦除草、施药、施肥的关键期,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韩村种粮大户韩宝龙看着麦田里正在作业的除草施肥机,喜笑颜开。这台施肥机由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的科研团队研制,依托北斗卫星大数据,通过远程网络技术服务平台,能够精准完成对行施药、施肥等,解决种粮户田间管理的难题。

  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两大主题。扬大充分发挥农业领域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和“农科教结合”的传统特色,组织由院士领衔,耕作、兽医、蔬菜种植、特种养殖、农业机械等12个专业涉农学科专家、教授、博硕士生“集团出击”,开展线上线下服务,为春耕备耕提供科学、精准的指导和服务。

  疫情期间,我省除了涉农高校精锐出击,助力春耕备耕之外,还有一些高校深入工厂车间,为企业排忧解难。

  “企业耽误生产,损失太大。能帮助企业解决机床修复的难题,耽误吃午饭算不上什么。”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密工程系党员教师、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勇顾不上吃中饭,一鼓作气,为苏州绿的协波有限公司排除了机床故障。这是苏州企业获批复工以来,他为第5家企业提供排障维修服务。

  受疫情影响,一些机床厂家的客服维修人员尚未返苏,这让企业在复工时遇到了不少困难。收到企业发来的求助信息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密制造工程系的党员技术服务团队积极发挥专业优势,进入工厂车间,通过线下排障维修、线上技术支持等方式,为企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从技术指导到决策参考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对企业发展造成冲击,对此,我省高校高度重视,在做好学校防控工作的同时,鼓励师生从技术指导到决策参考,用科技创新的实际行动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恢复生产、提质增效。

  疫情期间,国家电网连云港供电公司部分工程建设受到影响。为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复工复产后,由江苏海洋大学副教授宗钟凌率领的科研团队,通过视频会议、现场指导、校企联盟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指导,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采用了新型的微型桩技术,实现了快速施工,按下复产复工“加速键”。

  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的刘国亮博士多年来一直瞄准纺织、环保、医药等行业的关键技术潜心研发,在纺纱、织造、过滤材料和设备等技术领域,申请专利167件,得到授权100件,87件专利已在26家企业得到应用。疫情来临,刘国亮为帮助一家企业生产新型“无着感”系列医用防护口罩,克服诸多困难,多次深入企业指导工程建设、无尘车间的设备改造、口罩机的安装调试等工作。此外,该企业因受疫情影响还面临原材料紧缺、物流不通等诸多困难,刘国亮则利用中国纺织标准委员会委员的身份,根据企业实际,为企业复产提供决策参考,帮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

  为确保经济稳步恢复、助力复工复产,我省高校智库迅速反应,主动组织专家,围绕疫情时期的服务业发展、乡村振兴等现实问题,科学分析、合理研判。目前,南京财经大学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张为付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已向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等决策部门报送决策咨询报告30余份,涉及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助力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建议及对策。

  从科技服务到产品研发

  近日,为配合国家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做好科技服务,江苏大学流体中心承担的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水北送段阚疃南站水泵装置模型试验研究成果顺利通过验收。

  “受疫情影响,验收会采用现场试验与远程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该成果负责人、江苏大学副研究员李彦军介绍,该研究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此,流体中心开辟绿色通道,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试验条件,该项目也成为江苏大学在疫情期间审批的第一个大型试验项目。

  疫情暴发后,我省高校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科研主战场,科技服务有情怀,科学研究有高度,科研对策有力度,推动了一批科技成果落地,助力企业全力以“复”。

  淮阴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秉持立足淮安谋发展,扎根淮安办大学的理念,在助力淮安崛起的大地上书写担当。该校立足地方企业需求,组织专家教授到企业上门服务;根据地方医院防疫消毒物资面临短缺的实际需求,积极组织生物医用材料团队与地方企业加速科研攻关,加快成果转化落地,研发出杀菌抗病毒高分子防雾医用涂层的产品,成功解决了一线医护人员护目镜防雾难题。

  “疫情之下,方显高校担当,家门口的高校在服务地方上真接地气。”陈胜是淮安某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企业复工时遇到了不少难题,他在向淮阴工学院发出诉求后及时得到了反馈,令他感动不已。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