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让作业成为创造性成长“新密码”

作者:缪志聪 阿妮尔 沈蓉 发布时间:2022-03-02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双减”之下,南京市力学小学着力推进“作业革命”,重新认识作业内涵,探索创新作业形式,为学生、教师成长提供新思路——

让作业成为创造性成长“新密码”

  ■本报记者 缪志聪 见习记者 阿妮尔

  根据课文内容手绘“我的旅行路线”;在课堂、家里当“小导游”,向同学、家人介绍课文中的风光;用课中学到的词语写写家乡的美景,为家乡代言……这些天,南京市力学小学部分二年级学生在学完几篇课文后,置身旅游情境,完成了丰富多元的作业练习。

  “新的政策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作业内涵,重构作业体系,让它成为撬动教学质量、推动学生成长的有力杠杆。”力学小学校长李琳表示,作业是全体师生每天都绕不开的“课题”。“双减”政策出台后,如何科学设计作业,让作业在“减量”的同时“提质”,成为力小教师们最重要的教学实践。

  “弹性设计”呈现作业“多元表征”

  寒假前,力小科学教师张晨给三年级学生布置了一项 “弹性作业”——自制肥料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完成、如何完成这次实践观察。寒假后,孩子们将图片、视频、手记课件陆续提交到张晨手中,多样的完成形式让她眼前一亮。“完成教材配套的课内活动手册之余,我开始尝试‘弹性’布置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强的作业,孩子们有了完成作业的‘自主权’,探究热情更高了。”张晨说。

  “作业不该是孩子背上的大大的书包,而应是不拘形式、因人而异,突出个性的练习、任务、活动。”李琳告诉记者,曾经,教师关注更多的是作业的量和时长,作业设计常常是知识的机械性重复。现在,从“质”出发,提升作业在知识拓展和能力提升层面的效能,成为力小各科教师的全新课题。

  如今,一张张“小米粒学习研究单”出现在力小的课堂中,上面是任课教师围绕课程核心主题设计的多元学习研究活动,学生课内、课后的作业就由这份研究单串联起来。

  “研究创造是力小传承74年的‘基因’,用儿童研究带动作业管理,水到渠成。”李琳介绍说,近5年来,力小探索近20年的儿童研究素养培育项目逐渐形成体系,“三代人的四十年”“科学家精神”“小米粒学党史”等研究项目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式、时间、难度,完成综合实践,逐渐适应研究节奏。弹性、多元的作业设计成为儿童研究素养培育项目的“最佳延续”。

  “长程作业”规划成长“长程路线”

  二年级学生研究“认识你自己”,出于对自己近视原因的好奇走进医院采访医生;三年级学生研究“三代人的四十年”,走家乡、看远方对比研究不同的桥梁;五年级学生研究“科学家精神”,设计问题,做好预测,在中科江宁基地有条理地采访专家……“我最喜欢儿童研究作业了,能用学过的知识探索好奇的问题,看到更大的世界!”在校6年,力小学生吴锦楠积累了厚厚一叠“儿童研究手记”,这是她在自主研究中不断成长的见证。

  “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短时期的‘速成品’,而是长时间关注、培养、训练的产物。”力小副校长陈芳告诉记者,基于儿童研究素养培育,学校逐渐探索开发出贯穿各学年、年级甚至整个小学教育周期的“长程作业”。“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与同伴、老师、家长等协同,打破学科界限,完成更注重实践性、合作性、探究性、综合性的研究任务,实现长程、阶梯性的成长。”

  “孩子从小内向,不爱说话。但现在,他每天都会回来和我们交流课上新学的计算机知识,我才发现他对计算机这么感兴趣。”最近,三年级学生小新的家长在与信息教师刘映川交流时激动地说,信息课上布置的亲子作业让小新和家里的交流变得丰富起来,小新在交流中巩固课堂内容,拓展兴趣爱好,变得越来越开朗。

  “良性互动”描绘教研“提升通路”

  以往,作业是巩固练习和评价的手段,很少对课堂产生影响,而现在,作业与课堂的关系逐渐发生了变化。“教师不仅要在课内完成知识传授,还要让作业变成课程实施的一部分,根据作业情况调整教研策略,提升课堂质量。”李琳说,作业内涵、形式的充实不但带动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能够与课堂产生“化学反应”,倒逼教师不断提升教研水平。

  “批改学生的小练笔时发现,只几句话,他们却用那么多拼音代替汉字。明明二年级学了查字典,现在却不知道运用,怎么办?我希望通过重构课堂内容解决这个问题。”语文教师严伯春告诉记者,他以教材中“名字里的故事”为切入点,先让学生思考、查找自己名字中的汉字有什么含义,再重构课堂,引导孩子们交流思考。“那天的语文课上,每个学生课桌上都放着新华字典,大家兴趣盎然地翻查字典,感受汉字的魅力。”严伯春说,这堂课后,查字典成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练笔中的拼音也一天天变少。

  在作业设计逐渐多元化的同时,作业评价、监测日趋细致。通过更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素质培养的作业,教师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这也使得作业与课堂紧密的“良性互动”成为可能。“教师要根据弹性、长程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次备课,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李琳分析说。

  在学习四年级数学“升与毫升”时,不少学生在填写各类容器容量单位时出错。经过年级组研究讨论,数学教师马驰变身“主播”,为全年级学生录制了一节视频微课。“我不教学生怎么做题,而是带他们走进客厅、厨房、超市、家居城等场景,让他们以最直观的方式感受生活中容器的大致容量。”马驰说,“作业中出现问题映射到课堂,我们就调整教学方案,想办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效果立竿见影。”

 

   【新闻延伸】

全要素赋能,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南通市城中小学 沈蓉

  聚焦“减什么”“如何减”,南通市城中小学秉持“和实”校训精神,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出发,优化课程、课堂、队伍建设,赋能学校教育,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课程赋能,让学生立于课程中央

  我校的“延时课程”开发强调倾听“学生声音”。我们对家长、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尽量还原“延时”时段学生校外生活原貌,构建了“2+2+1”素质拓展课程体系。我们整合社会资源,开发以体育技能和艺术技能锻炼为主的校本课程;挖掘自身潜能,开发“主题大单元活动”为主的级本课程;沟通家校,开发以家长志愿者为主体的班本课程,形成了校本、级本、班本“三级课程”。一个学期内,两个月的校本课程学习、两个月的级本课程学习和一个月的班本课程学习,各有侧重,相互支撑,着力引领学生寻得生活之根,获得兴趣之源。

  课程内容选择凸显学生兴趣。我们提供多类型课程,保证全体学生每个学期至少能学习两项他们感兴趣的体育、艺术技能,如低年级的五子棋、棒球、魔方和戏剧表演等,趣味性强、入门容易,且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课程实施方式突出具身活动。我们把丰富儿童的学习经历、扩展儿童的切身经验作为课程取向,如三年级的合唱团课程、四年级的排笛课程、五年级的篮球课程、六年级的形体课程,均是所有学生参与活动,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己”。再如级本课程“银杏节”主题大单元活动,每个年级的每个学生都能赏、读、唱、画、研,经历全学科学习,在兴味盎然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课程发展空间强调多元立体。我校将社会场馆、周边社区、学生家庭、网络空间等资源有机融合,打造多元化、立体化的课程发展空间。如与环濠河21家博物馆合作开发的场馆课程,具有情境性、专业性、广博性等特点,易于生发学生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得到了学生的追捧。

  教学赋能,让学生立于课堂中央

  我们的课堂教学理念体现了两个“翻转”,让“教”为“学”服务,让“教室”变成“学堂”。

  教学设计流程:作业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我们认为,作业不仅仅是“课后的巩固练习”“课堂教学的延伸”,而且与“课堂教学”具有同等地位,是学生完整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失的环节。我们一方面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备课组集体研究作业设计,力求在教学目标达成的评价点、学科知识运用点、教材体系的延伸点上发力,将一项完整的学习任务合理地分配到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之中;另一方面,提出“分层设计作业群”的行动理念,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体现基础性和拓展性的结合、个性与弹性的结合。同时通过控制作业总量、规范作业公示、精准指导答疑、教学常规检查等手段,建立全程可控的作业管理链条,确保学生在校内学会、学足、学好。

  教学活动流程:学生预学先于教师教学。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我们在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推行课前“预学单”引导学生自主先学、课中“导学单”倡导小组合作学、课后“延学单”鼓励拓展学。

  队伍赋能,让学生立于校园中央

  “双减”政策能否落细落实,在很大程度上,要由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准、业务素质“说了算”。我校以“双师”建设为抓手,让学生立于校园中央,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做“经师”,也做“人师”。师能高超者为经师,师德高尚者为人师。我们要求每一位老师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双师”。提出“育人先育心”的观念,我们把“学科心育”作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增长点,通过与南通大学心理学院的项目合作,培养了一支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心理辅导教师团队。

  做“学科教师”,也做“全科教师”。我们要求教师不仅做优秀的“学科教师”,还要做合格的“全科教师”。我们着力全科教师校本培养,推行跨学科、跨时空的教研活动,团队协作,形成优课资源。同时,尝试打破时空界限,构建“线上+线下”双师课堂,实现跨区域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做学生的老师,也让学生成为“老师”。在“和实学堂”里,教师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学生也要努力成为“小先生”。“大先生”与“小先生”共同构筑学校“双师”课程、“双师”课堂。如高年级的“小先生”走进低年级延时服务课堂,开展“教包书皮与学包书皮”混龄学习活动;再如开展“‘小先生’开讲”活动,“小先生”在“大先生”的指导下发布思维秀视频,同龄人在聆听中收获、提高。

  “双减”减的是学业负担,增的是生命活力;减的是教育内卷,增的是智慧生成;减的是家长焦虑,增的是儿童生长。让学生自信自由自主地站在课程的中央、课堂的中央、校园的中央,是学校教育的责任。

责任编辑:陈路

让作业成为创造性成长“新密码”
发布时间:2022-03-02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缪志聪 阿妮尔 沈蓉

“双减”之下,南京市力学小学着力推进“作业革命”,重新认识作业内涵,探索创新作业形式,为学生、教师成长提供新思路——

让作业成为创造性成长“新密码”

  ■本报记者 缪志聪 见习记者 阿妮尔

  根据课文内容手绘“我的旅行路线”;在课堂、家里当“小导游”,向同学、家人介绍课文中的风光;用课中学到的词语写写家乡的美景,为家乡代言……这些天,南京市力学小学部分二年级学生在学完几篇课文后,置身旅游情境,完成了丰富多元的作业练习。

  “新的政策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作业内涵,重构作业体系,让它成为撬动教学质量、推动学生成长的有力杠杆。”力学小学校长李琳表示,作业是全体师生每天都绕不开的“课题”。“双减”政策出台后,如何科学设计作业,让作业在“减量”的同时“提质”,成为力小教师们最重要的教学实践。

  “弹性设计”呈现作业“多元表征”

  寒假前,力小科学教师张晨给三年级学生布置了一项 “弹性作业”——自制肥料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完成、如何完成这次实践观察。寒假后,孩子们将图片、视频、手记课件陆续提交到张晨手中,多样的完成形式让她眼前一亮。“完成教材配套的课内活动手册之余,我开始尝试‘弹性’布置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强的作业,孩子们有了完成作业的‘自主权’,探究热情更高了。”张晨说。

  “作业不该是孩子背上的大大的书包,而应是不拘形式、因人而异,突出个性的练习、任务、活动。”李琳告诉记者,曾经,教师关注更多的是作业的量和时长,作业设计常常是知识的机械性重复。现在,从“质”出发,提升作业在知识拓展和能力提升层面的效能,成为力小各科教师的全新课题。

  如今,一张张“小米粒学习研究单”出现在力小的课堂中,上面是任课教师围绕课程核心主题设计的多元学习研究活动,学生课内、课后的作业就由这份研究单串联起来。

  “研究创造是力小传承74年的‘基因’,用儿童研究带动作业管理,水到渠成。”李琳介绍说,近5年来,力小探索近20年的儿童研究素养培育项目逐渐形成体系,“三代人的四十年”“科学家精神”“小米粒学党史”等研究项目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式、时间、难度,完成综合实践,逐渐适应研究节奏。弹性、多元的作业设计成为儿童研究素养培育项目的“最佳延续”。

  “长程作业”规划成长“长程路线”

  二年级学生研究“认识你自己”,出于对自己近视原因的好奇走进医院采访医生;三年级学生研究“三代人的四十年”,走家乡、看远方对比研究不同的桥梁;五年级学生研究“科学家精神”,设计问题,做好预测,在中科江宁基地有条理地采访专家……“我最喜欢儿童研究作业了,能用学过的知识探索好奇的问题,看到更大的世界!”在校6年,力小学生吴锦楠积累了厚厚一叠“儿童研究手记”,这是她在自主研究中不断成长的见证。

  “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短时期的‘速成品’,而是长时间关注、培养、训练的产物。”力小副校长陈芳告诉记者,基于儿童研究素养培育,学校逐渐探索开发出贯穿各学年、年级甚至整个小学教育周期的“长程作业”。“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与同伴、老师、家长等协同,打破学科界限,完成更注重实践性、合作性、探究性、综合性的研究任务,实现长程、阶梯性的成长。”

  “孩子从小内向,不爱说话。但现在,他每天都会回来和我们交流课上新学的计算机知识,我才发现他对计算机这么感兴趣。”最近,三年级学生小新的家长在与信息教师刘映川交流时激动地说,信息课上布置的亲子作业让小新和家里的交流变得丰富起来,小新在交流中巩固课堂内容,拓展兴趣爱好,变得越来越开朗。

  “良性互动”描绘教研“提升通路”

  以往,作业是巩固练习和评价的手段,很少对课堂产生影响,而现在,作业与课堂的关系逐渐发生了变化。“教师不仅要在课内完成知识传授,还要让作业变成课程实施的一部分,根据作业情况调整教研策略,提升课堂质量。”李琳说,作业内涵、形式的充实不但带动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能够与课堂产生“化学反应”,倒逼教师不断提升教研水平。

  “批改学生的小练笔时发现,只几句话,他们却用那么多拼音代替汉字。明明二年级学了查字典,现在却不知道运用,怎么办?我希望通过重构课堂内容解决这个问题。”语文教师严伯春告诉记者,他以教材中“名字里的故事”为切入点,先让学生思考、查找自己名字中的汉字有什么含义,再重构课堂,引导孩子们交流思考。“那天的语文课上,每个学生课桌上都放着新华字典,大家兴趣盎然地翻查字典,感受汉字的魅力。”严伯春说,这堂课后,查字典成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练笔中的拼音也一天天变少。

  在作业设计逐渐多元化的同时,作业评价、监测日趋细致。通过更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素质培养的作业,教师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这也使得作业与课堂紧密的“良性互动”成为可能。“教师要根据弹性、长程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次备课,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李琳分析说。

  在学习四年级数学“升与毫升”时,不少学生在填写各类容器容量单位时出错。经过年级组研究讨论,数学教师马驰变身“主播”,为全年级学生录制了一节视频微课。“我不教学生怎么做题,而是带他们走进客厅、厨房、超市、家居城等场景,让他们以最直观的方式感受生活中容器的大致容量。”马驰说,“作业中出现问题映射到课堂,我们就调整教学方案,想办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效果立竿见影。”

 

   【新闻延伸】

全要素赋能,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南通市城中小学 沈蓉

  聚焦“减什么”“如何减”,南通市城中小学秉持“和实”校训精神,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出发,优化课程、课堂、队伍建设,赋能学校教育,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课程赋能,让学生立于课程中央

  我校的“延时课程”开发强调倾听“学生声音”。我们对家长、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尽量还原“延时”时段学生校外生活原貌,构建了“2+2+1”素质拓展课程体系。我们整合社会资源,开发以体育技能和艺术技能锻炼为主的校本课程;挖掘自身潜能,开发“主题大单元活动”为主的级本课程;沟通家校,开发以家长志愿者为主体的班本课程,形成了校本、级本、班本“三级课程”。一个学期内,两个月的校本课程学习、两个月的级本课程学习和一个月的班本课程学习,各有侧重,相互支撑,着力引领学生寻得生活之根,获得兴趣之源。

  课程内容选择凸显学生兴趣。我们提供多类型课程,保证全体学生每个学期至少能学习两项他们感兴趣的体育、艺术技能,如低年级的五子棋、棒球、魔方和戏剧表演等,趣味性强、入门容易,且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课程实施方式突出具身活动。我们把丰富儿童的学习经历、扩展儿童的切身经验作为课程取向,如三年级的合唱团课程、四年级的排笛课程、五年级的篮球课程、六年级的形体课程,均是所有学生参与活动,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己”。再如级本课程“银杏节”主题大单元活动,每个年级的每个学生都能赏、读、唱、画、研,经历全学科学习,在兴味盎然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课程发展空间强调多元立体。我校将社会场馆、周边社区、学生家庭、网络空间等资源有机融合,打造多元化、立体化的课程发展空间。如与环濠河21家博物馆合作开发的场馆课程,具有情境性、专业性、广博性等特点,易于生发学生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得到了学生的追捧。

  教学赋能,让学生立于课堂中央

  我们的课堂教学理念体现了两个“翻转”,让“教”为“学”服务,让“教室”变成“学堂”。

  教学设计流程:作业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我们认为,作业不仅仅是“课后的巩固练习”“课堂教学的延伸”,而且与“课堂教学”具有同等地位,是学生完整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失的环节。我们一方面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备课组集体研究作业设计,力求在教学目标达成的评价点、学科知识运用点、教材体系的延伸点上发力,将一项完整的学习任务合理地分配到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之中;另一方面,提出“分层设计作业群”的行动理念,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体现基础性和拓展性的结合、个性与弹性的结合。同时通过控制作业总量、规范作业公示、精准指导答疑、教学常规检查等手段,建立全程可控的作业管理链条,确保学生在校内学会、学足、学好。

  教学活动流程:学生预学先于教师教学。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我们在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推行课前“预学单”引导学生自主先学、课中“导学单”倡导小组合作学、课后“延学单”鼓励拓展学。

  队伍赋能,让学生立于校园中央

  “双减”政策能否落细落实,在很大程度上,要由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准、业务素质“说了算”。我校以“双师”建设为抓手,让学生立于校园中央,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做“经师”,也做“人师”。师能高超者为经师,师德高尚者为人师。我们要求每一位老师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双师”。提出“育人先育心”的观念,我们把“学科心育”作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增长点,通过与南通大学心理学院的项目合作,培养了一支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心理辅导教师团队。

  做“学科教师”,也做“全科教师”。我们要求教师不仅做优秀的“学科教师”,还要做合格的“全科教师”。我们着力全科教师校本培养,推行跨学科、跨时空的教研活动,团队协作,形成优课资源。同时,尝试打破时空界限,构建“线上+线下”双师课堂,实现跨区域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做学生的老师,也让学生成为“老师”。在“和实学堂”里,教师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学生也要努力成为“小先生”。“大先生”与“小先生”共同构筑学校“双师”课程、“双师”课堂。如高年级的“小先生”走进低年级延时服务课堂,开展“教包书皮与学包书皮”混龄学习活动;再如开展“‘小先生’开讲”活动,“小先生”在“大先生”的指导下发布思维秀视频,同龄人在聆听中收获、提高。

  “双减”减的是学业负担,增的是生命活力;减的是教育内卷,增的是智慧生成;减的是家长焦虑,增的是儿童生长。让学生自信自由自主地站在课程的中央、课堂的中央、校园的中央,是学校教育的责任。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