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立项学校举行第十三期主题研讨——
脚踏实地,做一粒教育的好种子
本报讯(见习记者 汪舒蕾)10月28日,我省首批20所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立项学校相聚云端,举行由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的第13期主题研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处处长李静波、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等参加研讨会,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潘基文全球中心常务理事金垣洙,联合国人力资源厅原中文组组长何勇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等国内外专家作点评指导。
“南师附中是一所具有‘锐意实验’传统的百年名校, 一以贯之培养‘责任有担当、人文素养厚、科学理性强、创新意识浓’的全面而卓越的菁英人才,努力做一粒教育的好种子。”本次主题研讨活动的发起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葛军以《脚踏实地,育全面而卓越的拔尖创新后备人才》为题,介绍该校用高品质标准主导高品质建设,在学校菁英课程建设、课堂育人范式变革、教师卓越发展及学校现代化治理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展现南师附中在新百年愿景下的新风采。
“培养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关键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据葛军介绍,南师附中构建学习共同体,推行“三一”学法——即在学习过程中,自觉运用“一题多解、一解多题、一题多题”的思考要求,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时打造思维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高阶思维,推进综合化教学。该校还尊重教师的课程开发权,从2015年起开启常态化、持续化“让我们一起想”的教学探究,并以推进“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除了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也是该校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据悉,在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过程中,南师附中构建卓越学生“三年一体化”系统评价机制,依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将6个“一级指标”细化为62个“三级指标”,同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升级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修订学生手册。
“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始终围绕‘青春’‘文化’两个关键主题,打造青春校园。”南师附中纪委书记居艳表示,学校充分关注学生在树立理想信念、洋溢蓬勃活力、展现创造能力以及分享生命乐趣等四个方面的成长,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全员体格计划、精品社团以及学生艺体活动等,营造活力校园环境。
杨桂山在点评时表示,为实现课堂的拓展性,中科院南京分院与南师附中近年来一直探索合作,让感兴趣、有基础的学生在高校教师指导下完成适合的研究课题。“未来我们将持续重视中学生好奇心和个性化培养,开展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探究之路,不断推动科教融合办学的深入。”
孙百军表示,南师附中以“科学盒子课程”探索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在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师和学生评价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南京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完善高品质示范高中创建的系统保障,加强普通高中的教学研究和专业指导,持续建设一批发展多样、风格鲜明的高品质高中。”
“南师附中以重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着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给普通高中发展带来了校本化的解决路径。”李静波指出,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希望江苏以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切实发挥好改革领头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