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科技创新成果落地成“金”

作者:阿妮尔 王玭 发布时间:2021-04-30 来源: 江苏教育报

  9年前,江苏率先实施高校协同创新计划。两个建设周期以来,我省高校积极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耦合,引发深层次“化学反应”——

科技创新成果落地成“金”

  ■本报见习记者 阿妮尔 本报记者 王玭

  4月28日,为全面总结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实施以来的成效和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省教育厅在南京召开全省高校协同创新计划推进会。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洪流主持会议。与会6所高校代表结合本校牵头组建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实际作主题发言。在宁有关高校及协同创新中心代表在主会场集中参会,宁外有关高校及协同创新中心代表在各牵头高校分会场参会。

  持续优化机制

  促进高质量协同

  2012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高校协同创新计划。“自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实施以来,各单位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做法和经验。”葛道凯在讲话中指出,两个建设期以来,省内各协同创新中心深入探索高质量协同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学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使江苏成为全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中心;区域经济转型与管理变革协同创新中心编印《江苏发展智库专报》,定期报送省委办公厅和政策研究室;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发挥产学研叠加优势承担传统文化创新工程……近年来,南京大学以科教兴省与省兴科教的良性互动为主线,推进校地协同。“学校牵头的各协同中心,或用基础研究与创造技术非线性互动机制形成的‘南大创造’为江苏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技术供给,或用发展理论创新与文化创新为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南京大学校长助理陈建群介绍说。

  “责权相应、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运行机制,使得高端平台、高层次人才团队、高水平成果在中心快速形成和凝聚。”在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时,淮阴师范学院以区域重大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协同单位的研发优势及擅长领域进行资源配置。该校校长焦富民说,学校牵头组建的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洪泽湖河蚬”增养殖示范区于2019年通过世界上最严格的水产生产标准ASC认证,选育的“淮麦44”在2020年实收亩产超过742公斤,创我省小麦亩产历史最好水平。

  校地协同之外,国际协同是协同创新机制优化的另一个重点。两个建设期内,省内各协同创新中心开展重大国际合作研究770项,在国际学术机构任职2114人,赴境外国际交流16527人次,与国际上知名高校院所等广泛合作,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我们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签署各类学术交流协议,还和国外、境外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苏州大学副校长张晓宏介绍说,该校实施“国际知名带动国内一流”发展战略,通过共建实体科研平台、组建研究中心和学院等,引入海外创新资源,助力协同创新。

  瞄准重大需求

  破解“卡脖子”难题

  “语言能力的研究处在语言学、脑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的交汇点,不仅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也体现了学术前沿和科技硬实力。”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亦鸣介绍说。地域偏远的民族地区很多农牧民不会说普通话,无法顺利外出打工,脱贫攻坚工作遇到很大困难。对此,中心创新“语言脑”研究思路,突破人类大脑漫长的语言学习过程难以研究的困境。在“推普”活动中,基于中心最新的语言学习理论编写出版的相关教材,配合“协同教学”方式,让不识字的农牧民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生活用语,推动了语言教育创新和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

  近年来,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始终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围绕“卡脖子”技术与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BIM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软件基础,我国长期依赖国外技术的状态必须得到扭转。”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德智说,学校牵头组建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开创“智能建造—智慧运维”新领域新方向,与中国建研院、中建、同济等单位协同创新,自主研发软件产品系统16项,实现BIM技术国产化,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我们通过BIM平台‘上云’,实现BIM软件轻量化,并突破BIM应用场景局限,相关成果在全国20余个省份和1200余家企业全面应用。”

  融入区域建设

  服务新发展格局

  近年来,我省相关高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前瞻性优化布局协同创新中心,把推进原始创新、解决行业困境和服务区域发展等作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指引。

  苏州大学牵头的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成功打造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一体化协同体系”,带动苏州工业园区内 5 家高校科研院所、200 多家纳米企业及产业联盟发展;河海大学牵头的“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创建了变化环境下的水力系统高效安全运行保障技术,2020年为长江淮河防洪、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目前,全省高校直接服务制造业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有45个,占总数76%。与此同时,我省高校直接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协同中心有71个,服务面覆盖90%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关切,目的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由南京医科大学牵头的“肿瘤个体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始终围绕这一民生痛点,为肿瘤个体化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精准导航。“现在,中心已建立肿瘤防诊治‘研究—产品—应用’协同一体的创新共同体。”该校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说,中心开创性绘制中国人群高发特发恶性肿瘤遗传学图谱,建立全国领先的肿瘤高危人群识别新技术和国家癌症防控信息管理平台,精准定位195万肿瘤高危人群,新发现了7万余例的肿瘤患者,其中超过70%属于早期诊断,极大提高了我省乃至全国肿瘤疾病的精准防治水平。

  “促进协同创新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既要立足发展‘刚需’,也要着眼长远大计。”葛道凯说,未来,协同创新中心要让创新要素成为推动企业、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引发深层次“化学反应”,更有效地帮助企业和产业解决实际问题,加速协同创新成果向实体经济转移转化。

责任编辑:陈路

科技创新成果落地成“金”
发布时间:2021-04-30   
来       源:江苏教育报  

  9年前,江苏率先实施高校协同创新计划。两个建设周期以来,我省高校积极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耦合,引发深层次“化学反应”——

科技创新成果落地成“金”

  ■本报见习记者 阿妮尔 本报记者 王玭

  4月28日,为全面总结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实施以来的成效和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省教育厅在南京召开全省高校协同创新计划推进会。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洪流主持会议。与会6所高校代表结合本校牵头组建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实际作主题发言。在宁有关高校及协同创新中心代表在主会场集中参会,宁外有关高校及协同创新中心代表在各牵头高校分会场参会。

  持续优化机制

  促进高质量协同

  2012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高校协同创新计划。“自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实施以来,各单位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做法和经验。”葛道凯在讲话中指出,两个建设期以来,省内各协同创新中心深入探索高质量协同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学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使江苏成为全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中心;区域经济转型与管理变革协同创新中心编印《江苏发展智库专报》,定期报送省委办公厅和政策研究室;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发挥产学研叠加优势承担传统文化创新工程……近年来,南京大学以科教兴省与省兴科教的良性互动为主线,推进校地协同。“学校牵头的各协同中心,或用基础研究与创造技术非线性互动机制形成的‘南大创造’为江苏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技术供给,或用发展理论创新与文化创新为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南京大学校长助理陈建群介绍说。

  “责权相应、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运行机制,使得高端平台、高层次人才团队、高水平成果在中心快速形成和凝聚。”在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时,淮阴师范学院以区域重大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协同单位的研发优势及擅长领域进行资源配置。该校校长焦富民说,学校牵头组建的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洪泽湖河蚬”增养殖示范区于2019年通过世界上最严格的水产生产标准ASC认证,选育的“淮麦44”在2020年实收亩产超过742公斤,创我省小麦亩产历史最好水平。

  校地协同之外,国际协同是协同创新机制优化的另一个重点。两个建设期内,省内各协同创新中心开展重大国际合作研究770项,在国际学术机构任职2114人,赴境外国际交流16527人次,与国际上知名高校院所等广泛合作,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我们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签署各类学术交流协议,还和国外、境外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苏州大学副校长张晓宏介绍说,该校实施“国际知名带动国内一流”发展战略,通过共建实体科研平台、组建研究中心和学院等,引入海外创新资源,助力协同创新。

  瞄准重大需求

  破解“卡脖子”难题

  “语言能力的研究处在语言学、脑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的交汇点,不仅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也体现了学术前沿和科技硬实力。”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亦鸣介绍说。地域偏远的民族地区很多农牧民不会说普通话,无法顺利外出打工,脱贫攻坚工作遇到很大困难。对此,中心创新“语言脑”研究思路,突破人类大脑漫长的语言学习过程难以研究的困境。在“推普”活动中,基于中心最新的语言学习理论编写出版的相关教材,配合“协同教学”方式,让不识字的农牧民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生活用语,推动了语言教育创新和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

  近年来,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始终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围绕“卡脖子”技术与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BIM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软件基础,我国长期依赖国外技术的状态必须得到扭转。”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德智说,学校牵头组建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开创“智能建造—智慧运维”新领域新方向,与中国建研院、中建、同济等单位协同创新,自主研发软件产品系统16项,实现BIM技术国产化,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我们通过BIM平台‘上云’,实现BIM软件轻量化,并突破BIM应用场景局限,相关成果在全国20余个省份和1200余家企业全面应用。”

  融入区域建设

  服务新发展格局

  近年来,我省相关高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前瞻性优化布局协同创新中心,把推进原始创新、解决行业困境和服务区域发展等作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指引。

  苏州大学牵头的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成功打造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一体化协同体系”,带动苏州工业园区内 5 家高校科研院所、200 多家纳米企业及产业联盟发展;河海大学牵头的“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创建了变化环境下的水力系统高效安全运行保障技术,2020年为长江淮河防洪、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目前,全省高校直接服务制造业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有45个,占总数76%。与此同时,我省高校直接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协同中心有71个,服务面覆盖90%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关切,目的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由南京医科大学牵头的“肿瘤个体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始终围绕这一民生痛点,为肿瘤个体化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精准导航。“现在,中心已建立肿瘤防诊治‘研究—产品—应用’协同一体的创新共同体。”该校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说,中心开创性绘制中国人群高发特发恶性肿瘤遗传学图谱,建立全国领先的肿瘤高危人群识别新技术和国家癌症防控信息管理平台,精准定位195万肿瘤高危人群,新发现了7万余例的肿瘤患者,其中超过70%属于早期诊断,极大提高了我省乃至全国肿瘤疾病的精准防治水平。

  “促进协同创新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既要立足发展‘刚需’,也要着眼长远大计。”葛道凯说,未来,协同创新中心要让创新要素成为推动企业、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引发深层次“化学反应”,更有效地帮助企业和产业解决实际问题,加速协同创新成果向实体经济转移转化。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