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要闻

传承百廿薪火 担当光荣使命

作者:王成斌 发布时间:2022-09-04 来源: 江苏教育报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王成斌

  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在江苏高校特别是广大教师中间产生了强烈回响。南京师范大学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研讨活动。大家一致认为,回信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情真意切、催人奋进,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南京大学在内的高校以及广大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高度重视、充分肯定和亲切关怀。

  弘扬光荣传统,把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作为高校知识分子的自觉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得知你们以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在海外学成后回国投身科教事业,在各自岗位上努力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取得丰硕成果,我感到很欣慰。”

  江苏自古文教昌盛、人才辈出。100多年来,江苏开风气之先,既有莘莘学子出国求学,也有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成归来,涌现出程开甲、钱伟长、华罗庚等一批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教育家。1928年,金陵女子大学首届毕业生、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吴贻芳博士响应母校的召唤,毅然担负起金陵女子大学校长的历史重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1944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另一名优秀毕业生、哈佛大学第一个中国女化学博士吴懋仪,毕业后留在哈佛大学任教。工作仅8个月,她就收到吴贻芳校长的信,希望她回母校任教。因为战乱,她横跨美、欧、非、亚四大洲,历经4个多月的艰难跋涉,终于在1945年9月回到朝思暮想的祖国,成为我国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开拓者。

  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国际竞争和战略博弈日益加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培养和集聚一大批优秀人才。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教育和引导知识分子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把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作为自觉追求。

  坚持人才为本,把引育人才、用好人才作为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历史经验表明,越是处在国际局势大变动时期,越迫切需要而且可能引进集聚全球的优秀人才。当前,人才跨国、跨地区的流动更加频繁,竞争更趋激烈。我们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回国发展、为国效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以南师大为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校培养了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杨金龙、经济学家洪银兴、法学家公丕祥、书法家尉天池、雕塑家吴为山等一批名师大家。因此,我们在加大力度引进人才的同时,还要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加快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和社会急需的紧缺人才。

  数据显示,江苏高校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总量达1800多人,占全国10%。为此,我们应搭建平台舞台、完善体制机制、改进服务体系,以高质量人才引领高校高质量发展。

  传承百廿薪火,把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作为江苏高校的使命担当

  120年前,风雨如晦、民族危难之际,前辈先贤本着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的宗旨,创办“三江师范学堂”。历经两个甲子,同宗同源的三江九校,已发展成为江苏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对江苏作出重要指示,擘画了“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宏伟蓝图,赋予了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

  同源九校要在担当“三大光荣使命”中打头阵、做先锋。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要有“跳出教育看教育”的大格局,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主动服务国家和江苏的重大战略需求,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助推产业升级上花力气,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下功夫。

  南师大作为一所师范特色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在积极服务经济建设、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等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的基础上,还要办好一流的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一线输送优秀教师,为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应有贡献。

  回首历史,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重任在肩。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陈路

传承百廿薪火 担当光荣使命
发布时间:2022-09-04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王成斌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王成斌

  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在江苏高校特别是广大教师中间产生了强烈回响。南京师范大学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研讨活动。大家一致认为,回信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情真意切、催人奋进,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南京大学在内的高校以及广大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高度重视、充分肯定和亲切关怀。

  弘扬光荣传统,把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作为高校知识分子的自觉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得知你们以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在海外学成后回国投身科教事业,在各自岗位上努力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取得丰硕成果,我感到很欣慰。”

  江苏自古文教昌盛、人才辈出。100多年来,江苏开风气之先,既有莘莘学子出国求学,也有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成归来,涌现出程开甲、钱伟长、华罗庚等一批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教育家。1928年,金陵女子大学首届毕业生、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吴贻芳博士响应母校的召唤,毅然担负起金陵女子大学校长的历史重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1944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另一名优秀毕业生、哈佛大学第一个中国女化学博士吴懋仪,毕业后留在哈佛大学任教。工作仅8个月,她就收到吴贻芳校长的信,希望她回母校任教。因为战乱,她横跨美、欧、非、亚四大洲,历经4个多月的艰难跋涉,终于在1945年9月回到朝思暮想的祖国,成为我国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开拓者。

  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国际竞争和战略博弈日益加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培养和集聚一大批优秀人才。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教育和引导知识分子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把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作为自觉追求。

  坚持人才为本,把引育人才、用好人才作为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历史经验表明,越是处在国际局势大变动时期,越迫切需要而且可能引进集聚全球的优秀人才。当前,人才跨国、跨地区的流动更加频繁,竞争更趋激烈。我们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回国发展、为国效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以南师大为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校培养了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杨金龙、经济学家洪银兴、法学家公丕祥、书法家尉天池、雕塑家吴为山等一批名师大家。因此,我们在加大力度引进人才的同时,还要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加快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和社会急需的紧缺人才。

  数据显示,江苏高校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总量达1800多人,占全国10%。为此,我们应搭建平台舞台、完善体制机制、改进服务体系,以高质量人才引领高校高质量发展。

  传承百廿薪火,把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作为江苏高校的使命担当

  120年前,风雨如晦、民族危难之际,前辈先贤本着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的宗旨,创办“三江师范学堂”。历经两个甲子,同宗同源的三江九校,已发展成为江苏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对江苏作出重要指示,擘画了“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宏伟蓝图,赋予了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

  同源九校要在担当“三大光荣使命”中打头阵、做先锋。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要有“跳出教育看教育”的大格局,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主动服务国家和江苏的重大战略需求,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助推产业升级上花力气,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下功夫。

  南师大作为一所师范特色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在积极服务经济建设、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等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的基础上,还要办好一流的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一线输送优秀教师,为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应有贡献。

  回首历史,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重任在肩。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陈路