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第二届江苏高校港澳台大学生交流营在宁开营

作者:汤文清 发布时间:2021-06-04 来源: 江苏教育报

第二届江苏高校港澳台大学生交流营在宁开营——

如火青春在江苏大地点燃

  ■本报见习记者 汤文清

  5月27日上午,由省教育厅、省委统战部、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共同举办的第二届“相聚江苏·青春飞扬——江苏高校港澳台大学生交流营”开营式在南京举行。近80名在宁部分高校港澳台学生作为全体营员代表参加开营仪式。

  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表示,举办此次活动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澳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深港澳台学生对内地(大陆)科技发展、文化历史的认识与了解,进而加深对内地(大陆)的情感和文化认同。

  相聚江苏 青春飞扬

  江苏人文深厚,宜居宜业,是港澳台青年求学、创业就业的理想之地。目前,2040名港澳台学生在我省25所高校就读。来自香港的李盈盈就读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让她深感自豪。

  记者了解到,今年交流营活动贯穿全年,共分四个批次。首批活动于5月27日至29日在南京、苏州两地举办。在三天时间里,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80余名港澳台学生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展示馆、昆山当代昆剧院昆曲文化中心、苏州拙政园等地,通过专家讲座、高校和企业参访、互动体验等,深入感知江苏人文魅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王成斌指出,希望营员们在江苏求学期间,加强相互交流、增进彼此友谊;充分领略中华文化魅力和发展成就,和家人与朋友分享江苏故事、中国故事;开拓视野,把握机遇,将人生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两岸四地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感悟历史 砥砺前行

  开营仪式当天,营员们来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内,一张张记录着硝烟的黑白照片和一个个在战火中消逝的名字让人震撼无言。学生们安静地聆听讲解,在参观最后为遇难者们敬献花束。“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东南大学学生林梦秋在参观后深受震动,她表示,自己生长在珍贵的和平年代,享受先进的发展成果,有责任、有义务为祖国和民族不懈奋斗。

  随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姜良芹以《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定量和定性》为题进行专题讲座。她指出,南京大屠杀的史实铁证如山,是中国人斩不断的共同历史记忆,两岸四地的青年学生们应承担起维护共同历史记忆的重任。

  “希望港澳台地区学生积极参与包括本次交流营在内的各类交流活动,培养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实践报国心,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二级巡视员包广良说。

  树立理想 贡献力量

  5月28日至29日,营员们参观了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展示馆、昆山当代昆剧院昆曲文化中心和苏州拙政园。纳米科技、尖端设备以及昆曲文化、园林风光彰显着苏州古典与现代的融合,给来自港澳台的营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革命性技术之一,纳米技术一直受到高度重视,涵盖纳米技术的新材料产业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刘阳告诉记者,苏大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目前已探索推出“立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苏大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正以自身为载体,支撑苏州工业园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迅速成长。

  打底、拍红、上胭脂、画眉眼……在昆曲文化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学生陈建宇第一次化上昆曲戏妆,穿上昆剧戏服,切身体会了一把“入戏”滋味。他告诉记者,这次交流活动加深了他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让他走进著名高校,感受前沿科技,同时也体验非物质文化和江南园林风光。“我们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树立远大理想,与时代同行,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陈建宇说。

责任编辑:陈路

第二届江苏高校港澳台大学生交流营在宁开营
发布时间:2021-06-04   
来       源:江苏教育报  

第二届江苏高校港澳台大学生交流营在宁开营——

如火青春在江苏大地点燃

  ■本报见习记者 汤文清

  5月27日上午,由省教育厅、省委统战部、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共同举办的第二届“相聚江苏·青春飞扬——江苏高校港澳台大学生交流营”开营式在南京举行。近80名在宁部分高校港澳台学生作为全体营员代表参加开营仪式。

  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表示,举办此次活动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澳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深港澳台学生对内地(大陆)科技发展、文化历史的认识与了解,进而加深对内地(大陆)的情感和文化认同。

  相聚江苏 青春飞扬

  江苏人文深厚,宜居宜业,是港澳台青年求学、创业就业的理想之地。目前,2040名港澳台学生在我省25所高校就读。来自香港的李盈盈就读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让她深感自豪。

  记者了解到,今年交流营活动贯穿全年,共分四个批次。首批活动于5月27日至29日在南京、苏州两地举办。在三天时间里,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80余名港澳台学生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展示馆、昆山当代昆剧院昆曲文化中心、苏州拙政园等地,通过专家讲座、高校和企业参访、互动体验等,深入感知江苏人文魅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王成斌指出,希望营员们在江苏求学期间,加强相互交流、增进彼此友谊;充分领略中华文化魅力和发展成就,和家人与朋友分享江苏故事、中国故事;开拓视野,把握机遇,将人生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两岸四地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感悟历史 砥砺前行

  开营仪式当天,营员们来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内,一张张记录着硝烟的黑白照片和一个个在战火中消逝的名字让人震撼无言。学生们安静地聆听讲解,在参观最后为遇难者们敬献花束。“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东南大学学生林梦秋在参观后深受震动,她表示,自己生长在珍贵的和平年代,享受先进的发展成果,有责任、有义务为祖国和民族不懈奋斗。

  随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姜良芹以《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定量和定性》为题进行专题讲座。她指出,南京大屠杀的史实铁证如山,是中国人斩不断的共同历史记忆,两岸四地的青年学生们应承担起维护共同历史记忆的重任。

  “希望港澳台地区学生积极参与包括本次交流营在内的各类交流活动,培养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实践报国心,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二级巡视员包广良说。

  树立理想 贡献力量

  5月28日至29日,营员们参观了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展示馆、昆山当代昆剧院昆曲文化中心和苏州拙政园。纳米科技、尖端设备以及昆曲文化、园林风光彰显着苏州古典与现代的融合,给来自港澳台的营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革命性技术之一,纳米技术一直受到高度重视,涵盖纳米技术的新材料产业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刘阳告诉记者,苏大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目前已探索推出“立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苏大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正以自身为载体,支撑苏州工业园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迅速成长。

  打底、拍红、上胭脂、画眉眼……在昆曲文化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学生陈建宇第一次化上昆曲戏妆,穿上昆剧戏服,切身体会了一把“入戏”滋味。他告诉记者,这次交流活动加深了他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让他走进著名高校,感受前沿科技,同时也体验非物质文化和江南园林风光。“我们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树立远大理想,与时代同行,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陈建宇说。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