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打造职业教育“升级版”

作者:王 玭 发布时间:2022-06-10 来源: 江苏教育报

  2019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首家公办职业本科教育试点学校。3年来,该校以试点学校建设为契机,乘势而上、锐意改革——

打造职业教育“升级版”

  ■本报记者 王玭

  “吸引我的不仅是10多万元的年薪,还有这个现代化智能企业技术人员良好的发展前景。”不久前,李霖收到南京一家机床行业龙头企业的“橄榄枝”。李霖就读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该校首批专科起点入学的两年制本科学生于今年6月毕业。和李霖一样,这批学生未出校门就已成为“香饽饽”,在学校组织的本科专场招聘会上,入场企业提供的岗位平均年薪超过9万元,人均收到2个以上录用通知。

  “职业本科教育是契合高端产业、对接产业高端需求的职业教育。”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吴学敏认为,与专科教育相比,职业本科教育体现出4个“更加”:更加深厚的理论基础,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加复合的专业能力,更加坚实的技术技能积累。

  专业布局,“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直以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扎根制造产业,紧紧围绕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主线,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学校所有专业对接江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68%专业对接江苏“十四五”规划新兴产业。在本科专业遴选建设上,该校建立校本标准,严格设置条件,在优势专科专业基础上升级打造本科专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孵化培育新兴本科专业。

  2021年,教育部发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解答了本科职业教育要办什么专业的重要问题。以此为指引,学校计划首批培育设置25个本科专业。经过一年多的重点打造,25个专业全部达到教育部本科专业设置标准的基本要求,其中15个专业条件完全达到校本标准,另外10个专业正在抓紧对标建设。同时,学校强化制度建设,出台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专业建设规划等制度文件,保障本科专业建设有序推进。

  “当前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但并非所有产业岗位都需要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因此,我们要根据岗位所需技术技能水平,确定合适的专业办学层次,在专业设置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升级、调整和拓展专业布局。”吴学敏介绍说,学校在传统产业中瞄准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占据领先优势的领域,对接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高端制造业,推进传统制造类专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在知识技术密集、处于价值链高端、占据产业链核心的新兴产业领域,对接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依托原有专业优势积极拓展专业方向,新设本科专业。

  “经过优化调整,学校现设置职教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47个,形成以通用装备技术、专用装备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为主干,以制造装备设计、管理服务、贸易流通为支撑的专业集群架构。”吴学敏说。

  内培外引,打造师资“蓄水池”

  坐拥全国技术能手、江苏工匠、全国数控技能大师等称号的赵荣幸,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最年轻的“大师”。善于琢磨的他,中专毕业后一直钻研数控技术,2014年获得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冠军。进入技师学院任教后,他不仅将企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等引入课堂,还为企业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为了引进赵荣幸,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提供丰厚待遇,还为他专门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素质技能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对于人才引进,该校近年不断挥出“大手笔”,内培外引打造师资“蓄水池”。

  学校不仅采用灵活多样方式大力引进全国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专业型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还面向行业领军企业大力引进高级工程师、技术骨干等应用型人才。

  一边外引“凤凰”,另一边内育“栋梁”。该校实施博士教师“双师化”制度,新进博士须在企业实践一年并跟岗骨干教师研修半年,经考核合格方能走上讲台。同时,建立校聘教授制度,鼓励未达到副教授、教授评聘条件的人才申请“低职高聘”,激励教师在应用科研、工艺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近年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累计引培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人、企业应用型人才100余人、专业型博士270余人,培育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校企合作,深化双元育人

  本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要遵循“做学合一”的培养路径。为此,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致力于探索以技术为纽带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该校与相关技术上游企业以技术纽带构建产教联盟,面向技术下游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打造技术联盟型平台。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但我国精密加工领域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2020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技术上游企业——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南工—北京精雕学院。新成立的学院挂靠在该校机械工程学院,学校提供教学团队和3000平方米实训场地,企业则投入价值2000多万元的五轴机床、精密产品加工工艺自动化生产线及专业技术人员。

  牵手以来,双方紧紧围绕精密制造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共建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打造递进交替式模块化课程体系。北京精雕技术集团南京分公司总经理、南工—北京精雕学院院长梁彦松介绍说,学生的德育和公共基础课程以学校教师为主授课;专业技术课程学习在公共实训基地进行,以校企混编教学团队教师为主进行授课与训练;专业实践环节由企业工程师在企业进行指导。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还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和相关企业合作,发挥专业优势,建设5个省级研发中心。聚焦企业一线技术难题,师生参与企业技术攻关519项,打造协同服务型平台。该校与南京市秦淮区及相关企业共建省级大学科技园,累计孵化创新企业49个,每年提供顶岗实习岗位200余个。

  此外,学校还和企业合作共建境外办学机构,为中资企业海外发展提供本土人才支撑。该校设立中赞职业技术学院南工院机电分院,为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及在赞比亚中资企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

责任编辑:陈路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打造职业教育“升级版”
发布时间:2022-06-10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王 玭

  2019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首家公办职业本科教育试点学校。3年来,该校以试点学校建设为契机,乘势而上、锐意改革——

打造职业教育“升级版”

  ■本报记者 王玭

  “吸引我的不仅是10多万元的年薪,还有这个现代化智能企业技术人员良好的发展前景。”不久前,李霖收到南京一家机床行业龙头企业的“橄榄枝”。李霖就读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该校首批专科起点入学的两年制本科学生于今年6月毕业。和李霖一样,这批学生未出校门就已成为“香饽饽”,在学校组织的本科专场招聘会上,入场企业提供的岗位平均年薪超过9万元,人均收到2个以上录用通知。

  “职业本科教育是契合高端产业、对接产业高端需求的职业教育。”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吴学敏认为,与专科教育相比,职业本科教育体现出4个“更加”:更加深厚的理论基础,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加复合的专业能力,更加坚实的技术技能积累。

  专业布局,“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直以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扎根制造产业,紧紧围绕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主线,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学校所有专业对接江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68%专业对接江苏“十四五”规划新兴产业。在本科专业遴选建设上,该校建立校本标准,严格设置条件,在优势专科专业基础上升级打造本科专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孵化培育新兴本科专业。

  2021年,教育部发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解答了本科职业教育要办什么专业的重要问题。以此为指引,学校计划首批培育设置25个本科专业。经过一年多的重点打造,25个专业全部达到教育部本科专业设置标准的基本要求,其中15个专业条件完全达到校本标准,另外10个专业正在抓紧对标建设。同时,学校强化制度建设,出台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专业建设规划等制度文件,保障本科专业建设有序推进。

  “当前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但并非所有产业岗位都需要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因此,我们要根据岗位所需技术技能水平,确定合适的专业办学层次,在专业设置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升级、调整和拓展专业布局。”吴学敏介绍说,学校在传统产业中瞄准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占据领先优势的领域,对接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高端制造业,推进传统制造类专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在知识技术密集、处于价值链高端、占据产业链核心的新兴产业领域,对接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依托原有专业优势积极拓展专业方向,新设本科专业。

  “经过优化调整,学校现设置职教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47个,形成以通用装备技术、专用装备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为主干,以制造装备设计、管理服务、贸易流通为支撑的专业集群架构。”吴学敏说。

  内培外引,打造师资“蓄水池”

  坐拥全国技术能手、江苏工匠、全国数控技能大师等称号的赵荣幸,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最年轻的“大师”。善于琢磨的他,中专毕业后一直钻研数控技术,2014年获得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冠军。进入技师学院任教后,他不仅将企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等引入课堂,还为企业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为了引进赵荣幸,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提供丰厚待遇,还为他专门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素质技能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对于人才引进,该校近年不断挥出“大手笔”,内培外引打造师资“蓄水池”。

  学校不仅采用灵活多样方式大力引进全国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专业型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还面向行业领军企业大力引进高级工程师、技术骨干等应用型人才。

  一边外引“凤凰”,另一边内育“栋梁”。该校实施博士教师“双师化”制度,新进博士须在企业实践一年并跟岗骨干教师研修半年,经考核合格方能走上讲台。同时,建立校聘教授制度,鼓励未达到副教授、教授评聘条件的人才申请“低职高聘”,激励教师在应用科研、工艺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近年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累计引培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人、企业应用型人才100余人、专业型博士270余人,培育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校企合作,深化双元育人

  本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要遵循“做学合一”的培养路径。为此,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致力于探索以技术为纽带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该校与相关技术上游企业以技术纽带构建产教联盟,面向技术下游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打造技术联盟型平台。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但我国精密加工领域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2020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技术上游企业——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南工—北京精雕学院。新成立的学院挂靠在该校机械工程学院,学校提供教学团队和3000平方米实训场地,企业则投入价值2000多万元的五轴机床、精密产品加工工艺自动化生产线及专业技术人员。

  牵手以来,双方紧紧围绕精密制造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共建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打造递进交替式模块化课程体系。北京精雕技术集团南京分公司总经理、南工—北京精雕学院院长梁彦松介绍说,学生的德育和公共基础课程以学校教师为主授课;专业技术课程学习在公共实训基地进行,以校企混编教学团队教师为主进行授课与训练;专业实践环节由企业工程师在企业进行指导。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还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和相关企业合作,发挥专业优势,建设5个省级研发中心。聚焦企业一线技术难题,师生参与企业技术攻关519项,打造协同服务型平台。该校与南京市秦淮区及相关企业共建省级大学科技园,累计孵化创新企业49个,每年提供顶岗实习岗位200余个。

  此外,学校还和企业合作共建境外办学机构,为中资企业海外发展提供本土人才支撑。该校设立中赞职业技术学院南工院机电分院,为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及在赞比亚中资企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

责任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