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32载接力支教,小凉山遍开“索玛花”

作者:王梦然 陈明 徐超 严磊 发布时间:2020-09-09 来源: 新华日报

  初秋的小凉山,索玛花漫山遍野。一接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彝族少年卢磊就翻山越岭直奔母校报喜。更多的喜讯,让地处深山中的宁蒗县沸腾了:宁海民族中学海安班44人中,本一上线率达98%,29人超600分,卢磊以709分的成绩成为丽江市理科第一名……

  升学率从全地区倒数到连续9年稳占丽江第一,曾经的“教育洼地”崛起为全国民族教育“高原”,创造宁蒗教育奇迹的,是一群外乡人32年的接力坚守。从黄海之滨向着滇西北高原,跨越8000多里,先后10批、281人次海安老师走进大山深处支教,“宁海模式”不仅成为引领云南省民族教育的一面旗帜,更开启了我国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的先河。

  9月7日,省委宣传部在南京举行发布会,授予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江苏“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木材换人才”,贫瘠山谷长出人才丛林

  从小凉山跨进“清华园”,是卢磊的最大梦想。“我刚入学时数学成绩只有70多分,经过海安唐义凯老师反复辅导,这才补上了短板。”卢磊说,海安老师们教给学生的不仅是课本知识,还有他们滚烫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精神。

  宁蒗四面环山,资源匮乏,是个深度贫困县。早年间,当地不少人几乎一辈子都“窝”在山沟沟里。“宁蒗的优势是满山木材,劣势是缺乏人才。”为改变困境,1987年9月,时任宁蒗县委书记阿苏大岭慕名到“教育强县”海安考察。此行催生一份“木材换人才”特殊教育合作协定:宁蒗支持海安木材供应,海安选派一批优秀教师帮助宁蒗培养人才。

  1988年秋,首批35名海安老师带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来到这个云南教育最贫瘠的山谷里。开学前首次摸底考试,初二、初三4个班均分,语文46分、数学22分、英语28分。第二年,参加中考孩子的成绩却震惊了整个宁蒗:由海安老师“集体承包”的两个毕业班,不仅奇迹般地摘取丽江地区中考桂冠,而且地区语文、数学、政治等学科第一名全出在宁海中学。其后,由海安教师执教的高中部,连续多年蝉联丽江地区高考第一。

  无数“山里娃”改变了命运。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石保禄,是宁蒗走出去的第一位博士。“树立远大理想,去更大的世界体验人生”,海安老师的教诲成为他的座右铭。肩负国家重大需求,他和团队刻苦攻关,为去年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做出贡献。

  一轮连着一轮,一批接着一批,281人次海安老师接续奔赴宁蒗,用全部心血和青春年华教书育人,让小凉山长出生生不息的“人才丛林”。据统计,这些海安老师累计为宁蒗培养了初、高中毕业生2万多名,输送中专、大学生1万多名,他们不仅因为知识改变了命运,更成为带领小凉山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力军。

  “园丁”哺育,让每一朵“索玛花”都能绽放

  小凉山腹地,一株株索玛花坚韧地生长在山崖陡峭处,每到夏秋,竞相怒放。支教的数学老师唐义凯在日记中写道:小凉山就是一个大花园,这里的每一个孩子就是一朵索玛花;我们要有园丁担当,哪怕石头上也要绽放出最美的花……

  海安4班学生邱国华没想到,自己成绩在班级“垫底”,却成了数学课代表。“这孩子数学基础比较差,但有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唐义凯不想放弃这株“好苗子”,特意安排邱国华当课代表,以此激发他的学习兴趣,还在课后给他“开小灶”。一学期下来,邱国华的数学成绩冲到了前十名。

  沿着崎岖山路,海安3班班主任梅德均深一脚浅一脚走了好几个小时,终于来到大山深处罗长打的家。新学期伊始,梅德均发现罗长打情绪有些低落,想通过家访了解这个彝家孩子最近究竟怎么了。“爸妈都没读过书,出去打工都没人要。我很想通过读书考大学改变家境,将来带父母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罗长打说,他心理压力有些大,没想到这种细微的情绪变化也被海安老师注意到了,他一定化压力为动力,放下思想包袱,跟着老师好好学习!

  大山里家访耗时费力,却是32年来每一位海安老师的“必修课”。梅德均说,这是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最有效的方式。“一名学生考出去了,就能燃起一个家庭脱贫的希望,年复一年,教育终会改变这些山里人家的命运。”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32年来,在海安“园丁”们的精心呵护下,一朵朵“索玛花”展蕊怒放。宁蒗12个民族的1万多名子弟考进了大学,激发当地老师争相向海安老师看齐。“当一名像海安老师一样的好老师,成为当地老师的最大愿望。”宁海中学校长李学高出生在彝乡一个偏远山村,他感慨地说,从“学生”到“徒弟”再到“校长”,自己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海安恩师的悉心培育。海安与宁蒗两地变“输血支教”为“造血支教”,启动“青蓝工程”——海安老师与本地老师对口结成帮扶小组,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提升其教学业务水平,如今已培养出350多位优秀教师,他们成为当地基础教育的骨干力量。

  人已回家,心却永远留在“第二故乡”

  初秋时节,南黄海之滨的夜晚格外宁静。已是子夜,躺在海安西场中学宿舍里的蒋蓉,却怎么也无法入睡。

  白天里,远在小凉山的同事、学生,纷纷通过电话、微信与她分享今年高考喜讯。傍晚时,来自远方的一声呼唤“妈妈”,更带给她惊喜。原来,她的“女儿”、第一个考上北京大学的彝族女生沙务嘎,要借出席江苏“时代楷模”表彰大会之机来看望她,还说要和她住同一个房间。蒋蓉激动地拿出最新一张支教师生全家福,慈爱地端详这个“女儿”。

  这样的“全家福”,蒋蓉有15张。

  2001年,蒋蓉和爱人丁爱军携手远赴小凉山,直到2016年才回家,成为在当地坚守时间最长的海安老师。“当初我们离开海安时女儿才5岁,支教5轮15年后回来时,她已长成大姑娘。”蒋蓉说,这中间自己不少次想回家,但一走进教室,从那一双双眼睛里看到专注信赖,特别是像沙务嘎这样的孩子平时都喊她“妈妈”,她又不忍离去了。先后培育1000多名当地孩子考上了大学,成为这对夫妻15年里最大的收获。

  走进小凉山,出于心系;离开泸沽湖,方知羁绊。32年间,无数次前行与坚守,爱与责任郑重传递,支教结束回家了,心却留在让他们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

  这样的“纠结”,几乎每位海安支教老师都经历过。

  李忠东在宁蒗支教2轮6年,去年回到海安。打开他的手机微信,宁蒗教师群、宁蒗学生群、宁蒗家长群都在“置顶”位置。当地教师在教研上有困惑,他线上指导,还寄去自己的备课本;学生进大学前,他仍像“班主任”一样,一一发“入学须知”,叮嘱孩子们进入大学后要注意什么。

  在宁蒗宁海民族中学进门半山腰处,竖立着一块“江苏海安老师支教纪念碑”。石碑不到2米高,而在当地少数民族兄弟心里,它已成为跨越山海、各民族团结携手的一座丰碑。9月7日发布会一结束,专程赶来参会的海安支教老师孙景群来不及回家就匆匆踏上了归程,“刚开学,宁蒗那边很多孩子都等着我回去上课呢。”

(本报记者 王梦然 陈明 徐超 严磊)


探路东西部教育扶贫的时代楷模

本报评论员

  从江苏黄海之滨到滇西小凉山,一条跨越8000多里的“支教路”,他们走了32年。10批、281人次接力,海安支教教师群体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谨求实的精神、开拓进取的教风、敢于创新的胆略、无私奉献的爱心,先行先试,探路我国东西部教育携手共进,谱写了一曲曲前赴后继、矢志前行的时代赞歌。

  他们,无愧于“时代楷模”的光荣称号。

  他们教书育人、助力脱贫。海安支教教师是海安教师中的精英和骨干,他们把自己美好的年华留在了远离家乡的大山深处。来到云南宁蒗后,海安支教教师不仅自己教书育人,而且带着当地同仁一起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不仅致力于培养学生,而且致力于教育扶贫、教育脱贫,为斩断贫穷的代际传递呕心沥血。32年间,海安支教教师累计为宁蒗培养了合格初、高中毕业生2万多名,输送大学、中专生1万多名,把一个“教育洼地”建成“教育高原”,树立起帮扶民族教育的丰碑,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和扶贫攻坚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他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发达的沿海地区来到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衣食住行、人际交流都面临不适应等问题,有时还可能遭受泥石流、地震等灾害的威胁。面对困难和考验,海安支教教师从未退缩,把宁蒗当作“第二故乡”,把少数民族同胞当作亲人,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树立人生目标。海安支教教师所从事的事业,不仅改变了成千上万少数民族家庭的命运,也深刻改变了当地发展的风貌,他们受到当地人民的尊敬和热爱,被当地少数民族同胞尊称为“海安舅舅”。支教教师们以不惧困难、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树立起海安支教群体的高大形象。

  他们前赴后继、接续奋斗。海安教师来到宁蒗支教,始于1988年。32年来,一批又一批支教教师克服各种困难、抵制各种诱惑,义无反顾地选择前往贫穷落后山区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他们牢记“为宁蒗人民造福,为海安人民争光”的庄严承诺,对事业无限忠诚,对工作极端负责,一批接着一批干,一年接着一年教,用数十载的奉献和奋斗,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引进建制群体、保持集中优势、发挥整体效应的“宁海模式”,产生了促进民族团结互助进步的“宁海效应”,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振兴、教育扶贫、民族团结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八千里云月承载责任与担当,三十二寒暑见证光荣与梦想。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模范代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实践智力扶贫、教育脱贫的时代先锋。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江苏正站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交汇点上,全省上下都在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奋力拼搏。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全省广大教师乃至全省人民都要向先进典型和时代楷模学习,立足岗位、无私奉献,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积极作为,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贡献。

责任编辑:陈路

32载接力支教,小凉山遍开“索玛花”
——记江苏“时代楷模”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上)
发布时间:2020-09-09   
来       源:新华日报  

  初秋的小凉山,索玛花漫山遍野。一接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彝族少年卢磊就翻山越岭直奔母校报喜。更多的喜讯,让地处深山中的宁蒗县沸腾了:宁海民族中学海安班44人中,本一上线率达98%,29人超600分,卢磊以709分的成绩成为丽江市理科第一名……

  升学率从全地区倒数到连续9年稳占丽江第一,曾经的“教育洼地”崛起为全国民族教育“高原”,创造宁蒗教育奇迹的,是一群外乡人32年的接力坚守。从黄海之滨向着滇西北高原,跨越8000多里,先后10批、281人次海安老师走进大山深处支教,“宁海模式”不仅成为引领云南省民族教育的一面旗帜,更开启了我国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的先河。

  9月7日,省委宣传部在南京举行发布会,授予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江苏“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木材换人才”,贫瘠山谷长出人才丛林

  从小凉山跨进“清华园”,是卢磊的最大梦想。“我刚入学时数学成绩只有70多分,经过海安唐义凯老师反复辅导,这才补上了短板。”卢磊说,海安老师们教给学生的不仅是课本知识,还有他们滚烫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精神。

  宁蒗四面环山,资源匮乏,是个深度贫困县。早年间,当地不少人几乎一辈子都“窝”在山沟沟里。“宁蒗的优势是满山木材,劣势是缺乏人才。”为改变困境,1987年9月,时任宁蒗县委书记阿苏大岭慕名到“教育强县”海安考察。此行催生一份“木材换人才”特殊教育合作协定:宁蒗支持海安木材供应,海安选派一批优秀教师帮助宁蒗培养人才。

  1988年秋,首批35名海安老师带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来到这个云南教育最贫瘠的山谷里。开学前首次摸底考试,初二、初三4个班均分,语文46分、数学22分、英语28分。第二年,参加中考孩子的成绩却震惊了整个宁蒗:由海安老师“集体承包”的两个毕业班,不仅奇迹般地摘取丽江地区中考桂冠,而且地区语文、数学、政治等学科第一名全出在宁海中学。其后,由海安教师执教的高中部,连续多年蝉联丽江地区高考第一。

  无数“山里娃”改变了命运。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石保禄,是宁蒗走出去的第一位博士。“树立远大理想,去更大的世界体验人生”,海安老师的教诲成为他的座右铭。肩负国家重大需求,他和团队刻苦攻关,为去年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做出贡献。

  一轮连着一轮,一批接着一批,281人次海安老师接续奔赴宁蒗,用全部心血和青春年华教书育人,让小凉山长出生生不息的“人才丛林”。据统计,这些海安老师累计为宁蒗培养了初、高中毕业生2万多名,输送中专、大学生1万多名,他们不仅因为知识改变了命运,更成为带领小凉山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力军。

  “园丁”哺育,让每一朵“索玛花”都能绽放

  小凉山腹地,一株株索玛花坚韧地生长在山崖陡峭处,每到夏秋,竞相怒放。支教的数学老师唐义凯在日记中写道:小凉山就是一个大花园,这里的每一个孩子就是一朵索玛花;我们要有园丁担当,哪怕石头上也要绽放出最美的花……

  海安4班学生邱国华没想到,自己成绩在班级“垫底”,却成了数学课代表。“这孩子数学基础比较差,但有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唐义凯不想放弃这株“好苗子”,特意安排邱国华当课代表,以此激发他的学习兴趣,还在课后给他“开小灶”。一学期下来,邱国华的数学成绩冲到了前十名。

  沿着崎岖山路,海安3班班主任梅德均深一脚浅一脚走了好几个小时,终于来到大山深处罗长打的家。新学期伊始,梅德均发现罗长打情绪有些低落,想通过家访了解这个彝家孩子最近究竟怎么了。“爸妈都没读过书,出去打工都没人要。我很想通过读书考大学改变家境,将来带父母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罗长打说,他心理压力有些大,没想到这种细微的情绪变化也被海安老师注意到了,他一定化压力为动力,放下思想包袱,跟着老师好好学习!

  大山里家访耗时费力,却是32年来每一位海安老师的“必修课”。梅德均说,这是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最有效的方式。“一名学生考出去了,就能燃起一个家庭脱贫的希望,年复一年,教育终会改变这些山里人家的命运。”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32年来,在海安“园丁”们的精心呵护下,一朵朵“索玛花”展蕊怒放。宁蒗12个民族的1万多名子弟考进了大学,激发当地老师争相向海安老师看齐。“当一名像海安老师一样的好老师,成为当地老师的最大愿望。”宁海中学校长李学高出生在彝乡一个偏远山村,他感慨地说,从“学生”到“徒弟”再到“校长”,自己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海安恩师的悉心培育。海安与宁蒗两地变“输血支教”为“造血支教”,启动“青蓝工程”——海安老师与本地老师对口结成帮扶小组,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提升其教学业务水平,如今已培养出350多位优秀教师,他们成为当地基础教育的骨干力量。

  人已回家,心却永远留在“第二故乡”

  初秋时节,南黄海之滨的夜晚格外宁静。已是子夜,躺在海安西场中学宿舍里的蒋蓉,却怎么也无法入睡。

  白天里,远在小凉山的同事、学生,纷纷通过电话、微信与她分享今年高考喜讯。傍晚时,来自远方的一声呼唤“妈妈”,更带给她惊喜。原来,她的“女儿”、第一个考上北京大学的彝族女生沙务嘎,要借出席江苏“时代楷模”表彰大会之机来看望她,还说要和她住同一个房间。蒋蓉激动地拿出最新一张支教师生全家福,慈爱地端详这个“女儿”。

  这样的“全家福”,蒋蓉有15张。

  2001年,蒋蓉和爱人丁爱军携手远赴小凉山,直到2016年才回家,成为在当地坚守时间最长的海安老师。“当初我们离开海安时女儿才5岁,支教5轮15年后回来时,她已长成大姑娘。”蒋蓉说,这中间自己不少次想回家,但一走进教室,从那一双双眼睛里看到专注信赖,特别是像沙务嘎这样的孩子平时都喊她“妈妈”,她又不忍离去了。先后培育1000多名当地孩子考上了大学,成为这对夫妻15年里最大的收获。

  走进小凉山,出于心系;离开泸沽湖,方知羁绊。32年间,无数次前行与坚守,爱与责任郑重传递,支教结束回家了,心却留在让他们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

  这样的“纠结”,几乎每位海安支教老师都经历过。

  李忠东在宁蒗支教2轮6年,去年回到海安。打开他的手机微信,宁蒗教师群、宁蒗学生群、宁蒗家长群都在“置顶”位置。当地教师在教研上有困惑,他线上指导,还寄去自己的备课本;学生进大学前,他仍像“班主任”一样,一一发“入学须知”,叮嘱孩子们进入大学后要注意什么。

  在宁蒗宁海民族中学进门半山腰处,竖立着一块“江苏海安老师支教纪念碑”。石碑不到2米高,而在当地少数民族兄弟心里,它已成为跨越山海、各民族团结携手的一座丰碑。9月7日发布会一结束,专程赶来参会的海安支教老师孙景群来不及回家就匆匆踏上了归程,“刚开学,宁蒗那边很多孩子都等着我回去上课呢。”

(本报记者 王梦然 陈明 徐超 严磊)


探路东西部教育扶贫的时代楷模

本报评论员

  从江苏黄海之滨到滇西小凉山,一条跨越8000多里的“支教路”,他们走了32年。10批、281人次接力,海安支教教师群体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谨求实的精神、开拓进取的教风、敢于创新的胆略、无私奉献的爱心,先行先试,探路我国东西部教育携手共进,谱写了一曲曲前赴后继、矢志前行的时代赞歌。

  他们,无愧于“时代楷模”的光荣称号。

  他们教书育人、助力脱贫。海安支教教师是海安教师中的精英和骨干,他们把自己美好的年华留在了远离家乡的大山深处。来到云南宁蒗后,海安支教教师不仅自己教书育人,而且带着当地同仁一起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不仅致力于培养学生,而且致力于教育扶贫、教育脱贫,为斩断贫穷的代际传递呕心沥血。32年间,海安支教教师累计为宁蒗培养了合格初、高中毕业生2万多名,输送大学、中专生1万多名,把一个“教育洼地”建成“教育高原”,树立起帮扶民族教育的丰碑,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和扶贫攻坚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他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发达的沿海地区来到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衣食住行、人际交流都面临不适应等问题,有时还可能遭受泥石流、地震等灾害的威胁。面对困难和考验,海安支教教师从未退缩,把宁蒗当作“第二故乡”,把少数民族同胞当作亲人,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树立人生目标。海安支教教师所从事的事业,不仅改变了成千上万少数民族家庭的命运,也深刻改变了当地发展的风貌,他们受到当地人民的尊敬和热爱,被当地少数民族同胞尊称为“海安舅舅”。支教教师们以不惧困难、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树立起海安支教群体的高大形象。

  他们前赴后继、接续奋斗。海安教师来到宁蒗支教,始于1988年。32年来,一批又一批支教教师克服各种困难、抵制各种诱惑,义无反顾地选择前往贫穷落后山区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他们牢记“为宁蒗人民造福,为海安人民争光”的庄严承诺,对事业无限忠诚,对工作极端负责,一批接着一批干,一年接着一年教,用数十载的奉献和奋斗,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引进建制群体、保持集中优势、发挥整体效应的“宁海模式”,产生了促进民族团结互助进步的“宁海效应”,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振兴、教育扶贫、民族团结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八千里云月承载责任与担当,三十二寒暑见证光荣与梦想。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模范代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实践智力扶贫、教育脱贫的时代先锋。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江苏正站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交汇点上,全省上下都在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奋力拼搏。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全省广大教师乃至全省人民都要向先进典型和时代楷模学习,立足岗位、无私奉献,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积极作为,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贡献。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